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 日本文学史论文

日本文学史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日本文学史论文

  日本文学的产生、发展、形成,及其写作背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较为复杂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学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日本文学史论文篇1

  浅析日本文学的独特性质

  摘要: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说似曾相识,犹如是隔了层纱,看似可以抓住,却又触及不到,这应该说是日本对我们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原因造成的。本文主要从日本文学史的概述出发,简略的概括了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然后详细的分析了日本文化下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和情趣性。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本文学;特性

  1、引言

  纵观日本民族的整个历史,在初期日本民族经历了路途漫长的史前发展,在公元初才逐渐步入了文明发展的大好时期,据我国后汉书记载,公元 57 年,日本王族进贡我大汉,光武帝以汉委奴国王印缓授予日本王族。到公元146年,日本发生动乱,直到公元 188 年邪马台女王的出现,才逐步统一了整个大和民族,并派使臣出使我国带方郡。公元 645 年经化大新才最终确立了以古代豪族为基础的天皇专政制度,公元1192年经源赖朝使日本走上了封建社会主义道路,公元 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发生,才最终使日本摆脱了封建社会主义的道路,最终过渡到了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日本整个民族是一个从未受到过异族侵略的民族,同时也是亚洲版图上第一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正因为其民族的发展史和地理条件,从而使得日本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性质。也正因为日本民族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得日本文学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2、日本文化下日本文学的基本特征

  日本因为其民族独特的发展史和地理条件的影响,使得日本民族其文化具有独特的性质,即海纳百川,却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按其文学发展的情况来说,可以把日本文学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称之为古代文学发展时期,主要是奈良和平安王朝,研究主要是处在奴隶社会时期的文学,大和时代主要是确立了口头文学,直到奈良时代才最终确立了以汉字书写的书面文学;第二个时期称之为是现代文学,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是大正后期、昭和时代以及平成年代的文学。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日本的无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推动着整个日本文化走向高潮,如叶山嘉树的著作《海上的人们》以及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等,这些都是现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作。而这两个时期的文学奠定了日本文学的三个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分开论述:(1) 结构单纯,从古代开始,我们知道文学大都是以短歌形式出现,后来才发展成为连歌、俳句等,因为在日语中不存在押韵的缘故,使得日本的诗歌极易与散文混同,形成独特的散文诗化现象,日本的随笔和文学都讲求文体的优美,这样就极大地促成了短篇小说形式的物语的发展,如现代小说《雪国》,就明显就是由短小形式组成的。短短三两句的俳句和短歌,却可以准确地表达文人的情感世界;(2) 文学性格含蓄、纤细。自古以来,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极大的促动了文学的发展。日本作家开始更多地追求平淡生活中的情感纤细体验,并在平淡的生活中展现出对社会、人生的冷静思索;(3) 模仿性强,变革迅速,大化革新后,日本向我国大陆开放,对我国古典文学模仿吸收后,勇于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

  3、日本文化下日本文学的相关特性

  3.1、日本文化下文学的脱政治性

  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即日本作家脱离政治、疏离社会的一种倾向,一般情况下是指对政治不闻不问。近代日本虽然在政治制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日本近现代的维新革命是自上而下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全都是由政治家进行确立的,作家是个局外人,不跟政治搭钩,所以仍然是保持着政治局外人的立场,再加上日本近现代作家都崇尚自由主义,他们以相近的趣味爱好才会结成同仁社团,而不是以政治倾向性分派立宗,如《游仙窟》、《万叶集》之类与社会政治毫无干系的文学作品,却受到日本大多数人的喜爱,甚至是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加以重视和保护。除特定时期的左翼无产阶级作家之外,其他作家参加党派和政治团体的几乎没有。

  他们认为,一个作家应该不能太靠近现实,只有脱离政治,脱离现实的地方才会有文学的风雅、幽玄以及象征美,这才能叫做是真正的艺术,这一点外国人是不能理解的,但这同时也是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成就了日本文学美的一个高深莫测的魅力。

  总之,日本文人认为在文学这种高级艺术里,如果吸收了政治的话,文学就会变得相当庸俗。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脱离政治的,日本文学的真正传统主要在宫廷妇女、法师、隐士和市民等之间承袭,这些人都不大怎么关心政治,从政治上来说他们都是属于局外人,这一点成就了日本文学的脱政治性。

