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论文格式的模板(2)
中文科技论文格式的模板
科技论文范文
科技进化论
人一天要接触多少科技成果呢?
每天清晨,人们通常被一阵急促的闹钟声叫醒,关掉由石英振荡器作为主要部件的闹钟,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拿着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塑料牙刷清洁牙齿后,用含有红外辐射线圈的面包机烤熟一片面包,或许再配上点转基因的大豆。匆匆吃过早餐后,穿上人造纤维的高保暖外套,踏上最新式的纯电动公交车,刷一下内置芯片的公交卡,一路杀向融合了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诸多科技结晶于一体的摩天大楼开始一天的工作。
从爱迪生点亮了第一盏灯泡开始,人类社会近代,科技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化、发展着,而凝聚人类智慧文明的科技之光,更是照亮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每天,我们的生活就像是跳进了科技产品的一场大秀,吃穿住用,哪样也离不开科技。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科技产品,人们好像有点寸步难移。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们更加健康、长寿,更聪明、更理性;而科技的改变也让世界变成了平的,让不同种族的人可以相互沟通、学习,也使地球的奥秘不断被人们发现、利用。
可以说,人们对科技的依赖已经融于血液。但另一方面,科技的提升固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对科技的滥用,比如在食品、制造、环保领域,人们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但无论如何,科技的进化是不能阻挡的,它在带给人们更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负能量”。
“裸体猿”的现代服装
有种说法把人类称作“裸体猿”,因为我们没有猿类厚厚的体毛。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需要穿上衣服保暖。几千年来,衣服在不断演变,而现代科技大大加速了服装变革的速度。
现代衣服的形成
看历史剧的时候,我们时常被古装所吸引。不过,也别羡慕那些“裙拖六幅湘江水”的精美服装,因为即使它摆在面前,我们很可能也不知道怎么穿着——我们的穿衣方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衣带固定服装的方式对现代人来说真是太繁琐了。
在现代服装中,很多时候都是拉锁在起固定作用。它的出现被视为近代方便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在19世纪,人们很喜欢穿长筒靴,但是靴子上的铁钩式纽扣多达20多个,为了不耗时穿、脱,有人甚至整天也不脱靴子。“如果能一拉就穿上,再一拉就脱下就好了”。基于这个想法,19世纪末一个叫贾德森的美国工程师研制了一个滑动装置安在长筒靴上。虽然由于质量不过关,经常走着走着就滑下来,起不到固定作用,让使用者很尴尬,这个装置没有流行起来,但它确是拉锁的雏形。
直到1913年,瑞典人桑巴克改进了这种滑动装置,把金属锁齿附在一个灵活的轴上,每一个齿都是一个小型的钩,能与挨着而相对的另一条带子上的一个小齿下面的孔眼匹配。这种改良后的装置很牢固,只有滑动器滑动使齿张开时才能拉开。至此,拉锁完全诞生了。
从最开始用于军服到民用,拉锁在现代服装中广泛使用。在没有拉锁的衣服上,起固定作用的除了纽扣,更多还是靠松紧带。
而事实上,松紧带的出现得益于橡胶问世。19世纪初,发明家通过研究橡胶的各种溶剂,利用橡胶特性,将其放在两层织物之间发明了防水胶布。而1820年,化学家汉考克获得了最初的松紧带专利,他的松紧带用粘胶固定,实际上就是如今用于衣服的松紧带。
打破面料的局限
我们都知道,传统服装使用棉、麻、丝、毛、皮等天然面料。而随着化工领域的发展,化纤面料成了另一股强大的势力。在上个世纪,化纤面料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出现了“大颠覆”。
在上世纪中期,化纤面料地位很高,与传统面料相比,它结实耐用、好打理、不需熨烫。不过到了八九十年代,化纤风光不再。那时,人们越来越看重衣服是否美观与舒服,是否结实耐用变得无足轻重。另一方面,传统面料经过特殊处理,也能变得好打理。这样,化纤优势尽失,而劣势尽显:舒适性、吸湿性差、容易起静电,这些都使得化纤成了不上档次的代名词。
在化纤地位下降的同时,天然面料却通过新技术不断突破自身局限。以纯棉为例,它本身易缩、易皱、恢复性差,在穿着时必须时常熨烫。但是,经过DP(耐久熨压技术)处理过的纯棉衬衫,由于经多次定型纤维分子“交叉联接”,能准确地“记忆”互相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水洗后,衬衫的免熨抗皱能力可达到4级,而普通纯棉衬衫却只能达到2级。这样的技术处理使纯棉等天然面料更受欢迎。
不过,技术发展也并未抛弃化纤面料,如今的化纤在仿真(天然面料)上有了很大进展。比如,在日本用超仿真化纤制作的和服,售价远远高于真丝和服。这就是因为超仿真技术通过纤维表面沟槽的形成,使化纤比真丝的吸湿性更好,而外观、手感相差无几。
科技时代的服装定制
一说起服装定制,人们想到的不是明星高级定制的红毯晚礼服,就是年代剧里旗袍师傅拿着的皮尺。那么,生活在当代的普通人就只能在S、M、L这几个有限的尺码中选择、而不能找到真正合体的衣服么?
