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楼梦》中的晴雯和袭人
时间:
若木1由 分享
内容摘要:晴雯和袭人这一对艺术形象各有光彩,各有阴影,两人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性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其结局的不同。
关键词:晴雯 袭人 性格 价值观
对于《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这一对艺术典型,历来争议颇多。大多的读者和评论家持“尊晴贬袭”的态度,他们认为晴雯是纯真勇敢的化身,而袭人是用来对比晴雯的伪善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灵动的,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不存在完全的赞扬和贬低,对晴雯和袭人的艺术塑造也一样,她们是复杂的,有阴影也有光彩的两个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 两人的光彩与阴影
晴雯是纯真的,但也是任性的。袭人是和气的,但也是有私心的。两人身上都有值得赞赏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不能简单地用“奴性”和“反奴性”来概括。
1 袭人的善良与私心
评论者们批判袭人大多是针对她的“奴性”。的确,袭人是有奴性的。她遵从封建准则,对自己的主子尽心尽责,“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Ⅲ;她注重等级观念,听到宝玉把晴雯比作海棠,便认为晴雯的次序越过了她,居然说出了平常不会说出的狠话。这一切都是因为袭人也有自己的争荣夸耀之心。
她很知道如何紧紧抓住她的机会,如何实现她的追求。如《红楼梦》第19回,袭人对宝玉的“三谏”:第一、改掉好发毒誓的恶习;第二、真喜读书也好,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别只管批驳消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第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袭人为什么要这样一味死劝宝玉,为立这个功而动辄以回去相要挟?因为她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因此她以后的荣华富贵,争荣夸耀,不得不靠宝玉来为她实现。
袭人的精明之处还在于她不仅知道如何做好这上姨娘的位子,还知道怎么坐稳姨娘之席。为了自己姨娘好做,她会有意无意地在人前说黛玉的不是:“旧年好一年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甚至在宝玉面前也说道“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姑娘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得赔多少不是呢”袭人明知宝玉真心爱的是黛玉而非宝钗,只因她与宝钗相对契合,又加黛玉难以服侍,自认是花姨娘的她就会不时地扬钗抑黛。
但这种私心也绝没有到余平伯先生说的“引诱、包围、挟制宝玉,排挤、陷害同伴”这么不堪,因为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袭人的善良之处在于她非常为他人着想,她不愿意让任何一个人难堪。而这种善良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私利装出来的。因为她对于那些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同样体贴关心。
如第19回,宝玉的奶妈把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吃了,袭人回来后,“宝玉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像李奶妈这样极不被宝玉待见,扬言要被“赶出去”的人,偷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袭人还是替她遮掩,可见袭人顾全大局的贤德。
又如第39回,刘姥姥吃醉了酒,误闯宝玉卧室,“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被唤醒后惊得不知所措,袭人不但没有责备一句,反而宽慰她,还给她端茶吃,然后送她出了怡红院。
还有一些细节,如王夫人问她宝玉挨打前贾环在贾政面前挑唆的情况,并表示绝不告知他人。这本是献媚的好机会,但袭人还是推说不知道。金钏跳井后,她独自“在那里垂泪”。晴雯被撵后,她派人去送衣物。特别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合谋弃黛娶钗时,她曾跪着哭请说:“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那不是一害三个人了么?”可见袭人虽然不喜欢黛玉当上正妻,但在生死攸关,又是关乎宝玉一生幸福的时候,她还是站出来为他们说了话。
可见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虽有“争荣夸耀之心”,但这也是基于一个奴婢的角色要求和生存需要。不管她爱不爱宝玉,她都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我认为作者在“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这两句前加上“枉自”和“空云”并不是俞平伯先生说的化褒为贬,而是对袭人最终未得偿所愿的无限感慨与怜惜。
2 晴雯的灵性与野性
爱晴雯的人总不愿别人说晴雯的一点不是,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看到晴雯的真正可爱之处。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完全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带着原始的野性和灵性,就像天空中的一片云朵,收放随意,阴晴随心,释放灵性的时候可爱之至,但释放野性的时候则并不讨人喜欢。
