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

  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矿综述论文,供大家参考。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中爆破技术发展及运用

  摘要:

  文章首先针对爆破技术进行简单的概述/采矿过程当中爆破方式基本作用原理/采矿技术中新爆破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具体运用以及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介绍,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采矿工程;爆破技术;运用

  1爆破技术概述

  爆破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际性运用,其中我们可以在采矿工程、铁路修建、公路隧道的挖掘当中都会看到,爆破技术在使用炸药爆炸的基础上会形成非常大的能量,对周边建筑结构等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石方开挖、矿山开采的过程当中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硝铵类炸药、水胶炸药等在爆破采矿技术中是经常使用到的,其中,硝铵类炸药是最为常用的,其中,电雷管、导爆索等起爆器材中这些是最为常见的。炸药爆炸的过程当中便会诱发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发生,为此,一定要严格具体的爆破技术操作规范来做,与此同时,做好必需的安全防护措施。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采矿工程当中所运用的爆破技术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采矿技术、开采规模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所以,需进一步深入的掌握现代化的新爆破技术,努力学习先进的爆破技术,这样才能够在我国采矿工程当中加以具体的使用,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我国采矿工程生产率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推动我国采矿业得到较为显著的进步及发展。采矿工程当中采用科学安全的爆破技术是非常关键的,因整个爆破过程当中,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会给整个社会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为此,不断的改进爆破技术,提高采矿的安全系数,促使采矿效率将会是广大采矿工作人员所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需要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发达过肩先进的爆破技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促使我国采矿质量及产量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2采矿工程技术中爆破新技术的发展与具体运用

  2.1水胶炸药爆破技术

  水胶炸药是当前我国采矿业中大范围采用的一种炸药,其价格低、性能好,所以得到了较大范围的采用,可是,当水胶炸药在发生爆炸的过程当中,可燃性是非常高的,并且会形成大量的粉尘,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使用水胶炸药开采含有硫元素高的矿床的过程当中,其造成的燃烧范围是非常大的,为此,需对原有的水胶炸药实施革新,将其引燃性进一步的降低;此外,水胶炸药的运用过程当中需要做好二次爆炸发生的有效防御措施,大家都知道,金矿的含硫量是非常高的,在采矿的过程当中,就需要使用水胶炸药,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燃烧事故的发生,保证金矿采矿的整体安全。

  2.2无限分段起爆网络技术

  采矿爆破的过程当中,为促使整体爆破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防止多次爆破的形成,一般会选择多点一同爆破的方式,一次性的完成爆破。可是此种方式虽能够促使爆破整体效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可是工作人员并不能真正的判断所有的炸药都已经爆炸了,若炸药有残留,那么就会危及全体参与此次采矿工作的人员。为保证安全引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出科学有效的无限分段起爆网络技术,此种科学技术能够在经过爆破网络之后,运用导爆管对炸药实施引爆,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炮孔,当前,在无限分段起爆网络技术上无任何起爆前对其进行检查的专用设备,为使得起爆信息能够非常精准的传输出去,可以在炮孔外的位置,运用联测网络实施信号的传输,在平均每排的炮孔外面,将雷管相互间进行连接,以达到最佳的爆炸成效。

  2.3电雷管爆破技术

  在我国,电雷管是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起爆设备,电雷管爆破技术操作便捷、性能优越、有着较强的爆炸特征,可是这种爆破技术非常易遭受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早爆、晚爆、拒爆的情况,易诱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对安全事故形成因素进行具体浅析之后,可以找到造成早爆的主要诱因,其中包含有:雷电、静电、杂散电流,所以需要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效的科学防御,不断加强相关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采矿工程的基本安全。

  3注意事项

  3.1选用科学合理的引爆方式

  对于爆堆的分布情况、爆堆块度的均匀性来说,起爆方式的选用能够对其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其中,斜线起爆、V型起爆方式的运用能够对实际孔距与抵抗线状况进行一定的作用优化处理,宽孔爆破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促使破碎岩石成效大大提升;然而,V型起爆方式的顶尖炮孔要比相同段位的起爆时间要提前,这主要是由于受到达夹制作用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根底、大块的情况出现,同时V型张角的使用可达到梯形状态引爆的效果。

  3.2确定延期具体时间

  在对井下进行采矿的工程中,深孔爆破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运用的是短间隔延时引爆的一种方式,在对引爆网路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各个孔能够实现自由式的崩落,各炮孔、各排相互间能够拖延一定的时间,为接下来的爆破提供一定的自由面,遵循每米最小抵抗线延迟15ms的基本原则,得出最为适合的延迟时间,以此能够促使爆破成效达到最佳的一种状态,缩减飞石出现的可能,同时能够为接下来的岩石爆破供应充分的移动时间,保证后排顺利爆破。