  3.2 日本文化下文学的情趣性

  所谓日本文学的情趣性,指日本文学主要侧重情感的表现。简而言述就是日本文化下的日本文学情趣性和感受性相当发达。不管是长篇的物语,还是短小的俳句,都很注重文章情趣性和感受性的相关表达,如《源氏物语》、《风土》等,虽然卷帙浩繁,但在基本结构上仍是以是短篇“歌物语”为连缀,叙事也是相当片段化,其主要基调还是以情趣性和感受性为主。这就意味着其文章思想性、说教性、哲理性、逻辑性以及叙事性相对薄弱。日本和歌、俳句形式在表现形式下都十分短小,只能描写简单的物象,表现瞬间的情感波动和即时的心理感受。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日本文化中日语句子的表现形式更侧重感情的因素,而不那么注重理智的因素。

  日语句子的表现形式更适于表达感情的、情绪的细微差别,而不那么适于表达逻辑的正确性,日语不注重严密准确地表现事物,而满足于模糊的、类型化的表述。在早期的日语中,用来表示感性的或心灵的感情状态的语汇是很丰富的,但用来表示能动的、思维的、理智的和推理作用的语汇却非常贫乏。日语词汇绝大部分是具体直观的,极难表达抽象的概念。从而造就了日本文学的情趣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文学是一个文化的大熔炉,因为其本土的发展史和地理因素这个独特的文化下,日本文学不仅是简单的模仿,更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学模仿和创新精神使其发展出适合日本本土文学发展的特性,并保持了自己文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

  [1]王长新.日本文学史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 [M].东京:东京书籍株式会社,2007

  日本文学史论文篇2

  浅析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摘 要】文章以时间线索来解读中国在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他这形象,通过研究勾勒出中国形象在日本近代文学的衍变,首先分析了明治年间日本作家笔下中国形象是游移于现实与经典之间的概念,大正时代的日本作家把中国看做日本的东方观点,并且在大正文学中对中国形象定位为“支那趣味”,最明显的一点是当时作家在中国寻找怀旧的情绪和异国的情调,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对中国美好的想象慢慢破灭,之后近代中国的形象在这昭和时期得到了相对准确的建构。受到汉语言经典文本的叙述模式和强大的意识形态框架的支配,在日本作家的思想中对中国的形象有一定的曲解和误解,日本的近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在经典文本和帝国文化意识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关于语言的幻象。

  【关键词】日本;近代文学;中国形象

  中国对于日本来说更多的了解在于细节方面,在日本作家眼里也不能够完全的体会到实体的震撼,一些日本人即使亲自体会中国的存在也无法整体的感受到中国的庞大,只能感受到中国一个微小的局部,因为无法整体的感知中国的形象,所以就不能够建立在一个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来叙述中国这一实体。日本人关于中国的来源来自日本人对中国的叙事方面,这些叙事主要分为虚构的文学小说,叙事诗体,也包括一些所谓的纪实,但是真实情况是对于“真实”的人为的取舍和改写而产生有误差的游记与报道等的,这些来源千差万别,视角千变万化,所以呈现出来的叙事有相当大的差异,所以中国的形象在日本人眼里经常是变幻不定的。叙事建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时会因为意识形态而产生一定的误解,产生错误的信息来源,所以文学特征也强烈的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所以中国在日本近代文学中是一个意识形态形象,也是一个文学的形象。

  一、明治年代:从文本到现实

  (一)明治年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结束了德川幕府统治下闭关锁国的国策,开始打开国门看世界,当时在清政府统治下腐朽的中国暴漏在日本人的面前,日本人无法将记忆中盛世的中华帝国与当前衰败的帝国联系在一起,引发了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心。在明治维新时代的初期,日本文学和日本社会的西洋化的转变,日本人民极力想改变落后的状态而追随西方先进的文明,他们急于抛弃过去的日本文学和汉学的学习。日本知识分子使用假名来标记书本代表着有叛逆心理的学习,也看出来对新文明的向往。这一时代的特征是日本盲目西化的过程,但是在这一时段过去后,日本人民开始了对古典文学的回归,日本的文坛诞生了古典主义思潮开始对中国历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研究,代表人物有幸田露伴,她对中国文学和汉学文学的修养崇安了喜爱,对汉学的热爱可以看出对西方科学精神的反抗,研究中国文学成为逃避世事和消极反抗时代的避风港,这一时期,日本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是对抗盲目西化的最重要的利器之一。中国文化代表着高尚的道德和脱俗的品质,与日本民族经典概念上重合,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精神故园。