其实,信息技术、一个貌似与服装行业相去甚远的领域,可以圆我们的“服装定制梦”,弥补手工量身、单独制作成本太高又费时的弊端。
试想一下,你在实体店看中某个款式的衣服,可是L号袖子长,M号腰又紧。你大可不必因此放弃这件衣服,只需要在一台人体三维扫描设备前站几秒钟,人体体态数据如身高、三围、肩宽等就会被记录下来,比传统手工测量在时间上有很大提升,精准度也不逊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随后,这些数据发送给服装生产企业进行自动排版裁剪,你就能得到专为你设计的肩、袖、腰都合身的“独一份”了。
当然,每次做衣服都“扫”一下身体,还是有点麻烦。你还可以扫描一次之后制作一张准确的体型数据卡,这样想做哪家的衣服直接输入数据就行了。
除了能在实体店应用,这种人体三维扫描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前景更好。现在很多人都热衷在“淘宝”等网站买衣服,不用逛街那么辛苦,又比较便宜。可是“价廉”却不一定“物美”,无法亲自试穿买到不合适的衣服是个重要原因。不过,建立在三维扫描上的三维立体试衣技术,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在电脑屏幕上感受到各种服装穿在自己身上可能产生的效果。 目前,虽然这项技术还不普遍,不过服装界业内人士预测,量身定制服装已成为一种趋势,不久你我都可以穿上自己的定制服装。
饮食大爆炸
民以食为天,饮食科技的发展无疑与人们息息相关。而正是因为离生活太近了,我们很可能都没感到科技是如何改变饮食的。实际上,看看我们的厨房,有很多都是现代科技的产物。
饕餮之欲促生新产品
有人说,味精是日本最伟大的贡献。确实,虽然高汤的“提鲜”效果也许更好,但是高汤需要反复熬制,所以从简单方便的角度考虑,味精的地位还是很难动摇。
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发现海带中含有一种谷氨酸钠,并成功地提取出了此种物质。它做出的调味品用水稀释3000倍,仍能感觉到鲜味,而食盐和蔗糖用水冲淡几百倍,就感觉不出咸味和甜味了,把这种物质称为“味精”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食客对“鲜”的追求永无止境。上世纪后半叶“强力味精”、“超鲜味精”先后问世,据说比普通味精鲜600多倍!