  3.3强化飞石安全预防及有效掌控

  井下采矿深孔爆破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飞石形成位于孔口与前排的方位,孔口飞石的形成通常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一,炸药量较大,形成一定长度的堵塞,孔口便会有飞石情况的发生;其二,堵塞不紧密,在有冲炮情况产生后会使得孔口慢慢地变得松弛。所以,在孔口的位置增加一定的砂包是降低孔口出现飞石的最为直接性的有效方式。

  4结束语

  在目前的采矿工程当中,各类新爆破技术得到了较大范围的运用,而我们唯有不断的强化对新爆破技术的探究,才能够促使我国采矿工程质量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促使我国以人为本基本国策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彭海辉.爆破新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3):166-168.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二:采矿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思考

  摘要: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就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目标,首先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工程哲学思维训练对工程专业学生适应企业需求是必须的;然后基于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从资源认识、矿业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规律和方法论等方面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工程哲学意识,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职业精神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最后分析专业教育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提出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工程专业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然选择,并以“采矿学”课程为例进行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工程哲学思维和人文素质培养再现,课程实践表明:这种相互交融式方法对专业知识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均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工程哲学;矿业工程;人文素养;交融式培养

  煤炭行业通过十年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科技发展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些企业除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外,更需兼具采矿、机械、微电子与电器、信息与智能等综合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1]。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的培养[2-4],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分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两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实施个体的人文知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思维方式等有关。由于工程中蕴涵众多哲学问题[5-10],故工程创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但目前的工程大学生缺乏这种思维意识。“煤矿开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因其知识点间关系复杂、实践性强和交叉性强而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11],本文拟从课程知识内涵、采矿工程哲学问题与人文素养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课程综合教学实践。

  一、现状分析

  1.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

  在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煤炭行业十年高速发展期已经结束,煤炭企业的经济也将进入常态化发展期,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将出现差异性增长,甚至个别层次人才的需求将趋于平稳。煤炭业通过十年高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科技发展处于一个较高水平,这些企业需要科技与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一小部分企业因地质条件复杂性等原因,其科技水平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现阶段因装备的科技含量低,在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岗位仍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综合性科技人才。另外,今后在推进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煤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生态文明矿区建设、煤炭行业文化建设和煤炭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仍需要煤炭科技人才的不懈努力,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仍需接纳更多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综上所述,尽管今后煤炭企业经济会进入常态化发展期,但煤炭企业对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在扩大。煤炭企业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需要人才,且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但目前部分大学毕业生却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企业需要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型人才,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先求稳,后求好”,一般会先签一个比较稳妥的单位,再慢慢寻找更理想的单位,如果有好的单位,一般会和原签约单位毁约,这体现出诚信问题;一部分采矿毕业生不愿下井,对待工作马虎应付,这是缺乏吃苦耐劳型精神的表现。二是企业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但一些学生在大学热衷于做学生干部,而对学习则是应付的态度,尤其是对专业知识没有钻研的精神;而一些学生只关注学习,缺乏对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的培养。三是企业既需要创新型人才,也需要技能型人才,但目前学生缺乏创新和实践动力,具体体现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个性化不足,普遍存在同类化现象。四是企业需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随着煤炭科学技术发展,交叉型、复合型和边缘型技术与装备大量涌现,技术的发展和装备的更新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团队,但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并不有助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得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五是企业需要甘于奉献的、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人才,但部分学生找工作时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工资和待遇,缺乏奉献和归宿精神。

