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与企业其他经济管理活动联系日益密切,会计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培养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会计专业学年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一:浅议会计毕业的考察目标

  一、大学会计毕业生会计素质构成

  大学会计教育,作为通才教育,其会计素质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四大部分。

  1.1会计专业素质

  “中高级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基本实务操作能力以外,还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能力范围。”那么,结合中高级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会计专业素质应包括:

  (l)获取并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2)进行会计应用、研究、开拓的兴趣和能力。

  (3)会计专业管理能力。作为未来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他们所面对的工作绝非只是解决会计核算问题。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专业管理能力培养,已成为会计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4)专业融合能力。我们知道,当今州可科学技术都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融合,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融合能力实际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开拓能力。

  1.2人文素质

  本质上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会计专业教育仅仅为会计专业学生未来生活的一方面基础;另一方面是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养,即“教人做人”。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可以说,人的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作用。因此,作为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包括以下内容:

  (1)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文、史、哲、艺术、科技史、伦理学等。

  (2)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

  (3)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1.3政治素质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是为经济服务的;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将来以会计为职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外化为指导自己实践,积极为祖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自觉行动。

  1.4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

  工具性技能运用素质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外语的能力。信息技术的滚滚浪潮已给会计工作带来了直接强烈广泛的影响,向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学生除了必须具备的会计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二、会计毕业论文考核指标体系

  会计毕业论文教学作为会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会计教学的一次全面检查。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吸收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即让学生运用已学会计知识创造性地阐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的令人信服的独特见解。可见,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是以上四个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因为,学生只有凭借良好会计专业素质、完美的人文素养、可靠的政治素质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与外语的能力,才能做出令人信服的优秀论文。具体说,会计素质在会计毕业论文中体现如下:会计毕业论文中用来论证作者观点的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广度和难度反映了作者获取并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作者观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了作者进行专业应用、研究、开拓的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运用同学智慧的能力和与指导教师交往、交流、沟通及协作能力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管理能力;作者借助相关专业理论、方法研究本专业或将本专业理论、方法用于其他专业的能力反映了作者的专业融合能力。会计毕业论文的谋篇布局、逻辑结构、语言风格和标点符号使用反映了作者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论文中透露的对社会的关心和国家、民族的责任反映作者的社会责任;对引用别人研究成果进行申明,不抄袭、glJ窃他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人格素养。会计毕业论文作为专业论文,一定程度反映了作者的利益立场(即某一利益的代言人),故论文中明示或暗示的政治观点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素质。会计专业学生在作毕业论文时运用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和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能力反映作者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论文中外文论据的引用和论文摘要的翻译反映了作者外语的运用能力。综上所述,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是上述四个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所以,考核会计毕业论文应以以上素质结构为依据,建立一套规范的指标体系,确定不同指标体系中的权数,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分作为该毕业论文成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毕业论文考核做到客观、公正和公平。

  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二:关于科学技术史课程的研究

  一、开设背景及目的意义

  高职大学生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比较起来无论是文凭、学历亦或是知识结构、知识储备都不可同日而语,要把这门课程移植到高职教育当中,必须回答和解决两个具体问题:第一,是否有可能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程,课程的难度对高职大学生来说是否可以适应、克服;第二,在高职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有什么意义或者说这门课程对高职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有何帮助。

  我们认为任何事物或问题都是相对的,具体问题可以具体分析和解决。首先,经过我们这几年对课程的重新设计、改造和实践,内容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已大大降低,高职大学生学习起来变得相对轻松。第二,“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程对于大多数高职专业(包括理工科、文科)的学生都是有用的:一方面,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许多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常识,还可以学习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的常识,在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都能获益,避免自己毕业后成为“单腿巨人”];另一方面,在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中,哲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对于高职大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将起到其他知识和技能无法撼动的决定作用。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主渠道和主阵地之外[3],辅渠道和辅阵地应该还有许多,“科学技术史”课程毫无疑问可以成为其中之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单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体现,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发展进步同样也离不开它的指导。“科学技术史”课程能让高职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的基础上,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有一个总体把握,并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精神对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4],更重要地让他们知晓科技发展背后的、一般的哲学原理和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课程的设计

