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论文样本
档案学论文样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工作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档案学论文样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档案学论文样本篇1
浅谈高校档案编研工作
随着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意见》的出台,“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档案库”变成“文化库”和“档案馆”变成“智慧馆”的认识正在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传统的关于档案和档案馆的理解正在发生变化。
高校档案作为高等院校整体发展历程忠实的原始记录,涵盖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运行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轨迹,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有助于推动高校健康和谐发展。而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指高校档案馆(室)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主动系统地提供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和社会需要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文化性。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档案编研是档案工作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重大转变,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在挖掘潜在信息资源、保护档案真品原件、扩大档案工作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缺乏一定的规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编研成果也参差不齐。因此,笔者在借纳部分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就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出如下认识与理解。
一、重视档案资料汇编,加强基础材料编研
档案编研首先应该强调规划性,系列编研成果的展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遵循资料汇编、基础编研和深度编研的“递推式”工作思路。档案资料汇编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它强调的是“编”而不是“研”,就目前的编研工作来讲,资料汇编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极易出成果,我们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可以首先从资料汇编着手。目前,国内高校的档案汇编主要包括大事记、文件汇编、学校发展与组织机构沿革及各类别档案材料汇编等方面,开展资料汇编是整个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石,也是档案编研走向深入的前提。
但是,开展档案资料汇编要把握“认真选题、突出特色”这个原则。一是紧紧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开展档案专题汇编,如根据学校中层干部调整可以整理编辑《干部任免文件汇编》;二是根据学校的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开展编研,如编写大事记或校史校志等助力学校中心工作;或者以学校召开党代会、教代会、教学科研大会等为契机进行重点专题编研;三是开展学校规章制度与对校园文化编研,如我们可以编研历任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大学章程,挖掘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等等;四是针对学校的特色工作进行资源挖掘,如借助本科评估、国家重点和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开展特色编研,从而逐步推出符合本校特色的优秀编研成果。
二、深化档案编研内容,拓展编研工作领域
深化编研内容就是在资案汇编的基础上,重点强调“研”的方向,在档案编研的成果上推陈出新,与众不同。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深层次的编研成果主要体现在校史资料丛书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如中山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了《孙中山与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档案馆编撰了《百年复旦》,同济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了《百年同济百名院士》,武汉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了《武汉大学名人名师讲录》,北京交通大学档案馆编辑出版了《中国桥魂》等等,这些编研成果都受到了高校档案界的一致好评。这些高校档案馆在档案编研的选题上突破了原先档案材料的基础性汇编,编研的选题越来越宽广,重点侧向了校史的研究和知名人物的撰写,他们的深层次编研成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应是我们今后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
因此,开展档案编研,我们必须从编研理念上寻求突破,编研成果的选材除原始档案中的数据外,还侧重于就某个事件来挖掘事件背后潜藏的档案信息,档案编研的研究性、文化性应该逐渐突出。特别是高校作为文化单位而言,其档案编研工作更要突出其文化性,应以充盈校园文化为关键点,以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落脚点,以展现学校的文化底蕴为着力点,以培养广大师生的爱校荣校情怀为出发点,积极深化编研工作的内容,拓展编研工作幅度和领域。所以,档案编研并不是简单而机械地复制原始档案信息,而是对其分析、选择、加工、整合和优化的再创造,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建构的过程。
三、创新档案编研形式,丰富编研工作内涵
档案编研并不拘泥于资料汇编和专题编研等以书籍形式展现的编研方式,它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类型的档案展览和陈列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一种形式,而且是最有效的宣传档案工作的形式。目前,高校档案馆开设的档案展览其主题多数是名人展览、历史事件展览等方面,广大师生通过这些展览真实感受历史的沉淀,相对于纯文本的档案材料汇编更具真实性和直观性。
高校档案馆举办档案展览应强调其文化性和育人作用,特别是知名校友的展览对学生影响更是巨大的,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夫人时说:“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能比纯粹理智的成果对一个时代以及整个历史进程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如果举办某位知名校友的展览,可以将此人的人事档案材料,个人声像资料、讲稿文集和出版专著等相关资源收集齐全,并进行资源优化整合,为广大师生提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信息。今年,笔者以“怀念先贤、启迪后人”为行动引领,组织策划了《纪念朱亚杰院士诞辰100周年图文展》,通过回顾朱亚杰院士学高德馨、烛火丹心的一生,展现了“厚重石大、光荣石大”的光辉历程,体现了档案编研工作的文化性,发出了档案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声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开办档案展览也要认识到联合办展的重要性,档案馆可以和其它单位采用“以我为主,联合办展”的模式。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材料毕竟有限,单纯依靠原始档案材料并不能举办所有类型的展览,可以搭建纵向联合、横向联合、跨校联合等联动机制,丰富档案资源,推出展览精品。
