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新的相关毛概论文(2)
有关创新的相关毛概论文
有关创新的相关毛概论文篇二
《校园文化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初探》
[摘要]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制,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笔者在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利用校园文化的持续、广泛、隐性、有效的特点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以期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探索出新的培养渠道。
[关键词]校园文化视角 研究生创新能力 现状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84-02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浙理工研[2012]8号YJG—Z11005)、浙江省教百厅科研项目(Y201226151)资助成果。
研究生群体是高等学校中最为活跃的生力军,也是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课题,笔者将从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这一隐性资源的对研究生的影响、功效为前提,从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以及行为体系和规范体系的构建三个角度,来探讨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我国研究生教育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科技创新能力没能与一些科技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抗衡。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低下,难以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1、创新人格表现多样,但在实践中创新品质表现不显著
当前,研究生们都明确地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都是有较高的认识和认同感。普遍认识到创新就是要创造出之前没有的、新颖的、不同凡响的理论或者实践成果,并且具有敏锐的知觉判断、探求未知的创造激情,获取成就、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征服困难的学术理智等多种多样的创新人格特征。但是,在研究学习的实践中,往往创新品质表现不突出,缺乏融会贯通的灵动性思维,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不能厚积薄发性地产生具有罕见性、首创性的理论观点,或者探索出另辟蹊径式的研究方法,思维相对固化,对于权威的只是膜拜而缺乏挑战勇气。
2、创新价值期待较高,但在实践中创新意识尚待提高
当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往往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数量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以及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就业形式日趋严峻的客观环境,使他们意识到通过创新提高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上的客观驱动力使研究生们产生一种“被赶着走”的学习依赖,使他们感受到创新对自身的价值的重要性,也因此对创新成果有了较高的价值期待。但体现在研究实践中,容易停留于个人的发展,缺乏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创新的长远发展眼界和创新责任意识。
3、创新能力有一定积累,但在实践中创新倾向急功近利
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知识技能积累,随着阅历的增长,已经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主动感知研究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易于发现新问题、新变动;对于设定的研究情景能灵活发射出多种解决思路;反应和适应能力较强,能适时调整研究方向,等等。但在研究实践中,创新的前提是是否有利于就业发展,并会由此而观望、犹豫,或者功利心驱使而急于找寻各种社会资源和发展捷径,大大削减了专注于研究、踏踏实实开展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并导致研究成果减产。
4、创新情感普遍显露,但在实践中创新韧劲易于缺失
在读研初期,面对崭新的学习环境,研究生表现了明显的创造欲望,并积极投入到创新的体验中去,对灵活、创新的学习模式,充满了期待和新奇感。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研究积累过程的的单调、面对研究中遇到的困境、面对长时间的重复尝试后,对于体会不到创新成功的快感,而感到学习的枯燥、心理的落差,产生解怠想走捷径的情绪,往往就容易丧失研究该具备的坚韧毅力,导致心态浮躁,面对外界诱惑,无法全身心投入研究而影响了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二、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种微观状态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教育资--源,对研究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渗透在校园教和学的各个角落,以健康的、积极的、向上、丰富的展示方式,潜移默化地对研究生创新品性的养成具有持久和深刻的作用,对于提高研究生在创新过程中的人文道德品质、提高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1、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被称作社会的亚文化,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指导下,集中体现了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体现了,通过对社会文化的提炼、筛选,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后,引导研究生的注意力转向社会所宣扬的主流文化,给予研究生在研究中通过结合社会主流文化需求,而发现新的研究亮点,明确创新的目标。并在自觉遵守并支持校园文化所主导的规则的同时,养成创新规则意识,并能很好的评判和设定自己创新的方向和价值所在。
2、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情绪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从形式上来看,相对具有隐藏性,是课堂教育、说教传授之外,对于学生思想引导、人格塑造、品行培养,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通过创新氛围的营造、创新精神的宣传、创新文化的提炼,使研究生在生活、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创新品质的启迪、创新道德的养成和创新毅力的植入。使创新能力在养成、提高、提升中持续接受『青绪的陶冶,使研究生优化自身创新心理的调适,把接受的文化转化为创新的内在精神动力。
3、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团队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丰富的同时,总是有校园精神在发挥着核心和主导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凝聚和向心作用。这种校园精神作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体现在通过这样的凝聚作用,使学生在研究和学习积累中,形成一致方向和共同的目标以培养和激发他们在创新实践中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同一研究领域的创新实践有了群体合作创新,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也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合作中得到互长。