追求更长的保质期
早上起来拿一罐八宝粥上班,郊游时准备一罐午餐肉补充体力,不想做饭时下一包速冻水饺……这些食品可能是你半年前买的,要是没有保鲜技术的发展,它们肯定早变质有异味了。
19世纪初,法国街头贴着这样一则布告:谁能提供长久保持新鲜蔬菜、水果的方法,政府将奖励他1.2万法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名叫阿佩尔的年轻人尝试把蒸煮、保洁、密封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罐头的雏形。随后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罐头工厂。
1862年,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在论文中阐述,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从那以后,罐头工厂采用蒸气杀菌技术,使罐头达到商业无菌的标准。
在包装上,罐头也在不断改革。除了传统的马口铁、玻璃罐,还有易拉罐、铝箔复合软包装袋以及可用微波炉加热的涂塑板材冲制罐头。有人预测,越来越多的家庭想从厨房解脱出来,罐头未来也许更流行。
与罐头一样,速冻食品也是人们厨房里的常备货。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极端寒冷能防止肉类变质,但一直不知道成败关键是冷冻速度而非程度。
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是美国发明家伯兹埃伊,他观看渔民在严寒中捕鱼,鱼出水后很快就冻硬了,数月后再化冻时仍和刚出水时一样新鲜。就是这个念头,催生了第一台快速冷冻机的问世。现在,食品行业已经很清楚,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可以保存很久,大大丰富了冰箱的冷冻室。
烹饪方法更多样
“煎炒烹炸蒸煮焖炖”,这些都是自古就有的烹饪手法,不过也有古人不会的新方法,比如微波炉烹饪,可以用一个“微”字来简称。
上世纪40年代,有一种改进雷达系统的“磁控管”,能发出短波辐射。雷达工程师斯彭塞在做雷达实验时偶尔发现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发黏,他怀疑是体温引起的,后来在连续多次的试验中才发现了“磁控管”的热效应,这种热效应不仅能融化巧克力,还能爆玉米花。
就这样,第一台微波炉问世了。一直到现在,辐射安全性、操作性,控制、传感技术的发展,用微波烹饪已习以为常了。用它做饭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微波电场在炉腔中均匀分布,也就是说食物在炉内平均受热,很快就熟了。
当然,它最受青睐的一点还是“安全”。父母上班前大多会对孩子说,“中午把饭在微波里‘微’一下”,而很少让孩子“蒸”、“炒”。原因就在于这种不动火的烹饪方式对孩子更安全。
和微波烹饪一样,还有一种方法也是古人不懂的,那就是“冲”——用水冲开速溶食品:芝麻糊、蛋花汤、麦片……从小小一包粉末到可口的食品,经历了怎样的进化呢?
以常见的速溶咖啡为例,在它发明前,烧出一壶可口的咖啡是需要许多功夫的:咖啡豆必须磨成细粉,还要用某种过滤器把咖啡渣留在杯外。这个琐碎的过程激励发明家们去寻找制作一杯咖啡的省事办法。
当年,“雀巢”公司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热气喷射器来喷射浓缩咖啡提取物,使咖啡提取物中的水分蒸发掉,留下干燥的咖啡粒。这种粉末容易在开水里溶解,立时大受欢迎,成为了办公室里的“好拍档”。
上天入地为出行
清朝时,皇帝从北京到承德避暑需要走上个把月。而早在10多年前,普通列车走这段路程就只需要4个小时了。当然,现在看来这也不算快。毕竟交通的发展早已不是单纯在地面上“跑”,而是天上地下真正的立体“飞奔”。
天上交通:打破空间界限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本世纪初美国莱特兄弟实现了第一次靠动力发动的、可控制的飞行,尽管那时飞机只飞了59秒,航程260米。
不过,飞机随后开始了加速发展。在发明飞机后仅40年,飞机经过几次空中加油就能环地球一周,用时不到100小时。超音速飞机问世后,这一时长降到1天以内。“环游地球80天”彻底成为了过去。
当然,飞机并不是多数人常用的出行工具。但是,即便从不坐飞机的人,也享受着飞机带来的便利。古时,杨贵妃想吃到新鲜的荔枝也不容易,而如今我们在远离岭南的北京也能轻易找到荔枝,这就是得益于飞机带动的航空运输业发展。
地面交通:追求各有不同
与飞机相比,地面交通工具无疑亲民得多,我们不假思索就能说出汽车、摩托、电车、高铁等一大堆。不过,这些地面交通工具各有各的“追求”。
一度,铁路被视为“夕阳行业”,直到1964年,日本新干线开通,史上第一个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速铁路出现了。直到今天,高铁的标准也依然是200公里/时。
要达到这一速度,磁悬浮和高速轮轨技术是两条殊途同归的通路,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使用的就是后一技术,最高时速可超400公里。
而与铁路不同,城市内的交通工具对速度的追求没那么高,市内车辆也几乎不可能全速行驶。公共汽车尤其如此,它们追求的是更多载客量。同时,由于在市区行驶,尽可能不污染环境也是一个要求。 最早的公共汽车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那是辆以蒸汽为动力装置、载客10人的“婴儿”公共汽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汽车用上了清洁能源,“乌贼”在慢慢“漂白”。而载客量也有大幅提高,目前在北京街头已经可以看到18米长的公交车,最多时可载200人。
地下交通:最准时的保证
地铁是很受欢迎的城市内交通工具,究其原因,“准时”是一大卖点。正如我们想象的一样,地铁最初的开发就是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堵塞的问题。世界首条地铁线于1863年在伦敦开通,使得从伦敦东北部进城变得轻而易举。不过,由于当时电力尚未普及,即使是地下铁路也只能用蒸汽机车。这样,为了排除机车释放出的对人体有害的废气,当时的隧道每隔一段距离便要有和地面打通的通风槽。
