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进程及其解决路径探讨论文
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进程及其解决路径探讨论文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中国海监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坚持巡航执法,渔政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常态化执法巡航和护渔,维护该海域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中国还通过发布天气和海洋观测预报等,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管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进程及其解决路径探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进程及其解决路径探讨全文如下:
2012 年 4 月 17 日日本东京都知事宣称东京政府欲“购买钓鱼岛”,此举引发的风波不仅令世人震惊,也引爆了处于漫长“和平搁置时期”的钓鱼岛主权之争。在再度发酵的钓鱼岛争端的处理中,中日双方中央政府都试图通过尺度的把握与控制来引导事件发展、维护自身利益,因而本文运用尺度政治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此外,批判地缘政治学强调应对不同主体关于事物的表述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与分析,中国外交部发言是达到政治目标的重要政治传播手段,因而将其作为中方对钓鱼岛事件话语表述的代表,进行言论分析。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弥补目前大多集中于法理、历史方面的钓鱼岛事件的研究的不足,以对钓鱼岛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并希望能借此为我国此后处理类似的领土争端提供建议。而在理论方面,将尺度分析的方法尝试性地运用于国家冲突的分析,试图为地缘政治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运用批判性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言论分析)对国家间冲突进行研究,为批判性地缘政治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1 文献综述
1.1 批判性地缘政治
批判性地缘政治(Critical Geopolitics)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受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影响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分支,通过对传统地缘政治的反思与批判,将地缘政治的研究范围与视角进行了补充与扩展[1].
其强调地缘政治研究是多元的,主要包含三种类型:应用地缘政治(Practical Geopolitics),主要指传统地缘政治学所强调的国家和政策执行人的地缘政治政策构想;正式地缘政治(Formal Geopolitics),主要是学术研究者的学理构建和战略性研究;大众地缘政治(Popular Geopolitics),即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在涉及地理、政治及两者关系问题时所形成的大众化视角[1].批判地缘政治理论认为地缘政治的竞争演变为知识和话语的竞争[2],关注各不同主体关于世界的表达如何影响并作用于国家的判断和行为[3].因而在对地缘政治的研究中应强调文本研究,除了解表面含义外,还通过揭示文本、话语内存的矛盾和冲突去解构文本,挖掘深层内涵;其中,媒体、技术和全球政治经济均扮演了重要角色[4].
G. ó Tuathail 等以批判的角度对美国针对苏联的地缘政治言论进行了分析,为运用文本分析进行批判地缘政治研究提供了实证借鉴[2].而中国有关批判性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起步不久,成果相对较少,且大多是对批判性地缘政治学理论发展进行梳理与总结。实证方面,陈玉刚等以批判地缘政治的视角对各类群体塑造的南极相关的概念、符号、知识体系和意义系统的深层含义进行了分析,并深度挖掘了各权力主体行为的实质意图[5].
1.2 钓鱼岛争端相关研究
钓鱼岛争端自产生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进行的研究中最为丰富的是基于历史学和国际法对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进行的探讨与论证[6,7],这些研究为了解钓鱼岛事件的由来、进程及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提供了支持。
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主要在世界和谐发展的背景下着眼于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甚至延伸到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并试图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对策。其中李开盛提倡在“非武力时代”巧妙运用多种手段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历史牌”“、主动牌”“、联系牌”等相结合,打“组合牌”使争端对方作做出让步[8].
此类研究为理解中国针对钓鱼岛事件的政策提供了帮助。此外,近年来国内针对钓鱼岛争端的舆论引导方面的研究有所增加,主要研究在钓鱼岛争端的处理中政府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如蔡尚伟等指出处理领土争端事件严峻考验政府的舆论引导力,在“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中中国中央政府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层面入手对其共同形成的舆论潮流进行引导[9].此类研究为分析中方在钓鱼岛事件中如何运用舆论进行尺度上推提供了资料和借鉴。然而总体来说,对钓鱼岛的相关研究虽多,但对参与钓鱼岛事件的主体如何通过尺度转换的方式使事件向利于自身的方向转变与运用批判性地缘政治的方法对事件进行言论分析的关注与研究几乎未涉及。
2 钓鱼岛主权争端的由来与进程
2.1 地理位置及战略价值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即钓鱼岛列屿)(日称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边缘,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五个岩礁,分散于北纬 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其中钓鱼岛是面积最大的主岛,约 4.3 平方公里。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与琉球群岛间的前沿位置,距中国温州市约 356 公里、基隆市约 190 公里,距日本石垣岛约 170 公里,并毗邻冲绳那霸空港约417 公里处,正处于中国大陆与日本冲绳之中间位置[6].
