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发表
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发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在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发表篇1
浅谈机电安全管理
[摘 要]安全在各个领域的生产过程中都是放在首位的,尤其是在与电有关的行业,责任生产,安全第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由于安全问题而引发的责任事故不在少数。为更好地对机电进行安全管理,将着重分析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机电管理;现状;原因;措施
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如此,还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因为安全事故可大可小,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机电的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机电安全管理的突出现状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电管理的现状
1.1 安全检查不全面,潜在隐患难以查出
在机械工程中,机电的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其中机电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1)检查各种开关的整定是否合格;2)检查皮带的各种保护安装位置及是否齐全,保护是否起作用;3)检查各种通讯、信号装置是否灵敏可靠;4)检查机器力偶合器是否有防爆片和易熔塞;5)检查机器的急停装置是否起作用;6)检查各种运输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整齐全,安全装置是否可靠;7)检查支架是否有串漏液现象等。由于检查的项目较多,所涉及到的范围也很广泛,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安全检查不全面而存在的问题时有发生,加上检查时工作不到位等个人原因,对于一些潜在的隐患难以查出。
1.2 安检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存有漏报谎报现象
在机电的安全检查中,不仅关系到检察人员的技术问题,还与他们的素质密切相关。调查显示,在机电工程的领域,每年由于安检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占到了总事故发生率的50%以上,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安检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能够本着“生命为贵,安全第一”的原则,那么这些意外的责任故事就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于他们的个人素质不高,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做到步步检核,就算是预测到问题的存在,由于责任意识不强也会出现漏报谎报的现象,使得机电车间存在安全的隐患。
1.3 超前应对能力不足,出现问题再整改现象突出
在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存在超前应对能力不足的现象。一些诸如地震以及海啸预测的不严谨性给国家以及社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机电领域,超前应对能力更加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多时候都是问题发生后再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一些小问题的发生得不到相关人员的重视,日积月累,小问题就演变成了大祸害。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等到问题突出或者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时再去解决。这就导致了在事故发生时,因为没有做好提前的应急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 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2.1 基础层管理者的问题
机电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中,基础层的管理者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管理者的技术问题。技术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技术,那么再好的设备也不能正常运行,在基础管理层中,由于管理者的技术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不能及时地检查出故障的现象十分常见;另一个方面则是管理者的素质问题。相对于技术而言,素质更加重要,如果没有素质,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那么纵使有再好的技术也是徒劳。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素质,配合以专业的技术,那么才能对于出现的故障做到及时发现,尽早预防,在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才可以如鱼得水。
2.2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机电管理上,除了管理者个人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的投入也至关重要。机电的投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人员的投放和设备的配备。在车间中,有的单位为了节省劳动力成本,没有根据相应的程序来进行人员的投放,使得在相应的岗位上造成“缺席”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员的调动力不足而对机电的管理不够周全,经常会出现少量的人力难以应付复杂的信息的现象。此外,设备的配备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很多企业都会选择一些进口的机械设备,以求得效率的最大化。在安全责任管理中,这个原则同样适用,由于设备不足,技术不够先进,造成一些隐藏的问题不能及时的查出而引发安全事故。
2.3 安全事故惩处机制不健全
在机电管理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不在少数,尽管如此,机电安全责任事故还是频频发生,主要是和事故的惩处机制不健全有关。这个问题的根源还得追溯到上层管理者。对于基层管理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事故,上层是主要的审核对象。基层管理者是直属上司就是这些上层管理者,他们掌握着企业的命脉,控制着企业的运行机制,对于安全管理也有重要的责任。但是很多上层管理者对于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做到严加惩治,这就导致了基层管理者放松了懈怠,甚至为所欲为,因为上层管理者不会追究责任,所以即使犯错,惩罚还是可以承受的。一旦存在着这样的心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说,问题的根源还是由于上层的失职导致了惩处机制的缺失。
3 机电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在机电管理中,主要的突出点还是“管理”二字。而良好的管理系统需要相应的机制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此外还需要落实管理责任。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做到分工明确,将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让员工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兢兢业业,负责到底。
3.2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针对安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事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识不强而引起的。为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还应该到基层大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让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之前就有安全的意识,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时刻记得安全二字,在安全管理时才不会放松警惕。
3.3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应急能力
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机电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了让员工掌握更多的技术,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处理,作为企业,还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在培训中掌握更多的技术,从而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对于安全隐患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避免企业以及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4 小结
机电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治理的工作,由于现阶段的人员、技术以及设备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机电的安全管理还不成熟,为了让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还需要继续努力。相信对于产生的问题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后,机电安全管理的市场将会进步一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全效,简析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
[2] 陈槐,浅述机电设备管理[J].2007.