  2.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人文知识水平与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的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人文素养注重的就是做人的态度和品质,也就是通过人文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快乐的心态。纵观大学生人文素养,由于社会、家庭和群体等的影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性化与价值观多元化。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彰显个性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但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尺度也被当代大学生借鉴,部分学生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2)网络与现实交融化。当今社会处于网络时代,网络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诱惑,如部分同学在享受网络实惠时也将自己带入到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最终使这些学生出现网络与现实二元性交融,厘不清网络与现实。(3)人文知识与专业技能离析化。人文知识的积累是锤炼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和品质,而专业技能的获取则是教会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做人和做事是相互创造、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本质、潜能和能力都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现;做事即做人,做人即做事,是因为做事和做人二者是内在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但是,部分工科学生不注重人文知识的培养,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获取,从而出现因做人方面的不足而影响做事。(4)个体机能与社会需求差异化。大学毕业生作为个体是社会的一员,社会发展由社会需求来驱动,也即由个体来共同驱动。而个体机能不一样,其对社会的驱动力也不一样,故个体机能应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但是,由于个性化与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通过教育所获取的个体机能存在差异,同样与社会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3.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应与矿山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如煤矿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遵守法律法规、规单制度;坚持安全生产;加强团结协作;勇于抢险救灾。职业道德教育重在培养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纪律的强制性,具有明确的规定性,而且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职业责任的培养在于对职业个体价值观、能力(包括人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和自我责任的培养,而职业个体价值观具体体现在公平、诚信和奉献等方面。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应注重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学习,故前述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分离。根据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实践中必须将专业技能和人才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按照采矿工程师的岗位需求把拓宽科学知识、增强岗位实践技能和修正做人做事态度有机地统一到一起。在现今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人文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割裂开来的,分由不同的教师授课,人文素养课程由人文类学科教师上课,而采矿专业课程由理工科教师上课,致使两类课程很难做到有效地结合。(2)现有人文素养培养缺乏对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的培养,使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范畴、职业规划和职业责任缺乏认识。(3)现有人文素养培养缺乏对工科学生工程哲学思想的培养,使工科学生在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中缺乏以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联系的眼光去整合全部工程活动,缺乏团队合作意识。

  二、工程哲学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从企业发展需求与从业者的差距、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和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身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就是缺乏工程哲学思维的锤炼。

  1.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

  矿业工程哲学主要是研究和分析在矿业工程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矿业工程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哲学问题,矿业科学与技术和工程活动的关系和转化问题,资源开采与产业发展、社会影响的关系问题等。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如何在矿业工程实践活动中全面而公正地处理涉及的各个主体与客体的利益,达到矿业工程综合效益是矿业工程哲学研究的目的和期望。“辞海”中的矿业是指开采矿物的事业,矿业工程是指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工程,矿业工程活动的本质特征包含科学性、经济性、人文性和生态性。矿业工程成果的哲学本质则包含满足人们能源与资源的需求、符合科学技术规律的本质和被人改造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体现矿业工程活动后的气候变化、环境变化和资源条件的变化,故矿业工程中的主要工程哲学思想包含系统论、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论、实践论和量变到质变论等。在矿业工程的一系列活动中,由浅到深地体现了在认识中发现矛盾、在矛盾中找到规律和在规律中揭示方法的过程。

  (1)资源认识。依照工程哲学思想,对资源的认识应贯穿资源开发全过程,且在资源的认识过程中应坚持资源的客观存在性和可知性,同时坚持实践是资源认识之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只有坚持实践第一、不断实践、不断认识才能取全、取准资料信息,也因为先试验后实践是认识资源的先导。即在工程思维过程中始终以一种整体的、全局的、联系的眼光去整合和把握全部工程活动的思维倾向,坚持意识来源于实践。对资源的认识也存在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资源开采技术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从资源的手工开采、机械化开采、高效机械化开采到智能化开采是一个量变发展过程,而智能化开采演变到无人开采则是一个质变过程。

  (2)矿业工程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在矿业工程活动中体现的主要矛盾既是人、机器与自然(矿体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了认识资源与合理开发、开采与环境、高产与稳产、高产与资源回收率、生产与安全、系统与个体的关系。机器是人脑的创造物,但机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人通过机器实现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在这种人—机相互约束、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人的智力进步、思维创新以及机器的创新发展。和谐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配合得匀称和得当。一个生态系统是包括人在内的物群与所处的环境(包括水、大气、土、岩石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对稳定又有自组织功能的一个系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相互统一,对于矿业工程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的途径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受动性和规律性基础上,以和谐发展为目的实现矿业工程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3)矿业工程活动中的规律。工程活动实践中均蕴涵规律,如为安全高效开采必须掌握资源开发的地质规律、地应力变化规律和采动应力形成规律,地质规律包括沉积岩的成层规律、构造的演变规律、煤层气和水资源的储存规律等。

  (4)矿业工程活动中的方法论。矿业工程活动中必须坚持工程哲学的方法论,即以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为指导,分析和处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处理好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矛盾,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先进的技术手段,注重最佳的资源开发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具体的矿业工程活动中应遵守:1)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2)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大系统原则(或整体性原则);3)遵守本质和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矿业工程活动的原则;4)处理好现实与未来、连续性与阶段性、继承与创新关系的原则;5)人在资源开发中处于主体地位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