  (一)教学安排

  课程的安排大致是这样的,因为每个思政课教师每学期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繁重,几乎都要承担4、5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有200课时左右的教学任务),而且也不是每个教师的专业背景都一样。一般只有具备哲学或科技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才能够胜任科学技术史的教学任务,所以,学院只有2-3名教师时断时续地开设“科学技术史”的选修课,并且都是负责一个小班(人数大概60人左右)的教学。开课的时间根据学校有关政策规定主要是放在周一至周四的晚上或周末全天,至于是一周的哪一天要视教师必修课教学的情况而定。一学期的课时数也不能太多,不会超过30课时,一般就是20-24课时。这样,每周上一次课,每次2个课时。为什么授课班级规模不宜太大、听课学生人数不能太多呢?那样不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来选修这门课吗?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开课的教师这几年也一直在思考,最后还是认为不妥,因为小班教学的效果当然是比大班要好,另外考虑到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若人多了会增加工作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教学的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倾听为辅,主要采用问题式、案例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则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我们还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PPT课件的制作,考虑到高职大学生认知的特点,课件的形式适当减少理论性、文字性的东西,而在图片、影像视频上下足了功夫,尽量找出与所讲内容匹配的图文声像资料,以增加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感性认识。我们还会在每次课的最后大约二十多分钟播放一个完整的视频故事,主要是CCTV10频道制作播放过的《走进科学》栏目。考核的方式也比较的宽松、灵活,不会采用像必修课那样那么严格,不必正儿八经地出一份试卷去为难学生。一般每个学期教师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采取过程考核的方式,通常是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去完成,撰写一篇诸如科技发明、科技人物的小论文,抑或谈一下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等等。除非学生考勤很差或没有完成作业,才不让学生获得该门课程的选修学分。

  (二)教学内容

  因为没有现成的适合高职大学生的教材,我们只能暂时以申漳编写的《简明科学技术史话》为蓝本,科学技术发展的时间逻辑顺序是不存在什么争议的,主要是内容的取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1.厚古薄今,大话历史

  对待历史的态度,我们采取了“厚古薄今,大话历史”原则。薄古厚今是基于学生大多是“90”后,对历史知识尤其是科技史的知识了解有限,所以要多讲些。我们大致把课程分为十讲,分别为科技的起源、古埃及科技、古希腊古罗马科技、中国古代科技四讲(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风水、水利工程技术、丝绸瓷器、李约瑟问题)、近代西方科技的兴起、现代物理学革命、航空与航天等,这其中古代的内容占了主要的篇幅。在讲述历史的时候还要注意打破之前“科技史”课程内容过于突出学科体系和抽象复杂的局限,淡化过于严格按照时间年代人物,摊大饼式的内容讲述,而是采用大话历史的讲课形式,把科学严谨的理论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小故事,这完全是出于让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方面的考虑。

  2.哲学引领,科哲合一

  哲学对高职学生来说是非常深奥难懂的,如何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哲学思想和韵味,发挥引领作用,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事实上,哲学与科学在古代是不分家的,不少哲学问题其实也是科学问题。我们可以用一条哲学的逻辑主线把整个课程的内容贯串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的最高、最基本问题是人们对于世界观的看法,即物质与意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古代东西方人都殊途同归地在思考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如何,这就是逻辑主线。西方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而东方人却把三者融为一体。当然,也不能生搬硬套在每一讲都谈论这个问题,只是在一些重要的章节去深入论证。例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风水这一部分,要介绍风水必须首先说一下中国古人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看法,不能孤立地谈论风水思想,学生对此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只有讲清楚了前者,才能真正了解风水思想的来龙去脉。

  3.突出亮点,以点带面

  “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把学生从现有的专业知识背景领域一下子引入一个相对陌生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全新的学习,开始时总处于一种担忧和排斥的思想状态,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视域隔膜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我们在每一次课的内容里想尽办法找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亮点环节出来,详细地讲、深入地讲,使学生即使在课堂过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印象深刻、难以忘却。例如,在讲到古埃及科技的时候,突出金字塔和木乃伊的内容,还介绍和播放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的电影片段;又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科技这一小节时,对大家都熟悉的四大发明一笔带过,重点介绍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的水利工程、丝绸、瓷器等,水利工程又着重介绍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这些亮点讲下来,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眼球,还对整个章节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完善课程内容

  前面提到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十讲,并且侧重于古代科技史,现代科技发展涉及不多,原因除了课时限制外,跟我们之前的思路及花的时间和精力有关系。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特别是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的发展从纵向上和横向上都更深更广,不少高职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还是偏少的,我们开设这门课程应该有责任有义务让他们知道。下一步做到就是如何把现代科技部分划分为几个符合逻辑的章节,准备充分之后就适时与学生共同分享。

  (二)拉近师生距离

  参与选修“科学技术史”课程的学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都是来自学校的几十个专业的学生,除了上课时间以外,大家在一起的机会是很少的,另外上课时又不能随意交流,所以,一个学期下来相互之间还是比较陌生。这是不少选修课的一个通病,课堂气氛的沉闷有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必须适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让学生多回答问题或课间多到学生中进行交流是目前常用的做法,还有就是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尽量不要说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是最好的但也是最不容易办到的。

  (三)扩大影响范围

  我们教师是非常希望全院的学生都来选修“科学技术史”这门课的,但不实际。粗略算了一下,每学期三位老师开设三个班,每班60人,一学年还不到四百人,三年也就是一千人多点,相当于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以目前的状况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扩大影响范围不一定要在学生数量上做文章,不是说选修的人越多该选修课的影响就绝对会越大的。我们这五年下来总体感觉,选修课程要扩大影响力关键还是要看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格魅力,学生的感觉有时候是很直接的,一个他们欣赏的教师会很快在学生们中间传开,进而所教的课程也会逐渐让其他学生们知道。

86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