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

  病毒性性肝炎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的病变,如果不能够及时治疗,可能会给人身体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篇1

  浅析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摘要】肝炎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感染范围最广的一种疾病。早在前几年,中国就已经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乙肝型肝炎的防治工作。而且肝炎的病毒还可以通过动物向人类传播,危害性很大。且随着肝炎病毒的不断演化,目前已经是出现了多种肝炎类疾病。例如:甲肝、乙肝、丙肝等。对此,笔者将谈谈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工作。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护理工作;发病症状

  病毒性肝炎是所有肝炎疾病中最为棘手的一种疾病。其中对于庚型肝炎病毒,医生们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住其的潜伏期、敏感人群。而且对于不同的病毒性肝炎病毒的疫苗研制,只有A、B、D、E行的疫苗成功了,另外C、E型的病毒目前尚且没有疫苗。因为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肝脏细胞肿胀,严重时还会导致肝细胞坏死,从而使得病人的肝功能衰竭。最坏的不仅如此,更为糟糕的是随着而来的各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加速病人病情的恶化。

  1肝炎病资料

  一些病人总是不能够确定自己是否得了肝病。肝病专家指出,人体红细胞的寿命通常是4个月,红细胞死亡后变成胆红素,在肝脏转化为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因此大便呈黄色。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就不能正常地转化和排泄胆汁,血中的胆红素就会升高,人体就会出现黄疸,病人的大便颜色也会变浅,甚至变成灰白色,当发现自己的皮肤以及大便颜色出现异常时要引起重视。特别是重症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类型。其起病急、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肠麻痹&腹腔积液、肝臭、急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表现。

  2护理工作与体会

  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和环境的调节,强调护患关系的和谐与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注意病人的情感变化

  重症肝炎有明显食欲减退、全身无力、恶心或呕吐、腹腔积液等。而且因疾病的传染性需要隔离,造成病人孤独、紧张、忧虑、自卑等心理。所以对病人要多加鼓励,给予同情、耐心疏导,使其消除顾虑。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出现情感情绪变动较大的缘由还是在于病人缺乏对此病相关的医学知识,怕有了肝炎而受到歧视,心情沉重。另外有些病人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针对于慢性肝病病人而言,由于慢性肝病病程长,目前无特效疗法,病人反复住院治疗,且各种广告宣传满天飞,病人根据以往治疗方案及广告宣传,自作主张,甚至到院外用偏方。

  2.2护士要耐心、细心

  对精神紧张、焦虑的病人,予以心理支持。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语言、姿势、面部表情等,还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并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及时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满足心理需求。同时告诉病人这种紧张、焦虑不利于治疗,并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要提醒病人注意日常作息。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是乙肝患者自我护理的基础,以感觉精神饱满,或是活动后不觉得累为标准。当然这并不表示说乙肝患者的自我护理一定要卧床休息,慢性乙肝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状态下还可以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但不宜参加竞技活动,可选择一些适度、缓和、有氧的运动,如:走路、骑脚踏车、打太极拳、游泳、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对于那些重症肝炎病人来说,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受损的肝脏修复。病人长期卧床,加上食欲差、进食少,口腔异味重,易引发口腔感染加重病情。饭前、饭后给予2.5%碳酸氢钠和口德保漱口液交替漱口。要以清淡、柔软、易消化、丰富维生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不宜过饱,食欲好转后可逐渐增加饮食。

  2.3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

  应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和休息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病室通风良好。使用肯格王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每天3次,每次半小时。减少探视和陪护,以6人为宜。对有上呼吸道感染者谢绝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操作时动作轻柔,经常擦浴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昏迷者使用防压疮床垫,2H翻身1次。加强叩背,防止肺部感染。对留置导尿管者做好会阴护理,每天6次。

  2.4注意病人的用药

  乙肝患者需特别注意用药护理,因为肝脏是代谢大多数药物的器官,而药物代谢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具有毒性的物质,从而加重肝脏病情,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谨慎用药。在服用一些保肝药时,也需要注意,保肝药用多了可能增加肝脏的负担,打乱病人自身的免疫调节机能。出现并发症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通知医生,有腹水者每天量腹围,每周称体重,以便动态观察病员腹水情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钾和低血糖的发生。另外,要均衡病人的饮食。好的饮食结构有利于体能和免疫力增强,是挑战疾病的基础。

