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科技论文范文(3)
(5)堵漏材料。这是针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由于种种原因形成裂缝或孔洞而产生的渗漏进行修补或抢修用的材料。堵漏止水材料应不溶于水,且具有较好的耐水解性和水密性。自身强度和粘接强度较高,能在潮湿面上或水中快速固化、粘接,最好具有较大的高弹性和水胀性。
(6)防水密封材料。又称嵌缝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各种接缝或裂缝的嵌填以保持水密性。防水密封材料应具有较大的塑性和粘结性,或具有较大的高弹性,以适应接缝或裂缝拉压等位移变形,保持水密性。防水密封材料可以分为定性密封材料,如带状、条状、棒状、卷状等定性产品,包括硫化型和非硫化型两种;不定形密封材料,包括液状和膏状两大类。
3.3防水工程施工实例。
3.3.1大连北良有限公司38万吨筒仓仓边坑内防水、堵漏。
(1)工程现状:由于仓边坑工期紧迫,坑外急需填土,因此业主同意将仓边坑的防水改为防水;仓边坑的混凝土个别部位质量较差,有蜂窝、麻面,甚至有猫洞,产生渗透水;仓边坑地下二层,总防水面积2000平方米。
(2)防水、堵漏施工方案:首先清除地坑四周壁面及二层地面的灰尘和残留砂浆;并用水清洗干净;除有宽0.22mm以上裂缝和蜂窝、麻面、渗漏点需作特殊处理外,其余按喷涂工艺对整个仓边坑壁面喷涂奇罗混凝土防护剂三遍。
3.3.2灵山大佛底座(万佛殿顶)、荷花座、万佛殿底板混凝土渗水。
(1)工程现状:施工完成后,以上三层人行道部分的混凝土由于冬季施工产生较多的裂缝,雨季渗水,三层总防水面积约3000平方米。
(2)防水、堵漏施工方案:首先消除需处理混凝土面的灰尘和残留砂浆;并用水清洗干净;除有宽0.2mm以上裂缝和蜂窝、麻面需作特殊处理外,其余按喷涂工艺对施工面均匀喷涂奇罗混凝土防护剂3遍。
3.4国外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
(1)建筑防水材料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正在趋向于高分子材料化,逐步摆脱防水性能较差的沥青系防水材料。目前,国际上形成“防水工程学”、“防水材料学”等学科,每年在国际上申请的有关防水材料专利100多项。下面简述一些国家的防水材料的发展情况。在美国,防水嵌缝油膏用得比较多的是聚氨酯系列油膏,一般为单组分。效果更好的有硅树脂、多硫嵌缝材料,但由于价格较高,仅使用在高级的建筑中。嵌缝油膏发展的方向是非溶剂型的聚氨酯密封材料,以降低成本,改善性能。根据哈夫大学统计,美国沥青的油毡用量降低,而采用玻纤胎、聚酯胎的防水卷材以及橡胶改性的防水卷材增加较快,防水薄膜(有胶黏剂及隔离纸)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在防水涂料中,美国的乳化沥青及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使用的比较多。 (2)在苏联,过去使用得较多的是热用的沥青玛蹄脂近年来他们也注意发展以高分子材料改进的防水材料,如使用塑料防水材料,并将塑料和混凝土构件制成一体化防水构件。另外,使用的较多是一种以高分子材料改性的流动性好,强度高、变形强、粘结性能较佳的嵌缝油膏。它们的质量百分比为:沥青65~75%,合成橡胶2.5~4%,有机溶剂10~15%,石棉6~10%,水泥6~10%。
(3)日本是建筑防水材料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多年来,他们注意汲取其他国家防水材料的先进经验,并大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使建筑防水材料向高分子化方向发展。目前,日本的高分子防水材料价格已低于沥青防水材料,并且使用沥青系防水材料的比例也从70年代的70%下降到50%(1988年),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的施工面积也达到了50%左右(1988年)。
(4)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国外今后的防水结构趋向于简便的单层防水,建筑防水材料趋向于冷施工的高分子材料,而热施工的、沥青系多层叠合防水结果将逐渐减少,这个发展趋势也必定是我国今后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方向。
3.5我国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前景。
3.5.1新型防水材料的开发、应用,它不仅在建筑中与密封、保温要求相结合,也在舒适、节能、环保等各个方面提出更新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铁路、高速公路、水利、桥梁等各个领域。
3.5.2如今,在生产和施工中高能耗、低质量、使用寿命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防水材料易被淘汰,相继发展的防水材料是符合国情、能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防水材料。按国家建材行业及制品导向目录要求及市场走势,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仍是主导产品,将大力发展;高分子防水卷材重点发展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氯乙烯(PVC)P型两种产品,并积极开发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前景看好是聚氯酯防水材料(尤其是环保单组分)及丙烯酸酯类。密封材料仍重点发展硅酮、聚氨酯、聚硫、丙烯酸。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刚性防水材料、防渗堵漏材料、金属屋面材料、沥青瓦、土木材料有一定市场。
3.5.3在“十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新型防水材料年平均增长率将逐步加大,预计在全国防水工程的占有率达到50%以上。新型防水材料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屋面、地下室、厕浴、厨房、地面防水外,还将广泛用于新建铁路、高速公路、轻轨交通(包括桥面、隧道)、水利建设、城镇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填埋工程以及建筑物外墙防水。
3.5.4我国的建筑防水材料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值得注意的问题:
(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合格产品充斥市场,施工方法不规范,用偷工减料形式降低成本,不能保证施工质量。
(2)高分子卷材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但有个别施工单位技术不成熟,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个别生产(施工)单位使用EPDM粘合剂不过关。
(3)防水涂料质量达不到要求,有些涂料仍是有味溶剂型,应向水质、厚质方向发展。彩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直接应用户外时,抗老化性差、掉色、使用寿命短。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品质和抗污染性差,应需解决。
3.5.5建筑工程防水历来是建筑界十分关心的问题。据有关资料介绍,由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渗漏,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是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到各方面因素,如主体结构设计、防水构造设计、防水材料选择、防水材料质量、防水施工技术、管理与维护等等。
3.5.6仅就防水施工而言,施工人员不懂施工或者称无证上岗,施工不认真、有章不循,更有甚者在施工当中偷工减料,用劣质不合格防水材料充当合格品,欺骗用户等等,显然,这些因素是造成建筑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4. 结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变化,建筑物防水构造多样化设计,要求匹配的应该是质量好、使用年限长、施工方便、没有污染、功能型、甚至是纳米防水材料及应用技术。防水材料的生产与应用面临新的挑战,从而促进新型防水材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春林.新型防水材料产品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版社,2001.
[2]韩喜林.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3]邓钫印.建筑工程防水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沈春林,苏立荣,李芳,高德才.刚性防水及堵漏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李荣,孙曼灵,任普亮.聚氨酯防水材料与施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版社,2005.
[6]蔡建中,傅雁,陆继光.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技术[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7]沈朝福,周新,谢征薇,李筠花,艾胜兰,王晓斌.新型防水材料及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版社,1988.
[8]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新型建筑材料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9]俞苗庭,张钰,国产新型建筑防水材料介绍[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公司科技情报站,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建筑科学研究所,1991.
[10]张树培,防水材料选用[M].中国建筑防水出版社,1998.
建筑材料科技论文范文(3)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