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护理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护理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护士在维系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同时,要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并且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篇1

  谈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选取2009年以来60例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喉癌患者经治疗均全部治愈。结论 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保证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喉癌 手术前 手术后 护理

  喉癌是起源于喉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为喉鳞状上皮癌。肿瘤发生于呼吸道狭窄部位,容易堵塞气道,使病人窒息死亡,肿瘤常向颈部转移,晚期还可转移至骨髓、肝、脑等脏器,危险性甚大。手术疗法目前为治疗喉癌的主要措施。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喉癌患者60例采用手术治疗,现对临床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采用病人6O例,男56例,女4例;年龄34~82岁,平均6l岁;其中喉部分切除l4例,喉全部切除41例,单纯全喉切除5例。其中鳞癌47例,腺癌4例,乳头状瘤癌变8例,肉瘤1例;其余均于术后10~l5d改经口进食,全部恢复吞咽功能。所有喉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积极护理配合均全部治愈。

  2. 护理

  2.1 手术前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相关知识,说明目前国内外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说明只要是早期发现,经过合理手术切除,绝大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并解释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的优点和缺点,使其减轻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呼吸道准备、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备皮外,还应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要求术前2d开始用漱口液漱口,进食清淡的食物,禁吸烟、饮酒;必要时行胃肠道清洁。术前向患者解释术后近期会失去发音功能,教会患者用口形和手语进行沟通的方法,并准备好纸和笔,用于较复杂的语言交流。向患者说明术前、术中、术后需注意的问题等。

  2.2 手术后护理2.2.1 体位护理 术后的保护性头位,是防止喉咽腔裂开造成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措施之一。由于手术切除了大部分喉体,使新形成的喉咽腔变短,不当的头位会引起吻合处断离,因此,术后的体位及喉部的制动非常重要。术后给予半卧位,头下垫高枕,保持头前倾位、防止头部的仰伸动作l0d左右,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半坐卧位也便于充分引流,预防切口水肿,还可以防止鼻饲时食物反流,因患者环咽肌关闭功能受损,食管和胃内食物易于反流。

  2.2.2 呼吸道护理 喉功能保全手术后,患者的正常呼吸通道被改变,颈部的气管造13即成为呼吸、排痰的唯一通道,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吸入的空气失去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净化屏障等保护作用,容易发生气管套管堵塞、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临床上可根据病房设施、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具体的选择,为达到充分的气道湿化,最好是多种方法混合使用。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是呼吸道护理的另一个重点。目前提倡适时吸痰,目的是充分保护和调动患者的主动排痰能力,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促进伤13愈合。对恢复良好的患者,术后10d左右以鼓励和指导患者以自行咳痰为主,尽量减少吸痰,能有效减少下呼吸道感染。

  2.2.3 饮食护理 术后创面来愈合前,给予鼻饲供给营养者,鼻饲管按鼻饲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鼻饲期间做好口腔护理。鼻饲管一般于术后2~3周拔除,拔管前先试进温开水,如无咽瘘、呛咳等情况时,则可拔除鼻饲管改进半流质饮食。若行喉再造术者,术后须做吞咽训练,术后2~3周患者若误咽减少,可试进糊状食物,并逐渐改进半流质饮食,若呛咳基本控制后,大部分饮食能下咽时,可考虑拔除鼻饲管。

  2.2.4 气管套管的护理 术后患者全堵管后暂不拔管,需观察1~3个月,以防止喉狭窄;需补充放疗的行带管放疗,放疗结束一段时间后再行气管套管拔除,防止放疗喉水肿带来的问题。

  对带管出院的患者,应重点教会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方法:根据分泌物的多少、黏稠度及呼吸情况,每日清洗消毒1~2次,采用煮沸消毒,也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消毒3~5min,有条件的可在清洗后用乙醇、戊二醛浸泡5~lO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干净。内套管取出后应尽快清洗干净,及时放回,以避免痰痂堵塞外套管造成呼吸不畅。拔管应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并到医院完成,绝对不能自行拔除套管,以免发生呼吸困难导致生命危险。

  2.2.5 发音训练 全喉截除者于拔除鼻饲管后,即可做发音的训练。半喉截除者于拔除喉腔水囊后,若堵住套管口,即能发音。喉再造者,于术后3~4周,即可开始发音训练。向患者讲解发音原理,掌握吸气及排气的控制量及发音的主要方法。为每一位患者,因人而异地制订发音训练计划,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体力、心理素质、文化程度等特点,制订符合本人特点的训练计划,计划要尊重患者的意见、人格、自尊等,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出院时能发出“啊”的音节,在练习饮水时能听到从喉中发出的“咕噜”声。控制腹压训练。指导患者使用腹式呼吸,如吸气时尽量放松使腹部隆起,呼气时收腹,练习控制腹压的方法可让患者吹长方形薄纸袋或用塑料管吹杯里的水等。

  3. 总论

  配合手术治疗,注意沟通技巧和精益求精的护理技术,不断地总结护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篇2

