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毛概论文>

论坚持创新发展的毛概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论坚持创新发展的毛概论文篇二

  《坚持创新发展,提升整体效能》

  摘 要:济宁市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启动空白,提高骨干,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整体素质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骨干企业脱颖而出。但与南方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应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关键词:瓶颈 建议

  近年来,济宁市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坚持启动空白,提高骨干,落实政策,优化环境,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整体素质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显著提升;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骨干企业脱颖而出。但与南方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应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面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一、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制约瓶颈

  在看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省内先进地区和苏北临近地市相比,还存在经济总量还不高、单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县域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发展层次还不高、市场发展与产业互动不足的问题,加上外部因素影响,仍然受着许多制约,形成影响民营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的瓶颈:

  一是规模偏小。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初始积累阶段,企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产品的关联度较低、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弱,骨干龙头企业屈指可数。

  二是管理落后。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仍然沿袭传统的家长式、家族式和作坊式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漏洞大,缺乏经营管理战略,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科学化程度不高。此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小富即安”思想,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合作意识差,难以发展壮大。

  三是融资困难。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难以获得专项财政资金,难以从银行中获得贷款。由于民营企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优质企业少,绝大部分企业统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无法保证,更加剧了融资的困难。

  四是产业层次不高。受市场准入和自身力量的局限,大部分工业民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资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而在电子、医药、仪器仪表等高新技术行业涉足相对较少。

  五是产业集聚度偏低。目前尽管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但与发达地区相比,集聚规模仍偏小,特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集聚的组织程度还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组织体系尚不健全。

  六是自主创新能力欠缺。济宁市的民营龙头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多。企业研发投入偏低。绝大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速度虽快,但总量偏小。

  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济宁市要实现民营经济新的飞跃,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职能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按照“优化环境,构筑载体,突破重点,推进创新”的发展思路,努力营造一个“百舸争流”,“万马奔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科学判断形势,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虽然,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但济宁市民营经济起步较早,起点较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明显,充分具备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基础和条件。

  1.从内生动力看。济宁是运河商贸文化的发祥地,运河商业贸易曾一度空前繁荣,为民营经济发展积淀了悠远的文化底蕴;工业企业的发展程度较高,为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厚实的资本积累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较快,招商引资成效较为明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成长载体,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2.从历史沿袭看。全市民营经济发轫之时,恰是乡镇企业改革之日,大规模的转制、集体资本成建制的退出,为民间资本进入打开了通道,时至今日,民营企业中改制企业仍然是生力军,大部分民营企业是由乡镇集体企业、国有企业转制而来。这些转制型企业基础好,底子厚,实力强劲,市场拓展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

  3.从资本来源看。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走的是兼容并蓄、多管齐下的路子,其对资本的包容力、吸纳力、凝聚力得以充分体现和不断放大。改制资本、本地原生资本、外来资本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形式,使济宁民营经济发展的资本充沛,后劲十足。

  4.从综合环境看。济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人文环境优、教育基础好,人力资源较为充裕。另外,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突出优势。

  (二)强化载体建设,铺就民营经济发展厚实基础

  1.整合私营企业发展载体。按照“标准化建设、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优化产业布局,集聚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形成一批以优势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特色经济园区。鼓励各类企业和投资联盟参与经济园区的投资建设,完善经济园区中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支撑能力,促进私营企业进区集聚发展、集约发展。

  2.培育个体工商户发展载体。以体制、机制、政策和整合、提升、创新为突破口,面向鲁南、面向全省、面向全国加快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高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在全省甚至在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龙头型市场、大型市场、特色专业市场。同时,加强对重点专业市场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重点培育有地方产业特色、带动功能强的专业市场,催生“块状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载体。根据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结合光河路、太白路、运河路升级改造,北湖新区、济北新区加快发展的城市建设实际,确立楼宇经济发展思路,重点以商务区、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公司、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分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协调发展现代物流、广告中介、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业,形成由区域性特色商务楼组成的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4.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载体。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建设好各类软件园、信息产业园、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留学生创业园,鼓励和支持有知识、有技能、有特殊专长、缺创业资本的科技人员直接进入载体创业,发展高、精、尖技术密集型企业。

  (三)创新发展思路,构建民营经济发展全新方略

  1.实施全民创业战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大力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保障创业、有利创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敢冒风险、敢为人先、敢创新业的精神。鼓励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归国留学生以及下岗职工、待业失业人员投资兴办或承包经营各类企业;大力培育民众投资市场,开发投资品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股、入股各类城市建设和社会设施项目。

  2.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引导民营企业大胆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品牌延伸、资本渗透、跨国经营、海外合作等方式,拓展境外投资、生产及销售,获取跨国经营效益和发展空间;引导和推动具备一定条件的优势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加工贸易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占领国际市场。

  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引进与本地产业密切相关的项目,提高项目投资强度、技术层次和产出水平,注重通过吸引资本输入,带动本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组织民营企业“走出去”,实行政策补贴等办法,支持参加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等,帮助企业进入政府采购和国际采购链,拓宽市场空间。

  4.实施企业家培训战略。关爱私营企业家成长,催生一代领军人才,分层次组织培训,分类落实培训对象,分档次设计培训内容,分口子落实培训经费,以创业辅导、资本经营、现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经营实务等为重点,组织专家专题讲座,举办各类专业培训活动,切实提升私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四)转变增长方式,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能力

  1.培育规模经营优势。鼓励有实力的规模企业实行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联合兼并,组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规模经济要求高、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企业,加速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扎实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行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与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制订中、远期发展规划,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个体私营企业迅速成长壮大。

  2.培育产品品牌优势。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拓市场、上规模、创效益。鼓励企业争创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予以一定奖励。

  3.培育资本经营优势。充分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倍增和催化作用,促使一批民营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加强辅导,优化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提高资本运作能力,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实现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五)营造良好氛围,创造民营经济发展最佳环境

  1.加强行政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加强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舆论宣传、统计考核、招商引资、统筹协调、管理服务和督促检查,推进民营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力度。建议在济宁日报等报刊设立民营经济专版,电视、广播设立民营经济专栏,开展“民营企业创业在济宁”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2.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有关政策,加大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解决政策落实中的截留梗阻等问题,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潜规则”。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确保政策的全面落实。

  3.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发展。全面公开和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征收、融资担保、土地使用、外贸出口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并适当给予倾斜;提高扶持资金的放大效应和使用效果。市(县)、区财政都要相应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持,市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相关县(市、区)也应按规定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有力支撑。

论坚持创新发展的毛概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创新的毛概论文

2.关于创新的毛概论文

3.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

4.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毛概论文

5.关于发展的毛概论文4000字

6.关于改革开放的毛概论文3000字

230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