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历时考察(2)
时间:
周森龙1由 分享
三、20世纪末的认知
历史进人20世纪后期,政治语境经过改写,报告文学自《哥德巴赫猜想》起,出现了振奋人心的“阳线”,创造了世纪辉煌。创作现象反映在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认识上,出现了三大变化:
(一)文体获得独立。
1979年在武汉师范学院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成果之一是确认了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独立的文学样式”,确认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立的文学部类”。黄钢表述为:“报告文学是一种极富战斗性的,兼有时代的报告的特色的,以特定的新闻性的内容为题材、以文字的形象为手段的、独特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是现代文学中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部类”。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肯定。
独立的表现有三:一是定位为“一种边缘性体裁”。“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边缘性体裁”。 “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色的边缘文体,兼有新闻和文学价值。”网现在我们看到,不光是新闻与文学的结合,还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统计学·一等等与文学的结合,“边缘性文体”是一个准确的定位。二是报告文学独立设奖。1980年全国举行1977-1980年区间的三项文学(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评奖,共计80篇获奖作品,报告文学占了30篇。这是第一次对报告文学评奖,标志着它与其它文学门类的“并驾齐驱”。“它再也不是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时常找不到自己准确位置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日臻成熟的文学样式,在我们的文坛勃兴起来了。它完全有资格与小说、诗歌甚至戏剧等文艺形式并驾齐驱,争相媲美”。三是创作队伍相对专职化。从报告文学诞生以来,作者基本上都具兼职性质,由记者、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来客串。到了这一个时期,虽然兼职队伍依然继续存生,但专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出现了,如鲁光、乔迈、陈祖芬、孟晓云、祖慰、贾鲁生等等,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现。
(二)“政论性”得以确立。
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和文学性是其原生特性(从新闻和文学的母体中带来),而“政论性”则是1979年才得以确立。“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的统一,是报告文学最主要的特点。报告文学的这‘三性’,互相依存,相得益彰0在此之前,我们习见的是诸如“现实性”、“战斗性”、“鼓舞性”、“轻骑兵”之类代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而是反映了报告文学创作的一种质变:它标志作者告别了盲目歌颂的时代后反思精神的启动、批判精神的回归。
(三)文献价值得到强调。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报告”、当代的历史,它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而具有历史文献功能,自是不言而喻的。黄钢说:“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报告文学是反映当今时代的、艺术化的历史文献。……从历史的本质的意义上说,是概括了它的社会的功能。但报告文学并不只是这么一种功能,也不是每种类型的报告文学、或每一篇报告文学作品,都能够尽到这么一种历史文献的职能。应该指出,报告文学文献价值在这一时候得到强调,其背景是“真实性”问题的讨论。
四、新世纪新表述
进人1990年代以后跨越新世纪,中国的报告文学是走向退化、萎缩,还是走向成熟、自觉?这是章罗生在他的《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就目前学术界而言,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与80年代相比较,90年代的报告文学是走向退化、萎缩。”而他则认为走向了成熟、自觉。其实两方面都没有抹煞这一时段报告文学实绩的意思,前者痛心的是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批判意识—的再次流失,“躲避现实前沿是90年代报告文学创作中存在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而后者则将这一现象解释为“成熟、自觉”的表现。
用前者的眼光看,政治制导下的“主旋律”报告文学以另一种方式再次“控制”文坛;即使是以现实反思与批判为书写对象的文本中,批判与反思的泛化也成为一种趋态—要么是透过史志性文本折射出来的一个“暗喻”;要么是驰骋在远离政治、法制之外的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旷野上作“堂·吉诃德”式的叫阵—作为一种“在野”文体本性的抗争与批判早已转移了锋头!用后者的眼光看,讲究表达的艺术和不专注于单向度抗争与批判、而作“更宽广”的文化批判不能视之为“逃避”而正是“成熟、自觉”的表现。
从创作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后从文本数量看是颇为丰收的,从质量看也有非常不俗的表现。这些为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提供的鲜活样本,加上国外新新闻、非虚构文学的观念、作品的传人,都使得人们对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认知有不同于前期的理解。
这里介绍王晖的观点。他认为,过去对报告文学属性的理解一般局限于“三体”之内,即认为报告文学或属新闻文体,或属文学文体,或属新闻与文学交叉的边缘性文体。而对报告文学特性则多强调“三性”,即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他认为如果将报告文学视为一种纯新闻或纯文学形式,其局限是显明的—它直接导致了阐释报告文学时的两难困境,说到“报告”即新闻性,用新闻而非文学的尺度;谈及“文学”即文学性,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的规范。结果造成一种文体两种标准,使研究常常搁浅在真实与虚构等问题上。至于对报告文学“三性”的理解,研究者们争论最大的是新闻性中的真实性问题,与之相连的是文学性的多向度解释。他的工作是力求在报告文学文体“三体”、“三性”的平台上,从文体学语域对报告文学的规范进行再阐释,于是他转换成新三性:非虚构性、文化批判性和跨文体性。
