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古代汉语方向论文范文怎么写

古代汉语方向论文范文怎么写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古代汉语方向论文范文怎么写

  古代汉语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古代汉语的教学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汉语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汉语论文篇一:《试谈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摘要:古代汉语课虽然难教、难学,但只要教学时注意选择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就会变难为易,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研究

  一、古代汉语修辞教学

  在古代的文章、文献中都不难发现古人对修辞的重视。而古代汉语中的修辞也随着文学世界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修辞学。在语言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古代汉语修辞研究的意义仍是重大的。在研究古代汉语修辞时,一般采用对比的方法,即通过对古现代汉语修辞的对比来详细的分析古代汉语修辞。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别两者中有无不同观念,这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有的放矢。这里所说的有无,就是指古汉语中的某些修辞方法是被现代汉语继承了,还是消失了,如果消失了,那么这些修辞就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了。其次,就是应用现代汉语的词汇、语音等对古代汉语中的修辞进行翻译、解释,阐明其在文化中的重大意义,使学生能更加具体、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接受。最后,要通过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使学生扩大眼界,并在今后表达语言和写作的过程中词汇、修辞不再匮乏、单一。

  二、隐性语言在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表现

  修辞是语言要表达的效果,修辞学也就是表达语言效果的一门学问。以往的古代汉语修辞教学都是应用显性语言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重视的是利用显性语言表达实事和修辞,极少注意到隐性语言在古代汉语修辞中的应用。因为语言是隐显性语言的整体,所以在进行语言研究时必须要两者结合,研究的结果才完整。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隐性语言。隐音、隐词、隐句等就是隐性语言的表达现象。隐音,就是相对显因来说的,显音就是已经被大众认可并且已经在使用的语音,相反的便是隐音,隐音虽然现在未被人们认可和使用,但却可能存在过。从很多的记载中,都可以发现汉语的语音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隐到显的循序渐进发展过程。相同的,隐词是对应着显词来说的,就是未被社会认可的,但可能存在过的词语。比如,现在人们所说的眼睛、建房、角落三词,在古汉语中被称为目、起房和阁落。现在不常用的后三个词汇也就是所说的隐词,但它们都曾在古汉语中被经常使用。古汉语中的最后一个隐性语言就是隐句,根据上述的隐音和隐词,不难得出隐句的意思,就是相对显句的,现在未被人们认可的,但可能存在过的句子。

  三、隐性语言在未来古代汉语修辞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都是以显性语言为主的,古汉语修辞教学也不例外,使用显性语言教学,力图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其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不但教学的方式以显性语言为主,教材的编写也是全部使用显性语言的。在显性语言的全面覆盖下,导致了学生只掌握了修辞相关的显性知识,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却没有多少提升。语言是两种语言的整体,即隐性语言和显性语言。两者中隐性语言还在语言整体中占绝大部分。但是在日常的古汉语修辞教学当中,学生却只接受到了有关于显性语言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只是接受到了全部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学到的知识也一定是极其不完整的。所以在古汉语修辞教学中加入隐性语言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隐性语言在古汉语修辞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地投入到古汉语中去,例如,在学习一首古诗前,可以给学生一个上句或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让学生自己想象然后填写,在感受原作者感受的同时,也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感受;或是可以让学生对原诗进行改编,加入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古汉语的印象,还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2.设置场景和语境

  通常,不同的情况下,所说的语言也不同;或是同样的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的意思不相同。在学习古汉语修辞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这是在什么场景下发生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体会这些古汉语在相应场景中的意思,感受自己在过程中的思维变化,使其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修辞。

  四、结语

  在研究语言时切记不要片面,不但要探索研究显性语言方面,还应在隐性语言研究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因为语言中的主体是隐性语言。隐性语言理论的出现不仅完善了语言,还为可能出现的新语言提供了依据。隐性语言的出现还为古汉语修辞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所以在古汉语修辞教学中更应该将显隐性语言结合,这样才能使传授的知识更具全面性和完整性,课堂上的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提高学生理解古汉语修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极高频字探索郭小武语言研究2001-08-3029

