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科技论文
海外科技论文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理位置特殊。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外科技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海外科技论文篇一
海南蒲桃培育技术
摘 要:海南蒲桃是我国珍贵观赏和高效多用途树种,开发前景广阔。本文从造林地的选择、造林设计、整地、栽植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其培育技术。
关键词:海南蒲桃;培育;技术
海南蒲桃是速生、丰产、优质的乡土阔叶树种,它不但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主根深、抗风力强、耐火、生长迅速、持水力强等特点,而且树干通直,木材材质好,结构细致、有光泽、耐腐等优点;因而它既是优良的水源涵养林树种和绿化树种,又是造船、建筑、家具等重要用材树种。它可广泛适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营造或改造,园林绿化和速生丰产商品用材林的营造上。本文在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其培育技术进行论述。
1 海南蒲桃的形态特征
海南蒲桃是常绿乔木,高可达10m。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具短柄,革质,表面有光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背侧脉明显,全缘。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萼倒圆锥形,4裂片;雄蕊多数,比花瓣长。果圆球状或卵形,径2.5~4cm,淡黄绿色,内有种子1~2粒。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识别要点 树冠球形,小枝压扁状,近四棱形。单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常数朵聚生。果圆球状或卵形,果熟期6~9月。果实可以食用,具香甜气味。海南蒲桃性喜暖热气候,属于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和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壤,喜生于水边。
2 海南蒲桃培育技术
2.1 造林地的选择 根据海南蒲桃喜光、耐高温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的生物特性,造林地可广泛选择于酸性土壤或碱性土壤中,也可选择在需进行套种改造的针叶纯林、疏林地、残次阔叶林和灌木林地等生态功能等级差的生态公益林地带。
2.2 树种配置 在树种的科学配置上,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下科学配置树种结构。根据海南蒲桃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造林宜造混交林,可根据培育目的的不同进行设计。营造商品用材林时,海南蒲桃可与杉木或松类树种进行混植,混交比例为1:2~3,也可采用与木荷、桃花心、红锥等阔叶树种进行混栽,混交比例1:3~4;混交方式可进行行间混交或行带混交,并宜适当密植,株行距2~2.5米。营造生态公益林或风景林时,可与降香黄檀、小果香椿、木荷、岭南山竹子、潺槁木等混植,混交比例1:4~5,混交方式宜为不规则配置的方法进行混交,株行距2.5~3米。在疏林、残次林、针叶纯林等生态公益林的改造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套种。
2.3 整地技术 造林前,对造林地按2~3米的距离沿山地等高线进行平行铲带,并将带内的杂草、杂灌及其他草藤本植被等全部铲净,同时对带外的杂草、杂灌劈落,然后在铲好的带内按照株距要求进行打穴;对于套种补植,可直接在需要补植的地方进行劈开杂草、杂灌约1×1m的位置,然后进行整地。穴规格一般为50×50×40cm。完成打穴工作后,在春季造林前一个月以上时间进行回穴土,回土要打碎及清除石块、树根,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当回土至50%左右时,基肥与穴土充分混匀后回填至高出穴面10厘米;回土后,穴面开蓄水小穴,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根据立地条件,基肥标准为:复合肥0.15kg/穴或磷肥0.25kg/穴。
2.4 栽植技术 采用良种所育一年生、高50cm以上、地径0.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根系发达且木质化充分的Ⅰ级容器苗。此外,尽可能通过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以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新鲜度。栽植应在早春雨透后的阴雨天进行,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好栽植孔,去营养袋并保持土球完整,带土轻放于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回填细土并压实,使苗木与原土紧密接触。继续回土至穴面,压实后再回松土呈馒头状,比原苗蔸深栽2cm以上,以减少水分蒸发。此外,根据气候情况,适当采用生根粉、地膜覆盖、保水剂和无纺布容器苗造林新技术,以提高碳汇造林成活率。栽植后1个月要全面检查成活率,发现死株、漏栽的应及时补植。
