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毛概结课论文2500字(2)
大学毛概结课论文2500字
大学毛概结课论文2500字篇二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 要:邓小平最早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我国各方面建设都起到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不但解决了我国体制弊端等问题,并且对日后我国建立更加完善系统的社会主义制度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的成果。在此之中,邓小平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最早提出了这一概念,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使我国制度建设走向正确的轨道。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
近代以来,我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使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严峻的制度建设任务和经济发展挑战,而我们又对新制度不甚了解,没有经验。至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才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真正确立。当邓小平直接参与与领导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时,他指出,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他还指出,要坚持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改革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我国的制度建设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制度是决定因素”,他认为,出现““””这样巨大的失误,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建设。““””的发生暴露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不健全的问题,““””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的问题严重地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制度不会改变。”从当时的情况看,坚持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主要的实现形式就是对《宪法》的恢复、修订和完善。1978年修订后的《宪法》增添了设定县和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设常务委员会等规定,不但充实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国家权力机关、行政和司法机关职能。
(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逐步形成了单一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随着市场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制度效率低下、经济波动起伏较大等缺点日益显现,暴露出很多矛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开拓了把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又在十三大明确加入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由此,党的十五大最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邓小平从我国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出发,不断对我国经济制度进行大胆改革,使之越来越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符合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这不断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大力推进基本政治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有利于巩固我国民主专政,又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全面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恢复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邓小平关注的重点,1981年邓小平明确指出,必须恢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民族自治法律体系的形成;1980年邓小平在修改《宪法》时强调,“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在邓小平的引导下,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用法律规范引导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法律体系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以法律形式反映和规范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项制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从本质上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建的过程。邓小平指出,要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法律,切实做到可以依法办事。历史表明,新时期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意义,使我国的制度建设坚定地走上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基础、促进人民水平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方向。
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
(一)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稳固推进我国制度建设。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深深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不仅大大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对建设更加成熟、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十重要的意义。
(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善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进行改革创新。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只有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够把党的制度建设稳妥的推向前进,才能真真切切取得发展成果。
(三)把改革与稳定、改革与发展、稳定与发展相结合,明确提出制度建设的战略手段。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搞不成。”[8]同样,党的制度建设也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够保证把党制度建设的成果落实到实处,才能顺利发挥制度的有效作用。
四、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启发
第一,要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什么别的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制度,坚持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决不允许动摇的。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坚持改革,在改革中逐步优化。对于制度建设我们要有长远眼光,循序渐进,决不允许复辟旧的体制机制,也不能单纯对制度细枝末节进行修修补补,对存在弊端、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要根本上彻底进行改革,使之真正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制度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而且让群众从日益完善的制度中获得切实的利益和保障。只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支持。(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看过“大学毛概结课论文2500字”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