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怎么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篇1
浅谈唐宋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
摘 要:唐宋女性文学的发展在古代女性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从唐宋女性文学发展概况入手,着重论述唐宋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从相思之情、忧国忧家、争取自由等思想内涵方面进行举例说明,展现唐宋女性文学思想之光芒。
关键词:唐宋;女性文学;思想内涵
一、唐宋女性文学发展概况
唐宋时期,女性的思想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女性作家留下了大量作品。从《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和《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统计出唐宋共197位女性作家,唐至五代85人,宋105人,辽金7人,留下作品约五百多篇。其成员来源广,有宫女、妃子、大家闺秀、贫家小女、青楼妓女等。
唐宋时代的大环境使得女性作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下了许多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品,下面以相思之情、忧国忧家、争取自由等方面来论述。
二、唐宋女性文学思想内涵探寻
(一)相思之情
1、思念家乡;2、男女相思。
1、思念家乡是离开国家或者家乡后思念故土的情感。宜芬公主,她姿容秀丽,有才色,天宝四年,皇家把她下嫁奚族之质子,为民族团结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她却十分怀念故土,回忆昔日生活,写出“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这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又如李清照《蝶恋花》(上已召亲族)词中说“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借助“梦长安”来表达自己的故国之念。从女性角度的思乡之情多添了几份惆怅与哀怨,这与女性内心细腻的情感有关。
2、男女相思有很多种不同的发生背景,有内心的甜蜜与期许,也有哀怨与悲痛。“书中无别意,惆怅久离居”(唐上官昭容《彩书怨》)。细雨绵绵,独守空房,更感到孤独,“窗前细雨日啾啾,妾在闺中独自愁”(唐晁采《雨中忆夫》)。又如“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宋朱秋娘《菩萨蛮》),更是留下了千古绝唱。
宋代词家李清照留下了很多思夫词,有很多经典作品传世。“独抱浓愁天妇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写思妇剪弄灯花。一方面突出了孤灯只影的思妇形象,一方面突出了人求吉兆,愿良人早归的诚挚心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词,在词中,作者以“薄雾浓云”的闷人天气起首来衬托主人公的黯然心情,使人感到日长难度。而这又是“佳节又重阳”,以往都是夫妇两人对月赏花,共度佳节,而现在却是夫妻离别。所以这佳节美景更勾起了作者的离愁别恨,最后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结束全篇。此处的“瘦”字与开头的“愁”字遥相呼应,正因为离愁万种,所以衣带渐宽,“人比黄花瘦”。黄花已自清瘦,而人比黄花更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极端思念之情。
(二)忧国忧家,爱国主义思想
自古女性多情而非多义,政治上极少参与,因而拥有爱国诗篇也属难得,但这正体现了女性思想当中的积极面。
她们或指出统治者的奢靡成风,不思进取,或抒发亡国之忧。唐刘瑶《阖闾城怀古》:“玉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唯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借古讽今。“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在诗中,李清照警告宋徽宗不要重蹈古人覆辙。吴淑真、金德淑等官人,都抒发了亡国之忧,往昔壮丽河山已逝,现只能对月空愁,长歌当哭。“目断乐南半壁,恨长淮,已非吾土”(南宋官人《水龙吟》)。《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全词通过作者那如山的愁,如河的泪,把她那种为国破家亡所痛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女性与爱国志士同呼吸,共命运,力图挽救危机,复我山河。女性文学由是有慷慨壮烈的特征。
(三)争取自由
宫女嫔妃、青楼妓女是这类文学的主力军,因为宫女和妓女是社会底层,被无情的社会玩弄和吞噬。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天宝官人《题洛苑梧叶上》)。宫女追求自由的精神划破了层层封建地狱,在女性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青楼妓女生活在社会底层,精神和肉体都受着伤害。唐宋著名妓女有薛涛、鱼玄机等。天台营妓严蕊《自陈词》:“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总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头,莫问妇归去。”她感叹命运之不济,对未来充满希冀。李少云的《梅花》:“素艳明寒雪,清香似晚风。可怜浑似我,雪落此山路。”体现了妓女的形象,她们看破红尘,与世无争,寄情于草木,内心的纯净与生活面的狭窄在文学作品中显而易见。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中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化用了《离骚》中的“欲少留此灵锁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出了人世间的不自由,表明对自由的向往。
唐宋女性文学的思想内涵既多元又深刻,这些诗词作品中不乏上乘之作,读来也引发人深思。回望历史,女性追求自身平等与自由的思想与行为总是受到阻碍,因而女性文学作品在当时不受重视。当代有更多的女性作家作品,也有女权运动,历史让我们对当今的女性地位与思想能有更清楚的对待与认知,女性文学作为一个课题也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参考文献:
[1]苏者聪选注,中国历代妇女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2]周道荣、许云栩、黄奇珍编造,中国历代女子诗词选,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8月第一版.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篇2
浅析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其历史渊远悠长,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表现。文学的本质是追求真善美,也是意识形态的物化,在这个基础上,对人的修养能起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追求 修养 内在潜力
一、汉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