比如当宝玉一脸沮丧地回到怡红院,如果是袭人定然会察言观色,行为举止会更加小心翼翼,但晴雯根本就不去看宝玉的脸色,宝玉说她一句蠢材,她就立刻冷笑着回嘴,袭人来劝,就连袭人也一起痛骂,无论袭人怎么退让和解劝都不依不饶,宝玉要去禀报王夫人赶她出去,她也只有哭着说“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等袭人劝回宝玉之后,晴雯好象呆了一样,一点痛快的样子也没有了,只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这样痛快的开始却寂然的结束,实在有点不光彩。但这也正说明晴雯是个毫无心机的人,野性一旦发作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以及怎样了结这个结局自己则一点都没有预见性。这一点还不及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同样带有原始的野性和灵性,但由于受到严格的礼仪礼法教育,总能勉强把自己的言行举止限制在社会的习俗和礼法之内。但晴雯则不然,如果不是宝玉和袭人这样包容她的人主动和解,以她的个性实在不知道会怎样收拾这个局面。
晴雯的野性还表现在非常欺下。比如第73回中宝玉挑灯夜读,一个小丫头坐着打盹儿,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她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开始哭央晴雯,可见对晴雯来说屡有出手打人之事。再如坠儿事件,也许可以说晴雯嫉恶如仇,但不代表对坠儿就可以施以如此的惩罚。本来这事在平儿权衡过后,是准备息事宁人的,也是个综合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晴雯领会不到,她只知以简单暴烈的方式来解决,缺乏容人改过之量,也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最后这件事导致坠儿被逐,平儿无趣,袭人不快,结果并不漂亮。说到底,她还是一个没有清醒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的奴隶,正如鲁迅所说:“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
晴雯还是个很懒的丫头,如第51回袭人回家守灵,晴雯理应担负起服侍宝玉的工作,可她“只在熏笼上坐。麝月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从对话中已知其平素做事。再如第26回她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又因宝钗在怡红院待晚了,不能早早休息,便不给黛玉开门。误了事欺了人怎么办?她可从没想过。
她缺点这么多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关键在于晴雯的自尊。她看不惯卑躬屈膝的小人,她的反抗性正是她自尊心的表现如在74回,抄检大观园中,当恶奴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伙同凤姐带领一群打手来到怡红院时,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这正是晴雯,把做人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怕因此得罪主子,她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反抗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压迫者的摧残。晴雯不但自己从不努力讨好主子,对宝玉也是始终保持着纯洁的态度。晴雯是很喜欢贾宝玉的,可宝玉要晴雯和他一块洗澡,她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不愿意有任何不纯洁的事情,就故意说今儿天凉她不洗澡了。
她的个性也有很多可爱之处,半夜里麝月想到外头走一走,晴雯便开玩笑说:“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等麝月出去后,懒起来吃茶的晴雯也起来了,只为了吓唬麝月玩。走出门之后,一阵微风而颇觉寒意,知道“厉害”时,仍坚持要唬了麝月。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纯真的晴雯。
还有晴雯雪天贴字的娇憨、撕扇子的千金一笑和病补雀金裘的重情重义,使得这个美丽女孩的天然灵性泼墨般挥洒出来。到临死时跟宝玉对换贴身小袄,并对宝玉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这个话,心痛中有无畏的豪迈,总叫人忍不住叹息落泪。这都是她释放光彩的一面,也是众多读者爱她的原因。
晴雯确实是令人羡慕的角色,她快意人生,淋漓尽致地做自己,难怪连作者都对她青睐有加。可是她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收放,她时时收不住的野性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二 两人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
评论者们“尊晴贬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爱“林”而爱“晴”。脂砚斋评价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因为晴雯与黛玉性情和眉眼的相似,一些喜爱林黛玉的读者们就会倾向于晴雯,而那些不喜欢宝钗,把宝钗说成是封建主义拥护者的人就会把袭人当做批判的对象。其实这是不客观的,作者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能混为一谈。