  2、 论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源类辨证韩陈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03-0128

  古代汉语论文篇二:《古代汉语戏剧文学教学》

  摘要: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古代汉语;戏剧文学

  一、与专业结合,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意义

  明确古代汉语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性质和功能,才能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古代汉语课的性质,首先是它的工具性,“主要集中体现在运用所学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古书的阅读方面,‘阅读’是其工具性最充分的直接体现。这一点也正是古汉语课的工具性与现代汉语课的工具性在‘工具’使用范围上的不同表现。现代汉语课的学习也是为了运用,但它不仅仅体现在对现代文的阅读上,它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指导人们更好地说话和写作上。学习古代汉语则没有说和写的要求。”[1]明确古代汉语的工具性这一特点,教师才可以在教学时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与安排教学内容,加大重点难点的教学力度,保证教学效果;学生才可以明确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作用,并依此确定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基础性和语言性也是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性质。

  所谓基础性,是指古代汉语是学习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等课程的基础,如果不具备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就无法看懂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献内容。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古代汉语课也是我们的基础课呢?我们不需要看很多古书,这门课程似乎与本专业没多大联系,学习起来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教师对课程性质和意义的讲述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很正常。笔者在讲授时,往往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与戏剧影视文学的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列举一两部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电影中的台词或场景,让他们找出里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如《走西口》里田青与田耀祖喝酒时,田青说:“我父亲叫田耀祖。”田耀祖说:“认识,原来他就是你的家父啊!”学生一听,马上指出:古代称呼自己的父亲是“家父”,称呼别人的父亲是“令尊”,应该说“原来他就是令尊啊”才对。《三国演义》中有曹操吃玉米的镜头,学生纷纷指出:玉米是明朝时候从美洲引进中国的,三国时期哪里会有呢?之后,教师再明确: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古代文化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就会不犯或少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古代汉语的语言性,教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对学生明确,因为许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分不清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差别,听课时不知如何分别对待。甚至认为古代汉语课讲过的文选,古代文学课不必再讲,古代文学课讲过的篇目,古代汉语也可略去。笔者第一节课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讲“绪论”时,就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同一部作品,古代文学偏重文学,侧重分析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古代汉语强调的是语言性,侧重对语言现象的分析和把握。只有对古汉语语言性有明确的认识,对古汉语课的学习内容才能了解得更加具体,从而采取适宜的方法来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授课时间只有一个学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呢?笔者认为,在授课时,古代汉语理论知识可以有选择地去讲授,不必像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那样讲得全面系统;应该重点介绍那些较为实用的、能够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内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不必拘泥于能够准确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的来龙去脉,集中体现在能够认识繁体字,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近的文言文,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古代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仍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授课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摇头晃脑地讲授知识、满堂灌,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记笔记,课堂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为了激发非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近些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古今结合,突出古代汉语的实用性

  古今汉语是“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继承发展来的,学好古代汉语,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语。笔者在给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讲课时,特别注意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古代汉语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遇到的语言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古代汉语很实用,离他们也并不遥远,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意义是从古代汉语沿袭或发展来的,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增强对这些词语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加深印象。比如“奔”字,现代汉语中是“奔跑”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意义呢?从简化字的字形上我们已经看不出来了,但是一看金文中的字形,上面是人甩着胳膊走,下面三只脚表示走得很急很快,不就是奔跑吗?再如,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开始,我们称为“元旦”。“元”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的是人最上面的部分即人头,由此引申出“开始”的意义。“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代表太阳刚从地面升起,本义“早晨”,引申出“天”的意义。“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还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还可以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比较透彻的理解,从而运用得更加准确。例如,“唯利是图”是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常见格式,“唯”是语气词,表示单一性、排他性;“是”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意即“只追求利益”。成语中词类活用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不胫而走、星罗棋布、风餐露宿、衣锦还乡、丰衣足食、不耻下问等等。这些成语典故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通过它们来讲古汉语语法知识,能起到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与古代文化相结合,增强古代汉语的知识性

