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大学毛概结业论文4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树立和实践爱国主义的荣辱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荣辱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荣辱观,热爱劳动、崇尚科学、诚实守信的荣辱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篇一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性》

  [摘要]本文结合我们党对自身经验的总结,阐释了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系,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先进性及理解和把握先进性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无产阶级政党。善于总结经验并善于在实践中坚持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从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可以看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生命力就在于它所蕴涵的先进性。

  一、对我们党总结自身历史经验的回顾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从实践上看,我们党一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重视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把经验看作是实现认识飞跃的一个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特别是对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总结,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作出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胜利完成(十条);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初步概括(十二条);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承前启后的新转折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九个方面);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大会上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历史经验(十一个方面);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明确地指出,“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002年的“5・31”讲话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如何贯彻提出“关键”、“本质”、“核心”的六字根本要求;同年党的十六大实现了最高领导层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再一次重申,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13年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重要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的主要经验(六条);2005年初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从理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又作出了“六个坚持”的新概括。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且勇于承认自身不足,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升华、提高对党自身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才使我们党能够经受各种磨难和风险的考验,沧海横流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先,即前面前列;进,即向前运动。先进性指处在前面并向前运动,意为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党的先进性即指我们党要始终位于前列,做好表率。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结业典礼上的讲话(“5・31”讲话)中提出的。当时提“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要求之一。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将“保持党的先进性”一并归为“三个坚持”之中,更加明确表明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个论断明确地告诉我们,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统一的。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迫切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个理念,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因为:第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能否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第二,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了鲜明的党性。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属性和固有本质,体现为党在大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为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我们党的党性也即先进性的集中表现。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解读和规范,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与办好我国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理论、路线、方针、奋斗目标与根本任务等多方面内容的高度统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据此我们可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先进性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第二,坚持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第三,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第四,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要联系具体环境、条件和任务,成为普通群众的榜样和带头人,在各方面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前列。

  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先进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前进性”和满足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性”的有机统一。二是“先进性”又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都是相对性概念,一方面,它们是相对于过去历史上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言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多层次生产力和多样化文化的相互比较中体现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程度。三是“先进性”还是一个动态性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始终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站在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前列,追随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潮流,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落实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篇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基础》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和市场化改革20年了,在改革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改革遭遇到了瓶颈,改革的全民红利已经削弱,直接导致改革的基础遭受质疑,市场与民生结构性矛盾增加,改革目的已和大众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本身未尽完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与大众化目标的偏离。认识和分析这一矛盾,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大众主体;目标预期与矛盾

  一、我国改革目标探索与走向

  在描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曾经十分熟悉的说法叫“摸着石头过河”。这个说法,涉及的是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最初几年,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形成了变革的共识,但是,改革目标还比较模糊。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体制目标。实践上是在可操作层面上对既有计划制度的变通性安排,就是在保持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不受触动的同时,引进了市场经济的因素作为补充。市场因素的出现,为一些有才能的人士积极从事生产性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促使国民经济很快恢复。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是在1984至1992年期间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体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其中最经典的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这一思想经过党的十四大确立,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其理论内涵在于: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经过20年的市场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源、科学内涵以及市场经济的性质、目标、任务、手段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等理论已经趋于成熟。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逐渐形成,但是改革的实际推进,最初却是以“增量改革”的方式进行。这就是说,对于计划经济原有的部分(存量部分)不作大的改变,改革和发展着重在增量部分进行。增量改革战略对20世纪80年代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触动国有经济和改变“双轨制”的基本态势,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为了克服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弊端,需要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用配套改革消除“双重体制胶着对峙”状态。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设计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步骤,要求在20世纪末把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从此经济改革进入了大步推进的新阶段。到世纪之交,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成为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但是时至今日,实际改革仍然徘徊,总体推进难以展开。

  党的十七大以后,改革开放的目的在理论厘清后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这个重要结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回答了改革开放的目的[3]”,等等。对改革开放的目的在外延认识上逐渐丰富,对目标认识呈现总体性、系统化特征。

  二、社会实践主体对市场经济目标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完善与改革的成功,不仅仅需要在国家大政方针上有鲜明的指向,而且需要大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对改革的目的,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就对“要不要改革”,“要什么样的改革”等问题激烈交锋,时至今日,共同富裕论等说法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上社会公众对此认识却五花八门。可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对社会影响深远。

  与做任何事情一样,改革的目的有不同层次:直接目的即改革所期待的直接结果;根本目的即通过直接结果期待达到维护哪些主体的利益;最终目的即期待最终结果使社会改善到怎样的程度;具体目的即改革在某个环节或方面期待的结果等。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贯穿于一个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社会前进。这一原理揭示了发展生产力不是超社会、超阶级利益的,任何社会发展生产力都是手段或中间目的而非根本和最终目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发展的生产力毫无疑问属于社会主义中国,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也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为大众持续增进福利。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形式,期待的直接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通过建立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进步——期待的根本结果是使社会制度逐步完善,最终保障生产为大众谋利。

