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篇二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国家发展大局和国际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遵循科学的思路。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以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为战略原则、以和谐世界为战略视野。
[关键词]和谐社会;构建;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2-0021-0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战略性任务需要战略性筹划,只有站在国内发展大局和国际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和谋划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普遍愿望。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
科学发展观依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这一主题,深刻解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17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才能实现发展成果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群共同享有的社会发展目标,才能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而也才能完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或者说,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当代中国才能转入正确的发展轨道,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才会得到有效化解与消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以此确保和谐社会建设与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确保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整合和集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形成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才能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确立为“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这就使党的发展理念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一致,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和谐是和谐的本质,无论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人自身的和谐,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充满社会活力、走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是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确保以人为本体现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确保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才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大势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1]13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我们党思考和筹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文化交往、民间互动更加密切,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背离这一历史潮流而闭关自守、独自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必须主动适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如果与各国矛盾丛生、冲突不断,国内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必然会受到冲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必然会随之受到阻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同样离不开世界。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才能更好地顺应和平、发展、合作的历史大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并同各国一起推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步伐。
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是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为人类社会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然要求,也是作为文明古国、历史强国、地域大国担负起与其历史地位和现实需求相适应的国家责任的必然要求。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要更好地发挥对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也必须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和宏伟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理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从政治和谐入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安定局面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因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促进社会和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大支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前,我们的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民主监管还有待加强,公民政治参与有待扩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还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的实际,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此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二)从精神和谐入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高地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一要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地,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民族理想信念及价值追求的精神寓所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历经磨难而愈发坚强,屡遭艰险而愈加强盛,就是因为深藏于民族血脉中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构筑中华文化高地,要求科学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切实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加大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二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和更加开阔的胸怀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充分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是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建立在经济和科技优势基础上的西方文化霸权,我们既不应妄自菲薄,拒绝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而致丧失借鉴、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机会;也不应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全盘接受,最终动摇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的交流与借鉴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并坚决抵制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企图和行径。
(三)从科研和谐入手,建设创新型国家,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取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支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根本,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能否在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集成创新是在综合已有技术发展成果基础上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通过对所引进先进技术的模仿与借鉴提高自身的创新水平,是推进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创新能力是一种组织内生的能力,不可能从外部引进。我们努力探索并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切实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四)从代际和谐入手,建设生态文明,呵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存空间
建设生态文明,营造代际发展和谐的良好局面,呵护中华民族世代生存的共有空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一场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文化变迁,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要实现从“人类征服或统治自然”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总体上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在保持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能保证经济的永续发展;二是在确保人们享受现代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能保证人们享受到蓝天碧水的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实现代际发展和谐,即确保本代人的发展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发展。一方面,本代人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谋取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损害下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本代人不能以资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谋取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剥夺下一代人利用资源的权力。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通过财政税收杠杆加大对节能减排企业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改变目前过多依靠行政手段而导致生态保护工作忽冷忽热的不正常局面。
三、以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为战略原则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也不等于社会主义。富裕起来了,还要看财富如何分配,利益如何协调。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社会成员普遍分享发展成果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共建共享,体现了“一切依靠人民”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有机统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共同建设规定了建设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共同享有则规定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共同建设是前提和基础,共同享有是目标和动力。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是不可分离的有机统一体。离开了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共同享有,共同建设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和谐社会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坚持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促进阶层和谐
一个社会,如果社会制度不合理,富人阶层就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源,
维护和巩固其利益和地位,从而形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两极分化局面。贫富差距的存在不可避免,但贫富固定化和扩大化却是可以避免的。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再分配在调节收入差距、协调利益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金融税收等手段,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着力整顿不合理收入。还应当发挥教育在促进职业分化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另外,还应当发挥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阶层,是基于劳动分工的职业关系。在我国,不同阶层都是工农联盟的一部分,都是党的群众基础。阶层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的关系。现阶段我国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的利益分配的不和谐状况,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体制机制的不健全所致。还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抑制贫富两极分化,不是走平均主义的老路,而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改革应当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增进为原则,发展的成果应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社会财富向少数人迅速集中,导致社会走向两极分化。
