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大学毛概结课论文2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 ,必须充分认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00字毛概结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00字毛概结课论文篇一

  《毛泽东思想中的创新精神及其指导意义》

  摘 要:创新精神作为贯穿毛泽东思想的一条主线,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前行,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伟大的理论成果,体现了强烈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毛泽东思想中的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同等重要,是毛泽东思想中活的灵魂。文中针对毛泽东思想中创新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毛泽东思想中创新精神的指导意义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创新精神;革命胜利;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度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统一战线及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即使在今天一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需要我们更深入对毛泽东思想中的创新精神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继承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中创新精神的内涵

  毛泽东思想涵盖了诸多实践领域,同时贯通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其思想理论具有独创性,进一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将其在中国更好的进行运用。在毛泽东思想中体现也非常明显的创新精神,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创新精神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共同构成,不仅包括对事物内在规律进行探求的精神,同时还包括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的精神。可以说创新精神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创新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在毛泽东思想中,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新新思想新事物,这就是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指引我们更好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二、毛泽东思想中创新精神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

  在毛泽东思想中坚持创新精神,这不仅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原理符合,而且直接关系到对待革命的科学态度。在毛泽东思想中,其觉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样需要发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因此科学对待革命理论成为毛泽东思想中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毛泽东思想中,在创新问题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注重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将思想块垒面的创新精神与中国革命实际有效的进行结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不断创新中为党的发展和建设探寻出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而且创新精神也是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党员素质的基本要求,党员只有充分发扬自己的创造力,才能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效的组织和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作为真正的革命者,需要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寻求发展,针对各不同革命时期情况来高速自身的集训,从而更好的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论指导

  当前我们不断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对于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无论是认识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飞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取出社会主义这个历史课题,也开创振兴中华的事业。从历史实践来看,当时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的是俄国人的路,但却在新式上进行了创新,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取得成功,从而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可以说这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创新精神。其为我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而且为我国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可以说毛泽东思想中的创新精神为我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的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中的创新精神,从而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继续前进。

  三、结束语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实践紧密相联系的。离开创新,就谈不上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不讲创新也就不可能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价值,当然也就不可能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毛泽东思想中某些带有历史痕迹的具体观点会过时,但其中蕴涵着的创新精神,则将是留给中国人民的一笔永恒的财富。这种创新精神将凝结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中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健.毛泽东思想与理论创新[J].理论月刊,2002(12).

  [2]纪静,刘志艳.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J].法制与社会,2009-03-05.

  [3]杨建领.毛泽东创新思维研究[D].武汉大学,2010-10-01.

  2000字毛概结课论文篇二

  《浅论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独特的理论特色使之成为我党高举的一面旗帜。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择了走自己的道路,从此诞生了邓小平理论,同时也就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独特的理论特色。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色

  [作者简介]张云,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组织人事处政工师,湖南岳阳414006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新的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立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下发展的成果。邓小平理论特色的形成,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选择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在其名著《哲学的贫困》中有句名言: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得出如下结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与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体系的产生一样,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着自己特定的时代背景。当世界历史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列宁分析了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指出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并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一是帝国主义就是战争,二是战争必然引起革命。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战争与革命。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矛盾,都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邓小平正是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以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他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不开中国。邓小平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时代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根据,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作为普遍真理,是共性,而中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是个性。根据共性与个性之间相互关系的原理,我们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这一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代表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次大的历史性飞跃中: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使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了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三、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特色

  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他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继承、发展性。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过时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二是教条主义,企图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中去寻找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答案。邓小平批评了这两种倾向,旗帜鲜明地指出:老祖宗不能丢啊!丢了就是背叛,就会葬送社会主义;强调要敢于讲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讲“新话”,否则就是思想僵化,也会葬送社会主义。邓小平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党的十五大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根本是以变化求发展。邓小平一生都在追求一个伟大的变,那就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邓小平指出: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他还大声疾呼: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发展呢?邓小平指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发展。

  (二)实践、创新性。马克思主义一个鲜明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它的实际运用必须以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与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国家和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就体现了这一点。毛泽东曾说过: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更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了解并解决的问题。邓小平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来的基本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新观,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推向了前进。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并有所创新,那种对前人的思想成果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相反,认为前人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是错误的。邓小平始终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在理论创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的伟大之处就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思想首先表现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看待变化。1984年10月在谈到香港回归时他说了一段充满辩证法的话:变也并不都是坏事,有的变是好事,问题是变什么。中国收回香港不就是一种变吗?所以不要笼统地说怕变。如果有什么要变,一定是变得更好,这种变是值得大家欢迎的。我们也在变,问题是变好还是变坏。不要拒绝变,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这是个思想方法问题。针对党内一些同志的担心,他又指出: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恐怕我们有些老同志有这个担心。搞了一辈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忽然钻出个资本主义来,这个受不了。肯定会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要意识到这一点,但不难克服,有办法克服。这些都反映了邓小平强烈的求变意识。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结束后,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邓小平响亮地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发动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实现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邓小平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精神指导下,我们才做到了承认、尊重现实生活的变化,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并且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生活。1984年9月在谈到“一国两制”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这是个新的问题,也是新的方法,马克思没有说过,列宁也没有说过。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面临的必须解决的新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实事求是,这是合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在谈到理论创新时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20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楚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这个进程,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下去。

  (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世界变化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邓小平理论正是根据这种形势,确定我们党的路线和国际战略,要求我们用新的观点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

  (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四、结语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把毕生心血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他对党、对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就是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定位。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列宁主义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形态变成现实制度,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一国道路走向多国道路,那么邓小平理论的贡献是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原创形态走向了当代形态,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它独特的理论特色使之成为我党高举的一面旗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毛概结课论文”

2997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