  但是实践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目标认识却往往与此偏离。

  首先,政府各级组织和官员的认识上有偏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政府官员往往把东亚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因此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这种体制中政府强力干预的重商主义倾向。于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政府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或者是确立宪政,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4]在这种情势下,坚持建立市场经济的人们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免自己的寻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的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

  其次,广大民众和民间对市场经济改革目的认识模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无论个人、家庭、经济组织、行业、地区,也无论是决策者、执行者,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场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引起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物质基础、舆论宽松度整体上极大提高,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受到巨大的洗刷、震动,从而发生质的变革。而民众对改革的目的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巨大误区,并且缺乏理论启蒙和实践指导。不论是“全民经商”“全民炒股”,还是“一切向钱看”,都说明民众对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认识存在盲区。这种盲区导致两种后果:一是随波逐流,农民工大量离开土地,在没有任何福利的前提下沦为低级劳动者;大量城市工人下岗待业,期待“国家好了,我们就好了”,成为社会城市福利的拥有者或向往者,丧失自我生存能力“被边缘化”。二是在商品经济面前社会风气、道德的全面沦陷,由此引发的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信用缺失已然成为社会公害。由此回溯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学历“造假门”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诚信、道德危机已然蔓延至全社会。可以说,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群众基础,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

  三、民众对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预期与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20年左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负面的问题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缺陷的一面,带给社会的有些是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是我们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的问题,例如趋利规则泛化影响国民的道德素质、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等;有些是经济规制乏力产生市场的社会性危害,如食品行业的质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有企业的过度垄断危害社会竞争与公平,垄断肥了高管损了公有制形象,等等。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反映了我们还没学会甚至不敢用社会主义制度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而这些负面性恰恰都渗透到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细节中,不只悬挂于高高在上抽象的制度层面,大众面对使自己失去权益的实践,心底里很难推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科学和基于民众的。

  2.大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渐失利益基础。目前吸引全球关注,国内民众渐失利益基础最为核心的是收入向资本过度集中的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0%,2006年仅为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升,从以前的20%提高到2006年的30%,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而资本所得却不断上升,这种分配格局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主或经营管理者与一线职工贫富差距拉大,我国企业的一般情况是,除了那些有特别专长者外(即使是这些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也没有拿到他们应该拿的数),其他的一般员工每月只能得到几百元的工资,并且还没有安全保障和社保福利。”[5]

  2006年,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的水平。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计算的0.45的水平。[6]

  九三学社中央援引一组数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比GDP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7]

  如果说所有制问题影响大众的主人地位,个人收入差距将更加实际地影响大众的生活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地位,对大众的冲击更为直接和具体。经济地位不保的主人究竟是怎样的主人,大众理所当然产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目标的质问和怀疑。

  四、遏制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相悖性

  1.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回答:“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8]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最初也应该是最具权威的基本框定。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直接目的——适应生产力发展;具体目的——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一揽子交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胡锦涛在阐述“以人为本”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他还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充分说明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目的的明确性要以人民群众的判断为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满足为标准,克服市场经济发展所偏离的方向。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10]“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就是走向共同富裕”[11],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重申四个坚持,表明了执政党的鲜明态度。

  2.认清制度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决定体制,体制靠机制实现功效,其间具有统一性。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时面临窘境有:机制因适用环境、技术性能、反应速度等差异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相悖不一定维护制度,受众会抵制对消减利益的政策等。机制,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抵制——机制部分失灵——体制功效耗损——制度动摇——结构甚至否定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制度、体制、机制的一致性设想得较为理想,而对实践中所遇到的解构缺乏足够的回应和进一步的理论创新。虽然理论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理论有义务揭示问题的机理,为实践的发展和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新的理论。政府与民众对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相悖就会出现制度损伤,这会大大增加制度维护成本。机制、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抵制——机制部分失灵——体制功效耗损。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显然属于两个不同范畴,两个不同范畴事物的联系,必然是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结合点究竟在哪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的,它使人的社会关系从对人的依赖转变为对物的依赖,使个人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由自觉选择的权利。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率和个人利益极大化为基本原则,它使个人需要、个人能力、个人关系必须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来实现和确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意味着分享较多社会财富,失败是对自己行为的买单。市场体制大大促进了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以此按照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的观点,实现这点的前提是把人变成独立的主体,只有个人成为独立主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而市场经济正是为此创造条件。

  3.提高社会主义制度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是自然的,处理这些矛盾一要遵循矛盾中蕴含的自然规律;二要遵循社会规律。各种矛盾最后都会反映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如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确是一个新课题、大课题、重课题。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了20余年,但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问题暴露的远远比解决的多。对政府而言这一问题显然更为迫切。有关部门针对县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66.9%的受访者坦称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问题,恐怕就是与这个“不敢驾驭”、“不会驾驭”、“错误驾驭”等“能力不足”联在一起的。[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著名论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由此,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施中,政府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学会依法行政。一个大众非常反感的问题——钱能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权贵的问题可以超越法律,大众的很多具体问题上升到群体性事件才有望解决,比如征地、拆迁等。民众有些合理的要求被忽视,引发极端事例,背后还牵出官商勾结。这既激化矛盾、恶化执政党、政府与大众尤其是与底层民众的关系,与腐败、两极分化等形成合力动摇执政基础,就会真的走向“权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目标严重背离,人民群众也必然会抛弃这样的制度。

  参考文献:

  [1]邓小平理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匿名.如何理解中国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3]陈榕.全面把握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目的[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7,10.

