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专业论文范文
生物制药专业论文范文
生物制药行业是我国近十年来重点扶持的高科技行业。虽然生物制药行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加下迅速发展起来,但生物制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产品安全问题和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生物制药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生物制药专业论文范文一: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
【摘要】做好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必须做到配伍合理、用药有效,防止误用、滥用药物,必须熟悉药物作用原理、药物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毒性作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才能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制备;质量控制
【Abstract】Do the 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must be reasonable compatibility and effective medication to prevent misuse, and drug abuse.. Must be familiar with the principle of drug action, drug metabolism, excretion, and drug toxic effects, drug use precautio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and effective clinical use, do the dedic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for patients
【Key word】Adverse reactions, drug, effective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 药瓶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应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药一定不要不合理使用。正确选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要求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患者身上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要全面掌握、充分考虑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减少、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避免药品乃至医药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引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背景
药品是双刃剑,药品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都是很普遍的。据报道,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ADR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美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其中死于不良反应约有20万人,这些数据都是很惊人的。
(二)研究目的
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做到对症下药,配伍合理,避免误用、滥用药物。比如在使用抗生素时,尽量使用首选药物,做到足量、规律、按疗程用药,防止耐药性产生,在联合用药时,必须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经济性四要素,防止二重感染发生。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效应、继发效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的依赖性、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等。这里要重点讲一下的就是毒性作用是指治疗量下出现的毒性反应,可由病人的体差异、病理状态或者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出现毒性。而因用量过而产生的毒性作用,则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又称特异质反应,例如:G6PD患者溶血,氨基糖苷类产生的耳聋等。
ADR可分为A、B、C三型。A型(量变型异常):由药理作用增强作用所致。特点可预测,常与剂量无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B型(质变型异常):与正常药理完全无关的异常反应,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等。C型: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无明确时间关系,难预测。影响因素复杂。
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㈠ 药物方面
1药物的质量 杂质(包括赋形剂,如胶囊的染料引起固定性药疹)的污染,可致过敏或中毒。
2药物的剂型 剂型与制造工艺不同,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出现毒性。
3药物长期应用引起的药物作用 如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皮质激素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
㈡ 机体方面
1 种族 动物种属间差异,人类白色人种与有色人种间差异,与遗传因素有关(药物代谢酶)。
2 性别 部分药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药物皮炎男∶女=3∶2。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粒细胞缺乏男∶女=1∶3。
3 年龄 小儿及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药物的敏感性药物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差异。
4 个体差异 药效学差异(催眠药兴奋,咖啡因抑制),药动学差异(药物代谢),过敏性。病情状态:可影响药效学及药动学过程。心血管疾病会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肝脏损害会影响药物代谢的消除,肾功能损害会影响药物的排泄。
四、合理用药
㈠ 安全性
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药物性损害现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药物性损害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成为一个全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药物的安全性日益重要,药物的安全性不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小,或者是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概念,而是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㈡ 有效性
人们使用药物就是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定的目的。不同药物由于不同的场合其有效性的外在表现明显不同,对于医学用途的药物治疗要求的有效性在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别,判断药物的有效性指标有多种,临床常见的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㈢ 经济性
经济地使用药物强调以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获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并不是尽量少用药或者用廉价药品,应当是单位使用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
㈣ 适当性
适当性强调因人而异的个体化用药原则,有些药物还应精心设计适当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密切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及时调整剂量、给药途径,确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现实条件下,可以达到的用药目标。即根据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剂量和用药途径,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
结语
药物具有双重性,药品是双刃剑,药品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用药时要保证,既具有防病治病的药理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不仅要研制更多有效的药物,而且应当合理使用现有的药物,让其发挥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同时,我们也要合理的使用药物,珍爱身体,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 白远,罗风,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J],国际经济合作, 2004年05期,19-22
[2] 辛旭,胡丹风,孙志晶,周希彬,李鹏,陈爽,李施,邹积宏,张宏,抓住契机 夯实基础——黑龙江省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J],黑龙江医药,2007年01期 3
[3] 霍永良,杨建梅,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原因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
[4] 和文华,于克信,从市场潜力看云南生物制药产业的未来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年04期
[5] 文淑美.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27(7): 117-121
[6] 4 王红权,蓬勃发展的石药集团生物制药产业[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6期
[7] 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马清钧,美国、欧盟和中国生物技术药物的比较〔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2),82~
[8] 刘晓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知识产权布局前景堪忧) 刊名 中国医药导报,2006 年3卷J].
