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我国古代文学辉煌灿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文学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一
摘要: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
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
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换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
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
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教师点评阶段。教师在学生讲授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正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进行补充和强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
利用角色互换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口才表达能力、课件制作等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了互教、互学、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三、以“诵读法”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诵读教学法自古便有,“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文章,二是凭借记忆背诵。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主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让学生大量诵读甚至背诵作品,这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可行的方法。诵读一方面可以是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或者播放名家诵读音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诵读基本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是学生诵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诵读、集体诵读和分角色诵读三种形式。对于短小的、相对简单的诗词可以采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对于感情比较强烈复杂的可以采用个体诵读的方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如果能够读出李白强烈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大半。而对于有一定叙事性故事的篇章,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可以找学生分饰张生和崔莺莺进行分角色诵读。学生只有通过熟读作品,沉浸于审美的享受之中,才能陶冶性情,开拓视野,提高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等原因,也许对于某些作品中的精神、感情无法理解和把握,而当他们默诵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慢慢体会,并于其中时时受到陶冶。因此,适当布置诵读甚至是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且及时地检查、督促,或者在期末考试中增加背诵知识的考核,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以“多媒体辅助法”增加古代文学教学的活力,拓展课堂容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大多数课程都纷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如何使用多媒体是文科专业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追求什么,怎样把传统用语言表现的古代文学具象化,增强原本只有靠语言和纸质教材共同构成的教学立体感,让板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接受知识更为广泛。同时作为以情感为主题的文学,如何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表现人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只是单纯地把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教案,学生由原来的记笔记变成了打印、复制笔记等,这就完全背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链接丰富的图片、古代名曲、配乐朗诵、相关评论以及音像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板书来完成的。比如,在先秦文学的讲授中,学生对那种久远的历史感无法把握,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和考古资料,帮助学生能够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在讲解《西厢记》时,选择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演唱的电视剧版《西厢记》,让学生欣赏惊艳、闹斋、长亭送别等折的表演,课堂效果非常好,平时对戏曲比较反感的学生,也开始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在课上插播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爱课程、中国公开课、百家讲坛等名家讲座的精彩片段,丰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多媒体使用上,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排斥,教师要扬长避短,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引入课堂。
总之,“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中国古代文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等专业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大兴.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黄桂蝉.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李真瑜.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
[4]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二
古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及文学形象研究
摘要:中国是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中国先民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成果。古代文学作品的种类繁多,类型也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描写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都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结合古代文学各个时段的作品分析人物以及文学形象。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物形象;文学形象
1引言
在人类的生活当中,由于人们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和命运存在着不同,使得人们在文学表现手法上存在着差异,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文学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个十分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国的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通过对历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古代先民的文化修养,并且能够对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借鉴。
2古代文中各个时期作品中人物以及文学形象研究
人类是生活的主角,文学作品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因此文学作品如果离开了人物,就如同水离开了源泉,树木离开了其根本。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中心,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灵魂所在,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肖像的描绘、人物文学形象的塑造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或是由于作者个人的思想,作者不同的命运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导致的。纵观中国文学几千年的历史,由最开始的几百字的短文,到上千字的著作,无一不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中国文学作品的起源是《诗经》,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契机所在。
在《诗经.魏风》有一篇佳作名字叫做《硕鼠》,在这个小故事中,刻画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勤劳劳动的奴隶,一个是贪得无厌的大老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
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汝,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文章大意是说“食我黍、食我麦、食我苗,多年来却不肯照顾我、施恩于我,我发誓要离开这里到那理想的国度去。”这是中国先民最早对于自由思想的向往,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硕鼠形象的描写,作者将“剥削者”描绘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大老鼠,实际上这并不是对于剥削者肖像的描写,而更多的是对于剥削者抽象的描写。