2.5 抚育管理 抚育是促进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保存率的重要措施。设计连续抚育三年3次,即第一、第二、第三年初夏各1次,在6-7月抚育。抚育工作内容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土、追肥、补植,除草要求铲除以植株为中心1平方米范围内的杂草。补植在初次抚育时进行,应全面检查植株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苗。
抚育时进行追肥,每次施放复合肥0.15kg/穴。具体施肥方法是在除草、松土、培土等工序完成后,沿树冠垂直投影线方向两侧各开挖深5-10cm的浅沟,将肥料均匀地施放于沟内,然后用土覆盖,以防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对于造林地在人畜活动频繁的路边,村边,采取相关方法进行封禁,并做好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预防和控制工作。
当林分郁闭且林木出现分化后,根据林分情况和培育目的合理进行间伐抚育,间伐强度每次在10%~15%之间,间伐时应注意不要损伤保留的林木。
3 小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海南蒲桃我国珍贵观赏和高效多用途树种,开发前景广阔。但目前,对于海南蒲桃的育苗技术、良种选育、抗逆性试验、无性系繁殖、树种经营措施及木材材性等方面仍需加强研究。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及早备耕,尽早种植。海南蒲桃栽植的季节性强,宜尽早栽植。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暧冬春旱情况常有出现,苗木抽萌较早。若不及早备耕,常出现苗木已抽萌才种植情况,甚至在清明还在造林的情况,影响了树苗的生长。
(2)适地适树,合理密植。海南蒲桃对适生环境要求较严,特别是肥水和湿度条件。在种植中,适当密植有助于尽早郁闭,加快高长生。
(3)集约经营,加强管护。“三分造,七分管”彰显了管护的重要性。特别是随着林地租金上升,适宜营造海南蒲桃种植的林地越来越少,集约红营是提高单位面积林地生产力的关键。对于以蔓山莠竹、淡竹叶和大芒为主要杂草的林地,建议尽可能使用化学除草。
(4)合理规划好防火林带,确保林木资源安全。
(5)加强海南蒲桃抗寒性、抗旱性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96,30(1):173-175
[2] 陈存及等主编.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78-185.
[3] 李振问,阮传成.中国南方主要防火树种的防火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336-342.
海外科技论文篇二
海南原始农业初探
【摘 要】 本文将海南原始农业发展划分为“刀耕火种”、“锄耕”和“犁牛耕”三 个阶段,探讨古代族群为什么要选择如此生产、生活方式,分析热带海岛型原始农业发展变 化的规律和特点及由此而涉及的海南历史人口迁徙分布问题。
【关键词】海南;原始农业;黎族;临高人
【作 者】陈光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4-454X(2007)02-0152-005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rimitive Agriculture in Hainan Province
Chen GuangL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sepa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 agricultur e in Hai nan province into three periods, they are slash-and-burn farming, hoe farming an d plough farming It aims at exploring why the ancient groups chose this kind o f produce sty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island’s primitive agriculture T he author also gives some opinions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Hainan province’s historical pop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migration.