  浅析沟通艺术在护理中应用

  好的仪表风度是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当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受到导医护士的接待,而且患者接触最多的也是护士,如:导医护士陪同病人检查、送新入院病人至病区等等,以至病人。

  1加强对沟通的认识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它包括意见、情感、思考等的交换,借助语言、文字、表情、手势等方法来表达。实践表明,沟通无时无地不存在,在给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环境、护理指导或卫生宣教、搜集病史、实施护理措施等过程中,都包含着沟通,有效的沟通是护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确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

  沟通包括非语言性沟通和语言性沟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语言、行为与患者进行心理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及要求,有针对性的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满足其需求,以减轻其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1.1非语言性沟通包括护士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专业知识及技术、职业道德等,这些都影响着沟通的效果。

  1.1.1良好的仪表风度是缩短护患距离的基础当患者来到医院,首先受到导医护士的接待,而且患者接触最多的也是护士,如:导医护士陪同病人检查、送新入院病人至病区等等,以至病人来到病区,还是由护士接待病人、安排病床、做入院宣教等。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深的心理影响。护士端庄的仪表、亲切的语言、良好的气质和风度,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感。

  1.1.2熟练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技术是一个合格护士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护士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及技术咨询,不能给以满意的答复,那么就失去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高超、娴熟的技术,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1.3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士必备的素质之一救死扶伤、一切方便于患者、服务于患者,用细致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发现和解决不利于患者治疗和恢复的各种心理反应,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业务技术,获得患者的高度信赖。

  2影响沟通的因素

  2.1生理因素任何一方处于疲劳、疼痛、饥饿等状态时,会使其难以集中精力而影响沟通,但当这些生理因素消失后,沟通就能照常进行。

  2.2情绪因素情绪是一种主观感觉,如生气、焦虑、兴奋等。因此,护士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患者隐藏的感情和情绪,同时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确保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2.3认知因素认知即个人对待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事件所持的观点。由于个人经历、知识水平、兴趣、价值观的不同,对人与事物认识的深度与广度就会有所差异,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尽量考虑到对方的语言习惯、文化层次与职业等因素,少用专业术语,这样才能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2.4性格因素性格是指对现实的态度和其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性格开朗、直爽、热情、大方的人比较容易与他人沟通;而性格孤僻、内向、固执、冷漠的人就很难与人沟通。护士要接触形形色色的服务对象,所以应善于把握各种性格的人的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地做好护理工作。此外,还应加强自身性格的锻炼,培养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品格,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5文化因素不同民族、不同地方、不同时代都会有特定的文化特色与传统、信仰等。一般文化传统较为接近的人在一起会感到亲切、自然,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的沟通关系,而生活、习俗、信仰等有差异时,容易使沟通产生障碍。因此护士在与患者接触中,要充分了解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6物理环境应选择安静、光线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使患者能得到放松,从而积极参与沟通。

  2.7社会环境善于把握环境,适时适地进行护患沟通,以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环境的改变会产生明显的心理恐惧和孤独感,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特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认识以及格外受到治疗照顾,更多需要的是想了解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采用的治疗手段及后果如何?需要安全及和谐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要格外关心病人,时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及情绪变化,做好解释工作,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进行交流,提供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及语言支持,创造温馨的环境,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最终取得有效的沟通。

  4正确运用沟通艺术沟通

  按传递方式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前者是使用语言或文字的沟通,后者是伴随着语言沟通所发生的一些非语言性的表达方式的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气、语调、手势、眼神的流露等。由于病人的年龄文化素质、领悟能力等高低不一,性格各异,他们的处事方式、心理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采取多种交谈方式,尽可能把医学术语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非语言沟通,保持微笑、从容、沉着的表情,倾听过程要集中注意力,身体微向前倾,保持双方眼神的交流,适时地用“点头”、“嗯”等表示理解,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4.1注意外在形象仪表举止等外在形象对良好的第一印象形成至关重要。护士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服饰整洁、步履轻盈、面带微笑、语言和蔼。因为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护士在短时间内赢得患者及家属的好感乃至信任,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非常重要。

  4.2交谈时注意交谈技巧交谈作为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不仅取决于护患之间的关系,还决定于护士能否恰当地运用各种交谈技巧。而交谈技巧与沟通效果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技巧的运用和友好情感的注入、信任关系的建立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发挥交谈技巧的作用。

  4.3充分准备无论是评估性交谈还是治疗性交谈,都是一种有目的的交谈。交谈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患者、赢得患者的信赖,护士应在交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选择合适的交谈时间,明确交谈的目的与任务,了解患者过去与现在的病史,选择适当的地点与背景等。

  4.4注意言语的规范性、情感性和道德性说话是为了把信息传递给别人,因此言语要规范,在与患者交流中应尽量使用患者能听懂的语言,多说普通话,少用方言,避免使用专用术语;言语所表达的内容要清楚、通俗易懂;此外,言语表述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4.5言语与情感言语常被看成是护士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和服务态度以及心理素质的体现,因此要在言语中体现出对患者的同情、关怀、体贴的情感和对患者诚恳、信任、尊重、保密的态度。