钓鱼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军事价值。对中国来说,其不仅在东海大陆外缘起到保卫国家安全的屏障作用,还对中国突破第一岛链具有重要意义;而日本防御纵深十分短浅,占领和控制钓鱼岛可将日本的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远 300 多公里,扩大其军事防御范围。
钓鱼岛列屿的资源、经济价值巨大,其海底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储量及金、银、钴、可燃冰等矿物资源;此外由于季风和黑潮影响,钓鱼岛的鱼类资源也非常丰富。
此外,钓鱼岛主权之争还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对日本来说,真正获得钓鱼岛主权将成为实现海上扩张、成为亚太地区霸主的重要一步;对中国来说,钓鱼岛主权之争事关民族尊严;而对从未置身事外的美国来说,中日间关于钓鱼岛主权的纷争可成为削弱中国、日本战略地位的不定时炸弹,从而维护其在亚太秩序中的话语权及霸主地位[10].
总体来说,钓鱼岛虽小,但具极高的战略价值与意义。无论从经济发展、国防安全还是政治的角度,都不难理解中日两国全力争夺钓鱼岛主权的原因。
2.2 中日双方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分歧
虽然目前日本政府拥有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但中日两方政府都声明对钓鱼岛拥有主权。双方主张与依据的争议点具体主要体现在地理、历史及法理方面。地理因素方面,双方主要围绕钓鱼岛列屿从地质构造上究竟是附属于台湾岛的大陆性岛屿[6]还是琉球本土陆地的延伸[11]而展开争论;历史方面,中日双方则提出各自的历史依据对钓鱼岛的历史归属进行争论[12];而双方主张与依据最激烈也最关键的争议点则在法理方面: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究竟应依据 1943 年的《开罗宣言》和 1945 年的《波茨坦公告》的有关条款[7],还是根据 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和 1972 年 5 月生效的《冲绳返还协定》。
2.3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与进程
2.3.1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中日间钓鱼岛主权争端由来已久。1951 年 9 月日美签署《旧金山和约》,将冲绳和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交予美军托管,中国拒绝接受和约的合法性,钓鱼岛主权的争端已初步显现;而 1972 年 5 月美国正式将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争端进一步升温;然而随着中日重新恢复邦交,为了两国和平友好发展,1978 年中日两国决定将钓鱼岛列屿归属问题暂且搁置,此后钓鱼岛主权争端进入了“和平搁置时期”.然而,2010 年 9 月7 日,中国一艘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日本一艘巡逻船相撞,船上渔民受到非法扣留,钓鱼岛主权问题再度引起关注,主权争端逐渐显现出回温的趋势[13].
2.3.2 2012 年后钓鱼岛争端的发展
2012 年 4 月 17 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称东京政府欲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7月 7 日,日时任首相野田佳彦表示,为了“明确保卫领土的国家责任”,希望由国家出面签订购入合同;7 月 9 日美国首次就日本购买钓鱼岛表态,称其是美日安保条约第 5 条的适用对象。自此中国重要报纸①上钓鱼岛事件的相关报道不断增多(图 2),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关注。
9 月 10 日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同天日本政府通过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的方针,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9 月 14 日,中国 6 艘海监船驶入钓鱼岛周围12 海里海域,给日本带来震动。
9 月 18 日在中国广州、深圳、南京、长沙、青岛等上百城市爆发的由民众自发组织的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后,钓鱼岛事件迅速博得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新闻报道、报纸、网络上最热门的事件,9 月份相关报道迅速升至 393 篇。此后中方的反制行动明显增多,12 月13 日中国海监飞机完成钓鱼岛海域巡航任务,首次实现海空立体巡航钓鱼岛,实现了中国执法公务飞机飞抵钓鱼岛上空宣示主权的历史性突破,而日本紧急出动 8 架 F-15 战机和1架预警机对在钓鱼岛海域飞行的中国海监飞机进行拦截。2013 年争端有所降温但中日双方仍未松懈:3 月 12 日起,中国海监编队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6 月 10 日日美代号为“黎明闪电”的两栖夺岛联合演习正式展开;11 月 23 日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春晓油气田等范围,与日本划设的防空识别区发生部分重合(图 1),引起日本抗议,美国也公开表态不承认也不会接受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14].