Key words: Hainan province; primitive agriculture;Li minority gr oup; Lingao people
海南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同生产力要素的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文化因素 的传承密切相关。海南岛自有人类活动历经万年之久,作为热带海岛型的原始农业,既有其 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海南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锄 耕”和“犁牛耕”三个阶段,但其延续性、并存性和滞后性非常明显。
一
刀耕火种是海南历史文献资料记载较多、直至近代依然在山区见到的一种传统耕作方式 。这种原始农业的生产过程大致是:人们先上山选择林茂泥厚的向阳岭地,清明前后动工砍 树斫枝,引火焚烧,再用藤条树桩将园地围拦,以防兽害,等到下雨泥土湿透后就准备播种 了。播种时不须翻土,男子用尖棍在地面戳个穴位,妇女跟在后面撒几粒旱稻种子,用脚掩 上浅土则可。待禾苗生长后,拔去杂草,再砍除大树上新长出的遮阳枝叶,至秋天稻谷便成 熟了。收获者手执一把小齿镰收刈稻穗,分束晒干储存,以加工食用。这种“山栏园”一般 使用一二次,特别肥沃的可使用三五年则撂荒,也有经过七、八年依靠自然力使土壤肥力恢 复后再重新使用。海南人将这种耕作方式叫做“砍山栏”。这种沿袭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 如果要稍作区别的话,只是砍树刈穗的斧刀镰齿由石器、骨器改为铁器而已。
原始农业之初,陆续迁居海南岛的各路族群,他们从采集狩猎转变为刀耕火种之后,必 须选择有利于自身生产生活的地点定居。令人不解的是,当黎族先民迁徙海南之际,环岛沿 海虽无大片的三角洲冲积平原,但河口海边也有比较肥沃的低平洼地适宜垦作种植,可是他 们却舍近求远,多数沿着河岸溯流而上,最终向森林茂盛的高山峻岭走去。不少人认为,由 于历史上存在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原因,黎族先民才被逼从海边逃到偏僻的山区去的。然 而,对这一问题需要做全面深入的分析。
为什么黎族先民所从事的原始农业,不是从那些后来被临高人和汉族人充分开垦利用的 河口洼地开始呢?这就必须了解古代族群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以及生存资料获取的方式 。
首先,远古的海南岛是一个阳光雨水充沛、生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之岛。土地是农业最重 要的生产资料,原始氏族也需要土地才能耕作,但原始农业初期没有现成的田地,先民们从 事种植或养殖只能沿袭采集狩猎时期的工具及相关知识。那时候决定先民们生产什么、怎样 生产的要义是生产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者的农作物栽培经验和劳动工具。火虽然是一种 自然力,但在此阶段农业生产中却起了特别重要的工具作用。因为在树根纵横、藤草盘缠、 潮湿石头多的低洼河岸,火作为工具的作用弱化,但在岭坳山腰却十分明显,一把火焚烧便 有地可耕可种。由此可知,黎族先民之所以没有选择河口低洼地定居下来从事水田耕作,而 是相中了树高林密的山岭进行刀耕火种,首先应理解为主要是原始农业生产力的局限性。
其次,还要从古代氏族生存资料获取的方式去寻找原因。在远古的刀耕火种农业阶段, 人们已初步掌握许多农业生产的经验知识,如:制造石斧石�石奔�并安装把柄利于劳动过程使 用;“砍山栏”也要学会识别环境、气候、水土、农时,播种、防范禽兽以及收割储存加工 等等,也需要掌握许多专门的方法。但是,靠山如何吃山,因地怎样制宜,人们必须经历千 百年的探索和长期的生产实践,才能获得在今天虽然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却是历史性的进步 和创新。在这一阶段的农业,由于所收粮食不敷食用,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 还没有超过采集和渔猎,必须依靠采集、渔猎与种养互补,才能维持生存,而高山林地正是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各种禽兽动物频繁出没的地方,正好容易满足生活资料的需求。这就是 为什么黎族先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仍然保留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重要原因。