作者对于剥削者形象的塑造是通过比喻的形式,将剥削者的性格与老鼠的特征联系在一起,这样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形象,与此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有思想、追求幸福、努力生活奴隶形象,并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让读者能够产生对于剥削者的厌恶,对于奴隶的同情。《诗经》一书最早创作于何时,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诗经》的叙事方法以及人物塑造方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那个时期,塑造人物的方法更多的是采取形象的比喻,或者借喻的形式来树立人物的形象,这样既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也能够让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中国先民的智慧所在。随后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人物塑造手法开始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更加愿意通过某一项具体的事件或者某一个具体的对话当中来实现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对话或者事件的描述,来构建人物的形象。
比如《晏婴传》中记载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婴来到楚国希望能够说服楚王,但是当晏婴跋山涉水来到楚国之后,却遭到了楚王的轻视,按照当时招待使者的礼节,有他国使者到本国来的时候,需要按照使者在他国的地位来进行招待,但是晏婴来到楚国之后,楚怀王并没有亲自派人去接见他,甚至连城门都不打开,只留下一个狗洞,让晏婴自己进去,晏婴知道楚怀王不安好意,轻视他的身高,于是晏婴说道: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进去,难道我要去见的人是狗王么?在后面的故事当中,楚怀王对于晏婴多方刁难,晏婴利用自己的智慧一一化解,不卑不亢,不惧强权,忠心的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最终赢得了尊重。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故事的描述,向读者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爱国者形象。
文章的叙事过程跌宕起伏,晏婴与楚怀王斗智斗勇,最终取得了谈判的机会。这是先秦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形象,虽然晏婴本人的真实历史形象在文章中不能全方位的概括,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在这个故事中向我们所塑造的晏婴的形象,而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对话,通过故事情节的设置,逐步地向人们塑造出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是先秦文学的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些手法。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不仅仅会塑造一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还会有一些神话历史人物,比如屈原的《洛水赋》在这首诗中,它通过利用环境的描写,来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翩翩女神的形象,而通过对于这个女神形象的塑造,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向往,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先秦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手法所在。历史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加强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的控制,焚书坑儒让中国损失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多的是一些神鬼为主的,通过对于这些神鬼的肖像以及能力的描述来塑造其文学形象。
比如在《恶鬼传》中,就有很多对于恶鬼外表的描述,或青面獠牙、或三头六臂,塑造了一些十分恐怖的文学形象,这对于后世志异类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铺垫。可以说后世的一些志异类小说更多的是以先秦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素材进行创作的。虽然这个时期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文学形象,可是由于封建统治皇权的加强,人们的言论和思想自由受到了严重的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来保证人们的文学创作,这个时期中国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萧条的阶段。
随后陈胜吴广起义,联合各地的奴隶开始希望推翻暴秦的统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以描绘战争为主,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会更加重视对于人物形象神话塑造。比如对于陈胜吴广形象的塑造,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在诸多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陈胜吴广的形象,更多的是以天神的形象存在的,他们能够撒豆成兵,能够利用黄符来呼风唤雨。
再比如,很多文学作品中,对于项羽刘邦的形象塑造也是相对比较猎奇,文学作品中曾经记载过刘邦斩白蛇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相较于其它方面,文章更加重视对于刘邦形象的塑造,给读者塑造了一个智勇双全,性格刚毅的少年形象,虽然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甚至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当中,都会加入一些这样的桥段,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丰满。自秦汉以后,文学作品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尤其是在南北朝之后,此时的社会相对稳定,人们有更多的精力能够从事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
在宋代,人们的生活相对比较富裕,社会文化比较繁荣,统治也相对安定,由此就涌现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不再以一些古之圣贤作为主要的形象来进行塑造,而更多的开始结合人们的生活状态来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而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词为主,涌现了大量的词人。词虽然比较短小精悍,但是和故事小说一样,也离不开对于人物的塑造。比如著名的词人李清照就十分擅长对于女子形象的塑造。在《点绛唇•寂寞深闺》中“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寥寥数语,就可以让读者脑中出现这样一个女子,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在闺中,到处走走看看,所有的楼台都已经被依靠过了,却没有情绪再出去走走,也不知道那个人应该在何处?却只望见连天的衰草和归来时的路。这就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十分寂寞的女子形象,在家中苦苦思盼爱人的归来,即使望遍了所有的高楼也只看到了连天的水草,也看不到爱人的踪迹。这种表现手法,在宋代的词曲中经常看到,宋代的词人更加愿意使用一些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比如他们经常会使用梧桐叶来表示寂寞聊赖,用西窗来表达夫妻和爱的生活。这是宋代词曲中最典型的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加愿意将创作结合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而不愿意去在去创作一些不存在的人物。
随后到了元朝,戏曲开始繁荣,戏曲也是源于生活的,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比如《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等等,这些作品开始更加贴近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更加表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也塑造了一些十分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西厢记》里面的红娘、张生等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文学形象。通过对这些文学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元曲中文学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因为社会的阶级性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而生活方式的差异和不同,也就导致了人们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会更加结合社会的阶级矛盾来进行创作,通过对于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明清时期,中国的小说创作开始繁荣,如果说之前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明清时期的小说更多的是为了贴近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的,因此时期的小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这些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技艺更加高超了,这四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的技法上已经能够很好地结合前人的创作技法,无论是在故事的设置方面,还是在象征性的表述方面都有着很高超的技巧,这些技巧就使得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比如《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憨厚老实的沙僧,看到好吃懒做的八戒,看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一个个经典的形象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