  古代中国在日本作家笔下的含义在于超越现实和生活的层面,实现梦想和寄托希望的乌托邦,这些都是脱离现实的对中国的仰视,是有很大缺陷的。明治维新和日清战争爆发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战争的本身改变了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日本重新定位了与中国和欧美列强的关系,制定了称霸东亚的政策,日本政府为了让日本国民忘记艰苦的生活,将灌输中国人和朝鲜人的作为劣等民族的观念灌输给国民,这一期间的日本文学具有浓烈的殖民主义特色,是日本文化史的一部分,被今天称之为殖民文学,殖民文学与殖民的思想以文字的形式照相呼应,两者密不可分。日清战争之后,日本对古代中国的看法从仰视转化为俯视,但是日本作家普遍有高深的汉学研究素养,日本作家对中国的视角游离于现实和文本之间,但这种转换从根本上切断了日本作家对古代中国的美好想象,所以日本作家笔下呈现出割裂的状态。

  明治时代的日本作家要与中国的现实保持相当的距离是因为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汉学的影响,虽然入侵了中国但是完全不能够涉入中国的现实,所以他们依然保留着对中国唐诗宋词和水墨画艺术氛围的熏陶,明治时代的日本作家依旧认为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国家,但也讽刺在现实中中国的苦力与新型城市的恶俗文化,这些日本汉学家在叙述中把重点放在了空洞的艺术灵感的升华,而没有关注与正是的中国百姓的生存现实状况,表达出对于虚幻的艺术至上的憧憬而忽视平庸的真实。在那一个时代,真正的中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相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中国才能满足日本作家对自己作为宗主国国民的美妙感觉。因而,他们对真正中国的观察是少得可怜的。这使他们对现实中国的描述不可避免地显得肤浅而幼稚。他们想要描述的只是他们自己。

  (二)海上的遥望

  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都受到了汉学的熏陶,用假名注释来诵读庞大的汉学文学书籍。他们对中国古代的形象是宏达壮美的意向,是浪漫夸张的,文辞博大精深的。通过日清战争之后才逐渐了解到现实中国与臆想中的中国的差距,这些现实都是日本作家对中国的文本幻想的幻灭,日本近代文学与日清战争的爆发几乎是同步的进行中,通过日清战争日本作家看到了苟延残喘和国力衰微的近代中国,他们从惊讶中使中国的经典形象从文本走向了现实,中国也不是他们臆想中的盛唐笔下的乐土,也不是三国豪杰和水浒英雄的故乡,而是被贫困和战乱折磨的土地。他们对中国丑陋的现实表示震惊和失望,同时对自己的发展沾沾自喜,他们第一次在中国的衰败中看到了自身的强大。

  (三)诗意的言说

  诗意的言说主要发生在明治年间的日俄战争爆发时期,日本的近代文学是上的巨匠之一森欧外作为日本陆军的军医部长出征中国的满洲,当年签订了日俄和解条约,1906年凯旋回国,在战争期间,他擅长写长歌,体律诗,短歌等形式将自己在战斗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记录下来,其中“歌日记”是战场的创作部分,共分有五个部分,“歌日记”的一章中与现实的中国很是贴近,可以看出作者对对外战争的看法和对中国固有的形象,他作为日本军官,必须讴歌战争,为官兵来鼓舞士气,所以“歌日记”既有文学方面的性质,又有纪实主义的现实意义,他有时会拜托军官的外壳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对战争的反应是隐晦的,对战争的残酷也进行了抽象的处理,以及对士官精神的鼓舞。其中写到了中国大地当时的环境,战争的牺牲者的鲜血染红了满洲大地,与落日的火红投影在大地上交相辉映,衬托出来了战争的苍凉。