从争端的发展过程中可了解,自 2012 年 9 月份,尤其是 9 月 18 日中国反日游行大爆发后,钓鱼岛争端的关注度骤然大幅提升;中方实质性回应也增多、日方“单方管控”钓鱼岛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因而将 2012 年 9 月 18 日作为分界点,将“购岛”引发的钓鱼岛事件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并分别对这两个时期进行详细的尺度政治分析。
3对钓鱼岛争端的尺度政治分析
近年来国内多将尺度政治方法运用于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社会事件的分析[15,16].尺度政治分析法认为为了自身的利益,强势方往往会通过边界限定和压制弱势方的利益表达(尺度下推 / 尺度固定)来控制事件发展,而弱势方则往往通过直接斗争和动员来共同对抗强势方以冲破尺度限制(尺度上推)。其中动员---即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进行尺度上推是较易成功的手段,它往往通过利用网络、表达、组建联盟等手段实现[17,18].第三方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若获得第三方足够的支持,弱势方可能进行尺度转换,反制强势方来维护自己的利益[19].
本文将钓鱼岛事件划分为三个尺度层面,即国内尺度、双边尺度及国际尺度,参与主体为中国与日本的中央政府以及第三方,第三方涉及较广,主要参与的第三方为媒体、中国民众和美国政府。在此基础上,将主要从中方的角度探讨其如何把握尺度实现尺度转换。
3.1 事件前期的尺度政治分析
自 2012 年 4 月 17 日日本东京都宣布“购岛”至 2012 年 9 月 18 日中国反日游行爆发为研究事件的前期。在日本地方政府挑起事端两个月后,日本中央政府宣布对钓鱼岛进行国有化。日方称此举是为了减少与中方的摩擦“,对岛屿实施更加平稳且安定的管理”[20].然而无论日方的真实意图如何,这都使得钓鱼岛事件对视领土问题为国家核心利益的中国来说,成为了绝对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处于被动的弱势方的中国中央政府首先采取了直接斗争的方式,主要通过外交部声明表达不满及抗议;随着矛盾的激化与加深,中方开始采取一些实质的反制措施,如从法律层面上公布领海基线。而在日方发表国有化声明后,第三方美国立马表态“钓鱼岛适用于安保条约”,与日方盟友共同成为强势方。中方在直接斗争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开始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运用“表达”的方式对民众进行舆论引导,使国内民众联合积极进行尺度上推,以扩大事件影响范围。
我国民众所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新闻媒体,媒体在传达信息时的表述与角度都将对民众舆论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在尺度上推的过程中,中国中央政府对民众的舆论引导便是通过媒体来实现的。《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具有极高代表性与影响力,故此处以《人民日报》关于钓鱼岛的相关报道为依据,对前期媒体对此事件的表述进行分析。
借助中国知网搜索 2012 年 4 月 17 日至 9 月 18 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钓鱼岛相关报道,共 39 篇。通过对这些篇报道的查阅,发现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主题: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及历史由来;中国官方对钓鱼岛事件的回应;中国民众(包括普通民众、专家)对钓鱼岛争端的观点与评论;对日方行为的报道(图 3)。
从图中可见,关于民众对钓鱼岛事件态度的报道最多,达 23篇;而来源于中方官方的报道数量也较多,达 8 篇;而在钓鱼岛主权归属的相关报道中,分别从历史、法理等多个角度证明“钓鱼岛的主权属于中国”.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不仅通过大量的报道引起中国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关注,还从多个角度证明“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让人民坚信“钓鱼岛是中国的”;同时报道日方激化矛盾的行动,让国内民众意识到“日方行动的不合理”;另外通过报道民众的态度、专家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加强对民众的引导,加剧民众对日方的不满。
而中方媒体对“表达”方式的运用也非常灵活,除了“反复灌输”的方法还采取了“第三方求证”的方法---“借用或操纵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来申明或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获得舆论上的帮手[21]:在钓鱼岛事件的报道中,中国中央政府引导媒体报道其他国家有利于中方的消息,引导中国民众的判断。如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外媒:日本“购岛”损害中日关系,中方强硬出招》中称:“俄新社报道说,日本在同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上一直颇受邻国诟病,这与其国内政治生态相关联,钓鱼岛一直是中日领土之争的重要问题。日本认为 1895 年以来钓鱼岛属于日本,而实际上早在 1783 年日本自己的地图上就能看到,钓鱼岛明显归中国所有”[22].
