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 >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狭义的定义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篇1

  浅谈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时期的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个告诉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机会与挑战,正因为不断积极地去迎接这些这些挑战和科学高效去解决问题,使得工商行政管理不仅逐渐地成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也正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中极为重要的行政手段,逐渐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制度与法律法规,使其又能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不断为其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在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工商行政管理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并扮演重要角色,对各种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解决与避免,营造一种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行政管理;监管机构;经济发展

  一、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从改革开放以来也就30多年的历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以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增长的脚步逐步放缓,“壮士断腕”的经济结构转型使我国经济走人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个“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经济发展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因此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使得经济领域中的企业与消费者等不同群体对于政府的工商行政部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种科学高效的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科学高速发展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工商行政管理作为一个以“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先进理念的政府服务部门,对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以及营造公平公正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有着强大的保障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正逐渐彰显。

  二、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是协调服务和市场监管。市场监督与管理首先应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被侵害,还需要严格打击违规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逐步完善市场制度、科学地制定各项法律法规、对进入市场的竞争体进行审核与监管,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使得各项事务、各项问题有法可依;其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监管机构,必须应当以身作则,遵守各项法规,按照规章制度办理各项事物,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障诚信的市场环境,避免违规执法、监守自盗等恶劣情况,为人民、为企业、为社会树立优秀的工作方式。所以制定一套完整、系统、规范、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在新时期的形势下对经济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协调服务,它是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必须具有的特色行政服务。

  工商管理部门作为行业中间、企业中间、企业与消费者中间等不同群体的协调交流者,更应该注重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对象的交流与合作方式,形成以“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理念的特色服务部门,做好经济新常态下“服务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协调企业、消费者等群体的不同需求,再整合出不同的市场资源,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从而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只有做好这两大基本职能,才能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切实保障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促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

  三、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商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相互依托的关系。工商行政管理在其发挥两大职能的过程中,既要监督管理市场,又要管理企业与消费者,还要完成调控经济等,从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保障与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机会与挑战又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了新内容、新思路,进一步促进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制度。因此,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和动力,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两大职能方法,去为经济发展营造有利的条件,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市场的存在和发展是工商管理制度完善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着工商管理的法律法规。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市场经济发展依靠自身调节远远不够,这就要求政府进行一个科学高效的协调、合作、管理机制,运用强大的宏观调行政控管理手段,完善和保障市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1.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我国经济从改革开放到目前新形势下的经济新常态的历程中,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企业都为国家的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不可忽略的是还是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目光短浅,为了个人的利益往往铤而走险做出一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甚至做出违法行为,扰乱有序的经济发展秩序,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严重影响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这种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严厉打击这种破坏良好的市场环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必须加大力度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竞争制度,从而营造良好的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对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科学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有着巨大的作用。

  2.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经济发展到自由的市场经济阶段,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便成为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管理问题。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管理与市场监管的水平是消费者保护的最基本根源,两大职能使得工商行政管理可以得以高效的保障消费者各项权益,而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条件。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时,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法律条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工商管理中的多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可以很好的维护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深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群众基础,强化了工商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工商行政管理水平决定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反过来也决定消费者的权益是否会被受到侵害。因此,提高工商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

  3.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对促进经济的全局性、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工商管理可以利用宏观调控经济的发展方向,对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协调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作为主要理念,通过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多方面合作。同时,应该注重于企业间的良好关系,通过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来引导企业向诚信经营、合法竞争的环境。在经济新常态下,尝试供给侧改革等科学有效手段来调节经济结构,保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规避市场风险,促进低碳、绿色的第三产业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下的科学的经济改革离不开工商行政管理的有效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必将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新时期的工商行政管理的市场监管与协调服务两大基本职能对促进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它逐渐扮演着经济新常态下的市场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不断推进中,在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干预与介入下,科学的经济改革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做好市场经济的服务者和监管者。

  参考文献:

  [1]赵春伟,浅谈新时期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优化企业管理,2015年06月.

  [2]吴筱卉,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经营管理者,2014年.

  [3]张磊,工商行政管理板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意义,江苏商论,2016年.

  [4]邹涛,新时期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中国经贸,2016年.

  行政管理大专毕业论文篇2

  试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高校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培养采取了系列措施,仍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认识不到位、实践课时欠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弱、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等问题。为此,需通过提高师生及合作单位的认识水平、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困境;出路

  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组织领导、统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再次推动了各高校不同专业依据自身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并不断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积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积极探讨,内容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现状、国外培养模式、提升途径及实践能力的测评等。笔者拟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成及提升,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困境

  实践能力是指主体有目的、自觉地改造客体的能力[1]。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一般来说,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就业竞争力。同等学历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实践能力不足者往往就业困难。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及就业需要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该专业2001年正式招生,共培养了近900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在校内公共管理类专业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从对部分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该专业的培养方式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毕业生与在校生各150份,回收问卷287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2.3%。