再是因为晴雯是最薄命最冤屈的少女。晴雯在薄命司中排第一,说明她在丫鬟中是最薄命的一个。她的身世极为悲惨,她是一个无家世可考女孩子,只有一个姑舅表哥多浑虫和与贾琏有染的多姑娘。在她十岁那年,被贾府大管家赖大买了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而她最清白却被诬陷至死也是读者们最为她不平的地方,是值得同情与尊重的角色。
第三是因为晴雯的率真是人们很向往的。不仅是在作者那个充满压迫的年代,即使是在现代,这种个性的女孩也是令人羡慕的。她有青春少女的最洒脱的任情任性,散发着生命最自然地魅力,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压力中不敢做自己的人心生向往。
撇开这些主观因素不看,其实她们两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她们只是性格与追求的不同。
1 两人性格的差异:勇晴雯与贤袭人
袭人和晴雯从小都服侍过贾母,在贾母眼里:
“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不及她,”
“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她是个没嘴的葫芦”
我们从贾母的眼里看出袭人和晴雯从小性格就不同。一个口齿伶俐,善于言谈;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而一个人小时候的性格对后来处事的性格影响是很大的。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性格的差异却越来越大。晴雯出落成一个勇敢大胆,锋芒毕露的勇晴雯,她率真自然,做事说话由心而发,不会察言观色,不在乎是否冲撞主子。而袭人则成长为一个谨小慎微,隐而不露的贤袭人。她温柔和顺,常常照顾别人的脸面与情绪。她识大体,顾大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迎合,不轻易发表意见,不愿意得罪他人。
2 两人价值观的差异:晴雯追求真性情,袭人选择适应生活
两人虽同样是丫鬟,但追求却不同。晴雯爱宝玉,却没有想要争取什么,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宝玉,坚持只表现最真的自己。不计较得失,不曲意迎合大胆与统治者对抗,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值得赞扬的真性情。
而袭人却原意面对现实,并一心想通过温良恭俭来改善自己的现状与处境。她选择在贾府知任尽职,安分守己,这是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我们不该因此就责斥她“奴性十足”,相反,她对自身地位身份的认知比晴雯清醒的多,她深知自己无法与封建等级制度抗衡,她理智而本能地选择她的生活方式。最终虽没有得偿所愿,但结局相对来说还是最好的。
晴雯和袭人都是作者笔下很成功的两个丫鬟形象。他们有不同,所以引发争议。但他们的不同不是大是大非的品德优劣,而只是性格与追求的不同。他们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他们本质上也都是善良的姑娘。晴雯是令人向往的真性情,袭人是让人温暖的周到体贴,她们拥有不一样的性格,追求着不一样的生活,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彩。
关键词:晴雯 袭人 性格 价值观
对于《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这一对艺术典型,历来争议颇多。大多的读者和评论家持“尊晴贬袭”的态度,他们认为晴雯是纯真勇敢的化身,而袭人是用来对比晴雯的伪善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灵动的,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不存在完全的赞扬和贬低,对晴雯和袭人的艺术塑造也一样,她们是复杂的,有阴影也有光彩的两个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 两人的光彩与阴影
晴雯是纯真的,但也是任性的。袭人是和气的,但也是有私心的。两人身上都有值得赞赏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不能简单地用“奴性”和“反奴性”来概括。
1 袭人的善良与私心
评论者们批判袭人大多是针对她的“奴性”。的确,袭人是有奴性的。她遵从封建准则,对自己的主子尽心尽责,“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Ⅲ;她注重等级观念,听到宝玉把晴雯比作海棠,便认为晴雯的次序越过了她,居然说出了平常不会说出的狠话。这一切都是因为袭人也有自己的争荣夸耀之心。
她很知道如何紧紧抓住她的机会,如何实现她的追求。如《红楼梦》第19回,袭人对宝玉的“三谏”:第一、改掉好发毒誓的恶习;第二、真喜读书也好,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别只管批驳消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第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袭人为什么要这样一味死劝宝玉,为立这个功而动辄以回去相要挟?因为她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因此她以后的荣华富贵,争荣夸耀,不得不靠宝玉来为她实现。
袭人的精明之处还在于她不仅知道如何做好这上姨娘的位子,还知道怎么坐稳姨娘之席。为了自己姨娘好做,她会有意无意地在人前说黛玉的不是:“旧年好一年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甚至在宝玉面前也说道“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姑娘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得赔多少不是呢”袭人明知宝玉真心爱的是黛玉而非宝钗,只因她与宝钗相对契合,又加黛玉难以服侍,自认是花姨娘的她就会不时地扬钗抑黛。
