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浅谈电大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一: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优化策略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担负着幼儿教育的重任,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幼儿教育水平和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的需要.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师必须优化课堂管理,以保证数学教师与幼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课堂氛围的和谐以及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在课堂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实例谈谈优化数学课堂管理的一些举措.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优化

  学前教育面对的是0~6周岁的幼儿,其表达能力、思维方式、自控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活泼不易管束,模仿能力强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幼师肩负着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任,这就要求幼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课堂管理能力,以保证幼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幼师生会唱会跳,而往往忽视对文化课程的重视,尤其是数学学科的课堂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学校的学习计划安排不合理,要求不严格,幼师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样幼师生走向工作岗位,对幼儿数学课堂的管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耽误幼儿数学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对优化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目标不完善

  课堂管理目标是开展课堂管理的“方向盘”,决定着课堂管理的实施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所要达到的目的等.新课标规定,课堂管理的目标应当包括长远目标、基本目标、中心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长远目标是指课堂管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根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目标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求师生良好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亦师亦友”的合作伙伴,师生成为共同学习、成长的伙伴,彻底改变过去紧张、单调、沉闷的课堂环境,构建活跃、宽松、自由的课堂管理环境.中心目标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课堂管理的一个中心思想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保证学生按照教师授课要求,在知识、技能、思想、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在课堂管理中,长远目标、基本目标、中心目标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然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目标并不完善.一方面,数学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管理过程中,对于远期目标的关注较少,过分压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单方面的强调数学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完成,忽视了幼师生从事幼教工作的长远规划,缺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引导,导致未形成师生共同的长期的、宏观的、共同的愿望.另一方面,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于其过程与方法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重视度不高,尤其对幼儿园需要具备怎样幼儿数学教师考虑不充分,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数学课堂管理目标、教学任务等与幼儿园的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课堂主体定位不准确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合作者.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索和互动交流中领会并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但现实生活中,课堂管理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主宰着课堂管理中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师布置课堂任务、安排课堂教学的进度等,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学习”,教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和接受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被剥夺,只有在教师点名提问时,才会有学生“发声”,但往往也是回答课本上的知识,而不会提出自己对于课堂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等的看法.这样往往导致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为准备教学任务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二是在课堂中能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课堂上表面“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但在学生心中大多有“怨言”,对教师产生恐惧、紧张的情绪,这样就会逐渐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三是在教师“高压”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独立思考能力,完全是在教师的掌控中机械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索能力无疑是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3.课堂氛围缺乏生机

  课堂氛围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提前进入“教”与“学”的状态,促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教”与“学”的效率提高;但如果处于紧张、消极、沉闷的课堂环境,教师产生厌烦情绪,对于教学任务“草草了事”,“心不在焉”,严重阻碍教师真实教学水平的发挥;而处于压抑环境下的学生,往往也会呈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兴奋度不高,注意力分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课堂氛围是师生、生生共同配合产生的学习氛围,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否融洽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对一所幼师学校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但是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整个教学过程秩序井然,各个环节安排的紧张而有序,但教师“讲解、提问”的过程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回应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出现较少,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就是一个简单的好字,课堂氛围略显压抑、沉闷,缺乏生机,这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忽视了对师生关系的处理,缺乏对于课堂氛围的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关注较少.

  二、优化策略浅析

  1.因材施教,明确课堂目标与计划

  课堂管理目标是课堂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决定着学习内容、活动设计、教学方法等.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提高学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了解学生学习经验,并以此制定教学目标与计划.尤其是数学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知识点关联着另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找到适合每名学生的课堂管理目标和课堂管理计划.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曾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取决于性格因素特别是意志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性格是培养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重要因素,不同性格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能力和注意力都有所不同,思维的灵活度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性格,根据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规划课堂管理目标和管理计划.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课堂管理的成败,教师与学生是最亲密的,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因此,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中最纠结、最复杂的关系.只有教师正确地认识师生之间的矛盾,并巧妙地化解冲突与矛盾,建立和谐共处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取得成效.每名学生都是不可代替的独特的个体,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尊重每一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威严”,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人.因此,一方面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将学生当作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人,而后才是需要督促、需要爱护的孩子.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信任教师.

  3.强化课后反思,提高管理水平

  课堂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课前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及课堂上对教学计划的实施和课堂纪律的维持,还应当关注课后学生反馈信息和教师的反思.通过与学生交流以及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可以了解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同时教师应当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水平.比如编写课堂日志可以较为全面地记录教师在课堂管理的全过程,将自己的“闪光点”和“失败之处”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以加深印象,又可以作为自己教学成长的记录.通过对课堂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不断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管理方式,逐步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领会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的充分结合,培养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提高教师实践反思能力,进而提升专业水平;另外.在对课堂管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课堂管理的反思,还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提出自己对于课堂管理案例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师生对课堂管理案例的共同分析与反思,制定新的课堂管理目标和适用新的课堂管理方法.

  4.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课堂管理评价机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评价机制使学生处于课堂管理的被动地位,不能满足现在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课堂管理评价主体.一是数学教师之间的评价.数学教师之间具有相同或是相似的知识背景,熟悉、了解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重点知识、学生的基本概况等各方面的内容,能够提出具体而切合实际的评价意见.另外,教师之间的评价还可以看作教师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促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教师之间形成“竞争+合作”的良性循环.二是学生的评价.学生是课堂管理的主体,也是教师课堂管理方式的最直接“接触者”,因此,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最具有“发言权、评判权”.通过学生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也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

  5.重视实践作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管理观念与幼师生未来的职业要求相差较远,因此,在数学课堂管理中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是“课前练教”,在课堂教授新知识前,先挑选一名学生带领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教课能力.二是充分利用仿真模拟教室.目前师范学校都配备了仿真模拟教室,在仿真模拟教学环境下,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自己查找资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作教师的意识.三是组织见习实习.为了保证学生直观地感受幼儿教育工作,教师可以适时的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实习,观摩幼儿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直接给幼儿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与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择业能力.总之,数学课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数学教师共同学习、成长的地方,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一轮课堂改革对于数学课堂管理提出的“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下,只有不断优化现有的课堂管理模式,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更多的生机.

