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国内新闻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内新闻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国内新闻论文篇1

  国内新闻消费主义现象反思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伴随着全球化浪潮在国内兴起,新闻业内也未能避免其影响。消费主义倾向下的新闻报道呈现出娱乐化、故事化等倾向;而过度新闻消费主义则导致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退化,亦对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观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新闻的消费主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新闻媒体应当避免被消费主义所支配,找到消费社会环境下大众传媒最恰当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新闻消费主义 娱乐化 媒介责任 价值观

  “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而新闻消费主义就是消费主义在新闻领域的体现。

  一方面,就新闻传播的形式来说,新闻消费主义倾向下的媒体将新闻视作一种商品,而将受众视为消费者,这样,大众传播与受众的关系就被物化为简单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新闻媒体作为新闻的生产者向消费者“出售”他们的商品――新闻资讯;同时,新闻媒体又将其吸引到的受众群体视为商品,将想要向这些受众推广商品的广告商作为消费者,将受众群体“出售”给广告商,新闻媒体则通过这两次“出售”最终获得利润;

  另一方面,在新闻传播的内容上,新闻媒体更是有意无意的强调消费、宣传消费、刺激消费、拉动消费。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盛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大众传媒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大力宣扬消费主义,推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大众传媒一方面创造着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满足着这些需求,极力营造出了“消费社会”的氛围。

  一、新闻消费主义的成因

  (一)网络技术的普及

  随着网络的发达网络媒体也大量兴起,网络媒体在选择、播报新闻时受到的限制比传统媒体小得多,网络本身的特性、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监管的不便利等都给了网络媒体更大的发挥空间,也就使得消费主义更能尽情的影响甚至操控网媒。

  事实上,网络媒体本身就是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独立机构建立的,其诞生在一开始和传统媒体就有很大的不同。网络媒体更为优越的时效性及播报的多元性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迅速抢夺了大量的传统媒体受众,传统媒体也纷纷投身于网络版的建设。而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转型与结合中,很多传统媒体没能做得够好,被裹挟进消费主义追逐关注度与利润的浪潮中,没能利用网络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反而向不成熟的许多网络媒体妥协,在网络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二)传媒商业化浪潮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媒业也开始具有越来越强的商业化倾向。在商业化趋势下,国内媒体不再是单一的国营性质的媒体,出现了其他非公有性质的媒体,如民营性质的新浪网、搜狐网及私营性质的凤凰卫视。这些非公有性质的媒体在经济上独立自主,不再依靠政府的资助以新闻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广告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同时在媒体内部出现专业分工,新闻业务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实行商业化管理,受众不仅被看作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市场和消费者。而媒体本身作为经营者,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将媒介生产的信息产品在受众市场上推销出去,如何使媒介的受众注意力得到广告主的青睐。

  (三)受众对媒体需求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从短缺经济走向物质过剩,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市场上的商品出现相对过剩,人们物的消费已经相对充裕。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领域,电视剧、通俗小说、流行歌曲、电影、商业广告等在市场的驱动下,无孔不入的进入我们的生活空间。精神产品的丰富,大大满足了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然而,对于受众来说,受精力和偏好的影响受众对大众产品的消费出现分化,呈多元化取向。受众层面消费需求的分散和异化进一步激发了媒介对自身产品“可消费性”特质的挖掘。受众需求使然,传媒主动迎合,二者合谋的结果加剧了媒介的消费主义倾向。

  二、国内新闻消费主义表现

  (一)新闻价值取向娱乐化

  新闻消费主义将受众定位于“消费者”,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会倾向于选择更能吸引普通群众的软新闻。所以目前新闻报道中硬新闻比例大大减少而软新闻则越来越成为大势。即便是有值得报道的硬新闻,媒体也会尽量将其“软化”,用观众更能理解接受、甚至是娱乐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二)新闻叙事方式故事化

  强化悬念和煽情。在新闻叙事方面逐渐出现了“小说式”的叙事方式。在报道事件时,媒体并不再倾向于逻辑清晰的描述事件,反而越来越多的使用修辞语言,渲染环境、烘托情感,甚至故意设置悬念,以此吸引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很多时候,人们在读媒体的新闻事件报道就像在读小说一样。

  放大细节。真实的还原事件是新闻的分内工作,然而过度描述与重现,尤其是在一些暴力、凶杀等新闻事件及灾难性的事件报道中,反而转移的新闻报道的重心,扭曲了新闻报道原有的作用。在报纸期刊繁荣的最初,库利曾经非常反对那些报纸和期刊,认为它们扩大了自己耽于声色、空虚和琐碎的感情。在提到那些报道内容时他说道:“在这心安理得中,我们生活在代替他人屠杀和暴力的想象之中。阅读暴力和残忍行为,这是一个事实,对于蹂躏妇女这种事也不例外,我直觉地感到是和侵略者一起进入了他血淋淋的渴望和贪欲之中,而不是进入牺牲者的情感之中。”[ 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第107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现代传媒的各种细节描写完全有理由被怀疑是利用可能产生的这一心理来吸引更多读者。这种新闻描述方式的泛滥似乎在带来另一个更为隐秘的“黄色新闻”时代。