  根据矿山企业特点及发展需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人文素养:(1)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矿业工程活动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就从事矿山工程活动的工程人来说,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不仅有利于工程人对矿业工程实践的深刻理解和具体实施,也可以帮助工程人应付自身的职业困境,全面、客观、公正地解决矿业工程实践活动全过程遇到的一些根本性的哲理性问题。(2)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对于一个社会人来说,首先是社会的一员,即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一个职业人,只有拥有先进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和必备的人文知识的人才能更好地做事。人文知识的积累是锤炼一个人做人的态度和品质,故拥有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即具有了良好的做人态度和做人品质。(3)健康的职业精神。对于整个矿业工程活动而言,活动全过程充满困难与未知、智慧与创新、吃苦与奉献、诚实与细致、遵章与守纪、团结与协作、安全与预防等,未来的采矿人(采矿大学生)需在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纪律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符合矿山职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安全第一、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健康的职业精神。

  3.基于需求的工程哲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

  从矿业工程中的工程哲学问题和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来看,矿业工程活动实践离不开工程哲学思想的指导,而矿业工程活动需由一个个人来完成,活动成果的好坏与完成人的工程哲学意识、人文知识和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只有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工程哲学意识、积极向上的人文知识和健康的职业精神的群体完成的矿业工程活动成果才能达到最佳的资源开发效果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基于上述需求,必须在专业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中进行工程哲学意识的培养。

  三、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

  1.必要性

  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固体矿床(重点为煤)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施工、矿山安全工程、矿山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即与专业教育中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特点和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培养侧重点不一样,有必要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不同学生群体的人文素养培养。而且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中的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具有专业特点,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非常适合在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培养。综上所述,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养培养非常有必要。

  2.实现模式

  大学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5~10年的职业需求,将专业技能和人才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根据特定职业需求把扩展科学技术知识、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修正做人做事的态度有机地统一到一起,在人才素养培养中增强职业精神和专业兴趣,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践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最终实现两者真正的融合。

  3.在“采矿学”课程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实践

  “采矿学”课程主要讲授煤炭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的理论与方法,其中地下开采课程内容主要涵盖采煤工艺、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及其掘进、开拓延伸和生产系统优化配置。由于采矿所依赖的煤层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开采空间的移动性等特点,采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采矿学”课程内容因其知识点间关系复杂、实践性强和交叉性强而蕴涵诸多工程哲学思想,结合这些工程哲学思想进行课程知识点讲授,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获取专业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哲学意识和职业精神,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首先在具体的采煤工艺、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遵循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本质、地质构造演化和煤(岩)层成层的基本规律、煤层气和水资源的储存规律,按照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系统原则和连续性与阶段性原则来进行;再者,“采矿学”课程涉及的矿业工程知识来源于工程实践,即人的实践,与实践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职业精神密切相关;另外,“采矿学”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通过实现矿山本质安全来为矿山实践人提供安全保障,也即这些知识蕴涵人文知识。在讲授“采矿学”课程的采煤工艺时,工艺的各工序间存在时间与空间的交互;而且每个工序需要由一组人通过协同合作,依据煤层地质条件操控各类装备来实施;以上涉及到以人为本的人机对立统一,遵守本质和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做事,以及吃苦耐劳、全面细致、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在讲授采煤方法、巷道布置方式时,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整体,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两者又受工程活动期间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矿井瓦斯、水文和煤层地质条件影响,体现了现实与未来、连续性与阶段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在采煤方法与巷道布置方式的选择上,应遵循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以及精益求精、安全第一、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职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矿业工程活动的科学创新性、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罗承选.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J].煤炭高等教育,2005,23(6):1-3.

  [2]盖宇仙,许鹏奎,柳德玉.基于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高校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9-102.

  [3]梁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8-49.

  [4]康志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采矿工程专业人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8-10.

  [5]李伯聪,成素梅.工程哲学的兴起及当前进展—李伯聪教授学术访谈录[J].哲学分析,2011,2(4):146-162.

  [6]王安.工程哲学与神东亿吨矿区创新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12):53-57.

  [7]邵安林.铁矿资源战略与矿冶工程管理—“五品联动”模式的工程哲学思考[J].科研管理,2013,34(8):158-164.

  [8]张飞燕,韩颖.基于工程哲学的工程实践研究[J].中州煤炭,2009(5):115-116.

  [9]阎国华,刘开淼.谈工程哲学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运用与发展[J].前沿,2010(9):52-56.

  [10]郗芙蓉,李昊.浅析工程师人文素质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3(10):161-162.

  [11]高明仕,杜计平.从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到柏拉图的“理性之乐”———再论《采矿学》课程教学的框架充填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7-91.


采矿综述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化学综述性论文范文

2.护理综述论文范文大全

3.化学毕业论文综述范文

4.护理综述论文范文

5.论文文献综述写作格式

6.心理学论文综述范文

93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