大约在战国末期,临高人先民陆续迁徙海南岛东北部。当临高人在这片土地定居之前, 黎族先民曾经在这里采集和狩猎,但他们最终选择离开,留下这一片灌木丛生的丘陵地让给 临高人开垦。据调查,现今在临高人聚居的地方仍保留不少黎语的地名,如抱文、保才等等 。黎语称村寨为“抱”,而临高人称村寨为“兰”,如兰洋、兰栋等等。临高人对“抱”字 和Bao这个音节均说不出它的本义,可见,“抱”原来不是临高话的地名,也说明那些仍然 沿用黎语地名的地方,原来住有黎人,后来迁走了,临高人住进来后仍然按习惯称呼原先命 名的地名。现临高人分布的地区,村名多以树名为特征。临高话里树叫Dun,具体那一种树 则冠以Mei;现今临高人分布的地区,以“敦”和“马”、“美”称呼地名者很多,如敦香 、敦隆、美巢、美灵、马良、马南等等。由此可推知,在这类地名起名的年代,临高人分布 的这些地区还有许多树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临高话Dun所指的树(或树林)一般是比较低 矮的树种,不是那种高耸茂盛的古树①。这就说明临高人在这一带定居的年代虽有树木 丛 林,但不同于苍莽广袤的原始森林,而是前人曾经开垦过的次生林。而如今在海南岛中部山 区和岛西南一带黎族聚居的地方,不仅不见临高人的分布,连临高话的地名也未曾发现。
从黎语和临高话的比较分析,尤其是从地名的“文化堆积层”信息来看,不仅反映出黎 族和临高人从大陆迁入海南岛的先后早晚,而且也说明了临高人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劳动 者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超出比他们先到的黎族先民,即他们已经从刀耕火种过渡到锄耕或 发展到犁耕的较高阶段。他们对森林高岭的需求,不如当时仍然依赖采集狩猎和刀耕火种并 举的黎族那样迫切,因而也不必向中南部高山峻岭的地方谋求生存和发展了。更重要的是, 临高人凭着他们已经掌握的生产技术和劳动经验,能够对黎族先民丢荒的“山栏园”和靠河 边的低洼地进行有效的开垦,种植粮食果蔬,饲养家禽家畜,为氏族的定居繁衍进行简单的 农业再生产。
综上所述,海南岛历史上民族人口分布形成“黎苗在中,汉‘临’在外”格局的根本原 因是:海南原始农业产生和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是生产力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当然就 具体的历史年代而言,也有战争和其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但只能 理解为次要矛盾和影响因素。
石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一直是人们战天斗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主要生产工具。石 斧、石�石奔� 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发展而来的 ,从海南岛考古所见的石器来看,虽然木质 把柄不可能保存下来,但从石器本身在制作上所预置的装柄痕迹:如有的顶面做成比器身较 小或顶头较狭窄,有的做出凹沟、横脊、肩或段以及钻孔等等,所作的这些加工都是为了给 石器装柄,首先是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这类石器工具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 活中的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山岗遗址中出土的石斧“均扁平,刃多微外凸,也有平刃的,器形 较大的居多。最大的长14.4,宽7.3,厚3.6厘米。” ②123�说明当时人们需要这 类工具来 砍伐较大的树木,以利于开荒种植。另外,所谓原始农业的“火种”是指用火将树枝枯叶烧 成灰烬,既提供了天然的肥料,又把土壤烧得疏松些,更利于播种。同时燃烧的山火也起到 特别重要的工具作用,既清除遮荫的树枝杂草,又能灭虫驱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在原始农业产生之初,人们最早学会栽培的是块根类无性繁殖的作物。海南原始居民栽 培薯芋历史悠久,不但文献史籍常有记载,而且品种味道遐迩闻名。薯芋一类的根块植物之 所以在海南原始农业中被首肯种植,原因是薯芋不像谷物那样严格地要求田地肥料的适应性 ,只要有泥土挖穴栽种则有收获。薯芋作物产量高,食用方便,还可加工贮藏,因此,薯芋 栽培适应原始农业萌生时期粗放的生产条件。另外,葫芦、芭蕉、水瓜、椰子、豆夹类等, 也可能成为定居点栽培的作物。上述几种植物在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随处可见,且栽培容易 成活,常年开花结果,人们随时摘取食用。有的作物种苗可能是迁徙而来的族群携带上岛, 如稻谷、吉贝(棉花),等等。关于海南稻作历史问题,笔者另有专论③。