  (三)新闻报道“热点化”

  关注近年来的新闻热点不难看出,各个媒体很容易针对某个问题一窝蜂的进行“扎堆式”报道。从“反贪”、“拼爹”、“炫富”到“拐卖儿童”、“女大学生失踪”、“大学教授潜规则”,每一次有一个新的问题成为热点,各个媒体都会争先恐后挖掘相关新闻进行大量报道。媒体在选择新闻进行报道时并不是以真正的新闻价值、自身媒体定位等方面来考虑,而是目前哪个类型的新闻关注度高就报道什么。可以说是既省事又讨巧,“事半功倍”。   在尝到报道热点问题带来的甜头后,有的媒体不再满足于追逐“热点”,开始主动制造“热点”,甚至不惜制造新闻,编报假新闻。

  三、新闻消费主义泛滥的社会危害

  (一)媒体社会责任退化

  媒介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之外还应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这一观念已经在世界各地达到了普遍共识。然而随着媒介商业化的越演越烈,将新闻视作商品的大众传媒对自身利益的狂热追求已经导致其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很多时候大众传媒甚至在消费其社会责任,表面上是在实施监督、引导的功能,实则利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获得利益。

  “大众传播的商业化在根本上改变了性质:一度曾经是理性批判辩论的特权论坛成为仅仅是另一个文化消费领域,而兴起中的公共领域则沦为一种受文化产业塑造和控制的虚假的私秘世界。”对于许多民众来说,过度消费主义倾向下的大众传媒已经失去了其有责任的社会监督者身份而沦为了另一个娱乐工具,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对媒体和受众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二)影响社会风气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指出,人是生活在两个环境中的,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拟态环境。而这两个环境构建了三种现实:客观现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现实。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对于个人来说,客观世界是很广阔的,人们不可能亲自去接触到所有真实的世界,很多时候都需要透过媒体来观察、了解,而媒体不负责任的挖掘爆点、消费新闻,会给受众带去错误的认识与感受,从而对社会风气造成不好的影响。

  (三)扭曲社会价值观念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现代人的整个一生已经被传播媒介所包围,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是否承认,传媒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它的作用力。大众传媒本身的新闻消费主义化,市场化运作等对新闻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引起了新闻业的一个新趋势;然而其消费主义化的另一个方面,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宣扬与传播,才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把握好新闻消费主义的度是关键,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新闻的消费主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新闻媒体能够通过一些手段尽量消除其带来的危害而更好的利用其带来的好处,并渐渐的找到消费社会环境下大众传媒最恰当的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5]初广志、郎劲松、张殿元.转型期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道德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国内新闻论文篇2

  浅析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

  摘 要:本文从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和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其核心功能在于引导舆论协调矛盾,并结合国内实例,针对提升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主要策略,提出了坚持“真实诚信”态度、秉承“三贴近”方针、提高媒介交流能力等三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发生显著转变,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日趋清晰,其中,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有效途径,引起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新闻发言人的信息发布,直接体现着政府公信力,也与媒介公信力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本文拟从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的视角做一概要分析。

  一、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及现状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受众是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主体,在如今激烈的传媒行业竞争中,媒介公信力既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由于新闻发言人需要借助多样化传媒来发布信息,既为媒介提供了重要信息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介的公信力,这与新闻发言人自身的媒介公信力又构成什么关系,也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新闻发言人及媒介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有专家认为,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的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有关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逐步成熟,新闻发布会以及新闻发言人也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所谓媒介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对于媒体来说,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2]。

  本文分析的新闻发言人限于政府系统,作为面对受众上情下达和传播信息的信息发布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直接依托政府的一类大众媒介。随着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革命,为信息总量激增、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方式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也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一个具有公信力的发言人如同一个具有高品质的品牌,它是一种无形的载体,具有其特有的价值和个性。其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形象对整个产业链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发言人也是一样,只有让受众信服,在受众意识中树立可信赖的正面形象,才能进行有效的传播,受众才能与之配合,并且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从而减少负面反应。因此,打造具有高水平媒介公信力的新闻发言人,是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决策执行力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现状