当然,随着电力的发展,蒸汽地铁很快就被取代了。到了1906年,早期在伦敦市内开通的地铁全部完成了电气化。这就使地铁又有了一个优势:一般的汽车使用汽油作为能源,而地铁使用电能,没有尾气排放,不污染环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在1969年就已经在北京完工了,只是到了80年代才正式开放。到现在,北京的地铁全长已近400千米,位列世界第三。基本上,市民已难以想象没有地铁的日子。
家电、3C科技的更新换代
冰箱、电视、洗衣机、电熨斗、录音机、吹风机,电压力锅。如果要细数一户普通家庭中的家电,不但一双手,恐怕加上脚也很难算过来。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身边的这些“帮手”了,如今的人们,不仅靠它们与外界沟通,它们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与丰富了。
甩掉劳碌命
在诸多的家电中,洗衣机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了出来。
远了不说,在上世纪的80年代,在洗衣机即将踏入中国的国门前。每到周末,可能是许多家庭的“受难日”。一家人积攒了一周的衣服、被单,都要在这一天集中处理。
虽然洗衣机进中国不算早。但是1858年,一个叫汉密尔顿·史密斯的美国人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这台洗衣机由一只装有桨叶的圆桶组成。转动曲柄,桨叶就能起到清洗衣服的作用。虽然这台费力,且损伤衣服的洗衣机并没有推广开来,但发明洗衣机的各种新理念却在此后层出不穷,蒸汽洗衣机、水力洗衣机、内燃机洗衣机相继出现。
直到1910年,美国的费希尔在芝加哥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标志着人类家务劳动自动化的开端。70年代,洗衣机又发展出了波轮式套桶全自动洗衣机。此后,以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问世,开创了洗衣机发展史的新阶段。
而今,洗衣机又在洗涤方式上大为“进化”,洗衣粉已经不是洗衣机的“标配”,代替它的是各种不用洗衣粉的超声波洗衣机、电磁去污洗衣机、臭氧洗衣机、离子洗衣机等。现在人们不但懒得洗衣服,连洗衣粉也懒得放了。
虽说洗衣机只是家电中的一个代表。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当洗衣不再用手搓,听歌不再去现场,做饭不再烧柴火的生活已经普及的现在,谁又能否定是科技帮我们甩掉了悲催的“劳碌命”呢?
手机——缩小了的世界
说到科技对人们生活的改变,手机绝对是个滥俗,但又绝对绕个不过去的话题。
手机让世界变小了、让办事节奏空前紧密、更让人们随时听到关心自己的声音。
而手机的出现要拜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所赐。1902年,一个叫做“内森·斯塔布菲尔德”的美国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乡下住宅内制成了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这部可无线移动通信的电话就是人类对“手机”技术最早的探索研究。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1973年,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发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马丁·库帕从此也被称为现代“手机之父”。
到此,手机普及的技术障碍基本扫清。但手机真正变成现在这个可以插在裤兜中跟着人们走天涯的样貌,中间还经历了数不胜数的技术革新。
在很多人记忆中,手机最初的形态是一个“黑板砖”,它最先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出来。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天线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等状况制约,它很快就开始了升级换代。
从外观上,手机变得体型越来越小。而在内核上,手机的进步更是天翻地覆,2G、3G,乃至于4G手机都争相涌现,而且手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听音乐、照相、炒股、视频、上网等等。未来,可能还有更多稀奇古怪的功能会融入这副越来越小的身板中。
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通信设备,它们的设计都是为了使人们的联系更加便捷。
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信息库”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蕴含了太多的功能。一些资深的宅男、宅女,完全可以大门不出一步,仅靠一台电脑就解决包括吃喝拉洒等全部的生活问题。
互联网切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的出现,使人们获取知识变得异常简单。
从前,知识是最宝贵的传家宝,因为财富会消亡,而知识则会代代相传。所以一家书籍的多少,是古时显示家族阶层的最好证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张变得越来越廉价,书籍也极大地丰富起来。那时,蕴含着最多知识的地方是图书馆。但是图书馆也并不便捷,为了查阅哪怕一个人名、一个年代,也要千里迢迢跑趟图书馆,在检索、借阅一大套手续完成后,所获得的信息价值可能还比不上浪费的时间。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极大地缩短了获取信息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互联网由于军事意图,发明于冷战时期。随后,科技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将互联网的技术带入了民用领域。发展至今,互联网更像是一个集合了全球知识的超大图书馆。只要坐在家里,手持一个鼠标,再输入一段关键字,就能“坐地日行八万里”,畅游于任何我们想知道的知识领域。
