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
时间:
周忠军,周士英1由 分享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没有受过相当的要问讲习的训练或是没有受过相当的咬文嚼字的工夫的人,是不能了解大意的,至少了解不够正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语言,就是在接受语言文字基本信息的同时,从词句组合搭配,词句的韵律、节奏和气势,以及词句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情境等方面,对其深层的和言外的意义,表达的有效性与合适性等方面获得全面的理解,是对语言艺术美的全面感知与体验。
品味语言如咀嚼橄榄,越嚼越有味。
一、比较——辨析语言的微妙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必然选择最贴切的词语表达他的意趣和情感。而选择词语的妙处,尽在巧妙地搭配与组合之中。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写出了春风吹拂的动态,也写出了江南逐渐变绿的情态,尽显生机盎然的景象;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敲”,清脆舒缓的敲门声,衬托了月夜的幽静,也衬托了诗人孤寂怅然的心境。语文教学中,我们分析语言组合的精妙,也常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等方法与原词原句进行比较,辨别词语搭配的细微差别,挖掘其间的深刻蕴涵。
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我与学生一起品读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我适时提出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通过替换比较,揣摩品味,纷纷表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更能体现山林的寂静幽深,声音的淡远悠长。“飘”字写出了幽谷清净深远的意境和诗人飘忽神秘的感受。幽谷中“飘”来淡远悠长的伐木声,与清晨的露珠、肥硕的瓜果一起构成了冷泽而又温润的秋色图,传达出诗人淡然的心境和喜悦的心情。这样,我们就品出了“飘”字的神韵,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美妙和诗歌意境的无穷。
二、涵泳——咀嚼语言的韵味
涵泳就是反复吟诵,含英咀华,感受词句的韵律,揣摩词句的音调高低、语气轻重、节奏缓急等等的变化,咀嚼出作者当时的情感,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我曾听说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艺术家董行估的一个故事。1958年,“人艺”排演老舍的话剧《茶馆》,董行佶饰演马五爷,只有一场戏,一句台词:“二德子,你威风啊。”开始时,他只凭直觉把“威风”重读,又觉得不顺畅,加上一个“好”字,读成“二德子,你好威风啊。”后来,经过细读才恍然大悟,在吃洋教饭的马五爷眼里,像二德子这样的地痞,是没有威风可言的,这“威风”二字是反语,是轻蔑与不屑,这儿威风的不是二德子,是帝国主义走狗马五爷。这“好”字不但不能加,“威风”二字也不能读得太重。董行佶这才算读懂了老舍先生“用一句台词写活一个人物”的艺术功力。这个故事不仅是艺术家解读大师的鲜活例证,也是咀嚼涵泳,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艺术魅力的鲜活例证。
我在讲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诗时,对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一组对话,我让学生试着用各种不同的语调反复读。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就能感受到:读高了是批评与对抗,读重了是气愤与不满,读缓了是询问与应答,只有读得语调略低,语气略重,语速略快,才能读出母亲充满爱昵的嗔怪和孩子顽皮可爱的撒娇,才能读出母亲的温和慈祥,孩子的活泼天真,感受到诗歌中纯洁的童贞与圣洁的母爱,感受到母爱与童贞融合在一起的和谐温馨与欢乐幸福。
品味语言,就是在接受语言文字基本信息的同时,从词句组合搭配,词句的韵律、节奏和气势,以及词句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情境等方面,对其深层的和言外的意义,表达的有效性与合适性等方面获得全面的理解,是对语言艺术美的全面感知与体验。
品味语言如咀嚼橄榄,越嚼越有味。
一、比较——辨析语言的微妙
作者创作文学作品,必然选择最贴切的词语表达他的意趣和情感。而选择词语的妙处,尽在巧妙地搭配与组合之中。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写出了春风吹拂的动态,也写出了江南逐渐变绿的情态,尽显生机盎然的景象;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敲”,清脆舒缓的敲门声,衬托了月夜的幽静,也衬托了诗人孤寂怅然的心境。语文教学中,我们分析语言组合的精妙,也常采用替换、增删、移位等方法与原词原句进行比较,辨别词语搭配的细微差别,挖掘其间的深刻蕴涵。
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我与学生一起品读喜欢的诗句。一位学生说喜欢“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我适时提出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通过替换比较,揣摩品味,纷纷表示“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更能体现山林的寂静幽深,声音的淡远悠长。“飘”字写出了幽谷清净深远的意境和诗人飘忽神秘的感受。幽谷中“飘”来淡远悠长的伐木声,与清晨的露珠、肥硕的瓜果一起构成了冷泽而又温润的秋色图,传达出诗人淡然的心境和喜悦的心情。这样,我们就品出了“飘”字的神韵,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美妙和诗歌意境的无穷。
二、涵泳——咀嚼语言的韵味
涵泳就是反复吟诵,含英咀华,感受词句的韵律,揣摩词句的音调高低、语气轻重、节奏缓急等等的变化,咀嚼出作者当时的情感,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境界。我曾听说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艺术家董行估的一个故事。1958年,“人艺”排演老舍的话剧《茶馆》,董行佶饰演马五爷,只有一场戏,一句台词:“二德子,你威风啊。”开始时,他只凭直觉把“威风”重读,又觉得不顺畅,加上一个“好”字,读成“二德子,你好威风啊。”后来,经过细读才恍然大悟,在吃洋教饭的马五爷眼里,像二德子这样的地痞,是没有威风可言的,这“威风”二字是反语,是轻蔑与不屑,这儿威风的不是二德子,是帝国主义走狗马五爷。这“好”字不但不能加,“威风”二字也不能读得太重。董行佶这才算读懂了老舍先生“用一句台词写活一个人物”的艺术功力。这个故事不仅是艺术家解读大师的鲜活例证,也是咀嚼涵泳,品味语言,感受语言艺术魅力的鲜活例证。
我在讲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诗时,对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一组对话,我让学生试着用各种不同的语调反复读。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就能感受到:读高了是批评与对抗,读重了是气愤与不满,读缓了是询问与应答,只有读得语调略低,语气略重,语速略快,才能读出母亲充满爱昵的嗔怪和孩子顽皮可爱的撒娇,才能读出母亲的温和慈祥,孩子的活泼天真,感受到诗歌中纯洁的童贞与圣洁的母爱,感受到母爱与童贞融合在一起的和谐温馨与欢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