但这种私心也绝没有到余平伯先生说的“引诱、包围、挟制宝玉,排挤、陷害同伴”这么不堪,因为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袭人的善良之处在于她非常为他人着想,她不愿意让任何一个人难堪。而这种善良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私利装出来的。因为她对于那些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同样体贴关心。
如第19回,宝玉的奶妈把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吃了,袭人回来后,“宝玉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像李奶妈这样极不被宝玉待见,扬言要被“赶出去”的人,偷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袭人还是替她遮掩,可见袭人顾全大局的贤德。
又如第39回,刘姥姥吃醉了酒,误闯宝玉卧室,“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被唤醒后惊得不知所措,袭人不但没有责备一句,反而宽慰她,还给她端茶吃,然后送她出了怡红院。
还有一些细节,如王夫人问她宝玉挨打前贾环在贾政面前挑唆的情况,并表示绝不告知他人。这本是献媚的好机会,但袭人还是推说不知道。金钏跳井后,她独自“在那里垂泪”。晴雯被撵后,她派人去送衣物。特别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合谋弃黛娶钗时,她曾跪着哭请说:“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那不是一害三个人了么?”可见袭人虽然不喜欢黛玉当上正妻,但在生死攸关,又是关乎宝玉一生幸福的时候,她还是站出来为他们说了话。
可见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虽有“争荣夸耀之心”,但这也是基于一个奴婢的角色要求和生存需要。不管她爱不爱宝玉,她都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我认为作者在“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这两句前加上“枉自”和“空云”并不是俞平伯先生说的化褒为贬,而是对袭人最终未得偿所愿的无限感慨与怜惜。
2 晴雯的灵性与野性
爱晴雯的人总不愿别人说晴雯的一点不是,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看到晴雯的真正可爱之处。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完全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带着原始的野性和灵性,就像天空中的一片云朵,收放随意,阴晴随心,释放灵性的时候可爱之至,但释放野性的时候则并不讨人喜欢。
比如当宝玉一脸沮丧地回到怡红院,如果是袭人定然会察言观色,行为举止会更加小心翼翼,但晴雯根本就不去看宝玉的脸色,宝玉说她一句蠢材,她就立刻冷笑着回嘴,袭人来劝,就连袭人也一起痛骂,无论袭人怎么退让和解劝都不依不饶,宝玉要去禀报王夫人赶她出去,她也只有哭着说“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等袭人劝回宝玉之后,晴雯好象呆了一样,一点痛快的样子也没有了,只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这样痛快的开始却寂然的结束,实在有点不光彩。但这也正说明晴雯是个毫无心机的人,野性一旦发作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以及怎样了结这个结局自己则一点都没有预见性。这一点还不及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同样带有原始的野性和灵性,但由于受到严格的礼仪礼法教育,总能勉强把自己的言行举止限制在社会的习俗和礼法之内。但晴雯则不然,如果不是宝玉和袭人这样包容她的人主动和解,以她的个性实在不知道会怎样收拾这个局面。
晴雯的野性还表现在非常欺下。比如第73回中宝玉挑灯夜读,一个小丫头坐着打盹儿,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她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开始哭央晴雯,可见对晴雯来说屡有出手打人之事。再如坠儿事件,也许可以说晴雯嫉恶如仇,但不代表对坠儿就可以施以如此的惩罚。本来这事在平儿权衡过后,是准备息事宁人的,也是个综合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晴雯领会不到,她只知以简单暴烈的方式来解决,缺乏容人改过之量,也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最后这件事导致坠儿被逐,平儿无趣,袭人不快,结果并不漂亮。说到底,她还是一个没有清醒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的奴隶,正如鲁迅所说:“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
晴雯还是个很懒的丫头,如第51回袭人回家守灵,晴雯理应担负起服侍宝玉的工作,可她“只在熏笼上坐。麝月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从对话中已知其平素做事。再如第26回她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又因宝钗在怡红院待晚了,不能早早休息,便不给黛玉开门。误了事欺了人怎么办?她可从没想过。