在文章中作者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通过使用语言描写的方式来塑造这些形象的,另外还更加重视对于这些形象外表的刻画,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读者想象出这些人物的具体形象,这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再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展现出的一副宏大的历史蓝图,在这本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都十分的有意思,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比如机关算尽的司马懿、威武忠勇的关羽、温良宽厚的刘备这些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些经典形象的塑造,是由历史事件逐步推动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这些人物形象都刻画的十分饱满,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典型的性格特点。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其塑造的一些经典的人物形象,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或足智多谋、或武艺高强、或温文尔雅、或古灵精怪。在不同时期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实际形象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这些形象的塑造技法上,更多的也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独特的个性上,我们在惊叹古代先贤的文学创作水平之余,也需要能够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更多的氧分,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3结语
通过对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创作我们可以发现,古代文学由于其时代背景都不同,其创作的内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也导致了古代文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这些差异也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学宝库,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于古代文学中人物塑造的技法和人物形象的研究来更好地去创作适合现代读者审美观点的优秀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顾玉明.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34.
[2]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18.
[3]蔡正楚.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湖南:岳麓出版社1999:24-31.—276—创作与欣赏中华少年2016年2月下第6期
古代文学硕士论文篇三
现代教育下古代文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处理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处理好文学本位与文学史本位的关系,记诵之学与审美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的关系,“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的关系,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这样才能培养出“才、学、识、德”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本位:记诵之学:个性化教学:人文关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一,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功利主义泛滥,古代文学等不能创造实用价值,不能给个人生活带来直接利益的人文学科遭到冷遇,学科整体衰落。第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与习得: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教学面临向现代转型的问题。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慕课教学的常态化,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前信息时代接受教育的教师面临严峻挑战。第四,文学史研究的深入。世纪之交,学者们对文学史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回顾和反思,文学史研究的走向也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直接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成了一个既较老又新鲜的课题。本文拟结合古代文学教学实践,谈谈当前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处理。
一、文学史研究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影响:
文学本位与文学史本位中国古代文学历时几千年,作品及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是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南开大学罗宗强教授曾著文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其中包括“要不要讲文化背景的问题”“要不要讲点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的问题”“要不要讲出美的感受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讲文学史的问题”,等等。
一般来说,古代文学知识分三个层次:第一,作品及文学史知识:第二,相关的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知识:第三,古人评价及海内外学者研究现状。其中,作品及文学史知识是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一些学者曾经突破学科界限,尝试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其中,文学史研究重史轻文,受此影响,古代文学一度几乎被讲成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发展史。世纪之交,不少学者认识到综合研究的风险与弊端,主张文学史研究回归文学。刘跃进先生曾在«文学遗产»编委会上呼吁,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自己的传统”“回到自己的经典”,他还说不要让“文学研究者变成了业余的社会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史家”。与文学史研究的回归相呼应,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明确提出了“文学本位”的观点,主张古代文学教学回归文学本位。
回归文学本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阐释历代经典文学作品及其演变历程。作家的生平思想、政治、文化背景是阐释文学作品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课程讲授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文学、研究文学的坐标,古代文学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到文学自身上来。
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是由古代文学学科特点决定的。它标志着古代文学研究者开始自觉地审视文学研究的本质,探讨古代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区别,并力图在教学中予以体现,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趋势在教学中的必然体现。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也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自20世纪末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古代文学也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目前,不少中文系学生入学前缺乏系统的文学教育,古代文学功底比较薄弱,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有助于学生基本文学素养的提高。
古代文学教学重史轻文曾经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由于文学史的宏大叙事,“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不少学生修完课程之后,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也可以套用某种理论分析文学现象,但对文学的好处懵懂无知,几乎没有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古代文学教学回归文学本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文学学习的知识化倾向,对古代文学教学起着积极作用。
二、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博弈:
记诵之学与审美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研究能力是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审美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审美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聚焦于作品,培养学生体验、感悟作品的能力。笔者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有幸听叶嘉莹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她的课堂魅力主要来自对诗词情思意蕴细腻入微的阐释和分析。不少学生因为先生的讲解体会到诗词艺术的魅力,产生了对诗词的强烈兴趣,最终进入文学之门。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以独特的审美感悟解读作品,也为后辈学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研究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也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传授文学史知识,勾勒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如文学手段的传承与发扬、文学题材的萌芽与发展、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衰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提出疑难,鼓励学生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体现。现代教育重能力培养,轻知识记忆,从表面上看,与传统记诵之学有一定的矛盾。实际上,即使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记诵之学也不可或缺。记诵作品是文学研究者的基本功,只有在大量记诵作品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养成对文学作品的特殊敏感,获得第一手审美体验,文学研究才有扎实的基础。前辈学者马茂元先生能背诵五千余首唐诗,而且感悟极佳,林庚先生、袁行霈先生也都能大量记诵,这是他们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佳绩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也不应忽视传统记诵之学的优越性,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督促学生大量记诵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三、慕课及多媒体时代的挑战:
“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多媒体教学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呈现出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代文学信息的无限性和课堂时间有限性的矛盾,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第三,古代文学作品的载体一直是多元的,从最早的“诗、乐、舞”合一,到后来的戏剧舞台艺术,无不体现出古代文学的多媒体性。多媒体教学能更真实地再现古代文学作品的原貌。
不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慕课教学的常态化,古代文学教师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一,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海量的相关知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面临危机:其二,受教育者可以跨越时空,便利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应该处理好“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的关系,彰显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谓“博采众长”,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同行的优秀教学成果,避免被信息时代抛弃。所谓“一家之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占有知识,又要超越知识,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达成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古代文学教学更应该提倡个性化教学。首先,文学教学与科学教学不同。
科学教学重知识传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解答疑难,学生获得从未知到已知的求知乐趣。文学教学则强调审美感悟、学理领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生从貌似熟悉的材料中发现审美及学理上的盲点,产生“顿悟”的快感,教学目标才真正完成。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调动自己个人的文学经验与研究经历,然后再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学生,学生才可能发现文学的奥秘及学术研究的意义。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堂内容讲授自己的学术观点,介绍自己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成果,表现出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这种“一家之言”可以起到某种程度的示范作用。大部分学生都会经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身边的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最好典范。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讲授“一家之言”时,应向学生介绍其他不同的学术观点,给学生选17择的自由。有人担心,过分强调个性化,可能会促使学生盲目追求新方法,养成不严谨的研究习惯。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就是两部极具个性的文学史研究书籍,实践证明,这两部文学史书籍用于教学实践的效果是不错的。
四、大学职业化的陷阱及反思:
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大学教育职业化是当前中国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学生的大学阶段乃是为今后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基本围绕培养文学史专业人才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内容限定在传授文学史知识这一狭窄范围内,其他因素则不问。
这样的做法是相当有害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10他“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传授那些在以后在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那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取这样专门的训练”,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146。实际上,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大学教育存在一个潜在的也是根本的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愿意追求纯粹真理的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讲堂,更应该是传承思想文化的圣殿。
如果要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课程就不应该局限于知识传授,应担负起人文关怀的职能。在众多学科之中,中国古代文学无疑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知识分子思想及智慧的结晶。从先秦开始,诸子百家在作品中就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从哲学层面到实践层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文学史中文品与人品兼备的作家更是不胜枚举。他们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更闪耀着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光辉。
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熔铸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拥有丰富饱满的心灵。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抵抗种种诱惑,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有三才”,他认为“才、学、识”是史学家必备的修养。清人章学诚在刘知几的基础上加上了“德”。在这里,“学”指的是知识,“识”指的是见解、见识,“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德”是德行、修养。“才、学、识、德”是自古以来评判史学家的重要标尺。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即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才、学、识、德”兼备的人才。只要认清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古代文学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最终解决了。
参考文献:
[1]罗宗强.讲授中国文学史的一些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0(1):31-34.
[2]刘跃进.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新世纪十年”论坛致辞[J].文学遗产,2011(3):148.
[3]孙绍振.名作细读自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
[4]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6,310.
有关古代文学硕士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