文字的起源,从远古的壁画、岩画发展到甲骨文象形文字阶段,是汉语言文字的诞生过程。古人发明了文字以后的最初时期,文字的最初功能是表达、传播人类智力发展后所产生的思想,这种思想远远超乎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所能表达的思想。不仅以数字替代记事的结绳,还把各种亲历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述下来,可以使读者再现记述者的所见所闻。这个时期,文字的功能主要是记录、传播思想的工具,它开拓了人类思想交流的广阔天地。文学是通过文字,把人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述、升华、再创造的过程。它极大的开发了人类的思想空间,为启迪人类智慧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二、 对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之中,汉语言文学形成了其特有的式以及风格特征。但是和世界文学一样 ,无外三者:真、善、美。
1、对真追求
不管文学还是客观的人,对真孜孜诉求。不管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还是正面的主人公 ,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本真。文学所追求的真,可以分为两方面进行理解 :(1)客观的真。客观的真,是指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候,多以客观生活为基础 ,来写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客观上的“真”不仅是对客观环境进行如实的描写,也对客观人物的环境进行如实描写。客观的真,既是文学作品环境的真。(2)内在的真。这多指在叙述人物的心理时,进行真的描写。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都务求真实而写作,不管这心理是对是错,是否符合逻辑都求真实的表出来。内在的真,就是文学作品人物内心真。
2对善追求
善恶有分 ,是人在后天养成的品质,而文则直观的把它表现出来。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其描写的有善,对善的歌颂,对善的渴求 ,对善的淋漓尽致的描绘有的时候是用恶来衬托善,此外,用“善”来言善。例如:沈从文的 《边城》没有恶人,全是善者,虽然最后结局不好。却把“善”发挥到极点。虽然有全描写善的文学作品,但是不会存在全描写恶的文学作品,“恶”不能独立材,只有善可以。
3、对美追求
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追求美,也在本质上追求。对于文学的形式,不管是整饬的还是散落的,其都追求式的美,没事多种多样的,也是多层面的。诗歌形式之美整饬押韵,散文形式之美是散乱无序之美。不过这两种式的美已经渐渐结合在一起。在本质上追求美 ,就是在主上追求美,文学主题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其主题都美的。既是正面的主人公最后没能完成 目标而死亡,例如哈姆雷特,但是其主题也是美的:悲壮之美。追求美。是文最外在的表现,美既是文学,文学既是美。
三、汉语言文字的内在潜力
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它的独特的长处,汉语不例外有它独有的文学潜力,它一字一义,一字一音这种特质,使诗、词、赋、曲等这些文学奇葩的产生和发展,有了它必须的土壤。在《诗经》的基础上,把诗这一文学形式推向极致。穷绝中华五千年历史,唐诗对于诗这一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形式创造和完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汉语言文学所特有的诗的美。唐诗绮丽美妙,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精彩纷呈。及至宋代,宋朝人潜心投入了词的创作,后世人只有仰视的份儿。当然,词只是宋朝艺术园林中最美丽的花朵之一,该朝代的散文、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同样惹人注目。同样,元朝人另辟溪径,把戏剧、散曲这种新诗歌艺术形式推到了极致。
四、提高汉语言文学对人的修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也就有不同的修养。有的人见义勇为,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好逸恶劳,有的勤劳肯干,这就说明了修养的有不同性质,有不同 的表现。各式各样的修养 ,在总的要求上,却有一个质的规约,那就是向真,善 ,美方向发展。这正好和文学的追求一样,文学的追求,客观上来说 ,也就本质上人的修养的追求。
首先、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人的修养。
文学,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天地,只要进入到文学的世界,你就会被其所有美好的东西所包裹。对于人的修养,文学则能提高人的修养。修养,首先就是“修”,有什么样的“修”,就有什么样的 “养”。人的后天模仿性很强 ,不管是对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人区分好坏的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后天的道德基础上形成的。
其次、汉语言文学能够修正人的修养。
人的修养是各有特色 的,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文学对于好的一面, 可以使其更加坚固的存在,对于坏的一面,则能细致的修 正。文学,因其内在规律的性的存在。对人发之以感染力, 让人陷入情知理的思考,以反思自己的行为。人对情知理的思考,是一个久远的课题 ,其历史源远流长。
最后、汉语言文学能够指导人的修养。
修养是后天的修为, 其需要对一定的物质形态进行模仿,而文学则能很好的指导人的 “模仿”。修养的模仿,可以是现实的行为方式,也可 以是虚拟的行为方式。对于现实的行为方式,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瑕疵,世上没有圣人。圣人这个名词只是给圣人取的 客观名字而已,其实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
在此基础上。人模仿的行为方式.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偏差。汉语 言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代表 ,是中国长达5000年的人类文明的 结晶,也是中国人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对国人的修养起着 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汉语言文学对人修养的作用.尤其在现在异化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规范自己的修养,美化自己的修养。使文学和修养有机的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J].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
[2]郑淑媛_先秦儒家的精神修养[J].人民出版.2006年12月
[3]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J].中国社科.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