二
海南考古发掘的山岗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平身长身石铲、双肩石斧、石磨盘、石杵以及 器形较大的陶器(罐、缶等),其中长身石铲“有肩式,较平薄而器身亦较大,最大的长124,宽5.9,厚1.2厘米”②124。以大石铲作为标志,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海南原 始农业过渡到锄耕阶段。
锄耕农业的耕作机制、耕作方法、农作物的种植种类都比刀耕火种阶段进步。锄耕农业 与刀耕火种的显著区别是:人们开始用大石铲或长身平身石铲作为翻土工具,把刀耕火种之 后板结了的园岭地进行翻土加工,改良了土壤结构,延长了土地使用年限,将过去每年都要 择地砍山栏的“开荒耕作制”,变成“熟地耕作制”,从而导致了较为稳定的农业定居生活 ,也使家畜饲养和家庭手工业有了相应发展,自然分工逐渐演变为社会分工。
在海南岛锄耕农业阶段,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种植种类以及栽培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 高。为了提高开荒时砍伐树木的效率,人们学会制造比较厚重的大型磨光石斧。石铲磨得既 棱角分明,还延长了铲身,更便于翻土起垄。尤其是木耙的使用启发人们发明了锄这类生产 工具。锄比铲虽然是制作和安柄的改进,但这一改进非同小可。有了锄之后,不但提高了翻 地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的栽培和收获,如开畦培土、获取果实(如挖薯芋)等等。在这 一阶段,人们对草木灰作为肥料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至于在这阶段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除了上述薯芋、瓜果、豆夹类之外,可能早稻类已从 刀耕火种的零星种植,发展到在定居点附近的固定园地(即熟地)长年播种。根据海南山岗遗 址出土“陶罐、缶的器形很大”②127的特征,表明人们煮食、酿酒和储存食物对大 容积陶 器需求的增加,也说明农业收成比较稳定。石臼、石杵和磨盘是稻谷、豆夹类加工的原始工 具,在海南考古遗址中也有发现,说明此阶段产生了稻菽种植以及相应的稻菽文化。陶器既 是原始农业产生的主要标志,又是评介其发展程度的一个“测量器”。陶器的产生是为了适 应煲煮谷、菽(豆)、薯类食物,或利于酿酒,而谷菽类的加工动机,又导致了臼、杵和磨盘 的发明使用。
锄耕农业和村落定居为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畜牧业是由原始狩猎转化 而成。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征服飞禽走兽以获取更多的猎物,必须对野生动物的习性有所 了解,当人们在捕获较多猎物之后,如果一时吃不完,常将一些幼小的禽兽拘禁起来,开始 多是当作一种食物储存方式,而后经过饲养,逐渐使其驯服,再进行放养或圈养,这就导致 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但是野生动物是如何被古人驯化为家畜,其具体过程到底如何,却是 难于从考古学上取得直接证据。探讨海南岛原始畜牧业可以援引民族学的材料,并结合海南 自然地理因素及原始居民饲养动机来进行研究。
一般认为,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家畜出现的时间要晚于栽培作物和制陶,狗和猪为最 早,然后才有牛和羊等,其它家养动物则出现得更晚。从海南岛的情况来看,笔者推测:可 能最早出现的是猪,而后是鸡和兔,至于狗、牛、羊、鸭、鹅等等,可能是后来移民携带上 岛的,不是本岛原生驯化的家养动物。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海南人称野猪为山猪。山猪分布遍及全岛各地,主要栖息于各种阔 叶林、灌木丛和草坡中。山猪性情凶恶,食性杂乱,经常盗食农作物。远古先民在狩猎山 猪的时候,如果捕捉到幼小的猪崽。一开始是当作食物储存而拘绑,但为了防止这些幼崽致 死,就要松绑并想办法饲养成活,于是海南岛原始畜牧业从驯养野猪开始。据调查,五指山 地区至今还见有形态独特的家养猪种。