这种舆论引导的结果直接体现在 2012 年 9 月 18 日中国上百城市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上。这样一次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活动帮助中国中央政府将口水战升级上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引起了全国内部的关注,也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外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大幅报道。日本在主要大报头版重要位置都附带照片报道了发生在中国各地的反日游行,显示出对游行的震惊。《読卖新闻》还分析:“在中国政府默认下爆发的大规模反日游行超出了政府的预料。导致事态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是日本政府乐观地误读了购岛后果”[23],也就是说日方并未料到中方会运用尺度上推的手法造成如此大范围的影响,未能及时实现尺度固定与下推,从而使得中国成功打响舆论战实现了反被动为主动的尺度转换,整个事件开始向利于中方的方向发展。
3.2 事件后期的尺度政治分析
2012 年 9 月 18 日反日游行大爆发后,虽然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仍然属于日方,但中方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在后期成为了占据主动的强势方。日方则在后期迅速转为弱势方角色,并通过引导国际舆论、寻求第三方国家的帮助进行积极的尺度上推。
作为日方的盟友,美国必然成为日方进行尺度上推时寻求帮助的对象。除了与美国展开军事演习;还多次在钓鱼岛事件相关问题上提及美国,放大美国的介入与帮助,试图“倚美遏华”:日现任首相安倍称,将不只从双边关系的角度处理中日关系,而是要把中日关系置于以日美同盟为轴心的大战略中考虑[24].针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举动,日方称“围绕中方本次发布的措施,我国正与同盟国美国展开紧密合作与协商,并将继续与关注地区稳定与安全的相关各国及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此外,日方还试图通过拉拢与中国也存在领土争端的东盟国家联手共同遏制中国:安倍积极出访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在东京举办十国峰会。同时,日方一方面营造自己的弱势姿态,另一方面借中国采取的实质反制措施宣扬“中国威胁论”,试图博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与帮助:2012 年 7 月 9 日日本发表新版防卫白皮书,称“中国在同周边国家利害对立的问题上采取高压态度,出现可能引发不测事态的危险行动”;2013 年 12 月 11 日日本外务省将官方网站上有关钓鱼岛的领土主权宣称视频(视频中对钓鱼岛为“日本固有领土”的根据进行了说明)的语言增加到了 9 种。
然而第三方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美国虽然表面上声援、袒护日本,但钓鱼岛事件进一步升级对美方并无益处,美方实际上进行了尺度下推:只“承认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范围内”,在关键的主权问题上态度却一直模糊暧昧,称“美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不持立场”“、期待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而作为旁观者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也在事件的处理中进行了尺度下推:10 国峰会期间,日方本想与东盟各国发表共同声明遏制中国,然而最终与中国有关的字眼都被删除,使得这份共同声明被视为是对中国的“温和指责”.反观中方,在占据舆论制高点后通过实质的反制行动与强化尺度边界,成功遏制日方进行了尺度转换。
具体表现在回应日方对中方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抗议上称不接受日方交涉,表现出强硬的回应态度;在应对第三方上多次明确表示强烈不满,并要求美国不要插手钓鱼岛问题、“敦促美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钓鱼岛问题”;针对日方示弱试图赢得国际舆论的同情的举动,中方则打出“历史牌”,提及“二战”并抓住日方“否认历史、拒绝认错”的态度与言行,引起二战中受害国的共同愤怒,打破其营造的弱势形象。
总体来说,在钓鱼岛事件的处理中,中国中央政府应对积极。在事件的前后期根据角色的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对尺度的把握与控制较为成功。
4钓鱼岛争端的相关言论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是中方重要的公开外交方式,其言论代表中方对钓鱼岛事件的表达,因而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以从其发言中了解中方隐含的政策动向。将中方外交部自 2012 年 4 月 17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关于钓鱼岛争端的发言表态收集并建成语料库,运用 Wordsmith Tools 分析事件前后期(以 2012.9.18 为分界)中方官方发言的高频词及其词频,为挖掘话语和权力、意识形态间的构建关系等语言的深层研究提供依据。对 Wordsmith Tools 词频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将“的”、“和”“、在”“、是”等非实义词去除、并将“中国 / 中方”及“钓鱼岛 / 岛屿”这样研究意义不大的词语去除,最终将事件前后期词频最高的 8 个词语以表格形式(表2)列出[26,27](详细词频分析结果图可联系作者)。