非虚构性的内涵,即文本所呈现的是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是一种不以主观想象为转移的、与特定历史或现实时空所发生的事实相符合的特性。作为报告文学的规范,非虚构性包容田野调查性、新闻性和文献性等三方面。
“田野调查”是来自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概念,它大抵相当于通常所说的采访。过去仅在写作的意义上谈到它。王晖以为,田野调查这样一个涵盖实地考察、采访、甚至以角色置换的方式进行全程追踪的方式,不应只是作为写作技巧或写作的前期工作来看待,而是应将之上升至支撑报告文学非虚构性规范的核心元素来把握。田野调查性的有无,成为报告文学与非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分界线。这种认识无疑超越了纯粹方法论的意义而成为保证非虚构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人们常将报告文学的新闻性阐释为时效性、现实性和真实性三个因素。实际上,以快速反应的时效性作为报告文学新闻性的内涵,已不合时宜,且不占优势,因此,对时效性的强调应逐渐淡化。至于其现实性特征,应予特别重视,因为“其前沿性或现实针对性,特别是那种关注社会问题及国计民生的品格,那种绝不回避生存矛盾与致力于社会进步的精神,无疑是这一文体从它诞生之日起就被确定了的创作宗旨,也是它的‘表情’或‘性格’。至于真实性,它涵盖了写作主体的真实观、文本主体的真实态与接受主体的真实感等三大层次。就写作而言,范培松“最大的近似值”观点可作参考。
在田野调查性、新闻性的基础之上,“文献性”保证报告文学文本具有历史性文本特质。高密集度的现实社会有价值信息的储存、通过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真实资讯的展示、当下审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贯注都应成为文献性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批判性。文体是以语言艺术为本位的文化存在。非虚构的文学文体主要通过艺术性的语言表达,再现生存现实的状态与趋向,并表明写作主体对此的文化理念与价值取向。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报告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来看,代表非官方的知识分子以及底层社会弱势群体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的这一文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以批判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反思传统与现状为已任的“左翼的文体”、“在野的文体”,基希所谓“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其实正是对报告文学这种与生俱来的、对主流体制颇富对抗性与监督色彩的文化反思与批判性的形象化概括。过去,人们常常从言说的方式上将报告文学文体中的议论总结为政论性,实际上,“政论”也即政治性评论,不过是文化批判性中的一个维度,当然,它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并在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史的某些阶段占据主要位置的维度。但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从20世纪最后20年报告文学的变迁来看,仅仅将政论性作为报告文学的一个规范,似乎难以涵盖其所有复杂的评述现象。因此,用文化批判性取代政论性,就不仅仅是名词的置换,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符码具有更为广阔的言说张力。
跨文体性。从艺术表现的维度确证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闻与其它文学艺术文体—诸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影视,甚至非文学文体相互兼容而成的交叉性文体的本质。跨文体性在报告文学历时态运作中是最活跃的成份,它使报告文学文体在不断形成规范的同时,又不断使之发生转化、变异。
我认为,王晖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报告文学特性(规范)的阐释是合理的—尽管不是那么精致。他结合创作的实际情况,吸收既有理论,有扬弃,有创新,充实、丰富与发展了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内涵,建立起一个算得是自洽的系统。需要指出的是,他“用文化批判性取代政论性”,着意在于对那些“躲避现实前沿”的报告文学的一种精神收留,从理论的概括方式说,一方面是出于模式普适性的需要,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认可—一种消解冲突、寻求出路的阐释。理论话语也透露文化语境的状况信息。
五、几点启示
至此,我们选取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历程中最富指标意义的几个时点(创作和理论发展曲线上的高峰值期和低峰值期),来考察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性(规范),可以看到:
(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性由一些基本元素组成一定的结构—尽管在文体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在丰富和发展,但其结构本质相对稳定。正因为如此,才构成报告文学这种体裁的特性或日规范。任何有意无意的偏离,都会使得报告文学文体呈现不成熟或异化的样态。
(2)政治制导是报告文学文体特性发生偏离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意识形态中的“霸权”话语会强制文体特性结构产生适应其存在的变化,于是“扭曲”在所难免。“伪报告文学”的产生是它在作祟,批判精神的强弱或丧失,也是它在作祟。
(3)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批判精神是它最本质的特性。它发挥得最好的时候,一定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中表达空间相对自由、相对宽松的时候,或者是制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最需要利用它冲锋陷阵的时候。
(4)报告文学文体特性内涵在发展中相继呈现,其中有深化和丰富,也有异化和扭曲,似乎完成了一个“正一反一合”的过程。但发展既不会终结,认识也没有定论。“体裁是一种社会历史以及形式的实体”,托多罗夫说,“体裁的变革应该与社会变化息息相关。所以,辨证地、历史地、发展地看待报告文学文体特性或规范,才是科学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