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观察与临床护理
时间:
闫金花1由 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观察与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由明显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病史,出血前及出血后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无肝硬化、慢性肾衰及血液病史,人院后立即局部止血、抗休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酸、输血等治疗,给予监测生命体征、有效止血、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 23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出血停止而出院(包括部分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2例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而进行手术治疗,住院期间未发生再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 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胃溃疡 大出血 观察 护理
胃溃疡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引起,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大出血是胃溃疡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前常见上腹部疼痛,出血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血从胃中经口吐出或呕吐,大多起病急,出血量大,如果处理不当,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及时抢救,精心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大部分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即可痊愈[2]。本文总结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25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7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25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由明显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病史,出血前及出血后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无肝硬化、慢性肾衰及血液病史,病程3个月—17年,平均(9.1±2.3)年。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反酸、面色苍白、眩晕、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呕血伴便血人数22例,少量黑便者3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3例。估计出血量1000mL以上者11例,500~1000mL者12例,500mL以下者2例,以往有出血史的患者14例,首次出血的患者11例,出现休克的患16例,有休克早期表现的患者9例。
1.2治疗措施 人院后患者取平卧位,立即局部止血、抗休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酸、输血等治疗。静脉滴注止血药、插胃管注入凝血酶。
2 观察与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抬高下肢30℃,保持脑、肾的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加回心血量,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周围血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给予氧气中度流量吸人,以改善缺氧状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最好建立2个以上静脉通道,最好采用留置针,选择粗、直静脉,患者失血量大时,外周血管容易塌陷导致穿刺困难,可立即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输送。及时配血,尽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根据病情调节输液、输血的速度和浓度,避免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每30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观察神色、血压、脉象等变化,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细无力等症状,及时做好抢救准备。观察患者呕血和便血的颜色、出血量、次数等,及时判断出血部位以及出血程度,以便有效的止血,防止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达到50—70ml可出现黑便,若出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若出血量达500~10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心悸,要及时抢救。可口服或者胃肠减压管灌注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严重的患者用凝血酶2000U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从胃管注入,夹管30min,帮助患者轻动作变换体位,每2h灌注1次,每次灌注前抽出胃内积液积血,并用1%的冰碳酸氢纳反复洗胃。静脉滴注止血药。患者大出血期间绝对禁食,杜绝致病因素对胃黏膜的刺激,对少量出血便血者给予冷牛奶,冷豆浆等碱性流质食物,对于临床无明显活动者可食用温凉清淡性流食,患者出血停止后可先食用易消化、无刺激流食,逐渐食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为软食,主要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如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少食多餐,6—7次/日,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使食物充分和胃液相混合,减轻胃的负担。患者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表现紧张、焦虑、痛苦和恐惧等心理。
3 结果
23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出血停止而出院(包括部分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2例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而进行手术治疗,1例为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胃底溃疡缝扎术。住院9—15d,住院期间未发生再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4 讨论
出血是胃溃疡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是内科急症,发病急,病情重,要求对患者的病情迅速准确的做出评估判断,制定治疗计划,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对重要器官进行监测和支持,患者由于大出血,防止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防治并发症,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陈远胜.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8.24(4):88-89.
[2]王积良,张雨清.胃溃疡出血3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8,9.9(37):7620-7621.
【关键词】胃溃疡 大出血 观察 护理
胃溃疡是由于对胃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衡引起,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大出血是胃溃疡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前常见上腹部疼痛,出血后疼痛减轻或消失,血从胃中经口吐出或呕吐,大多起病急,出血量大,如果处理不当,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及时抢救,精心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大部分患者通过内科治疗即可痊愈[2]。本文总结我院2009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25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7月来我院治疗胃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25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由明显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病史,出血前及出血后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无肝硬化、慢性肾衰及血液病史,病程3个月—17年,平均(9.1±2.3)年。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反酸、面色苍白、眩晕、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呕血伴便血人数22例,少量黑便者3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胃溃疡13例,复合性溃疡3例。估计出血量1000mL以上者11例,500~1000mL者12例,500mL以下者2例,以往有出血史的患者14例,首次出血的患者11例,出现休克的患16例,有休克早期表现的患者9例。
1.2治疗措施 人院后患者取平卧位,立即局部止血、抗休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纠酸、输血等治疗。静脉滴注止血药、插胃管注入凝血酶。
2 观察与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抬高下肢30℃,保持脑、肾的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加回心血量,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周围血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必要时给予氧气中度流量吸人,以改善缺氧状态。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最好建立2个以上静脉通道,最好采用留置针,选择粗、直静脉,患者失血量大时,外周血管容易塌陷导致穿刺困难,可立即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保证液体和药物的输送。及时配血,尽早输血,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根据病情调节输液、输血的速度和浓度,避免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每30min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注意观察神色、血压、脉象等变化,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脉细无力等症状,及时做好抢救准备。观察患者呕血和便血的颜色、出血量、次数等,及时判断出血部位以及出血程度,以便有效的止血,防止失血性休克。出血量达到50—70ml可出现黑便,若出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若出血量达500~1000ml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头晕、心悸,要及时抢救。可口服或者胃肠减压管灌注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使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于严重的患者用凝血酶2000U用生理盐水溶解后从胃管注入,夹管30min,帮助患者轻动作变换体位,每2h灌注1次,每次灌注前抽出胃内积液积血,并用1%的冰碳酸氢纳反复洗胃。静脉滴注止血药。患者大出血期间绝对禁食,杜绝致病因素对胃黏膜的刺激,对少量出血便血者给予冷牛奶,冷豆浆等碱性流质食物,对于临床无明显活动者可食用温凉清淡性流食,患者出血停止后可先食用易消化、无刺激流食,逐渐食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为软食,主要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如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少食多餐,6—7次/日,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使食物充分和胃液相混合,减轻胃的负担。患者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表现紧张、焦虑、痛苦和恐惧等心理。
3 结果
23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出血停止而出院(包括部分不愿接受手术治疗者),2例患者由于内科治疗无效而进行手术治疗,1例为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胃底溃疡缝扎术。住院9—15d,住院期间未发生再出血,所有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4 讨论
出血是胃溃疡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是内科急症,发病急,病情重,要求对患者的病情迅速准确的做出评估判断,制定治疗计划,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对重要器官进行监测和支持,患者由于大出血,防止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防治并发症,预防感染,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陈远胜.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8.24(4):88-89.
[2]王积良,张雨清.胃溃疡出血36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8,9.9(37):7620-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