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锦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旅游理论的论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教学团队是指以教书育人为共同远景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以课程、专业、基地为建设平台,依托教研室、工作室、实训室、实习基地、研究所等,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人员群体。教学团队建设是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并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
将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纳入教学团队,实现专兼结合,可以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推进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保证教学内容与行业实践紧密相联,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建设一支“专业教师进企业、能工巧匠入课堂”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措施思考
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要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需逐步加大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应在建立数量稳定、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加强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并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任教师层次的提高。
另外,要进一步实现专兼结合向专兼融合的转变,实现专、兼职教师在产学研上的通力合作,形成1个企业产生1个项目,1个项目促生1门课程,1门课程由1位校内专任教师和1位校外兼职教师共同负责的校企联合、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从而有针对性地由企业设计部分课程,以项目带动教学,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打造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素质高、融产学研于一体的教学团队。
(一)校内专任教师培养――向行业专家转变
应改变专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缺乏的现状,对其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进行按需培养。
到旅游企业实践,努力提高“双师”素质 专任教师融入行业的目的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紧跟行业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提高专业教学的适应性和创新性。教师到旅游企业实践,可采用学期制挂职锻炼、阶段性顶岗实践、部门培训等方式。实践的具体目的,一是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的运作方式等情况;二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等内容;三是学习所教专业在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四是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的实践工作可以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实践相结合、中长期与短期实践相结合、综合性与单项性实践相结合、脱产与不脱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目的明确,落实考核,体现成效。实践企业既可选择大型旅行社、会展公司、星级酒店,也可选择中小型旅行社、经济型酒店、度假型酒店等,关键是切实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
全程参与学生的实习环节,实现与兼职教师的“身份互换” 应根据教师发展方向,选配教师全程参与学生的实习过程。要学生去哪里实习,教师就去哪里挂职,学生实习多长时间,教师就挂职多长时间,全面参与学生的实习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便于监督学生的实习状况,辅助旅行社或酒店等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生管理;另一方面,便于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实习环节及实习内容的调整;除此之外,还便于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保持与学校教学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同时也是对专任教师的实践锻炼,能够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专任教师只有同时胜任专业教学能师与行业技术能师的双重角色,才能在与企业能师互动合作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
(二)校外兼职教师聘用――向“星级”教师转变
兼职教师资质的选择 一方面,可以聘请旅行社或酒店的总经理和部门经理。他们行业经验丰富,有一定权威,可以进行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旅行社或酒店一线部门的高技能人才。他们专业经验丰富,可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 首先,要进行相关培训。许多兼职教师尽管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但对教学方法和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对他们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其教学能力,培养其教育意识,使他们尽快适应实践教学工作。其次,要有专任教师在旁协助。对于《餐饮服务与管理》这类注重知识性亦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在聘请兼职教师讲解实践操作的同时,应安排专任教师在旁协助教学方法的选取和实践原理的讲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校外实训环节,聘请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同时也应安排专任教师到旅行社或酒店协助指导和管理学生,以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再次,要进行定期考核和动态管理。可以专业教研室为主对兼职教师的授课质量、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对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备进行记录,加以总结,定期考核;也可由专业教研室对学生进行随机能力测试,以学生专业能力的增长程度作为对兼职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兼职教师可给予“星级”兼职教师称号,进行嘉奖,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对表现较差的,要提出改进意见,并与企业协商决定其去留。
(三)校内校外教师专兼相融――共同研究应用性课题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分工合作 专任教师主要承担专业理论内容的教学,包括实践性课程中的理论部分;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教学,包括理论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双方应努力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与实践互相渗透,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依托校内实训室,建设“旅行社”、“会展公司”、“休闲吧”,在校园内及社会上承接相关业务,对接课程,衍生出实训环节,将实践性经营导入课程实训。教师和学生进入“职业角色”,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更易融入角色,在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不知不觉中培养和锻炼了实践技能。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互帮互融 应将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按专业方向编成教研组或项目组,使他们集体备课,探讨专业问题,互相听课,共同提高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水平,实现专兼结合向专兼融合的转变。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作,有利于开发出以企业为依托的教学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共同完成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开发试题库、案例库和实训方案,实现学训一体。在此过程中,专任教师能帮助兼职教师提高理论水平,运用理论前沿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兼职教师则能给专任教师补充行业第一线的新动向、新理念、新技能及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促进专任教师紧密联系实际,从而实现双方互帮互融。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应用性课题 专任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科研优势与兼职教师的实践优势,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解决旅游行业及企业在运作、产品开发及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务于实践,服务于行业,回馈社会,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双师”团队。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在发展校内“双师型”专任教师和校外专家型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团队的专兼相融,实现专兼结合向专兼融合的转变,共同开发教学项目,研究应用性课题,提高教学质量,为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为行业服务,回馈社会。
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旅游业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通过它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辐射、带动,对在经济建设中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应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一个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宜昌经济规划要求,从原来注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关于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宜昌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宜昌将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因此,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熟悉旅游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确定专业主体构架的依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
三、关于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
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综合化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终身发展做准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做到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旅游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两个学期安排课程实习,五、六两个学期安排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附:旅游管理专业三大课程模块学时分配表:
这种课程模式,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服务于技能的有效掌握,充分体现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学生尽早(第一学期)进入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课占总学时的43%,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能的程度,确定学习方式和把握学习进程,并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以能力为本位
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非常明确,即通过在校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礼仪和中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同时具备计算机、英语等应用能力;热爱旅游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操作能力,能胜任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旅游教育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目标,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要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搞好专业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考核。我们可以利用高职院校内设置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秘书、导游员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适应能力和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
五、关于培养途径模式:产学结合、校校结合
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尤为重要。产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1、在校内创设产学结合的环境
(1)建立并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其主要设备水平达到甚至超过行业现有水平的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最终目的: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旅游类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鉴定,又可模拟仿真服务过程;既可为学生按旅游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又可为旅游从业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推广新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2)兴办产学结合的产业。依托旅游专业办产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并通过校内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校办产业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关系。通过“引厂进校”、“引店进校”,使产学研结合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形成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势头。
(3)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论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内容,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加强教学上的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现代性、研究性、适应性和超前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业精神。
2、建立具有产学结合特点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最佳方式
(1)与旅游企业开展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相结合方式,共同组织社会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由企业提供实习业务资料和实习条件,派专家进行实训课讲授;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学生在上岗实习期间由双方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培训和考核;学院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对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弹性管理;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业授课,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2)与企业全方位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如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宜昌环坝旅游集团联合办学,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学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的学习时间;学院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组织教学。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企业与愿意留下来就业的学生签定就业合同。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认同。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3)采用双元制(边工作边读书)办学模式,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前培训、求学深造、就业安置“一站式”学习机会,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黄牛岩扶贫助学安置班”,学生在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后进入企业从事餐厅、客房的顶岗服务工作。企业提供教室和必要的教学条件,学院采用集中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实现集中学习与顶岗实践相结合的新型职教模式。学生基本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承担全部学费,三年里不仅能取得大专毕业证,还能同时具备特大型旅游企业工作经验。
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强调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应用性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旅游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5.地理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