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媒体技术属性对在线文学批评的影响
时间:
张茜1由 分享
论文摘要:网络媒体技术的属性有多媒体融合、传递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对在线的文学批评的思维模式、艺术手段(表现方式)、批评内容、话语权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媒体;属性;在线文学批评
伴随着科技、文化的演进,文学的载体经历了从口传、石质、竹质、丝质、纸质到电子的变化。在网络时代,文学批评形成了非在线批评与在线批评的存在状态。在线批评作为依托现代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文学批评现象,势必打上网络载体技术属性的烙印。网络在线批评不仅仅是传播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学批评展现的方式。网络媒体技术属性的多媒体融合、传递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对在线批评的思维模式、艺术手段、批评内容、话语权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网络写作与网络原创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另一类是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在线网络文学批评指的是网络批评者在网络上直接写作,批评帖子总是首发于大大小小网络文学网站。”这两类批评的对象一致。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主要是传统的学理性批评方式。在线批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性的“在场”特征。“在线文学批评”的提出,规避了对批评对象——网络文学外延的界定,只从批评写作、发表的媒体技术方式上界定,包括即兴式的“跟帖”批评、体悟式的诗话评点、博客评论,口这种分类方式更好地为网络媒体属性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提供清晰的路径。
一、多媒体融合,构筑了在线文学批评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一)网络书写的多媒体的符号
网络书写的文字符号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感性化、视觉化的图景。网络语言的创新,层出不穷,如:“斑竹”、“美眉”、“白骨精”。传统词语在网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内涵。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量运用数字、标点符号等抽象的符号表达形象的意义,如:88(再见),:一)(微笑)。
在语音和文字上省略使用:酱紫(这样子)、cc(哥哥)。对事物的可爱化、陌生化表达:东东(东西)、偶(我)。英文简称的使用:DIY(自己动手制作)。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的使用,强化了表意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清晰、简单。这种网络多媒体语言用形象取代了概念,以出其不意的组合秩序打破了循规蹈矩的传统语言结构,杨毅认为其“对我们现存的语言美学和语言逻辑,都表现出一种毫无顾忌的冲击和反叛,这种语言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原始性和大众化。”
(二)网络媒体属性对认知方式的改变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道:“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和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地且不可避免的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原始人重用所有的5种感官——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其思维方式是立体的、感性化的。但是在印刷条件下,文字符号的线性书写只强调视觉,这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嗍因为视觉文化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它推动了人们对事物的抽象深层的认识。与印刷媒介相反的是,电视电子媒介强调的是更多的感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扩展了人们的感觉范围、更大限度完成了人的延伸。麦克卢汉提出,电视电子媒介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破坏的感官比例,实现感官的“再统合”。
网络通过潜移默化的“感官综合”,改变着认识世界的手段、思维方式及其表达路径。它使认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理性思维,而是借助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综合运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它带来了文学批评形式的诸多变化,例如即兴化、点评式等,促进了文学批评语言的更高程度口语化、情绪化和幽默化,当然更带来了批评内容的通俗化.
(三)在线批评是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在线批评从抽象、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同时有图、文、影、音的多维立体表达形式。“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超级多媒体语言艺术”(葛红兵),工具的变化根本地、内在地导致了思维模式的感性化。网络批评呈现短小化、口语化、即兴式、直觉性,结构比较松散,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与传统纸质文学批评重逻辑、强理论的特征迥然不同。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多媒体符号进行批评,成为在线批评的特征。散宜生,早在1993年中文国际网站刚刚兴起的时候,就被评为“网文八大家”之一,以文学评论见长的他,在1995年7月间就曾对几个活跃在海外网络华文写手做出精妙的评点。其批评继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精髓——神韵评点式批评。注重整体神韵的评点式批评不可能是铺陈理论、讲究体系、论述繁长,寥寥几句主观意趣,展示出批评者的情趣感悟。批评者阅读网友的作品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与自己的情感意趣相交融吐纳的对象,所以批评者能够穿透作品的枝节、表面而直取作品的神韵和精髓。