(二)坚持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促进城乡和谐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城乡之间的差距,在一定历史阶段有其合理性。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是各国的普遍做法。而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反过来支持农业,城市反过来支持农村,也是各国的普遍做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我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建设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农村建设则要求减少农业人口,以实现富农的目标。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会不断增强,进而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则可以不断为城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与加紧推进城镇化进程,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三)坚持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促进区域和谐
地区发展差距过大,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健康的全局性问题。问题的解决不仅事关国家整体发展的大局,而且事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局。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区域的总体发展战略,即“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绝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适应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独特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各区域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科学举措。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与平衡,既要考虑到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区位特点、历史基础等先天因素,也要考虑到政策导向、教育发展、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后天因素。要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人为阻碍,杜绝由于财政税收体制的不完善而存在于不同行政区域的本位主义倾向。
(四)坚持共同建设与共同享有,促进民族和谐
民族和谐是整个国家和谐的基础。没有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优惠政策实施和各地的结对帮扶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各项建设的发展,维护和巩固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局面。但也应看到,由于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的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邓小平指出:“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有了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的同时,民族地区自身也要增强主动性,不等不靠不要,用足中央的优惠政策,切实将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
四、以和谐世界为战略视野
中国共产党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极大地拓展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国际战略领域的体现。如果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独善其身”的话,那么建设和谐世界则是“兼济天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密切相关的,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支撑。而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建设与和谐世界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中,和谐世界建设的历程将更为漫长。
(一)以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政治领域的和谐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以“资本无国界”、“市场无国界”为烟雾弹,大肆鼓吹“主权过时论”,为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提供辩护。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试图以美国式的民主、自由、人权来塑造世界,建立美国主导和控制的世界政治秩序,这实际上是一种霸权治理的强权政治。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基础。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就不可能有国际政治领域内的和谐。各国人民都有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对别国的内部事务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中国一贯主张并“坚持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以民主、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实现共同安全,做到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大家共同的事情大家商量办,坚定不移奉行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7]。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需要切实遵循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上的关键作用,倡导以对话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外,推动建立双边和多边对话磋商机制,充分发挥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在缓解冲突、降低战争风险、促进国际政治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二)以包容性增长推动国际经济领域的和谐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军事、科技、金融。由于军事手段运用的空间越来越小,科技、金融手段一跃而成为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通过制定国际金融体系、确定贸易规则、强化科技优势等不断维持和扩展其既有的经济利益,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超额的经济回报。世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各国,各国都应从世界经济发展中受益,经济全球化不应成为发达国家的“豪门盛宴”和独角戏,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局外人和风险承担者。要制止并消除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不良趋势和影响,关键是要确立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以包容性增长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8]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携手合作,互利共赢,这就是包容性增长的实质。实现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需要切实尊重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自主权,增加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权力,敦促发达国家为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和协调发展承担更大责任,通过各方的共同参与,努力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促进各国普遍发展、普遍受益的强大引擎。
(三)以和而不同推动国际文化领域的和谐
每种文化在历史上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都有着其他文化所没有的优秀文化因子。承载文化与文明的国家与民族有大有小,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先有后,但绝无优劣高下之别[9]。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利于各种文化在竞争发展中彰显自身的精华,在求同存异中相互汲取对方有益养分,在相互交流中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疑虑和隔阂,在海纳百川中实现各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强求文化的一律,只能是人为地扼制文化发展的活力,导致文化发展之树的凋敝与衰败,并为“文化殖民主义”埋下伏笔。某些西方国家将其所称道的民主、自由、人权宣扬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推行意识形态霸权,是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自由和人权是历史的、具体的,不从各国实际出发,空谈民主、自由和人权没有意义。同时,“人权”首先是生存权,老百姓如果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民主”和“自由”再动听也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推进国际文化领域的和谐,西方发达国家必须摒弃唯我独尊的文化心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切实担负起推动各国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责任;发展中国家则应大力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坚决抵制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在促进世界文化向着多样化、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四)以区别责任的合作治理模式推动国际生态领域的和谐
“利益就其本性说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话,它具有不法的本能”[10]。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资本主义不计后果、不择手段地扩大生产,在带来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发展中国家为了迅速改变国家贫困落后的面貌,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沿袭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生态问题的显现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物,各国生态问题的累加效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合作治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发达国家正在依靠科技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路子,但广大发展中国家因受制于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不高、发达国家夕阳产业转移等因素,治理环境污染困难重重。发达国家应在切实履行自身义务的同时,兑现对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提供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的承诺,尽力避免发展中国家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际社会应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状况、科技水平、人均污染物排放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区别责任,大力推动世界范围内多层次、多领域的环保合作,加大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污染物治理和回收再利用技术等环保技术的协同攻关和交流共享力度。
(五)以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推动国际安全领域的和谐
国际安全是世界各主权国家为维护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而进行合作所形成的一种安全秩序和安全状态。“在国家安全、集体安全和国际安全中,国际安全为最高阶段和最高形式,它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社会的生存、稳定、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条件和保障机制。”[11]安全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要,但国家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国际安全环境。在当代的综合性安全威胁中,不仅战争的阴影远未散去,而且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新型疾病疫情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跨越国界,需要各国共同应对。武力是和平的一种保障,但不能确保和平,过于迷信武力只能会带来穷兵黩武的隐患。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时代,单边主义只能破坏和平与安宁,强权政治只会激起更多的反抗,并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增多的诱因。只有各国确立和平共处的共同体意识,摒弃零和思维的战争观念,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和谈取代冲突,以人类共同安全取代联盟安全或集团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挑战。总之,推动国际安全领域的和谐,必须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12],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加强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核心的作用,建立起一套公平而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毛概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