海南各地有丰富的山鸡资源,从民族学的资料看,最早养鸡是为了狩猎,即把山鸡变成 “鸡媒”,用以诱惑更多鸡只过来集中捕获。据调查,黎人原来也是通过饲养雌性的山鸡, 以作为吸引山公鸡的“鸡媒”,之后发现“鸡媒”也可下蛋,从而体会到养鸡有诸多好处, 逐渐发明了鸡的驯化和饲养。黎人有将鸡窝吊起来挂在屋檐下饲养的习惯,据说南洋群岛居 民也多采用吊挂式养鸡方法,可作为文化现象考究;海南产兔,各地方志多有提及。据生物 学专家鉴定,海南兔是一种生活在海南岛特定环境类型中的“特有种”,体形比华南兔略小 。鸡和兔的繁殖力强,较好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化需求。
“干栏屋”是诸越族和黎族的典型建筑和文化特征,张庆长在《黎岐见闻》中写道:“ 居屋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或藤叶,随所便也。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 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宣统三年刻本]由此可知,自古黎人住的是一种人畜同居、屋内上下架木为栏的船形茅屋。黎族建造“干栏屋”居住, 说明他们完成了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耕种的过渡,从游移迁徙到终于形成村落定居,这是原始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农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
综上所述,在海南原始农业发展的锄耕阶段,虽然农业(包括畜牧业)在人们经济生活中 的比重有所提高,有的地方或许已经过渡到犁耕,但发展不平衡,有些氏族部落,采集渔猎 、刀耕火种仍然是谋生的主要手段。
三
犁耕和牛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犁耕先于牛耕出现,牛耕则是犁耕发展的较高阶 段。犁,即使最初步的石木犁,也是比锄耜铲要复杂得多的机械。尤其是破土翻泥的犁铧, 其制作材料、形制及功效有重大的演变。我国考古最早发现的金属犁头是商周时的青铜犁铧 ,铁犁铧最早见于河南辉县固围村等战国遗址中出土。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 区牛耕的萌芽已经出现,而华南地区的牛耕技术是由中原地区传入并逐渐得到推广的,至东 汉时代,我国南北都普遍开始牛耕。
根据潘雄先生的推论,战国末年,也就是公元前300年左右,“西瓯人”――俘黎的祖 先渡海进入本岛,“曾在文昌县境内居留,然后沿东海岸南下,转向岛的西南部滨海平原定 居”;③“亻孝黎先民在 未迁入本岛之前,可能已使用金属工具。(汉)高后时(公元前187 ~180年),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可见秦汉之际汉区的铁器已有相当部分输入南越境内, 其数量之多甚至引起最高统治者关注。”③再加上考古发现青铜器物多在本岛西南部一带,由此推测犁耕或牛耕最早发生在“西瓯人(亻孝黎)”、“临高人”和“儋耳人”分布的地区,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汉书•地理志》记载:儋耳、珠崖郡,“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民有五畜”。晋 《三国志•吴志》提到历任交趾刺史及地方太守的官员,为了传播中原文化,推广先进农业 技术所作的种种努力,其中有一段“教其犁耕”的记述。这样看来,海南岛先民在汉晋时代 已经接受犁耕或牛耕了。问题是在这一带发掘出土的青铜器物多是铜锅、铜鼓、铜锣等,作 为兵器(可用作砍伐工具)的青铜斧仅有二件分别在昌江县和乐东县出土。为什么史书明确记 载:男子耕农,种禾稻,也饲养牛,并有汉人“教其犁耕”,却鲜见与此相关的“青铜犁铧 ”或“齿刃铜镰”之类的生产工具出土?其内在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笔者注意到:海南岛考古发掘到的青铜器极少出土于古代墓葬,至今也不见青铜 农具在墓葬中被发掘的报告。一般说来,古代能以青铜器作随葬品的无疑是贵族头人,但他 们怎会以小农日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去随葬呢?如果是小农归天,也不会轻易将青铜生产工具 埋到地下,因为对于布衣百姓来说,拥有青铜生产工具是难得的宝贵财产,即使用损了仍具 有一定的交换价值,不能为了慰藉亡灵而轻易将其殉葬。这是至今古代墓葬很少发掘到青铜 农具的重要原因,也是海南考古发掘中青铜农具缺少的合理解释。