再如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作者胡戈利用影像技术手段借用了电影《无极》中的人物、场景,套用了中央电视台《法制报道》栏目的框架,通过极富创造的想象力,虚拟了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对《无极》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改造”。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所具有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是纸质文学批评所不能比拟的。
论文关键词:网络媒体;属性;在线文学批评
伴随着科技、文化的演进,文学的载体经历了从口传、石质、竹质、丝质、纸质到电子的变化。在网络时代,文学批评形成了非在线批评与在线批评的存在状态。在线批评作为依托现代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文学批评现象,势必打上网络载体技术属性的烙印。网络在线批评不仅仅是传播的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学批评展现的方式。网络媒体技术属性的多媒体融合、传递的即时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媒介资源的丰富化,对在线批评的思维模式、艺术手段、批评内容、话语权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网络写作与网络原创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批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另一类是在线网络文学批评。在线网络文学批评指的是网络批评者在网络上直接写作,批评帖子总是首发于大大小小网络文学网站。”这两类批评的对象一致。非在线网络文学批评,主要是传统的学理性批评方式。在线批评呈现出一种动态的、交互性的“在场”特征。“在线文学批评”的提出,规避了对批评对象——网络文学外延的界定,只从批评写作、发表的媒体技术方式上界定,包括即兴式的“跟帖”批评、体悟式的诗话评点、博客评论,口这种分类方式更好地为网络媒体属性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提供清晰的路径。
一、多媒体融合,构筑了在线文学批评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一)网络书写的多媒体的符号
网络书写的文字符号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感性化、视觉化的图景。网络语言的创新,层出不穷,如:“斑竹”、“美眉”、“白骨精”。传统词语在网络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内涵。如:“恐龙”(丑女)、“青蛙”(丑男)。大量运用数字、标点符号等抽象的符号表达形象的意义,如:88(再见),:一)(微笑)。
在语音和文字上省略使用:酱紫(这样子)、cc(哥哥)。对事物的可爱化、陌生化表达:东东(东西)、偶(我)。英文简称的使用:DIY(自己动手制作)。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的使用,强化了表意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清晰、简单。这种网络多媒体语言用形象取代了概念,以出其不意的组合秩序打破了循规蹈矩的传统语言结构,杨毅认为其“对我们现存的语言美学和语言逻辑,都表现出一种毫无顾忌的冲击和反叛,这种语言显示出更加明显的原始性和大众化。”
(二)网络媒体属性对认知方式的改变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道:“虽然技术的效果并未在意见和观念的层次上发挥作用,但却逐渐地且不可避免的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原始人重用所有的5种感官——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其思维方式是立体的、感性化的。但是在印刷条件下,文字符号的线性书写只强调视觉,这影响了我们的思考,使思想变成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嗍因为视觉文化集中于细节,并把细节从整体中分化抽象出来,它推动了人们对事物的抽象深层的认识。与印刷媒介相反的是,电视电子媒介强调的是更多的感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扩展了人们的感觉范围、更大限度完成了人的延伸。麦克卢汉提出,电视电子媒介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破坏的感官比例,实现感官的“再统合”。
网络通过潜移默化的“感官综合”,改变着认识世界的手段、思维方式及其表达路径。它使认知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的理性思维,而是借助嗅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综合运用理性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它带来了文学批评形式的诸多变化,例如即兴化、点评式等,促进了文学批评语言的更高程度口语化、情绪化和幽默化,当然更带来了批评内容的通俗化.
(三)在线批评是感性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手段
在线批评从抽象、单一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同时有图、文、影、音的多维立体表达形式。“网络文学应当是一种超级多媒体语言艺术”(葛红兵),工具的变化根本地、内在地导致了思维模式的感性化。网络批评呈现短小化、口语化、即兴式、直觉性,结构比较松散,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与传统纸质文学批评重逻辑、强理论的特征迥然不同。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多媒体符号进行批评,成为在线批评的特征。散宜生,早在1993年中文国际网站刚刚兴起的时候,就被评为“网文八大家”之一,以文学评论见长的他,在1995年7月间就曾对几个活跃在海外网络华文写手做出精妙的评点。其批评继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精髓——神韵评点式批评。注重整体神韵的评点式批评不可能是铺陈理论、讲究体系、论述繁长,寥寥几句主观意趣,展示出批评者的情趣感悟。批评者阅读网友的作品只是为了寻找一种与自己的情感意趣相交融吐纳的对象,所以批评者能够穿透作品的枝节、表面而直取作品的神韵和精髓。
再如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中,作者胡戈利用影像技术手段借用了电影《无极》中的人物、场景,套用了中央电视台《法制报道》栏目的框架,通过极富创造的想象力,虚拟了一个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情节,对《无极》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改造”。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所具有的表现力和表现效果,是纸质文学批评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