[3] 钱,简析机电设备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发表篇2
浅谈车间安全管理
摘要:车间是企业生产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保安全的关键责任者车间的安全建设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车间安全工作搞好了, 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保障。
关键词: 车间 安全 管理
前言
车间的安全管理是一门学问, 它不仅是车间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 也是反映车间职工精神面貌好坏的重要标志, 文中介绍了多元化的安全管理方法, 沟通和协调了车间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 进一步挖掘了职工潜能, 使企业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一、全面安排车间生产工作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 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为了提高生产安全, 以可靠性指标管理为内容, 确定设备生产可靠性目标值, 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中的预试、设备检修、设备的大修和技术改造、基建工作中设备的停运必须相互协调、统一安排, 一次设备的停电检修和校验、线路的大修必须协调。要根据全年的工作量, 分解可靠性指标, 列出全年的工作计划, 再合理的安排春秋检的工作计划。
要避免设备的非计划停运和设备的重复停电。只有加强计划管理, 以刚性的计划为手段, 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才能提高我们的可靠性管理水平, 达到追求最佳实践, 追求卓越目标的目的。
安全技术可以划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及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这是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在技术上的保证。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如: 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必须能够防止在装配、安装、检修或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的失误。如单项电源插头, 规定火线、零线、地线的分布呈等腰三角形而非正三角形等。
二、提高员工责任感、实行安全考评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 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贯彻执行安委会的各项安全指令, 确保生产安全。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各单位的领导提任, 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机楼(房)、生产班组要选配一名不脱产的安全员。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 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生产的领导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和可靠性。抓好措施落实, 规范人员行为, 养成良好安全习惯, 提高技能素质, 严防责任事故, 确保人身安全, 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实行安全考评, 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制定《员工考评考绩办法》。实行岗位责任制。这种办法会避免种种不合理、不合人性的误区, 使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和成熟。
考评考绩的具体运作: 每月之初由各部门制定月度工作计划, 计划落实到每个员工, 由主管领导签字认可后生效。该计划包括: 工作事项, 月进度目标, 完成时间, 责任人。实际完成情况及时间。只有严格按照计划生产, 才能有效避免疲劳加班现象,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管理比较强调的是对安全的控制和管理, 也就是对安全问题的综合控制与协调, 这对于安全本身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声场往往是需要安全来做保障的, 没有安全的生产可能面临的将是困难重重以及非常高的生产成本, 因此这里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综合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需要企业非常重视才行。
人本特色的安全管理, 既要求严格全名控制生产, 防止各种以外事故发生, 在优化生产要素, 优化投入产出结构的同时,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 调整合理的作息制度。特别是在降低成本的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的利益驱使下, 更要以人为本, 工作制度人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员工疲劳生产,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提高对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现场管理是当前企业关注的焦点, 对促进安全生产、消除管理失误, 防止事故发生,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树立企业形象, 推动安全工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认真分析生产线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 研究制定相应的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反事故演练, 有效防止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防止出现对企业及社会有影响的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国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规、规定以及应急处理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 细化完善事故处理预案, 强化反事故演习, 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坚持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并举, 构建安全生产线。要依靠大修、技改资金, 加强设备治理, 积极改造老旧设备, 提高设备科技含量和健康水平。
加强技术监督网的活动, 及时了解设备健康状况, 了解技术管理动态; 要提高技术监督手段, 充实检测设备、提高装备水平, 改变技术监督模式, 从检查监督转变为检测监督, 充分发挥技术监督“预防为主”的防范作用, 确保反事故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并取得实效。结合生产运行中的实际, 认真梳理、总结和反馈有关标准制度在现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的生产线管理良性循环; 不断完善生产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确保生产质量。加强设备运行管理, 认真落实设备运行规范和巡视管理规定, 深入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及隐患。
五、加强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人与人, 人与物的组合是现场生产要素的最基本组合, 其中, 人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或公司在进行车间现场管理中, 要紧紧抓住“人的管理”这个核心。高度重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人员培训。基本做法是: 提高人的素养, 把“ 人管与管人”结合起来。每个员工, 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要管理别人, 首先要管好自己, 时刻提醒安全生产是每一位员工的神圣使命。
引导员工加强安全意识, 定期开办安全生产培训班, 聘请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进行讲解和培训。使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同时提高安全生产责任感。做到全员一年培训一轮。人均受训机会在3 次以上。受训时间人均达到40 个小时。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主人, 都有义务为企业生产安全负责。有许多企业往往因为订单, 在节日期间和重大事件期间安排加班工作, 从企业方面来看, 是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的表现。但是这个重点时段、重要节日期间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多发时间点, 因为连续工作, 难免会疲劳大意, 甚至有的员工不愿意加班, 而带着情绪工作, 更容易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所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 也是减少安全事故的一个有效途径。
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为提高生产安全, 必须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只有员工技术熟练了, 才能避免因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以立足本职、岗位培训为主, 加强职工的“三熟”、“三能”培训, 造就一批技术功底硬、综合素质高的基层班组技术队伍。要加大技术培训的激励, 不但要在物质方面重奖重罚, 而且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使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不段更新专业知识,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更好地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
结束语
总之,车间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科学的管理, 及时排除隐患, 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任何事故都是可以在想到、做到的情况下避免的 ,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把安全放在生产的首要位置, 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涂力强,杨长柳.浅谈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J]. 安全. 2002(02)
[2] 高继寿.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争创安全最长周期[J]. 山东冶金. 2001(01)
[3] 武心太.做好车间安全工作[J]. 化工劳动保护. 1997(04)
[4] 适应改革形势抓好车间安全管理[J]. 化工劳动保护. 1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