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科技论文>

关于军事的国外科技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21世纪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新 经济 时代,在其 发展 过程中,军事科技作为支柱、动力和先导,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军事的国外科技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关于军事的国外科技论文篇一

  1960年代前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形势浅析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前期,世界军事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代表的尖端科技的运用与发展,加速推动了尖端与常规武器装备水平的突飞猛进,这形成了当时中国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发展的外部依据。总结梳理1960年代前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形势,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当时中国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与实践。

  【关键词】1960年代前期;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形势

  军事科技、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是国防现代化和国防实力的主要物质基础。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对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从冷战开始到1960年代前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军备竞赛以及数次局部战争的牵引,有力推动了以核武器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世界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武器装备的突飞猛进。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武器纷纷亮相,陆海空战武器不断更新。世界军事科技、武器装备的这种迅猛发展势头,对于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临严峻国家安全形势,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形成了国防建设筹划与实践和国防科技工业筹划、决策与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一、导弹、核武器发展迅速,军用航天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后,美国和苏联在纳粹德国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导弹,其他国家也先后开始研制导弹。随着推进、制导、新材料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不同的作战需要,导弹品种类别逐渐增多,性能越来越先进。至60年代初期,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已相继研制并装备了包括地地弹道导弹、潜射导弹、防空导弹、空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在内的多种类型、不同用途的导弹。

  二战期间,美国就掌握了原子弹技术,随后苏联和英国也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60年代前后,世界强国已经把发展核武器当作一项基本国策,军用核技术研究出现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在二战结束前夕成功研制并使用了原子弹,苏联在1949年8月29日进行第一次原子弹试爆。此后,两国又先后在1952年和1953年进行了氢弹试验。1957年8月24日,苏联研制成功射程为8000公里的SS-6洲际弹道导弹,10月4日又率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此后,美国紧接着在1958年2月1日发射了它的首颗人造卫星。到1960年,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已发射了二十多颗卫星,几乎全部用于军事实验目的。当1960年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被苏联用导弹击落以后,军用卫星的优越性更加明显了,第一颗侦察卫星“发现者-13”号随即出现。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号航天飞船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绕地球后返回地面。1962年11月1日苏联发射“火星-1”号自动行星际站于1963年6月19日第一次在火星附近飞过,这是人类首次取得第二宇宙速度的成果。

  二、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快,逐步实现系列化和标准化

  在陆战武器装备方面,进一步向自动化、自行化和直升机列装以后出现的立体化方向发展。到60年代,主战坦克已发展到第二代,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不断提高;各种用途的装甲车得到发展,形成系列化;机动发射的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和多管火箭炮成为重要的压制兵器,传统的火炮则以发展自行火炮为主,弹药实现多样化,并应用制导技术研制成功制导炮弹、制导子母炮弹。反坦克武器以导弹为主,发展了便携式、车载式和直升机发射的反坦克导弹。轻武器在增大射程、提高杀伤力和减轻重量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光学瞄准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轻武器的射击精度。直升机于60年代列装后,逐步得到发展。

  在海战武器装备方面。二战以后,一些国家在对少数二战时期建成的航母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同时,着手研制新型航母和舰载机,包括可携带核武器的喷气式飞机。反舰导弹、反潜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舰空导弹的逐步发展与运用,增强了舰艇的远距离打击和防空能力。50年代初,核反应堆开始应用于舰艇,先后建成核潜艇、核动力巡洋舰和核动力航母。与此同时,常规动力装置也有新的发展。功率大、热效率高的燃气轮机于60年代初开始在水面舰艇上使用。

  在空战武器装备方面。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已发展到第二代。代表机型有美国的F-104和苏联的米格-21,后来美、苏又分别发展出了F-4和米格-23,以及法国的“幻影”Ⅲ等。其中,美国空军和部分苏制第二代喷气式战斗机参加了越南战争。这代战斗机继续追求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其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马赫且飞行高度接近20000米。

  三、电子对抗技术发展迅速,电子战装备配套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50年代,通信、导航和雷达技术已相继成熟。电子对抗技术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在雷达对抗方面,广泛应用了箔条和角反射器等无源干扰,以及噪声有源压制性干扰。50年代后期,由于功率行波管的出现,实现了欺骗性干扰。在通信对抗方面,研究了对调频电话、移频电报和单边带通信进行干扰的最佳干扰样式,出现了专门用于通信对抗的设备。在此阶段已有几十种电子对抗设备,使用了专用的电子对抗飞机,建立了电子对抗部队,同时又致力于研究有效的反干扰技术,以改进雷达、通信、导航和制导系统等。进入60年代后,电子对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导弹技术、电子技术等的突飞猛进,促进了电子对抗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明显提高,特别是在越南战争中,“硬摧毁”性电子战武器装备被运用于战场,从而引发了电磁领域的巨大变革。

  50年代,中国通过进口、接收、仿制和自行研制武器装备,到1955年底,人民解放军共换装和新装备了106个步兵师,9个骑兵、守备和内卫师,17个地面炮兵师,17个高射炮兵师,4个坦克、机械化师,33个航空兵师,9个舰艇支队。至此,海空军装备已初具规模,陆军特种兵装备也迅速发展起来,步兵的旧杂式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被淘汰,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全军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比新中国成立时大大提高了一步。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大量仿制的武器装备也相继装备部队。其中以军械、火炮、通信、工程、防化等武器装备进展最快,到1962年底,所需品种和数量基本上可由国内生产解决。但是,这种武器装备水平与现状,同世界军事科技飞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尖端与常规武器突飞猛进的形势相比较,差距甚大,尤其是60年代前期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情势下,这种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因此,面对世界军事科技突飞猛进,尖端与常规武器迅速发展的严峻形势,筹划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任务就显得更加重要而艰巨了。

  历史实践证明,半个世纪前,20世纪60年代前期,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对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形势以及国家安全形势等的分析和判断,对中国国防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来国家军事科技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对当前与今后国防建设战略运筹、战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景维.20世纪武器装备发展的辉煌百年[J].现代军事,2001(1).

  [2]顾伟.军事科技与新军事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汪致远,顾诵芬.空军武器装备[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4]王培昆,孙大喜.第四维战争[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1:1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军事的国外科技论文

261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