  中国古代文化与古代汉语的关系相当密切。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曾谈到,“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2]“古汉语的教学虽然离不开字词解释及语言分析,但绝不应仅从语言到语言,而应将语言教学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下来进行,因为语言并不是孤立的。语言中变化最显著、最迅速的是词汇,词汇中很大一部分词语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含义。”[3]笔者讲授文选时,在帮助学生扫除字词理解上的障碍之后,还适当地把某些词语与古代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文中的古代文化内蕴,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增加学习的兴趣。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这句话中,“山陵崩”是用山陵倒塌指“太后死”,因为古人尤其是君主都忌讳“死”字,所以用“山陵崩”作为“死”的委婉说法。这种说法,除了避讳之外,还有尊君的意思。讲到这里,可以再继续延伸,语言虽然没有阶级性,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在语言的词汇中会有所反映。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是不能逾越的,统治阶级在某些词汇的使用上也体现出尊卑之分。《公羊传•隐公3年》中说:“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崩、薨、卒、不禄”是一组表示“死”的同义词,但使用对象不同。皇帝死称“崩、驾崩、山陵崩”等,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普通老百姓“死”才称“死”。“山陵崩”这种说法更能体现出封建时代君臣之间的等级关系。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字面上看是青色的衣衫,其实可以进一步与唐代的官服颜色联系起来讲解。官服分颜色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因为八九品的官员地位低,后来又借“青衫”指失意的官员。如此分析,就将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化结合到一起。这种综合、系统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

  (三)采用诵读、启发、归纳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古代汉语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古代书面语言中生疏的字词、抽象的语法规律很容易让学生们望而却步、失去兴趣。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诵读、启发、设疑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多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吟诵是形成并强化古汉语语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诵读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常用词的意义和各种句式的特点,提高古代汉语的语言感知能力。笔者在讲授文选时,大多选择故事情节生动、韵律突出、各类语言现象相对集中的经典作品来讲解。且每讲一篇文章,都要请学生诵读部分段落,并拿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来勉励他们:“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个字,不可少读一个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诵读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在诵读中领会文意,之后再串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所谓“不悱不愤,不启不发”,教师如果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巧妙地设计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讲解《鞌之战》“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中的“及”字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古汉语中“及”有哪些用法?明确是作动词“到”和连词“和”后,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在文中如何解释才合情合理呢?若作动词“到”讲,解张中了几箭?若作连词“和”讲,中了几箭?这样提问并启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法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讲语法部分的“名词用如动词”时,如何从形式上判断一个名词在句中用如动词是教学的难点。笔者给学生列举出二三十个句子,分成六组,引导学生在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己归纳总结出名词用如动词的六个条件。讲虚词“而”时,先列举学生熟悉的文献材料,让他们自己体会“而”连接的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再进行评讲和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知识信息更多地汇集到有限的课堂中来。多媒体技术因其灵活性、直观性、高容量性,成为课堂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单纯以粉笔板书费时又费力,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制作工具和课堂演示操控平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解汉字构造时,利用幻灯片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古文字用图片一一展示,可以使学生了解汉字形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演变过程,为进一步学习“六书”及依据字形推求字义打下基础。讲授“环、璧、玦、瑗”的区别时,用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四者在形状上的不同,既形象又直观。讲授《论语》时,播放《百家讲坛》栏目易中天教授讲孔子的一段视频和电影《孔子》,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孔子生平,更深刻地理解了孔子的思想。此外,笔者还注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讲授的文章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编写成剧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古代汉语课虽然难教、难学,但只要教学时注意选择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就会变难为易,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中同素异序词的研究洪丽娣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1046

  2、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池昌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2-2945

  古代汉语论文篇三:《浅谈古代汉语动词活用》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动词词类活用这种特殊语法现象一直是教与学的重点,弄清这一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本文从动词的语法特征谈起,辅以教材中实例,寻求一些可遵循的规律,以求能有助于大家走出古代汉语动词活用问题上的困境。

  关键词:古代汉语 动词 活用 规律

  词各有类,每类词都有区别于其他词类的特点和作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等,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句子的谓语,前面能够受副词修饰,能与副词组合,后面可带宾语。其实古代汉语中的动词也一样,结合例子来看看它们的特征。