  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界,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实践和探索中逐渐改进和成熟,越来越成为体现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总体上看,在面对突发事件、国际局势、国内外事务等方面,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基本上及时作出反应,为媒体提供权威性信息,保持与公众信息通畅,在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部分政府新闻发言人在一般事件面前尚具备应对的必要能力,然而,在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危机性事件时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回应媒体的语言和方式欠周全。更多关注向媒体发布既定信息,忽略媒体反馈的公众意见,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近期一些部门新闻发言人回应媒体的语言和方式屡屡引发众议,不说不行,说了不信,说多错多,似乎成了他们难以避免的尴尬。

  二是在对事件真相尚未掌握条件下匆忙应对。缺乏系统战略,信息搜集分析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例如,“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是信的。”这是在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铁道部新闻发布会中,其新闻发言人因此闻名网络并引来公众普遍讨伐的一句话,而发布会一开始他说“请你们相信我,你们相信吗?给予我信心”,其中“你们相信吗”不少于三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新闻发言人对媒介公信力自信心不足的状况。三是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够客观全面。

  从部分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类型看,形式上公开多,实质上公开少;结果公开多,过程公开少;原则方面公开多,具体内容公开少;公众被动接受多,主动参与少;公开政府正面信息多,公开负面信息少[3]。

  因此,正确看待和客观分析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现状,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发展迅猛的新形势下,政府公信力会与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2011年3月11日因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危机,使国内部分地区群众轻信“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和“海洋污染影响盐生产”等传言,引发席卷多个省市的抢盐风潮。应该说,政府对此事件的反应要比非典时期快得多,但直至3月17日,政府和各大媒体迅速发布大量辟谣和食盐供应充足信息后,一些地方民众依然狂购食盐,再加上商家推波助澜,一波接一波地形成“食盐恐慌”,后来抢盐风波平息了,却又引发退盐潮。这一案例表明,在类似的突发事件中,部分地区公众对政府通过媒体发布信息的信任度偏低,导致辟谣信息难以通过媒体传播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让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事件真相与处理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是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行为的重要体现。从深层次来看,影响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关键因素,主要在于制度建设。

  (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法理基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达到更高的水平,这是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规定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曾说过,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从这个立场上来看,新闻发言人更多的是体现着一种政府的沟通方式。新闻发言人也因此与一般的大众媒体不同,他们代表的不是他们个人的思想,而是代表政府的立场,他们也因此更需要专业的媒介素养和强有力的公信力。

  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信息及时公开显得格外迫切,在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尤其是手机自媒体的舆论监督之下,受众越加渴望得知更多真实可靠的官方信息,更需要第一时间得知事件的缘由,许多时候,政府信息发布速度与受众需求之间很不平衡,甚至出现事件发展状态先由网络媒体传播开来,政府才在传统媒体开始关注和应对的格局。比如,一些新闻发言人动辄以种种借口合理化自己的“事后诸葛亮”行为;一些公开发布的信息,对于受众而言要么不是他们最关心的,要么就看不懂,由此产生的媒介公信力“负面影响”会激发受众与政府及其新闻发言人的矛盾。2010年我国“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展过程告诉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封锁消息,不及时发布信息,不管其初衷原何,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功能在于引导舆论协调矛盾

  综观世界各国,在日趋敏感的媒体目前,政府和组织越来越倾向聘请受过正规训练的新闻发言人,负责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以确保以最适当的方式、最合适的渠道来公开信息,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利消息的影响,并尽量减少不利消息的影响[5]。从西方国家实践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作为一种润滑剂,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引导舆论。

  从传播学角度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麦库姆斯(Maxwell McCombs)在其议程设置理论中认为[6],大众注意某些问题,忽略另一些问题的做法本身可以影响舆论,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体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各种问题所确定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体就是通过定期发布一些权威的、经过审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关注哪些事情,忽略哪些事情,从而引导舆论,协调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之间的矛盾[7]。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宣传工作一直本着内外有别的原则,回顾1983年我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原因,也是满足中央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外宣和内宣工作在宣传区域、对象、内容上的区别趋于模糊。同时,由于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显著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距离,所以,近年来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政府部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内外宣传的传统模式,是在主导性、全面宣传架构下进行内外兼顾的整合,立足于实事求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全力与世界接轨,以展现中国政府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形象。因此,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借助媒介平台与公众沟通,为公众提供信息,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获取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发挥好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强其媒介公信力,必将有利于协调政府机构想要在相对保密环境下工作的要求和新闻记者及公众要求充分披露政府信息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8]。

