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

  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与近现代以来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篇1

  浅论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摘 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近年来,媒体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严重地影响着媒体的公信力。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传媒竞争的激烈、记者自身职业素养不到位、撰稿人为谋取私利而胡编乱造、编者的疏忽大意是主要原因。本文除了简单论述假新闻产生的背景、成因和危害,还简述编辑人员甄别和防范假新闻的方法。

  关键词:假新闻;成因;危害;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受众经常听到各式各样的假新闻,也对年末各大媒体评价出来的假新闻耳熟能详。从纸质媒体到电视媒体再到网络媒体,假新闻在我们身边已经无孔不入。那何谓假新闻?笔者在研读大量以假新闻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的基础上,得到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媒体报道的、无可靠消息来源的、蓄意或无心之失造成的基本失实或完全失实的新闻。

  一、假新闻产生的背景

  当前新闻业竞争空前激烈,要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媒体普遍追求最新的新闻、独家新闻。在记者编辑利用自己的新闻敏感筛选新闻线索和采写新闻的时候,要确保时效性并使自己的判断百分之百正确并非易事,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制造出千夫所指的假新闻。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在给我们带来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其强大的自由性和原创性使得信息发布和传输没有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微博、贴吧、论坛、博客等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和多样化,简便和多样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在最大限度让受众享有信息传播的便捷的同时,也深受虚假新闻泛滥之害。

  在信息发布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在数量上,它又具有海量性。这两重特点往往导致信息来源难以查证。同时,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利用大量耸人听闻的内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根据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多数派好比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少数派往这个磁场靠近,结果只能导致多数派(谬误)越强,少数派(真理)越弱。

  当假新闻真正受到大众的普遍质疑而不是只停留在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和相关人士的,假新闻的传播和覆盖面早已经扩大,恶劣影响已经覆水难收。

  二、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首先,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

  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另类的假新闻产生的客观原因。新闻要求时效性, 但是新闻事件的突发性和不稳定性又给记者编辑及早把握新闻事实制造了相当的难度,有时合理的推测也可能和事实相悖。

  笔者仍然记得,2004年8月29日在奥运会女排决赛时,前两局中国队以0比2落后于俄罗斯队。当时新浪网在比赛尚未结束就发布“女排姑娘奋战不敌俄罗斯,20年奥运冠军梦惜未能圆”的消息,然而事实却是:中国女排绝地反击搬的连扳三局,最终拿下了阔别多年的奥运金牌!新浪网在之前就已预先做好正负两个不同的模版,但在对页面进行更新时,误将模版预备代码发布,诚然是因抢新闻所致。

  其次,媒体从业人员的急功近利和主观素质因素是出现另类的假新闻的直接原因。 五年前,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一期节目,题为“纸做的包子”,播出了该台记者暗访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一无照加工点使用废旧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新闻。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惊动了北京市委和公安系统。15日,北京市公安成立专案小组进行调查。7天后,案情大白:原来是记者一手炮制的假新闻。

  近几年来,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类似于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扒粪运动”,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层出不穷。有些媒体是为了实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少数媒体则完全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捕风捉影,片面夸大问题的实质和严重程度,但是无一例外的,它们都给报道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让刚刚到北京电视台工作的訾北佳看到了名利双收的“曙光”,于是一手策划报道了整个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最后,他律的不到位是假新闻出现的重要的客观原因:

  东窗事发之后,制作这则假新闻的记者訾北佳很快被刑事拘捕,而北京电视台在最短时间内发出正式声明:訾北佳只是该台的一“临时工作人员”。并号召全台员工引以为鉴。尽管北京电视台极力撇清和该临时工的关系,但是这一说法很难自圆其说。首先,根据笔者了解,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有相关硬性规定:临时工作人员(包括实习主持人、实习记者、通讯员)制作的新闻不予播出;其次,即使北京电视台真的允许新闻的播出不受员工身份级别的限制,该台也难辞其咎,因为审核新闻节目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对内容是否属实进行质疑和调查。

  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一个明确的、专门的针对该行业的法律条文,没有法律的约束,使得国家对该行业的管理处于空窗状态,出现问题的时候用人单位通过滥用法律漏洞,置身事外,把责任完全推卸到临时工身上。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不力或是缺失,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新闻失实的存在。可以预见,如果从新闻媒体的聘用环节到新闻从业者的离职,包括在处理用人单位和临时工的关系时,国家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法律给予刚性的规定,那么造假违法的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三、假新闻产生的危害