  4.6学会倾听倾听在人际沟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认真倾听是对患者关注和尊重的表现。

  4.7适当反应在交谈过程中,护士的反应非常重要,它是沟通达到目的的关键因素。

  4.8运用移情即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位置,并通过认真的倾听和提问,确切地理解对方的感受。移情是从别人的角度观察世界。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体验别人的真实情感,就无法使自己的交往行为具有合理性和对应性。因此,移情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

  4.9记录每次谈话后做记录非常重要。但注意在谈话过程中最好不要记录,因为会影响到倾听和理解,也会给患者带来压力,阻碍沟通的顺利进行。

  5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鉴于患者的社会职业、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人们对疾病的态度各异,要使这些千差万别的人达到治疗康复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护理则是一项最精细的服务艺术。服务艺术是指护理工作者在履行自己的使命中,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同时又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矢志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高尚品质。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护理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本科毕业护士已纷纷涌向各大医院,但不能否认还有一部分护理水平较低的护士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这些人大部分在农村或基层医院工作,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学学习,知识缺乏,技术不熟练,缺乏沟通技巧;不知道怎样与患者交谈,不能客观评价患者的心理问题,更谈不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与沟通。因此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同时提高护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倡微笑服务,积极创造舒适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礼仪培训,不断扩充新理论、新知识,使护理人员不仅掌握本科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教育、人际方面的知识,以端庄、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语言展现在病人面前,为护患交流创造良好的开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按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处理病人,护士要更新护理观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无言服务”的旧护理模式,重新认识临床护士的责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符合病人的心理,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安全意识和对护患沟通的需求。

  总之,现代化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满足病人的需求,而护患沟通正是实行整体护理的前提条件。因此,护士应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沟通方式和技巧,增加护患彼此间的了解,从而有效地给予必要的帮助,以利患者全面康复。

  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篇3

  浅谈消化内科护理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采取对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组60例均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而乙组则均采取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具体步骤如下。

  ①建立管理小组:根据科室护士的学历、资历以及职称等选择出3名组长,然后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将护士分为3组责任组,分别由3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最后由科室护士长领导3个小组制定分层管理方案。要求责任组长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与护理的工作量安排当天值班的责任护理人员实施分管患者,部分并且严重者有责任组长亲自管理。各组责任组长在管理中要对其他责任护士的护理情况、护患互动等进行指导、观察记录,保障本组责任护士的护理效果与质量[3]。

  ②实施方法:由于该院消化内科各责任组及小组组员、患者数量比较固定,因此以双班制进行护理管理,由责任组长副总行政班,且8h务必在岗、24h负责制。同时其他责任组至少每天1名组员整班,责任组组员中午休息时间段则由整班的这名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护理管理具有连续性。此外,护士长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各组组员进行合理调配,排班的时候以新老责任组员搭配,并且在护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责任组组员数量。上一责任组完成护理工作后,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时由下一组接班的责任组组长带领其他组员共同完成上一组未完成的护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护理管理。最后,由3组责任组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每月1次考核,最后由科室护士长进行评分,并且对各层组员开展交流学习,加强责任组组员的综合技能与素养[4]。

  ③护理管理质量监控:各组责任组组长对自己组内成员的整体护理质量展开评估,以保障整体护理管理水平。责任组组长每周开展治疗监控并将组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而科室护士长每天对病房加强查房2次,每月组织各责任组展开护士会议1次,对各层责任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善护理质量的措施,保障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后,由护士长对各组组员绩效情况进行考核,同时给予相应的奖惩[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投诉率、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分,分值是0~100分,若评分≥90分,则视为非常满意;若评分为70~89分,可视为基本满意;如评分低于70分,则视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来表示,应用χ2来进行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投诉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诉,投诉率是8.33%;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投诉,投诉率是0.0%;乙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投诉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4,P=0.0034<0.05)。

  2.2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不良护理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6.67%;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是0.00%;乙组患者在该次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36,P=0.0064<0.05)。

  2.3比较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

  该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资源参与了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其中,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4.6±1.0)分;乙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8±1.0)分,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766,P=0.001<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的满意度能客观地表达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质量[6]。该次研究中,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外,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乙组患者,在护理投诉率、不良时间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够提高责任组组长的责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对自己、对其他责任组员的护理效果、质量进行纠查,并且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开了护士会议,通过各责任组组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时得到预防,达到安全护理的效果。此外,护士长将科室的各护理人员通过资历、职称、年龄等进行细化分组,并且明确了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与流程,加强对病情严重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这个护理管理效率[7]。

  综上所述,将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方式学科、合理地运用到医院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该科室的整体护理管理效率,该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明晓丽,鲁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2,22(1):69-71.

  [2]李群,黄妙琴,黄转宜.急诊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76-177.

  [3]孔丽梅,余燕,张朵朵,等.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6(9):270-271.

  [4]孙梅花,陈华,彭华娜,等.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1(14):66-69.

  [5]朱玉培.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28(8):119-120.

  [6]陈玉宇.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价值工程,2013,28(34):142-143.

  [7]陈红光,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16(3):213-214.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护理本科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33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