  朝服衣冠,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见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一样可带宾语。当然也有不带宾语的,叫做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的活用后面再说。例句中的“服、窥、为、伐、破、取、拜”都是及物动词,后面都有名词或代词做它的支配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宾语,当然做动词宾语的不只是代词、名词,还有一些词组,例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这里第一例的动词“知”的宾语是个省略主语的动词组;第二例动词“以为”的宾语是个主谓词组。

  动词不仅能带宾语,还能带补语。例如: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天论》

  这里“愿”是动词,“于物之所以生”是介宾结构做它的补语。例句还告诉我们偏正词组也能作动词的宾语,“有”为动词,它的宾语“物之所以成”就是一个偏正词组。

  动词除了能带宾语,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受副词修饰。例如: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起义》

  “故”即故意,副词“数”即屡次,为表数副词,均作动词的修饰成分(也就是状语)。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是表敬副词,修饰动词“赦”。“尝”即曾经,时间副词,修饰动词“从”。

  当然动词还有其他特点,如可以重叠,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讲的是其主要语法功能及特点,目的在于与活用动词对照,以显示活用后的动词与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及特点不同,就是说动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句子结构中发生了词性变化,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动词可以转性为名词、形容词、副词,但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此分别举一些例子说明。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动词活用中最常见,在这里着重讲。动词转性为名词,在一些古汉语书中常称之为动词名物化。例如:

  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例句中带点的词都是名物化,它们给我们一个总的感觉,动词名物化首先要求句中动词具有明显的意义,如“救”表“救兵”,“出”表“出产物”、“入”表“收入物”,“伏”表“埋伏的军队”,“至”表“到这里的人”。

  其次,动词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肯定是转性活用为名词,例如: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里的“令”作“命令”解,“救”作“救兵”解,都是置于主语位,原本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一般来说,动词活用作主语是容易掌握也容易理解的,因它居句首,位置明显;动词名物化作宾语,相对说来,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但是也是有规律可找的。例如:

  追亡逐北。《过秦论》

  例句中的“亡”、“北”都是名物化的动词充当主要动词“追”、“逐”的宾语,“亡”为“逃走的人”、“北”为“溃败的军队”。这样的例子还有: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君子有三戒。 《论语・季氏》

  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孟子・滕文公下》

  “援”、“戒”、“闻”、“见”原本都是动词,这里都处在宾语的位置,也已活用为名词了,意为“援助力量”、“禁戒的事情”、“听觉”、“视觉”。

  由此可见:第一,凡是名物化的动词在句中都受到主要动词的支配和制约,第二,有时“之”、“其”之后的动词又无受它支配的对象(宾语),这个动词就会名物化;第三,介词结构“于”字前和“所”字后或者否定词“无”后的动词,后面无宾语,即转性为物化名词。总之,动词在一定的语法环境中代表人、事、物的名称,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这个动词就是名物化动词。

  二、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

  心知诵尔,意如飘风。《庄子》

  “饥”、“饿”本为动词,用在名词“色”、“莩”之前,而在“饥”、“饿”之前又有作谓语的主要动词“有”支配,与“色”、“莩”构成动宾词组(亦称动宾词组),显然“饥”、“饿”在句中起修饰作用,为定语,“饥色”为“饥饿的颜色”、“饿莩”即“饿死的人”。同样,“飘风”的“飘”字也是名词的附加成分(定语),与“风”构成偏正词组。总的来说,这些动词都是后面名词的定语。在名词前作定语是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而这一功能在例句中已经被动词“饥”、“饿”、“飘”字所担当,就是说“饥”、“饿”、“飘”已经具备形容词的性质而活用为形容词了。

  由是观之:动词转化为形容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它们的显著特点就是动词前有主要动词,而主要动词的宾语,为这一动词的修饰对象――偏正词组的中心词。


猜你喜欢:

1.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2.有关古代文学论文范文

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4.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5.汉语言文学论文作品范文

6.中文学术论文范文

123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