  三、提升国内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主要策略

  政府新闻发言人担当保障公民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改善政府形象的重要使命,负有上情下达和回应提问的多重责任[9],其中,坚持“真实诚信”态度,秉承“三贴近”方针,提高媒介交流能力,是所有新闻发言人都需重点增强的基本素养,对于提升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真实诚信”态度是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第一信仰。坚持内容真实是媒介以及发言人提高公信力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决定新闻,新闻反映事实。失真新闻不仅会误导受众,更会引发持续的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一种“塔西佗(Tacitus)陷阱”[10]。倘若我国新闻发布机制陷入这一陷阱,对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极为不利。况且在现在“微博时代”,人们获取及发布信息方式方法更加便捷,一时欺瞒等一切非真实发布信息的行为只会欲盖弥彰。相应地,追求真实而守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范,诚信既包括日常行为的诚实,也指正式交流的信用;既属于个人意识观念,也有制度约束保障。做人如此,做新闻发言人更是如此。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人类文明都极为重要。诚信代表了一个人的修养层次,尤其是新闻发言人,代表了一个国家、一级政府的形象,唯有坚持“真实诚信”态度,才能更好地向媒体和受众发布信息、引导舆论,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提高其媒介公信力。

  (二)秉承“三贴近”方针是新闻发言人的自觉行动

  首先,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实际。也就是要准确把握政策要点和事件事实调查成果,尽可能以真实透明的原则、以正确表达的方式发布新闻信息。切不可浅尝辄止、敷衍塞责,不能一说成绩就滔滔不绝,一说问题就浮光掠影,而应依据深入调查的结果,努力让受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新闻发言人如能将信息延伸到信息背后的实质问题之中,善于分析深层次问题成因,就可以有效增强媒介公信力。

  其次,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生活。也就是要注意回应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像饮食、住房、交通、医疗、教育、安全、环境等问题,都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多注意采集信息,及时反馈政府实施相关政策、积极改善民生的信息,尤其多关心关注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问题,随时展现政府立场和做法,以实际行动赢得媒体支持和群众信任。再次,新闻发言人需要主动贴近群众。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知情权,为群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

  事实上,只要坦诚公开事实,透明及时地满足群众需求,群众更易理解、配合政府的合理安排,如在“非典”危机爆发之初,有关政府部门没有足够重视群众对疾病蔓延真实情况的需求,后来调整了信息公开方式才动员社会各界共克时艰,这一教训为政府近年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重要范例。

  (三)提高媒介交流能力是新闻发言人的基本功力

  新闻发言人知道的应比媒体和受众多,如果不会妥善地与媒体交流,也就不能将政府意图正确传达给媒体,如果没有很高的信息表达技巧,也不能很好满足受众了解尚未清楚事实的需求。因此,新闻发言人的媒介交流能力是多方面的,直接决定了其媒介公信力,除了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形象素质外,重点需要加强的是语言表达和隐性引导舆论的能力[11]。关于语言表达能力。传播学认为传播方式影响传播效果,只有选择贴近群众的语言才能贴近群众的心,才能让他们产生信任感,在接收信息过程中慢慢接受和理解。新闻发言人应成为事件第一解释者和谣言第一辟谣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新闻发言人而言,“器”就是语言。

  发言人的传播也是语言的传播,直接影响着政策执行和政府形象。因此,发言人需要表述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明显语病,并注意语气态度。另外,政府新闻发言人完全可以利用微博来发布信息,也可利用微博进行“微访谈”,第一时间公开事件消息,时时更新事情进展情况,零距离与媒体和受众互动,这是塑造新型政府形象和提高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的又一利器,进一步尊重了公众知情权。关于隐性引导舆论能力。新闻发布会是维持社会稳定、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发言人通过新闻发布会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尤其是针对一些诽谤、造谣之言,及时澄清事实真相,发布真实信息,让受众对新闻发布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相对于显性引导,隐性引导更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累积性等特点。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受众,传递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与媒介宣传的配合度,改变他们的情绪,这比显性引导要更有利于引导舆论。因此,追求良好的隐性引导舆论效果是新闻发言人需要重视并且学习的媒介素养之一。

  四、小 结

  总的看来,国内新闻发言人的媒介公信力,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新闻发言人个人媒介交流能力固然起着很大作用,根本上取决于政府部门对媒介公信力的认识水平,可以说,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如何正确看待公众和媒介对自身依法行政、履职尽责的监督与评价,已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最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强调指出,“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12]。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政府公信力作出了新的部署,同时也对新闻发言人媒介公信力提出更高要求,相信国内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一定会呈现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 媒体公信力[OL].百度百科

  [3] 新闻发言人制度[OL].百度百科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5] Maxwell McCombs. Setting the Agenda: 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2004.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OL].求是,2009(19).

  [7] 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8] 塔西佗陷阱之意[OL].百度百科,

  [9] 王婷.面对媒体的策略——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0] 潘知常,彭铁林.怎样与媒体打交道[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1] 丁海宴,赵鸿燕等.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青岛日报,2011-10-19.

2829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