通过 Concord(语境共现检索工具)对应高频词在文本中出现的语境,将得出的高频词分类:领土、主权、问题为中性词;而附属、固有、非法、维护、自古以来、有关国家、历史为强势且遏制倾向明显的词语;发展、和平则为积极、友善倾向的词语;维护这一词语前期主要在“维护国家主权”的语句中出现,而后期“维护中日关系 / 地区安全”等语句也大量出现,因而在前期将其视为遏制倾向的词语,而后期则将其划为积极倾向的词语。
从前、后期高频词的对比可明显发现事件前期遏制倾向词语较多,而后期积极倾向的词语逐渐变多,甚至超过遏制倾向的词语数量。且前期的遏制倾向词语运用的“固有”、“非法”、“自古以来”等虽然更强硬但主观性过强、说服力不高;后期遏制倾向词语虽少且较模糊,但“有关国家”不仅对美国还对任何试图与日本结盟的国家提出了警告,而提及“二战”历史及日方如今对二战的态度,不仅打击了日方营造的弱势形象,也再度引起二战受害国的共同愤怒。总体来看前期较慌乱、实质有效措施较少,且为了有力上推尺度态度比较强硬,这种外交上强硬但无说服力的言辞可能引起别国的反感;而后期外交稳住阵脚,发言态度变得缓和但话语切中要害,在有力的同时还营造了良好的大国形象。前后态度的变化也能反映出虽然中方目前已占据主动,但中方仍持愿以和平的外交谈判方式解决钓鱼岛事件、但在外交上也绝不会轻易退让。
5总结讨论
中国是一个陆地和海洋复合型大国,周边情况十分复杂,目前较严峻的是中印陆上争端、中越南海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从目前形势看,这些难题不仅短期内解决无望,而且趋于恶化和复杂化;再加上由于中国的崛起,周边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中国充满了防备,这都对中国的发展和周边关系的处理带来重大考验。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在处理国家间冲突时,外交战无疑至关重要;虽然很难通过尺度的控制与把握完全解决复杂的领土争端,但合理利用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在外交战中占据主动、维护自身利益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钓鱼岛争端的尺度政治分析认为,在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中,由于国与国之间关系复杂、利益牵扯较多,在纠纷事件中无直接利益关系的国家有自己独立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通常选择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持明确立场,建立有效、牢固的联盟,因而寄希望于第三方国家的帮助来解决领土纠纷问题很不明智。
而充分利用舆论引导事件发展则是较有效、可靠的手段,可借鉴在钓鱼岛争端中所采取的利用内部媒体、通过“表达”来抢占舆论制高点。但在钓鱼岛争端的处理中中方在国际舆论上的表达不够有效,在其他争端的处理中,应加强对国际舆论的引导,以避免在国际舆论中的弱势地位;处理中还应注意维持和平、友好的国际形象,处理好国际关系,防止弱势方或其他国家别有用心的大肆渲染、传播“中国威胁论”.
总体来说,中国在处理领土争端这类重大敏感的问题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外交层面上绝不可放松。这要求我国在维持自身的强大、提升硬实力的同时提升软实力,夺得国际话语权、并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舆论手法来提升国际舆论引导水平,合理引导国际舆论,避免在国际舆论中的弱势地位,使事情向有利自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 Dalby Simon, Tuathail G O. Rethinking geopolitics[M]. Psychology Press, 1998: 5
[ 2 ] Tuathail G ó, Agnew J. Geopolitics and discourse: practical geopolitical reasoning in Americanforeign policy[J]. Political geography, 1992, 11(2): 190-204.
[ 3 ] Tuathail G ó, Toal G. Critical geopolitics: the politics of writing global space[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6.
[ 4 ] 许勤华。评批判性地缘政治学[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1(01):15-21.
[ 5 ] 陈玉刚,周超,秦倩。批判地缘政治学与南极地缘政治的发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06): 116-131.
[ 6 ] 井上清。钓鱼岛:历史与主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7 ] 郑海麟。 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8 ] 李开盛。领土争端要善于打“组合牌”[J].学习月刊,2011,10(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