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浅议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之完善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浅议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之完善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浅议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之完善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法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浅议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之完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议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之完善全文如下:

  【摘 要】农业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其弱质性要求政府必须对其进行扶持和补贴,建立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农业补贴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本文对我国当前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不足进行剖析,借鉴美国农业补贴的有益经验,就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完善作了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农业补贴; 法律制度; “绿箱”措施; “黄箱”措施。

  我国农业发展的滞后、农民收入的低下、城乡差距的加大,使得“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业补贴是政府对农业进行支持的重要手段,多数 WTO 成员方一致认为农业补贴是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最直接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补贴立法层次较低、约束机制缺失,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艰难、补贴方式复杂等问题。以美国为主要借鉴对象,吸取其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农业补贴的基本概念。

  ( 一) 农业补贴的定义。

  经济学认为。 补贴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向某种产品的生产、流通、贸易活动或某些居民提供的转移支付。【1】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将补贴定义为“政府对国内某些产业或企业提供的财政资助”。农业补贴是指通过对农业生产和贸易给予各种直接和间接的补助,使农业生产者最终实现所得超过按市场均衡价格确定的收益水平【2】,以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维持国内农产品高价,刺激生产,同时扩大出口争夺国际市场以处理过剩农产品,主要表现为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和综合支持。【3】由此可以看出,农业补贴亦具有“双刃性”,过度的农业补贴政策将扭曲农业贸易市场,造成农业市场的不公平竞争。

  ( 二) 农业补贴的主要方式。

  根据 WTO 下的农业补贴纪律,可将农业补贴分为需要削减的农业补贴措施以及免予削减的农业补贴措施。

  在 WTO《农业协议中》,需要削减的农业补贴措施主要是出口补贴以及需要削减承诺的“黄箱”( Amber Box Measure) 措施。出口补贴是依据出口行为而给予的补贴,是最容易造成贸易扭曲的补贴行为。依据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附件 2,出口补贴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政府依据出口实绩按照出口指标完成情况向企业提供的直接现金补贴; 第二种是潜在性优惠服务,【4】主要表现为为出口商提供优于内销货物的货物运输服务; 第三种是政府或其代理机构为出口而以低于向国内市场中同类产品购买者收取的可比价格之价格处理非商业性农产品库存; 第四种是直接或间接的税收优惠措施以及提供出口信贷。需要削减的“黄箱”政策包括: 价格支持; 营销贷款; 按产品种植面积补贴; 对关税配额的规定。

  免予削减的农业补贴主要包括: “绿箱”措施( Green Box Meas-ures) ,指政府实施的对贸易没有或有极少扭曲作用,并非从消费者转移而来的支持措施; 微量支持的“黄箱”措施,如本应纳入削减计算而非专门针对某一特定产品的国内支持,如果不超过该国农业生产总值的 5%,则不需要纳入削减; 发展中国家的微量许可为 10%; “蓝箱”措施( Blue Box Measures) ,指以限制产量为目的进行的补贴,此措施对贸易有一定的扭曲作用; 发展性支持政策(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发展性支持政策。

  二、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不足。

  我国农业补贴立法层次较低、约束机制缺失,在实践中存在着管理艰难、补贴方式复杂等问题。为此,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必须着力于明确农业补贴程序、完善农业补贴配套服务制度,以促进我国农业补贴的顺利开展,对农产品市场进行有效调控,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快速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一) 我国农业补贴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尚未构建完善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法律主要见于新修订的《农业法》中,其他多分散于各规章、法律的某个篇章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领域仍然存在立法空白。

  第二,农业补贴立法层级较低。当前主要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对农业补贴加以规定,多采用“鼓励”、“ 支持”等较为模糊的表述方式,这一表述方式阻碍了农业补贴法制化进程。

  ( 二) 管理艰难,易导致资金流失。

  目前,我国农业补贴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发放农业补贴往往涉及财政局、农业局、农机局等数个部门,“政出多门”导致各部门对国家制定的补贴政策理解不同,进行农业补贴时难以达成一致,造成资金分散、协调困难。而复杂的管理程序,在农业补贴的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洞,农业补贴亟待系统化的监督管理体制。

  ( 三) 未充分利用 WTO 规则。

  我国于 2001 年加入 WTO,此后农业补贴法律法规虽然进行了部分修改,但仍未达到对 WTO 农业补贴协议的充分运用,我国承诺的“黄箱”补贴为不超过 8. 5%,但实际上补贴额仅达 1% 左右。此外,我国的“绿箱”补贴政策也未及完善,缺乏收入支持的相关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措施尚未达到应有支持量。

  三、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完善 - -
以美国为鉴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其农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占美国总人口 2%的农业人口创造了 20%以上的国民经济。美国通过各种补贴手段,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的有效调控。可以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运用极为娴熟,对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政府进行农产品市场调控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美国的市场经济非常灵活,但其对农业干预程度最强。就美国来看,如果政府降低农业补贴支持,必然会导致农业生产者利益流失。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农业补贴力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保障。今后应该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逐年增加农业补贴额度,最大限度提高农业补贴支持水平。

  2、完善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美国等农业补贴较为成熟的国家,无不是通过立法形式对农业补贴相关制度进行明确,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对农业补贴的实施方式、实施对象、实施力度进行有力约束。如美国制定农业补贴制度,以农业法案、农业计划明确下来,农民在调整生产时有明确的依据和预期。尽管我国已有农业补贴相关法律制度,但是应该提高农业补贴立法的法律位阶,并对农业补贴投入、资金运作的监督等具体问题作出更加细化的规定,以提高农业补贴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

  3. 积极适应 WTO 规则。

  充分运用 WTO 协议,一方面可进行免予削减的农业补贴措施以促进农业发展,同时也可以规避国际贸易争端。我国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应用措施,有助于应对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加强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上的承受力。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仅仅依赖对农民进行收入补贴的作用十分有限,扩大“绿箱”补贴规模则是提高农民收入最为有效的手段,同时应充分利用“黄箱”措施的可用空间,积极寻求有效“黄箱”补贴方式。

  【参考文献】

  [1]梁謇。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和志伟。 我国农业支持法律制度研究。2010.

  [3]李长健。 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2009.

  [4]赵颖。 WTO 体制下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研究。2010( 6)。

38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