  [4]吴敬琏.中国要警惕权贵资本主义[J].财经界,2001.

  [5]属炳祥.调整收入分配要有新思路[J].学习论坛,2010,5.

  [6]王小鲁.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E].

  [7]政协工作报告关注收入差距数据指已达23倍[N].广州日报,2010-03-04.

  [8]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E].人民网.

  [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0]邓小平.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篇三

  《浅谈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哲学体系》

  摘要:众所周知,辩证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精髓,回顾20世纪的中国,毛泽东堪称一位伟大的人物,毛泽东不仅在政治、军事、以及经济领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和领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还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有着很高端建树,尤其是在哲学领域,毛泽东的对哲学的兴趣、研究以及成就,在世界各国领袖之中无疑是具有突出的地位的,而辩证法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自然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回顾、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试通过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毛泽东辩证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三个角度,来探讨关于毛泽东辩证法的一些内容。

  关键词:毛泽东 辩证法思想 哲学思想

  一、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

  关于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我想应当有中外两个途径。首先,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马、恩二人的辩证法思想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有着最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其根本来源。1920年,毛泽东就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这是毛泽东接触到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著作,列宁对于《共产党宣言》有这样的描述:“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思想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肩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对于毛而言,其中的阶级斗争理论对他影响最大。从此,毛泽东将马、恩二人的阶级斗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革命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直伴随毛泽东一生。

  除了《共产党宣言》,毛泽东对《资本论》也情有独钟,众所周知,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毛泽东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对此作了很好地阐述和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作为逻辑思维的根本规律来运用,就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显然,这也对毛泽东此后的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毛泽东对恩格斯的著作也比较关注,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对他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也是他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毛泽东的文章很少有对马列主义理论原文的大量引用,但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个例外。可见这部著作对毛泽东影响之深。在列宁的思想中,他读的最多的是《“左派”幼稚病》、《两个策略》、《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毛泽东在学习汲取了列宁思想精华的同时,积极进行自我的思想创新,创作了《矛盾论》和《实践论》两部著作,学习、传承、丰富和发展了列宁主义。

  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哲学也对毛辩证法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中国传统哲学同样也是毛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与同类别的西方思想相比较,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在辩证方面表现得更加丰富明显,以《易经》为圭臬的逻辑辩证法一直是中国古代先贤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逻辑方法,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这种深厚的辩证法文化底蕴对自小在私塾求学、饱读诗书的毛泽东来说,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毛泽东深谙孔孟老庄、荀子、墨子、朱熹、张载等人的古代辩证法,这些思想对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二、毛泽东辩证法的实际运用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领袖,十分重视把唯物辩证法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可以说是其辩证法的实践的经典案例。除此之外,毛泽东也将其辩证法思想运用于国家经济、政治、制度建设中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多谋善断、不失时机”、“留有余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抓典型”、“解剖麻雀”、“一切经过试验”、 “弹钢琴”、“抓两头带中间”、“胸中有数”、“从坏处着想和向好处争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波浪式前进”等大量生动的方法论表述都是毛泽东辩证法实践的表现。

  实际上.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以及由他领导的伟大实践远比这些表述更为生动、更加丰富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朦胧的、混沌的.主观辩证法使辩证法的系统逻辑化,实践的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是客观辩证法的自觉形态。毛泽东的伟大革命实践就是实践的辩证法。它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实现,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最高形态。毛泽东的伟大革命实践就是一个没有终结的体系,是对唯物辩证法最为系统的阐述.但这种阐述不是借助于文字,而是借助于历史。

  三、毛泽东辩证法的理论地位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对唯物辩证法的也有着巨大的理论贡献。首先,毛泽东明确的指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并且将这一对立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总结为“两个对子”,从而更加有力地开展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和斗争。虽然马、恩二人也曾尝试阐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但他们二人更多的是把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的方法论作为批驳的对象,列宁也没有能够明确的论证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而毛泽东则从世界观的角度,系统的阐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大理论贡献。

  其次,在列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意义,毛泽东系统地论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间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间的辩证关系,从矛盾的运动和转化的关系中,阐明了这一核心规律的重要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进一步完善。第三,毛泽东系统论证了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毛泽东提出,食物运动发展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是根本,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指出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依据,使得黑格尔以来的事物运动规律有了真正合理的解释。

  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有着丰富的来源和丰富的理论实践,而这些理论和实践,又促进和巩固了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重要地位,要理解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要求我们也要具有辩证法的意识,在实践中认识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发展这一理论,才能真正领会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意义。


猜你感兴趣:
1.关于实事求是的毛概论文4000字

2.关于发展的毛概论文4000字

3.毛概论文范文4000字

4.毛概论文参考范文4000字

5.毛概相关的参考论文4000字

299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