四、加强数字档案编研,建立编研成果数据库 数字档案编研工作是传统档案编研工作的提升和补充。目前,数字档案编研成果呈现出生动立体的多样化态势,数字档案编研成果可以是通过彩色印刷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纸质载体;也可以以数字形式储存于网络设备供利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等等;也可刻录成光盘等电子介质脱机保存;还可以制作成能够通过音频、视频传播的音像制品。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档案将越来越多,对数字档案编研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对数字档案的编研工作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档案编研成果必须建立数据库,建立档案编研成果数据库既有利于保持档案编研工作的连续性,又有利于专题数据库的补充。由于传统档案编研成果多是以纸质材料作为载体,保管分散不集中,档案编研工作者在确立编研题目时,往往与以往的题目重复,使档案信息资源重复开发,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档案编研成果数据库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档案编研成果数据库的建立也有利于专题数据库的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发展变化和档案材料的不断增加,原先的数据库慢慢的不能全部满足工作的需要,这就要对其进行补充和优化,数字档案编研成果的易修改、易操作的优势是传统的多以纸质材料为载体的编研成果所无法比拟的,建立档案编研成果数据库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校档案编研在注重资料汇编、基础编研和深度编研的基础上,还应创新档案编研形式和加强数字档案编研,不断拓展编研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明晰编研工作需求,探究编研工作思路,分析编研工作规律,提升编研工作水平,逐步推出优秀编研成果。
档案学论文样本篇2
试谈新形势下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人事档案是记载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它能反映了个人的基本信息,是企业进行人员考察、选择人才的参考依据。因此,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也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以适应新时期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一、目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人才市场的档案反映人才综合素质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满足社会各界需求人才最重要的信息依据。虽在管理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宜自身的档案管理机制,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人才市场档案的真实性模糊
人才市场档案的材料中都含有相关经历的证明和意见,但是却没有要求个人或者填写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的依据。还有些人通过假的学历信息进入人才市场,自身却没有具备与之相应的工作水平,造成了人才市场综合实力的下降。在记录期间,由于没有有效的检验真实性的途径,许多人事档案的录入大多依靠相关人员的主观判断,由此带来了许多消极结果。
2.管理手段相对较滞后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化也广泛的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极大的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但在人才市场人才档案管理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人才市场依然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方面使用手工操作及简单的分类管理方法,这就使得在查找档案信息时很难做到快速准确。另外,学校专业类型不同,人才分类也各不相同,而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有效的进行信息分类,这就使得信息查询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及时有效的提供信息服务[1]。
3.档案管理水平低,信息技术应用有待加强?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人数的日益壮大,人事档案的数量成倍增长,导致档案管理任务重,头绪多,工作量大,档案查、借阅频繁。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事档案管理中也增加了硬件投入,但由于管理人员的计算机能力有限,管理软件投入跟不上,导致很多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计算机仅仅是打印和上网的工具,对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二、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
综上所述,目前,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脉博,在新的形势下,加大管理创新,更新工作措施,发挥出更大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1.加强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配置配备
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市场发展需要,必须加大投入,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上,重点落实软件建设,把电子档案建设作为工作重心。电子档案具备一般档案的本源性、回溯性等基本特性,还具易存储、容量大、易传输等新特性[3]。因此,只有加快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化应用,逐步由传统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变,培养与之相配的管理队伍,在设备、技术、软件、人员等方面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事档案才能更加有效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2.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化
科学规范化管理人才市场的档案管理,是档案信息资源优势最大发挥的重要基础。一是对档案房的案卷组织定期梳理,本着去糟取精原则,按照相互关联重新组卷保留下的案卷资料,并编写装订成册,保证案卷页码和卷内目录一一对应,做到日后调档利用方便又及时完成归档程序;二是及时填充完善档案内容。要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结合本地人才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自身管理的相应制度,特别要注意收集人才近期在论文发表、培训进修和科研成果等体现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材料补充进档案,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人才的综合素质[2]。
3.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知识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学校档案工作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因此,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主动、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拓展知识面以适应发展的步伐。比如可以根据档案工作者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需求,按需施教,安排他们进行不同形式的再继续教育。同时还可以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共产党员从事人事档案管理领导,以身作则的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4.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深度开发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存储、检索,进而实现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议题。这就要求尽快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同时,在规定相应使用权限的情况下,部分信息对部门和个人开放,建立公开、透明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强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增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透明度,还为单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奠定信息基础[3]。
结束语
新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适应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且对于提高人才市场档案管理水平和人事档案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学习、不断改革创新,冲出原有的思路、模式,形成一整套新的档案思想、档案观念,才能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并为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