  首先,假新闻危害了新闻的生命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的今日,只有真实的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新闻应该具备的价值。

  第二,假新闻易误导舆论。新闻报道应该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应该正确引导舆论,这是新闻媒体肩负的使命。但是,假的报道却容易迷惑受众,从而把舆论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第三,假新闻破坏媒体公信力。对普通受众来说,对外部世界变化、运动和发展状况的认识和把握,几乎全部来自于大众传播媒介和公知所描绘和传递的那样。在信息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深深地依赖于大众传媒。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个人都具有这种依赖性。而一旦假新闻被人们戳破,人们对媒体固有的依赖性就会被破坏,媒体的公信力就要受到影响。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媒体的公信力在受众心中被削弱或遭到破坏之后,在当今众多可供选择的媒介中,受众必然做出新的选择。

  第四,假新闻损害受众的知情权。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拥有知情权,同理,受众对于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件有知情权,假新闻的播送不仅剥夺了受众的知情权,还可能使受众由于信息错误产生一系列行动上的损失,严重者则会危及受众生命安全。

  四、编辑人员如何甄别和防范假新闻

  第一,采用可靠的信息来源。在重大新闻的采用上,除了参考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外,还可以查阅《人民日报》等传统纸媒,虽然这些权威媒体的时效性不及网络,但是其制作和播出的新闻经过了一层层的审核,真实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具有网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相反,网络上出现的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编辑人员采用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小心求证、多方核实;新闻在被查实之前,切忌刊载或者播出。

  第二,仔细验证信息来源。由于一些假新闻会冒名传统媒体发布,所以转载自传统媒体的新闻消息,一定追根溯源。利用百度、Google等的搜索引擎功能,搜索出信息的最初刊发媒体和刊发时间,并找出相应的版面。

  最后,用常识和逻辑推敲稿件内容。新闻编辑人员大多数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具备一定的科学常识、人文常识和逻辑思维,利用已有常识和逻辑来推断消息的真实性是新闻编辑甄别真假新闻最有效、最迅捷的途径。

  能够完成以上几点,基本上可以保证网络假新闻无所遁形,但这要求新闻编辑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网络技术能力,还有足够的冷静和耐心。

  追根溯源,要坚决杜绝假新闻,记者是关键。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胜,靠的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假新闻,首先拼的是采写技巧,其次是能力,最后是人格。不只是新闻,其实各行各业都是如此。新闻前辈范长江在《通讯与论文》一书中写道:“有了健全的人格,才可以配做新闻记者。”任何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文如其人,文品即人品。唯有如此,新闻工作人员才会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信仰,才会有强烈的自律精神。

  优秀的记者通过报道客观准确的真新闻实现自身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敏锐的洞察力,察常人所不察,写他人之所不及,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兼顾。

  正如美国传播学巨擘李普曼曾说:新闻就像黑夜里的探照灯,它只能把一个区域照亮,让我们注意到这个有限的区域内发生了什么,但是其他的部分却处于黑暗之中。在当今中国各种法律制度都还不够完善的情况的下,新闻记者如何通过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把“有限的区域”照亮,让受众看清事实的庐山真面目,重新树立新闻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重拾“无冕之王”的桂冠,这不仅依赖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还需要行业法律法规的他律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闵大洪.从网络谣言到网络假新闻[OL].人民网,2006-07-21.

  [2] 朱云龙.网民对信息的“把关”[J].网络传播,2006(5).

  [3] 陈力丹.假新闻何以泛滥成灾[J].新闻记者,2002(2).

  [4] 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 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业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2003(1).

  [7] 曹鹏.影响力概念的提出与媒介核心竞争力简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8] 何静,谈路明.受众期待视野下的假新闻报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9] 权亚楠.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假新闻的问题探析[J].东南传播,2011(3).

  [10] 陈边,新龙.媒体公信力的阴影——对近年假新闻的一些分析[J].现代传播,2011(10).

  [11] 许可,王鑫.浅谈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从“2010年十大假新闻”谈起[J].今传媒,2012 (4).

  [12] 廖向东.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及根源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3).

  [13] 张世庆.网络时代防止假新闻浅议[N].四川工人日报,2010-02-15.

  [14] 蒋雯.论当代记者的职业要求与道德素养[J].新闻传播,2009(12).