她缺点这么多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关键在于晴雯的自尊。她看不惯卑躬屈膝的小人,她的反抗性正是她自尊心的表现如在74回,抄检大观园中,当恶奴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伙同凤姐带领一群打手来到怡红院时,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这正是晴雯,把做人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怕因此得罪主子,她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反抗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压迫者的摧残。晴雯不但自己从不努力讨好主子,对宝玉也是始终保持着纯洁的态度。晴雯是很喜欢贾宝玉的,可宝玉要晴雯和他一块洗澡,她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不愿意有任何不纯洁的事情,就故意说今儿天凉她不洗澡了。
她的个性也有很多可爱之处,半夜里麝月想到外头走一走,晴雯便开玩笑说:“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等麝月出去后,懒起来吃茶的晴雯也起来了,只为了吓唬麝月玩。走出门之后,一阵微风而颇觉寒意,知道“厉害”时,仍坚持要唬了麝月。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纯真的晴雯。
还有晴雯雪天贴字的娇憨、撕扇子的千金一笑和病补雀金裘的重情重义,使得这个美丽女孩的天然灵性泼墨般挥洒出来。到临死时跟宝玉对换贴身小袄,并对宝玉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这个话,心痛中有无畏的豪迈,总叫人忍不住叹息落泪。这都是她释放光彩的一面,也是众多读者爱她的原因。
晴雯确实是令人羡慕的角色,她快意人生,淋漓尽致地做自己,难怪连作者都对她青睐有加。可是她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收放,她时时收不住的野性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二 两人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
评论者们“尊晴贬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爱“林”而爱“晴”。脂砚斋评价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因为晴雯与黛玉性情和眉眼的相似,一些喜爱林黛玉的读者们就会倾向于晴雯,而那些不喜欢宝钗,把宝钗说成是封建主义拥护者的人就会把袭人当做批判的对象。其实这是不客观的,作者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能混为一谈。
再是因为晴雯是最薄命最冤屈的少女。晴雯在薄命司中排第一,说明她在丫鬟中是最薄命的一个。她的身世极为悲惨,她是一个无家世可考女孩子,只有一个姑舅表哥多浑虫和与贾琏有染的多姑娘。在她十岁那年,被贾府大管家赖大买了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而她最清白却被诬陷至死也是读者们最为她不平的地方,是值得同情与尊重的角色。
第三是因为晴雯的率真是人们很向往的。不仅是在作者那个充满压迫的年代,即使是在现代,这种个性的女孩也是令人羡慕的。她有青春少女的最洒脱的任情任性,散发着生命最自然地魅力,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压力中不敢做自己的人心生向往。
撇开这些主观因素不看,其实她们两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她们只是性格与追求的不同。
1 两人性格的差异:勇晴雯与贤袭人
袭人和晴雯从小都服侍过贾母,在贾母眼里:
“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不及她,”
“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她是个没嘴的葫芦”
我们从贾母的眼里看出袭人和晴雯从小性格就不同。一个口齿伶俐,善于言谈;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而一个人小时候的性格对后来处事的性格影响是很大的。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性格的差异却越来越大。晴雯出落成一个勇敢大胆,锋芒毕露的勇晴雯,她率真自然,做事说话由心而发,不会察言观色,不在乎是否冲撞主子。而袭人则成长为一个谨小慎微,隐而不露的贤袭人。她温柔和顺,常常照顾别人的脸面与情绪。她识大体,顾大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迎合,不轻易发表意见,不愿意得罪他人。
2 两人价值观的差异:晴雯追求真性情,袭人选择适应生活
两人虽同样是丫鬟,但追求却不同。晴雯爱宝玉,却没有想要争取什么,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宝玉,坚持只表现最真的自己。不计较得失,不曲意迎合大胆与统治者对抗,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值得赞扬的真性情。
而袭人却原意面对现实,并一心想通过温良恭俭来改善自己的现状与处境。她选择在贾府知任尽职,安分守己,这是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我们不该因此就责斥她“奴性十足”,相反,她对自身地位身份的认知比晴雯清醒的多,她深知自己无法与封建等级制度抗衡,她理智而本能地选择她的生活方式。最终虽没有得偿所愿,但结局相对来说还是最好的。
晴雯和袭人都是作者笔下很成功的两个丫鬟形象。他们有不同,所以引发争议。但他们的不同不是大是大非的品德优劣,而只是性格与追求的不同。他们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他们本质上也都是善良的姑娘。晴雯是令人向往的真性情,袭人是让人温暖的周到体贴,她们拥有不一样的性格,追求着不一样的生活,散发着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