  还要考虑到日俄战争的背景,日本对中国的情感表现的很复杂,一方面他们不能够过分的丑化中国,因为毕竟是日俄进行的战争,和当时的国际局势有相当大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日本人面对中国那种发自内心的民族优越感,日本作家在日俄战争期间的表述体现出作为想象主体对自身殖民者身份的塑造和确认,也包含了中国作为想象对象被日本作家意向无可避免的宿命。中国形象在日本作家的笔下成为一种简单明了,充满殖民偏见的形象,表达出在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美好的幻想和对丑陋现实的转化。

  (四)匆匆一瞥

  在这一时期的日本作家心目中,是对中国光辉的古代幻想的支离破碎的冲击阶段,现实的中国暴露在他们面前,面对中国的现实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和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他们也建立了偶写表述中国的模式并且对日后的日本作家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总体上表现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缅怀之情,和对近现代中国衰落的诧异之情,这些情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对古代中国美好想象与近代中国丑陋面孔的震惊于憎恶之间的过渡阶段。明治天皇去世之后,日本进入了大正年代,文坛上出现的中国热被称为“支那趣味”,在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中国题材作品中充满了殖民主义的偏见和浪漫异国的情调,中国形象也在日本文学中表现的日益复杂化。

  二、大正年代:“支那趣味”

  (一)大正日本文学中的“东方主义”

  大正时代是日本短暂而动荡的时代,告别了明治天皇的武士道思想和中国儒家思想的熏陶,日本政府逐步推行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略,不断扩大在中国的殖民势力,国内局势动荡,国内民主主义运动和无产积极运动风起云涌,法西斯主义不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随着近代化的发展,日本崛起成为亚洲第一强国。大正年代的日本文学呈现出与明治年代的文学完全不同,欧洲近代文化思想对其影响越来越明显,一定程度上压过了日本古典文学和汉文学。大正年代的日本作家是汉文学和中国文学产生裂痕后的最后一代人,他们既受到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也受到欧洲崇尚理性和科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日本作家眼里“中国”是一个观念,它的意义在于一个富有魅力的未知世界的,超越了一个真实的理想空间,中国的形象意义远远超越了本身的意义,是一个观念的事实而不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中国”在大正年间的日本作家笔下是唯美和艺术的,浪漫的结合。同时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还包括日本局方对于自身殖民者身份的确认和身份的优越感,生活中的文学表现出对异国的向往之情。这时也形成了所谓的“东方视角”,中国的实体和观念在大正时代的日本文学中同时存在,交错。同时在大正时代的日本文学中,对现实中国的描述与古典中国的描述还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冲突,但是激起了他们对真实中国了解的欲望。

  (二)“支那趣味”的出现

  总体来说,支那趣味主要是指对中国在生活上和文化上的热爱,其中的中国并不是真正的中国,而是汉语构建的浪漫的,艺术的,古典的中国幻象,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对汉学有一定修养的日本知识分子,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中国的向往,这些向往表达出他们的一种怀旧的情绪,也表达出他们对浪漫异国情调的不断追求。在当时时代背景下,西洋是进步的,科学的,理性的。东洋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古典美的,奇妙的有趣的地方,所以他们通过支那趣味来寻找异国的浪漫情调,表达出对历史辽阔土地的向往和追寻。

  (三)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是夏目漱石弟子中对中国文学修养最高的一位,他的成名作都是有关于中国的作品,有些取材于中国的古代典籍,例如《酒虫》《杜子春》《秋山图》等的,有些以现代的中国为舞台创作了一系列短片小说《湖南之扇》《南京的基督》为代表,还要1921年中国旅行记《支那游记》等著名的描写具体城市的游记。芥川龙之介笔下的中国有时是神秘的,浪漫的,有时又露出本来社会的肮脏和丑陋的嘴脸,他的文笔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徘徊,芥川龙之介用作品表达出对中国的知识和中国的想象,也表达自己对中国的失望之情,体现出大正时代“支那趣味”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到衰落的过程。

  三、昭和年代:“魔都”上海

  (一)昭和年代日本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日本作家对于沿海地区在各个帝国主义势力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近代化都市的体验大大削弱了日本作家心中古老,原始,落后的中国形象,这里霓虹灯的舞厅,变幻莫测的证券市场都是日本作家对上海的真实感受,是一种摩登的,现代的,光怪陆离的体验。上海作为“魔都”的形象逐渐在日本作家的观念中稳定下来,昭和初年出现了以上海为舞台的文学作品,对上海的印象逐步替代落后的,原始的东方形象。上海这一特别的形象促使日本作家将目光投向中国的现实,在这里日本作家体会到西方近代影响下被扭曲的亚洲的缩影。他们不仅仅将目光投入到上海的本身,而是普遍意义上加强对东西方距离冲突和融合的探索。总体来说在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文学中的中国依旧是多样化的,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文学进入了战争时期的黑暗时期,法西斯主义充斥着日本的文坛。