其次,海南岛的铜鼓大多数是在山洞、河溪被发掘出土,而铜锣则多是文物工作者开展 社会调查时在民间收集到的。直到近代,在少数民族地区,铜鼓、铜锣仍可以作为一般等价 物用于商品交换,或作为地位、身份、权势的象征。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张庆长《黎岐纪闻 》记述:“俗好铜锣……其值或抵一牛或数牛,或有抵数十牛者……藏铜锣多而佳者为大家 ”。李�《太平御览》(卷785)提到:“俚人贵铜鼓,唯高大为贵……有是鼓 者,极为豪强”。据此而知,黎人 在历史上并不注重将青铜材料用作制造生产工具,其“异化”的结果,既造成黎族地区的犁 耕和牛耕发展迟缓,也使得海南岛青铜农具的考古发掘犹存缺环。
再次,笔者要特别强调指出:海南岛原始农业从锄耕到犁耕、牛耕的进展是一个漫长的 历史过程。由于海南岛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大陆繁荣的物质文化很难 顺通直达本岛各地,而得天独厚的热带环境又为远古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资源,这就 在相当程度上延缓了原始农业进步的节奏,或者在某一阶段出现跨越式质变,譬如青铜生产 工具在没有推广应用便被铁器所取代。
综上所述,尽管考古发掘有青铜文化的存在以及文献有犁耕牛耕的记载,但是,对海南 农业犁耕和牛耕的发展概貌不可估计过高。秦汉时代,海南犁耕和牛耕的产生仅限于岛东北 沿海一带的“西瓯人”、“儋耳人”、“临高人”聚居区、以及当时数量不多的汉族移民村 落。散居在西南部滨海的“三亚人”和中南部山区的“本地黎”,仍然是以刀耕火种为主, 至多停留在刀耕与锄耕并存的阶段。汉唐以来,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并加强影响海南岛的 开发进程,但岛上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即使与华南其他百越民族地区相比,仍然是滞 后的。如果说海南岛比较普遍地使用铁器工具,尤其是将铁制犁铧跟牛力牵引结合起来,运 用到田间翻土作业中去,则要等到汉族移民大量迁徙,择地定居,并开垦田地、兴修水利、 种植水稻黍菽等大田作物,――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压力,犁耕和牛耕 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农业社会中加速推广。从历史上看,海南岛要延至宋代之后才发生 根本性的变化。
据调查所见,聚居五指山地区的一些黎族村寨,直至20世纪上半叶仍然遗留用牛踩田的 “蹄耕现象”,即“其耕田,多集牛七八头入田践踏,使田泥糜烂,然后插秧。”⑤这是 值 得关注的海南原始农业遗留的另类模式。为什么他们饲养牛却不会利用犁耕呢?从原始农业 发生的历史进程来考察,从锄耕到犁耕、牛耕,表明旱地农业过渡到水田农业为主,不但是 经济类型的转变和生产结构的调整,更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合亩制”地区的黎人 祖祖辈辈沿袭传统的旱地农业耕作方式,他们不用犁牛耕也有薄收,加上薯粮杂食尚能维持 温饱。如果要从事犁牛耕,必须跟汉商购买铁犁铧,又要驯养耕牛,还要学习操作,经过长 期的实践才能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因而长期徘徊在原始农业的 门槛而难于迈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参考文献:
①刘剑三.海南地名的史料价值[J].海南史志.1993,(2)②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南岛原始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60,(2):123-124 ③陈光良.试论海南稻作历史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2003,(1)④潘雄.古瓯人后裔考――黎族族源研究之一[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3,(1):6- 16⑤张一凡.中国南疆崖县之现况[J].中华杂志1934,(6、7).
看了海外科技论文的人还看
2.国外融资论文
5.国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