在科技的推动下,互联网使知识呈现爆炸之势,也使每个个体的人们前所未有的听得更多、见得更广。套用古人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今在物联网的天下,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将变得更加“几生也无涯”。
科技发展的“负能量” 人类能从蛮荒、愚昧的落后境地发展至今,毋庸置疑,科学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科技的发展始终伴随和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从穿兽皮御寒,到只靠几件高科技外衣就能登上冰冷的珠峰;从只能面对面喊话,到只需拿起电话,就能和地球另一端的亲人视频通话;从只能坐地仰望星空,到只需一个按钮就能使飞船遨游太空。科技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功不可没。
科学也有“负面效应”
但是科技在发展的同时,也并不全是鲜花和掌声。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正如当原子武器出现伊始,爱因斯坦就在很多场合多次呼吁“不要把科学的发现变成杀人武器”,号召全世界科学家团结起来反对核战争。
如果说核威胁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的主动选择,那更多的科技成果引发的负面效应往往与人们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尤其是表现在食品行业。
比如三聚氰胺,本是一种人工合成物,用做化工原料,而在某些不法商人的眼中,这种物质变成了提高牛奶蛋白质指标的灵丹妙药。遭受三聚氰胺毒害的婴儿,还未知人事,就要遭受结石的侵害。
而在食品添加剂的领域,科技的作用更是巨大。没有现代科技,就有今天多种多样食品的面貌。剔透的果冻、柔软湿润的面包、色泽诱人的烤鸡腿、久放不坏的零食。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一个正常人,一天要吃掉近10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本身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如果能按规定添加,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但如果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那结果就大相径庭。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不法生产厂商和个人受利益驱使,频频在食品中加入原本不是食品添加剂的违法添加物,比如苏丹红等,更是对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比如电动汽车是目前新能源界的宠儿,它的电力驱动系统,使它几乎“污染物零排放”,而在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电池的二次污染问题却无法回避。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显强告诉记者,电池中会富含有汞、铅、铜、镉、镍、硫酸化合物等等,其中的重金属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电池被丢弃后,里面的重金属就进入土壤、水源中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由于重金属不易被动植物排出,它会在动植物身上沉积下来,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畸形和死亡。
此外,还有热门的太阳能。太阳能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是太阳能板的主要原料多晶硅在生产阶段会排放较多的污染物,其中包括脱盐浓缩水、酸性废水、氯化氢、氟化物和氯硅烷等物质。
科学在不断否定中前行
如果说,工业革命刚开始时,人们没有经验,一味追求科技的进步与成果,并由此逐步引发各类科技负面效应直至风险和灾难还情有可原的话,到了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反复经历科技灾难的教训之后,如何理性对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成为一个需要人类重新反思的严肃问题。
“人类的发展不但讲科学,也更要讲哲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主任徐飞说,科技发展,是在回答那三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来?你要到哪去?这些问题不但适用于对人生的思考,也同样适用于对人类科技发展的思考。
“科技进步总是在对前人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前行。科学研究也是有禁区的。”徐飞介绍说,从历史上看,一项科技成果从推广应用到产生负面效应,有一个数十年的滞后期,比如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曾是有效的杀虫剂。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它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
“所以,我们不能把某一阶段对科学的认识当成是绝对的真理,更不能将‘科学’这个词汇和绝对正确画上等号”仅以物理学为例,西方的证伪主义观点早就指出,很长时间被人们当成物理学终结的牛顿理论,最后却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伪,人们发现,这一理论只是在宏观物理世界才有效,而面对微观世界,相对论和量子论则大行其道。
一门科学不但有适用范围,还有其发展阶段的局限性,曾经占据主导地位千年的“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而后来的宇宙学研究又再次提醒人们,日心说”的表达也不尽完善。“所以科学的东西绝非十全十美,更不等于绝对的真理。”
技术应节制
正是由于科学不是绝对的真理。科技史专家、中国科学院教授李醒民提出“技术应节制”的说法。