  (二)“上海”对文本中国的解构

  在明治时期,上海就进入了日本作家的视野中,日清战争和日俄战争使日本人在上海的数量大大的增多,在日本文坛上有名气的作家先后在上海体验生活,比如在上海开办日本人的上海东文学社并在上海任教,田岗领云受到了民族主义的影响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相信支教大陆可以实现他的理想。

  (三)横光利一与《上海》

  横光利一是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新感觉派的日本著名作家之一,他一贯主张文学革命,主张使用象征性的手法和大胆的文章构造追求文学上的创新,她一直主张的革命的文学,追求文学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阵营对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派作家加入了无产阶级文学的阵营之中,横光利一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当时芥川龙之介建议他去上海走一走,在文中他批判上海是一个罪恶的城市,主要的目的在于想让横光利一通过真实的体验上海,来描述激烈的中国现实和幻想中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所以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的城市,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城市。

  (四)“魔都”形象的坍塌

  曾经是日本作家梦寐以求的冒险天地上海在随着工人运动的频繁爆发和民族运动的发展逐渐从魔都转化为战场,1932年上海爆发战争,虹口在内的闸北地区成为中日军队的战场,这次战争的报告文学包括《日本的颤栗上海篇》,在日本的文学家笔下的上海失去了魔都固有的魅力,成为战争文学中常见的硝烟弥漫的战场。

  四、昭和年代:革命的中国

  (一)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对中国的关注

  昭和年代无产阶级日本作家关注中国的方式和其他流派的日本作家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不再以异国情调和文学趣味来描写中国,而是直面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人民的生活和中国的现实形象,他们不再缅怀汉语经典所构建的虚幻的中国光辉形象,也不再以殖民主义的偏见来异化现代中国的现实,他们主要描写了受剥削和压迫的中国劳工的阶层和风起云涌的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他们笔下的中国无产阶级饿不再是单纯的苦力,他们对苦力充满同情,有着阶级的情谊,取代了殖民度国家人民的歧视和排斥,民族意识被阶级意识所取代。

  (二)质朴的友情

  里村欣三是日本近代文学对中国劳动者表述的代表,在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劳动者在日本的形象就是肮脏的,怪异的,琐碎的异类,他们没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在里村欣三的笔下充满了对苦力的阶级同情,这就是对身份意识的变革,尽管这些依旧摆脱不了日本文学的殖民主义的偏见,但是他依旧颠覆了其他文学中固有的支那苦力形象,这是一个突破,但是里村欣三对中国劳动者依旧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没有完全摆脱殖民主义的色彩。“中国”在里村欣三笔下延续、断裂和破碎,暗示着里村本人作为精神主体在时代巨浪的席卷下翻滚沉浮的痛苦经历。

  (三)高声的召唤

  随着日本无产阶级饿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无产阶级文学的政治性也越来越强,昭和6年日本无产者的革命运动达到了高峰,在涉及中国题材的作品中,政治性展现出的思想形象也十分明显,许多无产阶级日本作家由于战争的影响最终在日本政府的监视和逼迫之下,许多作家沦为宣传法西斯主义的先锋,成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史上的污点,但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没有在能够恢复昭和年初的辉煌,最终随着社会的变迁而销声匿迹。

  五、结语

  影响日本作家对中国形象和态度的主要受到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和作家私人的体验,近代中国的形象在日本文学史中浓缩成为日本民族的近代史,如果说古代中国的形象象征着日本作家青年的岁月,那么近代中国的形象表达出日本民族的沧桑巨变和作家疲惫和痛苦的内心挣扎的中年形象。

  参考文献

  [1] 幸田露伴.太公望・王羲之[M].日本:新潮社,1994.

  [2] 夏目漱石.漱石文学全集(第十卷)[M].日本:集英社,1983.

  [3] 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M].日本:佐久良奢房,1908.

猜你喜欢:

307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