  (一)学生对现有实践活动内容及效果的满意度较低

  为强化高校实践育人的工作职责,管理人员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在实践层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实施“素质拓展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团体开展相应活动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活动内容的满意度不高,被调查者中56.7%的学生认为以上措施“基本合理”,31%的学生认为“不合理”,7.2%的学生选择“不清楚”,仅有5.1%的学生认为“很合理”。可见,实践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而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只有14.6%的学生认为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41.7%的学生认为“有影响”,21.3%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是很小”,22.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说明实践教学效果亟待提高。

  (二)对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满意度较低

  调查中,在对“现有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否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评价上,总体趋势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一般”“较大”“较小”[3]。选择“一般”的比例最大,达到了48.3%,有56.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中实验和实践课时较少。对于教师的专业操作与实践指导水平,54.7%的学生认为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不够,62.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创新思维层面解决问题上有待改进,72.3%的学生认为授课老师的科研活动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

  (三)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调

  查中,针对“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题)的回答,学生的选择为:65.2%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43.2%的学生是为了“拿到实践学分”,还有17.4%的学生仅仅为了“结交朋友”,虽然选择“没必要参加”的比例只有5.1%,但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其对社会实践关乎自身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

  二、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

  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所在学院管理者、授课教师都做了努力,但所培养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学校、社会和学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只有从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才能探索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发展与提升的主要原因,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断发展。

  (一)管理者与教育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

  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学校有关部门、学院及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是规定性地完成上级要求,很少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以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该方案要求学生应取得的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必修课86学分,选修课54学分(包括通识选修、特色平台、专业拓展、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实践环节20学分。虽在必修课和拓展课中安排了17学分的实验课时,但总的实验与实践学分仅占23%,且实践环节的20学分中还包括了军事训练、毕业论文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因此,真正用于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很有限。另外,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必须有2学分的创新实践经历,可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未明确创新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也并不能覆盖到每个学生。

  (二)专业课程实践课时欠缺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

  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4],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载体。长期以来,受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理念取向及社会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实践性不是很明显,总体安排上仍延续传统体系,存在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认同性课程、轻创造性课程等缺陷,导致培养学生行政实践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及课时严重不足。此外,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偏低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

  调查发现,行政管理专业授课教师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较突出。64.8%的学生对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评价为“一般”,还有7.3%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理论联系实际”。这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经历过正规、系统的社会实践训练[3],缺乏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经验与能力。二是作为地方性财经类高校,专业建设资源有限,实际配置中又往往向会计、金融等优势学科或专业倾斜,致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资源不足,缺乏吸引优秀师资及教学资源的良好平台。

  (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该工程启动以来,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有的8个基地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实践基地数量不多的原因:一是学院及专业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社会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费时耗力,没有经济效益;三是学校及合作单位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参加实践的学生不能真正深入到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实践效果较差。47.6%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很一般”,16.5%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收获”,只有4.7%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其余学生则没有做答。

  (四)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主体性缺失

  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来体现,这就要求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主体性。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虽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社会实践总是“三分钟热度”,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譬如,抱怨“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很多是下基层、下乡调研,锻炼不到什么”。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拿奖学金、考各种证书,所谓社会实践就是参加各种社团或到校外参观、调研,很浪费时间”。

  三、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重构路径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行政管理专业院系管理者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举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努力提高师生及合作单位的认识

  思想转变是行动的先导。鉴于部分教师、学生及合作单位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采取以下积极措施。第一,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育理念。要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知识运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帮助其“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5]76。第二,学生作为实践能力养成的受益主体,应培养其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不能把参加社会实践视为学校和老师“要我参加”的一项任务,敷衍了事。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合理规划,还应该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实践、实践、再实践”,针对性地锻炼自我。第三,与社会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社会支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要通过充分交流,使这些单位认识到接受部分学生到单位实习,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专业培养目标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并随学生所在学校的类型、层次而变化。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要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及专业特色,不断修正培养目标。在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的同时,该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完善由教学、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所组成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由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层次构成。实验要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资源;实习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实训则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和推广情境模拟教学。此外,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例如,该专业以前曾“设置了公共行政和企业行政两个方向模块,既满足了部分同学考研、考公务员的需要,也为其他同学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了知识准备”[4]。

  (三)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使其成为既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长效培养机制不可或缺。为此,行政管理专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培养机制应由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组成。领导机制层面应由专业负责人、本科生导师、辅导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各项制度,并对每个班级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活动能有效地开展。保障机制层面要结合专业实际,针对学生各项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方案,在经费上给予相应保障。

  如对“三下乡”“挑战杯”等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费用,应以专项经费的名义给予支持。评价机制层面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实习单位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实践总结等方面进行考评,并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的参考指标[6]。激励机制层面要通过项目运作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即学生自由组团,自行申报,也可以根据团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有目标地组建社会实践团队[6],通过公开评选的方式,选取好的项目由专人予以指导,同时提供经费支持。另外,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对那些指导工作比较突出的教师,应在评奖评优、教学科研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张天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1(1):248-251.

  [2]张莉梅.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3]侯玲玲.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4]张志胜.财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6):3-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汪淑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3.

猜你喜欢:

350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