[9] 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致谢
本文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的是赵春海老师,从选题到定稿,都是在赵春海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赵老师学识渊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态度使我不仅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更是对我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在此,我向赵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同学间的共同合作,互相帮助。
生物制药专业论文范文二: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1 开放实验室微生物实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如油镜的使用、各种菌体的形态观察的,这类实验基本上都可以在实验室的上课时间完成,而综合性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都不可能在课堂内按时完成,即使能完成也是匆匆而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中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时间就可以随时去做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不会造成上课了实验室开放了,下课了实验室就不开放了。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下课去做实验,教师有可能不在,不可能像上课那样不懂就问教师,有问题可能去查资料,学生自然就要学会独立思考能力,有些设计性实验学生也不可能按部就班,而是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出自己特有的实验步骤,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另外开放实验室可以使学生经历实验从试剂的配制、材料准备、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观察等全过程,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 改革实验内容传统的微生物实验内容都是油镜的使用、各种微生物的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细菌生化试验、菌种的分离与保藏。因而在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多、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导致整个实验时间间隔较长,学生不能看到完整的实验结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每个实验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彼此孤立,连贯性不强,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以后的毕业设计和科研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如何下手,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改进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我们专业是生物制药专业, 因而学生重点要掌握菌种的分离与保藏、无菌操作技术和菌种的鉴定。所以我们实验内容与顺序改成如下: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菌种的鉴定 (菌种的菌落的观察、微生物大小的测定、菌种的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菌种的保藏与复活。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连续性,使上一次的实验结果可以被下一次实验继续使用,形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实验过程;又可使每次实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由于上次实验结果要被下一次实验继续使用,如果上一次实验失败会影响下一次实验,因而学生在每次实验都会比较认真,实验效果自然就比较好。
3 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预习报告传统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学生通常不进行预习,更谈不上写实验预习报告。上实验课了,教师把实验内容按照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步骤讲解并写在黑板上,或者做成PPT,学生只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一遍。有些实验做下来,学生几乎依教师的讲解演练了一遍,根本不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么做,效果很差。因此,要求学生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撰写预习实验报告时,学生就会思考许多为什么?理解实验原理和过程,如菌种的分离实验,学生就应该菌种分离方法的原理,知道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为什么要倒置培养等等,这样学生在实验时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方法、原理和过程。而学生实验过程中得出结果有可能与书本不同或者与其他同学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去寻找原因,也就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要撰写好实习报告的原因之一吧。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除了要求写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外,重点应该要求写实验成功关键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实验成功了?为什么实验失败了?那些方面可以改进等等讨论性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实验的效果。
4 改革考核方法同大多数院校一样,我院传统的实验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以及学生上实验课的出勤率来打分,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因为实验是基本上是4个人一组,有的学生不动手只在一旁忙着写实验报告,等到实验结果出来,一抄就成。出勤率只能证明该学生人在实验室,却不能反映学生是否把心思放在实验上,是否动脑、是否动手做了实验没有。针对这些弊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实验教师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巡视,注意观察每位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如同学是否积极动手操作,操作规不规范,对待实验的态度等等,并及时记录,作为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2)实验教师加强实验前的提问,了解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记录,实验报告的批改重点放在实验的讨论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实验能力,并及时记录。(3)期末时单独进行实验技能考核,每个同学从本学期中做过实验任抽一个进行全过程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正确,实验结果是否准确进行考核。然后根据实验课的表现,实验课的提问和实验报告,期末的实验技能考核三方面的成绩按3∶3∶4比例给出该同学的微生物实验成绩。总之,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各类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积极探实验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玲.浅议开放实验室,推进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J].科技资讯,2007,15. [2] 魏明斌,薛永三,白玲玲,等.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