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时间:
赵霞1由 分享
【摘要】 通过对45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全方位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问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问题、出院指导、体育锻炼等干预,使得患者从对疾病的无知到认识、有知到更深的认识,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护患合作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减少了心、脑、肾合病症的出现,促进疾病的恢复,效果满意。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压 患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高。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根据455例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状态和心理需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455例,男189例,女266例,年龄28~81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看其他病或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而就医。入院后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趋于平稳状态,除个别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外,其余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一般住院二周左右出院。
2 方法
采取通过入院时口头健康教育、发放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小册子和电视每日定时播放宣教内容。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家庭情况、文化程度、饮食习惯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
3 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3.1心理问题 患者离开自己的家住进陌生的病房,多数情绪低落、紧张,睡眠不佳,加之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对自己的病情普遍不了解等不良的心理负性因素引发焦虑、恐惧,使患者身体产生不必要的反应,导致血压升高。
所以我们真诚热情接待患者,使他们有一种在家和亲人在不在身边都一样的感觉,解除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接触中,应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良好的语言给患者带来正性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情绪,反之会产生消极情绪。在和患者沟通时尽量做到说话艺术、态度温和、语言诚恳,尽快使患者适应住院生活。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耐心解释病情的治疗和注意点,使之能积极配合医护措施的执行。
3.2饮食问题 (1)应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2)适当控制总热量,改善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应增加豆类、豆制品以及杂粮;可适量吃些核桃、花生、瓜子;增加钙的摄入。(3)多吃蔬菜、水果。(4)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要坚持三个原则:有恒、有序、有度、长期有规律的运动,保证运动安全,根据血压情况安排休息和活动。(5)吃饭要定时、不易过饱、合理搭配、保证蛋白质的质和量,确实让患者了解了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3.3药物治疗问题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危险,要求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收缩压在150毫米汞柱以下。(1)小剂量开始。(2)合理联合用药。(3)24小时平稳降压,最好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4)指导患者坚持服药治疗。(5)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3.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按照医嘱按时准确服药,并且每日监测血压,使血压保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收缩压在15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超过此目标,可随时与医生联系或及时就诊,使病情有效控制。
4 结果
通过对455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得以增长,明确了高血压疾病治疗的具体措施、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懂得如何合理安排生活,调整饮食结构,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使血压保持稳定,同时在全程的护理过程中,也密切了护患关系,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了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5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按时服药是很危险的,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后果。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经过的认识,对控制高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关键。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全面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获得自我管理,增进自我护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罗燕华,洪蝶枚,蔡志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19~220.
[2]杨苓,魏雪梅,肖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9):1247~1249.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血压 患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中发生最高。高血压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根据455例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状态和心理需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455例,男189例,女266例,年龄28~81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看其他病或体检时发现血压高而就医。入院后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合理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指导,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趋于平稳状态,除个别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外,其余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一般住院二周左右出院。
2 方法
采取通过入院时口头健康教育、发放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的小册子和电视每日定时播放宣教内容。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需求、家庭情况、文化程度、饮食习惯以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收到良好效果。
3 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
3.1心理问题 患者离开自己的家住进陌生的病房,多数情绪低落、紧张,睡眠不佳,加之对周围环境的不熟悉,以及对自己的病情普遍不了解等不良的心理负性因素引发焦虑、恐惧,使患者身体产生不必要的反应,导致血压升高。
所以我们真诚热情接待患者,使他们有一种在家和亲人在不在身边都一样的感觉,解除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与患者接触中,应时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良好的语言给患者带来正性的心理暗示和积极的情绪,反之会产生消极情绪。在和患者沟通时尽量做到说话艺术、态度温和、语言诚恳,尽快使患者适应住院生活。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耐心解释病情的治疗和注意点,使之能积极配合医护措施的执行。
3.2饮食问题 (1)应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2)适当控制总热量,改善动物性食物的结构,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应增加豆类、豆制品以及杂粮;可适量吃些核桃、花生、瓜子;增加钙的摄入。(3)多吃蔬菜、水果。(4)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要坚持三个原则:有恒、有序、有度、长期有规律的运动,保证运动安全,根据血压情况安排休息和活动。(5)吃饭要定时、不易过饱、合理搭配、保证蛋白质的质和量,确实让患者了解了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
3.3药物治疗问题 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危险,要求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收缩压在150毫米汞柱以下。(1)小剂量开始。(2)合理联合用药。(3)24小时平稳降压,最好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药物。(4)指导患者坚持服药治疗。(5)提醒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自我观察和护理。
3.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按照医嘱按时准确服药,并且每日监测血压,使血压保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收缩压在150毫米汞柱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应是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超过此目标,可随时与医生联系或及时就诊,使病情有效控制。
4 结果
通过对455例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得以增长,明确了高血压疾病治疗的具体措施、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懂得如何合理安排生活,调整饮食结构,消除焦虑恐惧心理,使血压保持稳定,同时在全程的护理过程中,也密切了护患关系,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提高了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5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心血管疾病,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按时服药是很危险的,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伤,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后果。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经过的认识,对控制高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关键。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指导的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全面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获得自我管理,增进自我护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降低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罗燕华,洪蝶枚,蔡志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19~220.
[2]杨苓,魏雪梅,肖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效果观察.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9):1247~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