4、校园文化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实践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一方面是满足研究生对学习、生活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设定了一定的奋斗目标来诱发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良好的校园文化往往作为师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现,在尊重学生需求的前提下,引导整体的积极向上的发展方向,在净化校园学术风气、营造校园创新氖围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抵制和消除负面的、消极的思想意识。由此,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研究生在精神层面获得钻研学术、致力于创新实践的有效激励。
三、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校园文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打造高校完整的校园文化形象。通过校园文化的引领,对研究生加强创新意识教育,使其养成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养成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学术氖围,陶冶研究生的情操,培养和打造研究生创新人格。
1、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
(1)硬件建设。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们周围的生活和环境。”可见,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基石。+景致、一尊雕塑都形象而立体地展现了校园的人文气息,多彩而富有吸引力,潜移默化里给学生积极的启迪和情绪的引导。能使学生在欣赏、使用校园设施、设备的同时,缓解压力、调整心理,无声中给学生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2)软件建设。建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支持学生把创新的理念付诸实践。鼓励研究生对自己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进行广泛的尝试。针对创新阶段设立不同的支持力度,开启研究生的创新行动,对能逐步实践的团队进行升级的支持,通过淘汰和激励机制触发研究生的竞争机制,使得创新能力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
2、建立校园文化行为体系,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载体保障
(1)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能调动广大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参与中加强研究生学习的互动,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氖围。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很多,诸如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思想政治主题系列活动,结合研究生学习阶段开展诸如始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专业创新竞赛;结合提高非专业素质需要开展语言类竞技比赛,等等,还有各种体育活动、文艺表演等。以此陶冶研究生的情操,丰富研究生的学习之余生活,通过活动释放学习和研究压力,在活动中振奋精神调节情绪,帮助研究生带着更为自信、更为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更多的创新研究中去。
(2)重视学术社团建设。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各高校对学生社团的教育和引导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角度,笔者认为建立和健全各类以专业研究为依托的研究生学术社团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对研究生在课堂教学、导师辅导之外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通过组建学术社团,使研究生能自发地根据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学科门类、专业背景等进行细化和分类,使大家在志趣相投的前提下,进行自由组合,结合研究领域的发展需要,组团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使研究生在相对自主的氖围下,更乐于创新,对个人创新能力的优势的发挥和劣势的补足具有很好的针对性。通过学术社团的团队合作,也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从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完善实践教育渠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
指出:“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社会实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活动向社会的延伸和扩展,是促使研究生主动接触社会、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使研究生在了解和融入社会的同时,发现不足,并引导其用创新的角度去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从而磨练自我、发展自我。比如,结合专业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专业优势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的课题研究,等等。激发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为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3、健全校园文化规范体系,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制度保障
各项规章制度是校园文化规范的良好承载体,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创新行为的评定尺度、提供创新能力的认可标准,健全的研究生创新活动的校园文化规范体系,对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光是一种标准化的参照,更是通过奖惩等形式,对研究生的创新活动进行鼓励和推动的很好途径,使研究生的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强化中,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也通过规范创新方式,引导学生尊重真理,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蝉娟,韩洪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3)
[2]张建林.研究生的根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3]童洪志,邓文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9(6)
[4]吴宏翔,熊庆年等.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9)
[5]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6]吴继锋.以文化校园理念为先导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7]蒋洪池.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论坛,2003(2)
有关创新的相关毛概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