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秘>

秘书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时间: 李盛0 分享

[摘 要]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秘书学作为一门现代人文社会学科,是推广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秘书学教学应从秘书学的教材、教师和教法三个方面凸显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人文;秘书学;教学;教材;教师;教法

  1.人文·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易传·贲·彖辞》写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天文”与“人文”对举,前者指自然现象,后者指人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人文,应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总和,包括内在的人性或修养以及培养完善人性或修养的方式和手段两方面内容,其核心是人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人文的核心是倾向、是价值,这种人文倾向和价值体系构成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强调的是人的目的、价值和自由。

  众所周知,人文素质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而人文行为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具体表现:(1)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2)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3)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4)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人文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进行。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人文的浸染与内化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其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2.秘书学·文学·管理学

  

  秘书学,目前对其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综合说”,即被认为是研究秘书、秘书工作、秘书机构、秘书职能、秘书队伍建设和秘书实务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新兴、横向、边缘、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独立的现代人文社会学科。

  秘书学的理论来源于秘书实践,先有秘书实践,然后才有秘书学。秘书学是秘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秘书实践经验的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理论化和科学化。

  秘书学又是一门典型的、新兴的现代、横向、边缘、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我国,现代秘书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现代性的特征十分明显。秘书学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创造性地吸收了领导科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信息学、公共关系学、文书学、档案学、写作学等姊妹学科的研究成果,化为自己的血肉,赋予它新的内涵和新的特质。所以,从本质上讲,秘书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是一门带有很强技能性、技艺性、技法性、技巧性的技术性应用学科,它对各行各业的秘书和秘书工作都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它具有与其他学科所不同、丰富的人文素质内容。

  第一,秘书学是与文学、管理学交叉的学科。

  秘书学中有文学的成份。如了解文学家的秘书生涯、文学家的公文理论、文学写作与公文写作的区别、文学史与秘书史的异同及一定的文学素养等。

  秘书学中也有管理学的成份。如了解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等等。

  秘书学必须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政治经济学成分,必须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成分,必须有公司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行政诉讼法等成分,还必须有会计、统计、税收、金融等成分。它融汇了多种学科,使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更宽、更厚、更灵活。

  第二,秘书学是与管理学、文学有区别的学科。

  首先,秘书学与管理学不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决策理论,讲究总体性与指挥性;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秘书工作,讲究具体性和辅助性。管理是通过他人来完成工作,注重的是宏观调控;秘书是通过自身来完成工作,注重的是微观执行。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不同,所以,将秘书学归属到管理学是不妥当的。

  其次,秘书学与文学不同。文学以文字现象为研究对象,讲究娱乐作用、人事作用与审美作用;秘书学以秘书工作为研究对象,讲究参谋作用、助手作用与督察作用。文学以“虚”为主,注重主观感受的抒发;秘书以“实”为本,注重客观实际的关照。两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不相同,所以,将秘书学归属到文学也是不适合的。

  因此,在秘书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实践性更强。

  

  3.教师·教材·教法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途径,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修养程度并形成人格的过程。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全面性、平衡性、不偏不倚。因此,在秘书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大因素起决定作用。

  3.1秘书学的教师

  实践证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其自身的人文素质构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为人处事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秘书学的教师必须具备:

  3.1.1 丰富的学识、深厚的才情、广博的见识,拥有推陈出新的知识底蕴和理念,又具有将古今中外知识融会贯通、取长补短的能力。既然秘书学是一门典型的、新兴的现代、横向、边缘、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那么,它对教师的学识、才情、见识的要求就更高。才学练达、厚积薄发,并促使自己善于接受更多全新的理念,掌握更多社会前沿的学识与真谛。同时,具备独立的认知观念,能够利用资深的学识功底,架构自身的教学体系,寻找课程教学与学生认知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以驾轻就熟的语言技能,完善并实践教学相长、因势利导的教育目标。

  3.1.2 品位高尚、关爱社会、关爱人民,富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善于遵从人类一切文明进步规则,用自身的优异人品感召学生,从而成为真实意义上的学生引路人。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为人师表、以身践行;要起到表率作用,就要有相当的人格魅力,要有吸引力。

  3.1.3 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有关人文研究成果和知识引入秘书学的案例分析中,将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不仅传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还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展现科学知识范围以外的亘古不变的人性、人情、真理。

3.2 教材的处理

  “秘书学作为研究秘书与秘书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始终离不开一个‘人’字。秘书工作的主题是‘人’,工作对象依然是‘人’,工作中主要的资源还是‘人’。”这就要求我们在秘书学教学中树立和发扬“以人为本”的学术精神,对教材中的秘书史、秘书理论、秘书业务、秘书技术等进行人文处理,把握其人文内容。

  3.2.1 学史启智

  我们知道,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主要任务: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教学应突出以下六个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探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探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探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探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探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探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在教学中要突出历史与国情现实相结合,突出鉴古明今、鉴往知来的特征,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启智。

  3.2.2 学理论通逻辑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熟悉成果。基本职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秘书理论教学应突出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探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通过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3 学业务夯实力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信访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预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和服务工作;(10)值班工作,即在值班室固定或轮流担任工作;(11)__,即保守和保护秘密,使之不泄露的工作;(12)其他工作,即领导临时交办或突发性工作。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这些专业素质。

  3.2.4 学技术会操作

  秘书技术是指秘书人员用于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它与秘书业务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动态性,其功能主要是培养秘书的操作能力。秘书技术应包括如下内容:(1)秘书方法,即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处理事务工作所运用的方式、程序、途径和技巧;(2)秘书办公场所,即秘书人员按照一定的制度,并借助一定的手段处理公务的处所;(3)秘书办公手段,即秘书人员为达到某种办公目的而采用的办公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程序等;(4)公关艺术,即秘书人员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而采用的一系列的公关措施、方法和技巧。要鼓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掌握秘书的操作能力。

  3.3 《秘书学》的教法

  我们知道,本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学中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3.1 课堂讲授

  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外,还采用案例分析法、模拟情境法、启发讨论法等多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运用案例分析法,在课程教学中客观地描述或介绍一些知识性、拟真性较强的特定工作案例,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析和学生对案例的思考、讨论、演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2 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性教学突出《秘书学》课程特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形成;课内实训与课外实习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提高;校企结合,通过顶岗实习,共同指向秘书职业能力拓展和巩固;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相结合,共同指向秘书职业综合素质升华。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并在实际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任务。

  3.3.3 教学手段技术化

  第一,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录像观摩等,打破师生之间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实现了高度开发的师生互动模式;教学形式实现图、文、声、像并茂。扩大课堂信息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购置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如会议管理和公文写作软件等,运用软件虚拟现实的技术,虚拟项目、虚拟情境、虚拟工作过程,通过这些虚拟的仿真环境,架起“学”与“做”的桥梁,实现所学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司徒允昌.秘书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王熙梅,王景清主编.现代秘书学通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

  [3]钱祺喻,刘开文.企业秘书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4]徐忠献.秘书学中的人本思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4(5).

44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