  关于传播学方面的学年论文篇2

  浅析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

  一、手机媒体的界定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相对于固定电话,原本是可以跟随人移动的通讯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手机可以实现上网、收发邮件、阅读新闻、拍照、购买商品等服务,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成为网络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就是迷你电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技的创新,3G等新的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手机的通讯功能将渐渐被淡化,新闻传播、娱乐游戏、移动虚拟社区、信息服务等附加功能不断增加,继手机上网、手机游戏之后,手机小说、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电影等新业务都已出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手机像一张大网,正在整合众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特征

  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可以随身携带,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方随时传播信息,极为方便。传统媒体的报刊、电视、广播的用户反馈过程相对缓慢,邮寄信件、拨打热线,用户反馈渠道匮乏。而在手机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短信等方式可以很快的反馈用户意见,传播的互动性强,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随时与传播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手机媒体实现了观众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要求,可以随意选择收看时间、收看地点,甚至收看内容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这些手机媒体的特点直接给受众提供了新的体验,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感受。

  我国手机网民人数从2007年0.5亿,到2011年的3.56亿,到2014年的5.57亿,可以看到我国手机网民每年都在增长,手机媒体越发成为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手机媒体的功能多元,手机搜索、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手机新闻客户端等等,手机媒体称为新兴媒体中最亮的一个焦点。

  三、手机媒体的创新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视频用户数量超过计算机网络视频用户数量,成为收看网络视频节目的第一终端,近两年用户在PC端收看视频节目的比例在持续下降,而手机端的比例则在持续上升。这也表明,手机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能够很好地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手机媒体正日益替代传统媒体和计算机。手机媒体实践对传媒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学上也有创新意义。

  1、内容创新: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

  人人都有手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UGC使新闻产品形态和内容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可以通过手机报发送简要的报纸图文内容,可以通过移动互联在手机网站上展示音视频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客户端推送内容;广播也增加了与受众沟通的渠道,手机广播APP客户端可以随时接受广播信号,并且可以收听任何网络广播电台节目,还可以通过手机广播APP、微博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也可以关注广播微信公众号;手机电视的发展,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观看电视直播,也可以搜索已播出电视内容,电视传统的线性播出方式缺点得到很好的改进。传统的媒体都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打破了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融合加强,逐渐走向深度融合,现在媒体着手建立的全媒体运营中心,充分调度各方面资源,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给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

  从手机网络的2G到3G,到了如今的4G,移动互联网的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促使接收新闻信息变得更加方便。“全媒体”、“自媒体”等传播渠道不断出现,专业新闻生产与用户自制将同时并存,共同担当起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2、传播方式创新:融合多种传播类型

  手机的通讯具有人际传播的强大功能,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手机媒体也具有了大众传播的功能,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融为一体,甚至还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不仅可以提供线性方式传播,而且可以提供非线性方式的点播和下载,实现了实时性传播和异时性传播的共存,人们不仅可以了解正在发布的新闻,而且可以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

  在手机媒体传播中,信息接受者自主性、选择性增强,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发送信息,信息及时互动得以实现。受众可以在线收看新闻、电视、电影等多媒体节目信息,也可以分享给朋友,实现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无缝对接。传受双方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地位平等。互动性的增强,接入互联网的手机十分强调互动性,能够即时实现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受众的反馈,例如人民日报微博上发布一条消息,关注的微博用户都可以收到,不关注的用户也可以检索到,并可以点评或转发,极大地提高用户和媒体提供者的互动性。

  3、理论创新:缩小“信息沟”

  “信息沟”又称“知识沟”,这是由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的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的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这样,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呈现扩大趋势。而此时的大众传播媒介为传统的传播媒介,阅读报纸的文化水平限制、广播电视的线性传播及不易储存性等,无疑限制了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受众。

  但随着手机媒体的普及,降低了受众接触大众传媒的门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同时,多媒体信息多渠道的传播,使受众有了自己选择、大量接受新闻传媒信息的可能。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社会经济地位造成的“信息沟”的扩大。首先,手机的技术特性促进了城乡间“信息沟”的缩小。其次,手机信息的特性促进了城乡“信息沟”的缩小。再次,由于目前一大部分农民拥有功能强大的山寨智能手机,使他们能够依靠这种单一媒体就可获得比传统媒体容量更多的信息。

  四、结语

  总之,2013年底中国正式发放4G牌照,成为4G的元年。2014 年中国 4G 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4年12 月,中国 4G 用户总数达 9728.4 万户。手机媒体进入4G高速时代,将会更加受到用户的青睐,对新闻传播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期待手机媒体带给我们的新时代。

294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