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 >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学教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个人素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篇一

  古代文学作品中梧桐意象研究

  摘要:关于梧桐的描绘,最早可见于先秦文献《诗经》中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句。梧桐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在历代文人反复使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与其他意象组合,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复合意象群,用来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梧桐意象

  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而选取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其源头可追溯到《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意以尽意。”而梧桐作为我国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常常会作为意象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具有丰富的含义。梧桐作为一种植物,不仅仅是季节的象征,而且在历代文人书豪的笔下寄托了其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我们阅读历代作家的作品时,要把其中的景象特征和作者当时的心境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全面分析,以求准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梧桐作为意象所代表的含义也在不断演变,在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其含义在不断重复中加入作者新的情感体验和再创造,从而赋予了梧桐意象不同的含义。

  一、高洁品格

  古人常借某些植物来表达自己的品格,历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例如:“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而梧桐同样也被赋予高洁的品格,被历代文人所赞颂。梧桐的外表疏、秀、高,而内在又孤、直、虚。梧桐不但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还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的材料。像梧桐这种既有才,又有德,既可以观赏,又能可以作为实用的树木便被诗人比作君子的德才。梧桐是我国多种民族乐器制作的主要材料,君子常以梧桐制琴作为其修身养性的伴侣,最典型的莫过于古琴。而良琴必以梧桐为材,《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由此可见梧桐质美而高洁,为造琴之良材。在我国古代,琴瑟是一个人身份高贵的象征,演奏者通常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上的悲欢离合。例如:“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李白《长相思<其二>》)“堂客无丝桐,落叶如秋霖。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顾况《游子吟》)梧桐常与其他意象组合象征君子的高洁。

  例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凤凰的栖息之地乃高贵睿智之所,作者用凤凰和鸣,其歌声飞过山岗。梧桐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的生长,来象征品格的高洁。又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者通过托物言志,蝉以高大,茂密,挺拔的梧桐作为它的栖身之所,写出了蝉的高洁,以此来暗喻自己的品格的高洁。庄子在《秋水》中说:“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这里的“鹓鶵”就是古书上说的凤凰之类的大鸟。鹓鶵生在南海,要飞往北海,只有见到了梧桐树才会休息。这里的梧桐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所以,我国古代有“栽桐引凤”的说法。除此之外,杜甫的一句名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被认为是最具艺术魅力的一句名诗。凤凰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百鸟之王,是祥瑞之兆,是真善美的化身。而梧桐作为凤凰的唯一栖身之地,同样也被赋予了祥瑞树之称,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所以,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广泛种植梧桐树,借此来寄托人们的美好希冀。

  二、忠贞爱情

  爱情,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笔下久盛不衰的主题。中华民族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爱情。在表达爱情时,往往借助一些其他事物,久而久之,这些事物便具有了爱情的意义。古人常用一些意象表达爱情,如:鸳鸯、红豆、蝴蝶、梧桐等。梧桐作为其中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归为三个:其一,传说梧桐是雌雄异株,梧为雄树,桐为雌树。两树相协,同生共死。两树枝叶相交,象征着缠绵、纠结、至死不渝的爱情。其二,舜南巡时“驾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后来二妃“溺于湘江”,成为了湘水之神。“苍梧之野”此后便成为一个爱情悲剧之地。其三,“梧”与“吾”音同,“桐”与“同”音同。中国人擅长使用谐音表达情感。

  例如:《乐府诗集》:“仰头看桐花,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上树摘桐花,何梧枝枯燥。迢迢空中落,遂为吾子道。”在南朝乐府民歌中使用“梧子”谐音“吾子”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借用梧桐来描写爱情。但梧桐常常带有悲剧色彩。例如:“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强劲有力的表现了烈女的坚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妇女对待爱情的坚贞不渝的品德。再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文中通过描写松柏梧桐枝叶的交相覆盖,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两人勇敢的追求纯真的爱情,勇敢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即使他们在生前被迫分离,但他们在死后必定合葬九泉,这是多么的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啊!