他认为,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整个过程中,要自始至终进行全方位的价值评估。对于“坏”技术,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严加遏制和禁止;对于利远远大于弊的技术或“好”技术,则应妥善地加以利用和实施,并尽可能地趋利避害;对于一时拿不准的技术,不妨放慢节奏,等一等,看一看,或者在小范围试验试验,三思而后行。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告诉记者,科学认知本身没有错,人类不断的求知、求真更没有错。而且在现今的情况下,阻止人类不断认知这个世界也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为了使科学和技术造福而不是危害人类,需要从制度、观念、人性上三管齐下。李醒民认为,首先应该加强社会科学的研究,用以指导和完善有关科学问题的咨询、听证、决策、管理、监督和立法,通过约束尽可能使之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其次是更新人们的经济和消费观念乃至自然观和人生观,使人与自然、社会和睦相处,而不是沉溺于物质享受。而在人性的培养上,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社会舆论等诸多途径,增强人性中的仁爱成分,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在徐飞看来,古人的智慧在如今仍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子曾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看似柔弱,而再锋利的刀也不能将它砍断。如果把水比作大自然,而刀就像科技。人类应该永远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才能对科技有正确的取舍。人只能在人的位置上认识并有限度地改造世界,而不能越俎代庖。
科学终将
“返璞归真”
打手机,会担心辐射;买食品,会担心安全;出门游玩,会担心空气污染。 随着这种情绪的越发浓郁。有些人跳脱出来,开始追寻更原本的自然。复古风,已经从时尚界,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科技在这些人的生活中,逐渐萎缩。
目前,这可能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选择,但是他们就活生生出现在我们周围。在北京的周边,存在着大大小小诸多的自然农庄。虽然名称各异,但是他们的理念却都是追寻最自然的种植和生活方式。
在这些农庄中,种植农作物的方式完全回到了以前。不喷洒化学农药;肥料全靠圈养动物粪便以及腐烂菜叶堆肥制成;农作物上布满虫洞,除虫的最主要工具是手。在这里,生活也变得简单起来:养几条狗护院;很多时候,双腿代替了四个轮子;随着日升月落规律地作息;娱乐方式不再是唱卡拉OK、购物,而是和三五朋友围坐一起,包顿饺子。
科技的负面效应,使一部分人已有所警觉。他们不再愿意消费大工业生产模式下制造的产品。因为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无法避免有毒农药或者有害生产方法的使用,而这些行为会导致食品变得不再安全。为了规避这些科技的副产品,为了追求更加天然、安全的食品,一些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食品行业,开始了对科技的抵制。他们不但自己种植农作物、圈养各种家畜,而且还利用收成,制作果酱、蛋糕、酒、香肠,奶酪等一切生活必需的食品。
在北京,每到周末,越来越壮大的农庄主人们,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交换或者贩卖自己的产品,而同时相互传递、增加的还有这股回归自然,远离现代农业的思想。
人们似乎又回到了田园牧歌的时代。而这种对科技的“负需求”,早已在全球有了星星之火。
实际上,发达国家的思想家早在百余年前就开始了对科技推动之下的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美国19世纪的作家梭罗曾写过一本经久不衰的《瓦尔登湖》,已经透露出工业革命后,一些先驱的思想者,对越来越高的工业化影响下的生活的一种反思。书中记录了作者靠一柄借来的斧头,伐木造屋,掘地种粮,过一种最朴素最简单的生活。在与自然的水乳交融中,作者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
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人类永远更愿意待在溪水潺潺、鸟语花香的地方。科技最终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更高阶段的回归自然。曾在欧洲工作过的徐飞说,虽然欧洲的科技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在现代科学故乡的英国剑桥,能看到最多反而是蓝天白云下掩映的绿草、溪流和奶牛。在那里,科技的发展反而成就了最自然的生活环境,或许这才是科技发展的最理想状态。
这种理念,不单有像梭罗、自然农庄的开拓者这样的人在不断帮助人类反思大自然本身,也在适时地提醒着人们。
“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如果不敬畏自然,人类每一次的越界,大自然都会给与严厉的惩罚。”徐飞说,比如抗生素的出现,曾经使人类在与细菌的战争中,几乎百战百胜。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极具耐药性的超级细菌频现。目前,抗生素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一些悲观的理论甚至认为,这样发展下去“人类有可能重回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科技曾经帮助地球养活了更多的人类,也曾帮人类建造起大都市和现代文明。但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其决定权其实取决于人类自身。”张柏春说。
看了“中文科技论文格式的模板下载”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