  作者:刘建国 单位: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9).

  [3]张金福,刘翠兰.新课程与课堂管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4]宋秋前.课堂管理问题问诊与矫治[J].教学与管理,2002(4).

  [5]张东,李森.“课堂管理创新:内涵、方向、策略”[J].教育探索,2005(10).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

  艺术教育对于幼儿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学前教育专业是幼儿园教师培养的重要渠道,而当前学前教育在艺术教育方面却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只有从源头抓好教师的艺术能力培养,才能使其符合幼儿教育的需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艺术教育能力与素养。

  1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对人类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艺术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不仅能够给人以勇气和希望,同时也能够丰富人生经验,因此,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艺术的教育。学前教育所面对的对象是幼儿,这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具有可塑性强、模仿力强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情感发展也较为迅速,因此,艺术教育的开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为他们日后的发展能够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提升视听感觉和操作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也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由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充分发挥观察力和引导力,积极发掘幼儿的艺术才能和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关于学前教育的艺术教育一直存在一些认识问题,例如,将学前教育专业看作艺术特长,对理论性不做强调,一味地强调专业的艺术表现力,而忽视了教育特性。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我国对幼儿园教师的从业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教师的师德、专业能力知识等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出了教师应具备艺术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将关注点转移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理念方面上来,而艺术能力只是作为教育的一个基础条件,艺术能力与教育能力并不能划等号。

  2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2.1教育课程重技能轻教育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学前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时期,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也在不断增加,学前教育逐渐成为热点专业。从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来看,培训层次也包含了研究生、本专科及中专等,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中出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尽管培养机构性质、培养模式及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从中可以发现,除了个别院校对理论知识有所偏重外,大部分学前教育都更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教育,这种以突出特色教育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的重要模式。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不明确,导致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都各不相同,也导致了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培训机构,对于教师的培养十分松散,忽视了对学前教师的规范化培养,在课程设置中更倾向于技能培训,例如舞蹈、绘画等内容,而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这也导致了毕业生在实际教学中脱离了真正的教育轨道,与幼儿知识学习需要相背离。此外,还有一些幼儿园中由于教师个人文化素养较低,造成了学前教育质量低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在一些规范化的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中,虽然在技能与理论课程二者之间做了安排,但仍然存在着重技能轻教育的现象。这种现象使艺术教育更偏重于技能,而忽视了其审美理论学习。

  2.2教师重实用轻理论

  学前教育专业是全科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了教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等学科,不同学科教师都应当具备应有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全科人才,而当前的学前教育显然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对于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来说,学前教育专业一般人数较少,而专任教师人数也不多,艺术教师人员相对不足。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而相应的师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艺术教育课程也受到限制,教师一般采取聘请邻校教师的方式,这些教师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足,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重实用而轻理论。例如声乐、美术等课程,教师一般会先教几遍,再由学生反复练习,而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教幼儿做等问题却没有涉及,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较明显的效果,几节课下来,一般学生都能够学生一些歌曲或画画。在幼儿园招聘教师时首先也会从技能方面进行选拔,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是,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幼教一线的教师,而并不是培养演艺人员,学前教育专业的对象是幼儿,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起到拔苗助长的结果,而对幼儿艺术教育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幼儿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3学前教育问题分析

  3.1定位不清

  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当前大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专业的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与定位往往并没有从实际需求出发,而是从学校的特色发展等方面考虑,因此,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没有足够重视。这样的教学理念之下,必然导致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因为技能更容易得到认可。在当前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为了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都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也导致了学前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技能化。

  3.2学前教育专业与教师之间相脱节

  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教师大多是艺术专业出身,他们有突出的艺术技能和表演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的专业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学前教育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忽视了学前教育的理念,而导致了过于偏重艺术技能教学,因此教出的学生也是技能突出,而教育欠缺。可以说,这样的教师只有突出的艺术能力,而并没有真正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与自身特点,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学前教学专业中的艺术教育并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的重点在于让幼儿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教学方法和理论,教师能够真正深入到幼儿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与幼儿共同完成艺术的学习和表演,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塑造幼儿身心。

  4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对策研究

  4.1明确定位

  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和不足,例如重技能轻理论等。这样的教学课程过分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艺术表演较熟悉,而对如何引导幼儿掌握技巧,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却十分缺乏。只有不断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逐渐转变艺术教育课程的重心,才能进一步明确教学定位,切实改变教育现状。

  4.2丰富教学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特色是一专多能,尽管艺术技能不是艺术教育的必要前提,但是其对于个人的艺术修养仍有很大帮助。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外,运用更多的课余时间学习和掌握艺术技能。例如,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声乐、舞蹈等内容,同时也可以由专任教师参与活动,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幼儿教师的审美能力的发展。

  4.3加强教师沟通

  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专任教师而言,要充分了解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并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艺术教育规律有所掌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前教育形成统一的整体,通过艺术技能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艺术教师还要通过教学渗透学前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幼儿。

  作者:安晓宁 王艳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Μ].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8.

  [2]秦金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兼谈幼儿园教师专业觉醒[J].学前教育研究,2012(8):1-5.

浅谈电大学前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电大学前教育论文

3.电大学前教育论文——舞蹈教学

4.关于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5.电大学前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134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