  在唐诗中,梧桐也常和鸳鸯并举,如:“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李白《效古二首》)梧桐自身也常常成双成对,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双桐”、“双梧”的意象,暗示爱人之间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如:“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生。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李白《赠崔秋浦》)晋代崔豹编撰的《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接。”这里所说的“合欢树”好似梧桐树。梧桐树代表着思念,爱情从哪里开始就在哪里结束。在元杂剧《梧桐雨》中,梧桐贯穿全剧,作者白朴将梧桐作为李杨的爱情见证者,与唐玄宗、杨贵妃爱情中的悲欢离合紧密结合起来。唐玄宗站在梧桐树下,回忆道:“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杨贵妃死后,秋雨拍打梧桐的声音一声声传入唐玄宗的耳朵,敲在他的心上,秋雨一点一点冰冷他的心,这份寒冷蔓延全身,慢慢吞噬着这个老人内心的最后一丝温暖。贺铸也在他的妻子死后写下“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半死桐》)梧桐衰败,爱情也随着爱人的离去而遭受打击,犹如失去伴侣的鸳鸯,不禁惹人心伤。

  三、孤独忧愁

  每当秋天,梧桐树是落叶最早的。《广群芳谱•木谱六桐》中便有记载:“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宋玉《九辩》有“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虞秋。白露既下白草兮,奄离披此梧木揪”,因而秋天与梧桐便很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且我国历代文人大多悲秋,所以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作者的描写平淡细腻,透露出丝丝忧愁。柳永曾用梧叶渲染出秋天的凋零、萧索:“梧叶飘黄,遣情伤。”(《玉蝴蝶》)但是将梧桐与秋联系的最好的要数李煜,他曾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秋的韵味,秋的落寞,和无穷的艺术美完美显示出来。古人还曾用“桐影”来表现文人的孤独清寂:“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苏轼《贺新郎•夏景》)“庭户沉沉,满地梧桐影。”(李之仪《蝶恋花》)“愁立梧桐影下,月转回廓曲。”(陈允平《六么灵》)“又是立尽,梧桐碎影。”(柳永《大石调•倾杯》)桐影本无声,只是一种受光照影响的自然现象。桐影原本只会随着光线慢慢移动,但到了作者笔下,桐影的移动仿若有声,更加反衬出庭院中的空虚寂静。

  在我国古代,古人有不许许多多的“闺怨”之作,绝大部分是描写少女青春的孤独,寂寞以及少妇的相思和离别之情。在唐代宫怨诗中,诗人大多用梧桐来表达宫女的寂寞感伤与无奈。“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作者以含蓄委婉的口吻,以景托情,描写了一个身处寂寞凄凉的深宫中的,失去了青春和自由的少女,形单影孤,卧听宫漏的情景。写出了宫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失却千行更万行。”(刘媛《长门怨》)“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薛奇童《怨诗》)“君恩”无常,即使曾经拥有过,但留给她们的更多的是孤独寂寞。更不幸的是她们终其一生都要被困在那高墙之内,这些深宫中的宫女不能拥有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空守寂寞,美好的青春在等待中消耗殆尽,只有深宫中的梧桐明白她们内心的苦楚,理解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言:“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首词借用秋景衬托,书写了词人经过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孤独与哀愁。词人将自己的愁情比作细雨,落在梧桐叶上,那样悠长、悠远、耐人寻味。

  四、离情别绪

  梧桐树干直、枝疏、叶阔、色碧,且梧桐是大叶植物,繁枝茂叶既可遮阴挡阳又可美化环境,所以在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以及井边种植梧桐,在宋词中就有大量的描写:“对梧桐,清阴满院,夏初天气。”(刘学箕《贺新郎》)“前庭梧竹,后园桃李,无限春风。”(洪咨夔《眼儿媚》)等等。于是梧桐也成了家乡的象征。古时交通不便,人们因仕途或谋生等原因长年出门在外,远离亲朋好友。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因而古人的作品中常常表现离情别绪,思乡怀人的情感。他们往往借用梧桐等相关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绪。

