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多角度赏读文学作品
时间:
杜建军1由 分享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就仅有的材料之下,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那么也就不难感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领会,品味到文章的乐趣了;我们也就不难领略到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了;我们也就不难觉得语文教学的容易了。
这都是《烛之武退秦师》带给我们的……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就仅有的材料之下,只要我们用心去读,那么也就不难感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领会,品味到文章的乐趣了;我们也就不难领略到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了;我们也就不难觉得语文教学的容易了。
这都是《烛之武退秦师》带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