  2.5注意黄疸进展情况

  一般观察病人的肤色和尿色是否加深或变浅,以说明药物退黄的效果如何,为医生提供依据。皮肤瘙痒是由于胆红素排出障碍,应注意保暖,清洁衣裤,做好个人卫生。出现消化道症状时提示病情加重,应做好饮食调理,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是控制重症肝炎病人继发感染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要做好晨晚间护理尤为重要。

  3结语

  护理工作是一件很考验护士耐心与工作责任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护士可以很好地把握住病人的病情变化,更重要地是关注病人的情感波动。一旦护士可以和病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但有利于护士的护理工作开展,更为重要地是可以加速病人病情的恢复。而且病人病情好转出院后,护士也不能撒手不再管了,要及时地进行回访,记录病人出院后的病情变化,一旦有任何变化,让病人及时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梁红 .乙肝病人的心理护理 [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6).

  [2]申玉梅.重症乙肝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2).

  [3]魏金波.慢性乙肝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应注意些什么[J].科学养生,2005(9).

  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论文篇2

  试谈儿童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方法 研究儿童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特点, 总结 护理问题,制定护理 计划。结论 做好儿童病毒性肝炎护理 工作有助于患儿的及早康复。

  【关键词】儿童 病毒性肝炎 护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包括分别由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甲型肝炎(又名甲肝)、乙型肝炎(又名乙肝)、丙型肝炎(又名丙肝)、丁型肝炎(又名丁肝)和戊型肝炎(又名戊肝),儿童以甲肝为多见。病毒性肝炎以消化道症状、有或无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为特征。由于病原不同,各型临床特点、流行特点及转归各异,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本病临床分为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性和慢性活动性)、重型肝炎(包括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瘀胆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五型。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经口进入人体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1周后才达肝脏,随即通过胆汗排入肠道并出现于粪便之中。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充分明了,一般诊断HAV可能通过免疫介导而不是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

  2.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多种途径如皮肤、黏膜、血液进入机体后,迅速通过血流到达肝和其他器官(包括胰腺、胆管、肾小球基底膜、皮肤等)。乙型肝炎的 组织损伤主要由于机体的免疫应答所致,但也不排除病毒本身引起组织损伤的可能。

  3.丙型肝炎 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变异能力很强,在HCV感染过程中新的突变株不断出现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作用,这可能是导致血清谷丙转氨酶波浪式升高与肝炎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二、临床特点

  1.潜伏期 甲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30日(15-45日);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50日(15-150日);戊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40日(10-70日);丁型肝炎潜伏期尚未确定,可能与乙型肝炎相当。

  2.急性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临床特点的阶段性较为典型,可分为3期,总病程有2-4个月。(1)黄疸前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呈浓茶状。 本期持续1-21日,一般5-7日。(2)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内达高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压痛和叩击痛。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2-6周。(3)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2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3.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仅见于乙、丙、丁型肝炎。根据其 临床症状的轻重和变化特点,慢性肝炎可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前者是指急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出现疲乏、头晕、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等;后者是指病程超过半年,各种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乏力、肝区痛等)明显,肝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等。

  4.小儿肝炎特点 由于小儿免疫反应较低,感染肝炎病毒后多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感染,在感染HBV后则容易成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有症状者一般表现较轻,以无黄疸或迁延性肝炎为主。

  三、护理措施

  1.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 急性期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渐增加活动,以不疲劳为宜。提供促进患儿休息的 环境。

  2.加强营养 饮食宜清淡,热量足够,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1.5g/kg(重症肝炎时给予低蛋白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C等;不宜进食过高热量和过多的糖;少吃多餐,饭后休息。

  3.做好皮肤护理 早晚温水擦浴,剪短指甲,必要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瘙痒皮肤或遵医嘱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大小便性状、皮肤黏膜不良反应等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防治出血:静脉穿刺及抽血部位按压时间延长,嘱咐患儿不要挖鼻腔。并遵医嘱用止血药物,必要时输血。

  (2)防治肝性脑病

  ①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神经反射,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征象。②氨中毒的防治:给予低蛋白饮食,并控制药物氨含量。消化道出血停止后,灌肠以清除肠道内积血,减少氨的吸收。③遵医嘱用药,恢复正常神经递质并维持氨基酸平衡,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④遵医嘱及早使用脱水剂,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参 考 文 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45.

  [2] 蒋冬梅.病人健康指导[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210.

猜你喜欢:

3231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