  在唐宋诗词中,离情别恨的意象和寓意最多的便是梧桐树。比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诗人以往日的繁盛和眼前的萧索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写出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回到皇宫,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不禁思念美人,往日美人今何在?作者通过描写春秋两季,不同季节,所产生的不同景物进行对比,暗讽了这位因长时间与杨玉环缠绵而荒废朝政所带来的终生悔恨。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雨水打在梧桐叶上,一声一声。一位深闺独处的少妇,看着眼前的雨打梧桐的景象,不禁思念身在远方的爱人。她的心早已脆弱得不堪一击,夜雨仿佛不是打在梧桐叶上,而是打在妇人的心里。此情此景,妇人难免幽怨伤怀,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本诗寓情于景,意蕴深厚,让人回味无穷。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夜深人静时,一轮弯月挂在梧桐稀疏的树枝上,月色婆娑,使人倍感孤独寂落。此外还有晏殊也在《采桑子》中写到:“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以及周邦彦的《咏秋夜》:“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另外,尚颜有“梧桐雨畔夜愁吟”(《秋夜吟》)欧阳修有“梧桐落,蓼花秋,烟初冷,雨才收。萧条风物正堪愁。”(《芳草渡》)柳永有“愁绪终难整,又是立尽、梧桐碎影。”(《倾杯》)面对着眼前的萧条景物,游人们无不思乡怀人,寂寥感伤,正如李清照所言“这次第,怎么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再例如:“归情似泛空,飘荡楚波中。羽扇扫轻汗,布帆筛细风。江花折菡萏,岸影泊梧桐。元舅唱离别,贱生愁不穷。”(孟郊《送从舅端适楚地》)“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薛涛《别李郎中》)这些古诗词,都表现了离情别绪,作者借用梧桐来抒发自己与朋友分离时的感伤与不舍的情感,引人伤怀。

  梧桐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的植物意象,其具有的品格与其他植物具有和明显的区别意义。以柳树为例,我们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采薇》中有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树就其本身的特点来说,其较为柔软,充满柔性,遇风摇曳生姿,能够引发人内心深处的那种较为细腻的、柔美的情感;而梧桐,因其本身的特点高、直,往往能引发出人的较为崇高的、高洁的情感,这就是它们在原型意义上的差别。本文我们总共研究了梧桐的四个含义:首先,梧桐作为制琴之良材,其具有高洁的品性,以及相关的意象组合都与君子息息相关;其次,梧桐代表着爱情,两相偕老,同生共死,矢志不渝;再次,寂落忧愁,孤独无依时,唯有梧桐相伴;最后,亲友分离,漂泊无依,梧桐便是家的象征。梧桐这一物象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梧桐意象进行学习与研究,不仅仅能够学习和了解到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与处境,还可以研究其文学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篇二

  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的渗透

  摘要: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时代进程的记录。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汲取其中的精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人生。本期就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进行探讨,提出教师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师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含义,更要理解其中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领略古典文学的底蕴,让古代文学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起到渗透作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渗透作用

  谈到古代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载体,清楚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讲,在讲授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要先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好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总的来说,学好古代文学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一、领悟古代文学的语言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文言文是很难学的一种体裁,不仅难读,还有生字,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理解了之后会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美是无可比拟的。学生通过不断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以解释,把握文章内涵,更能体会古代文学的价值。古代诗歌又是一种新体裁。它要求押韵,对称不对称均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描写的景物与情感细致入微,在让学生体验语言美的同时,还需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诗歌所表现的豁达情境,体会到文章的灵魂,这尤为重要。

  二、体会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益吸之,弊除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要学习文章的内涵,更要看文章的价值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能提高自身认识,丰富自己人生。

  三、增加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博大高深,意境广阔,但不可否认文章的难理解。如何让学生喜欢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在教学中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古文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于比喻人生的世事无常,在当代也同样可以借鉴。学生对课本上的古文不感兴趣,不够理解,我们可以把它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主动学习;可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与精髓。切记,教学实践不能枯燥乏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对教师,对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很多时候,学习文言文第一遍读不通,第二遍读不懂,第三遍也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抗拒学习文言文。想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先要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从而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重点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要培养学生的见知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当然也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正确引导与鼓励,让学生自由发挥,尊重学生的理解思维,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见解是为了丰富自己,增长见识,了解五千年的悠悠文化,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此,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鉴赏

  古代文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细细品。它就像茶一样,细细品才能发现它的甜与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喜欢,去鉴赏,去品味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古代文学的过程中,了解是否对自身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人物特点以及所知所想;让学生品味历史,品味文化,提升自己。

  六、小结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也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古代文学又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页。学生要去学习它,要去品味它。中职教学,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最重要的过程。教师作为媒介,要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古代文学,什么是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齐晓娟.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2).

  [2]宋秋敏.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有关古代文学论文篇三

  古代文学教学边缘化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面临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处境,边缘化既有急功近利与实用主义的思想泛滥、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又有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和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等。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手段,方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边缘化;教学思考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快感,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代发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

  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1)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2)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3)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4)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5)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6)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7)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8)李捷主编.程昌明译注,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70.

  (9)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10)雷斌慧.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与革新[J].安康学院学报,2014(02):119.

有关有关古代文学论文推荐:

1.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2.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3.古代文学论文

4.古代文学的价值判断论文

5.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

6.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15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