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课论文参考(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军事理论课论文篇二

  《试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摘要:通过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分析调查研究,探索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论述新时期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青年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吸收和运用科技新成果,加快改革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效培养具有国防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

  普通高校进行国防教育,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国防教育既是为了增强学生强烈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要思想基础。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正对全球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文明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在国防教育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创造条件,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化先进教育技术,从而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有效推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

  一、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时代背景

  进入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流。但是环顾全球,冲突不断,矛盾复杂,周边世界并不安宁。国际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自一九八五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军事训练试点以来,不少高校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统称军事课)相结合的国防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二十年来,各高校军事课的开展逐步得到了完善,已经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它对转变学生思想,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国防观念,为国防建设培养高质量预备役技术人才,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虽然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它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趋于成熟的关键引导,特别是在强手如林的未来世界激烈竞争中,他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民族精神才能利于不败之地,所以,国防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更是为适应国际形势需要所开展的。普通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决定了国防教育信息化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普通高校的发展

  (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范畴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包括国防观念和国防知识理论、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有效措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同时,国防教育是高校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使新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国防观念教育,(2)国防精神教育,(3)国防知识教育,(4)国防训练。通过以上教育,使学生在就学期间,履行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为训练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好基础。其国防教育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的因素,决定了其作为在校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军事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二)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普通高校的发展

  自一九八五年在部分高校进行大学生军事训练试点以来,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普通高校的发展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前期、九十年代后期和二十一世纪时期;从科技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上细分,分为:以传统黑板、投影仪、录象、幻灯片为主的模拟技术阶段,和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化数字技术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前期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基本以军训和以投影仪、录象、幻灯片为主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的模拟技术阶段;九十年代后期和二十一世纪时期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基本以军训和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开展国防教育知识的信息化数字技术阶段。

  其间,普通高校开展的多层次、不断创新的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形式、途径和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及系统性的教育,提高了教育深度和学习效果,也使大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教育手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具体表现在:

  1.教育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目前,涉及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法规主要有《兵役法》、《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防法》等,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高校特点的教育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践证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军训,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圣地参观学习;到驻军部队体验军事生活;请专家讲授军事科技知识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感性认识,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把科技与国防有机联系在一起。

  2.教育内容由“理论型”向“实践型”转变。部分高校结合实际将训练和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最基本的、必须落实的内容,一部分是可以根据本学校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加以取舍的内容。

  3.培训模式的网络化。通过网络开展教学,我们要跟上这个步伐,就必须加大前期经费投入,尽快建立院校的国防教育工作网络,引进、开发先进的国防教育课程,

  4.教育手段数字化。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各高校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通信资源、计算机网络等优势,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为教学改革增添新的活力,加快了教育方法手段的改革,有效地扩大教育的受众面,从而使继续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能,促进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5.培训内容前瞻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不断发展的国防教育的需要,要求教育内容不仅要新,而且一定要超前。因此,就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培训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时,利用自身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及时掌握当前国际先进技术知识,紧密结合我国国防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追踪科技发展和世界军事变革的前沿知识,紧跟时代,超前培训,把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新信息方面的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对象的不同,分类型、分专业、分层次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突出复合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了世界军事科技革命的需要。

  三、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极其明显。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军事锻炼,同时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承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使同学们有了面对面向解放军学习的机会。解放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作风和先进的国防教育器材和技术的运用与在学生中实践的结果,对同学们产生了直接影响,解放军的良好素质和军人魅力给他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在不少大学生中曾流行着:“军人的素质是一种永恒”,这足以证明军事课在当代大学生心灵深处的地位和影响。目前社会上一些企事业单位招聘高校学生,把学生是否经过军事教育作为一个优先选择的条件,学生本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军事教育过程中主动接受,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国防教育从青年学生抓起,意义重大,一方面,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强,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军事训练,比较系统地学习军事科学知识,有利于他们尽快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国防意识。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将是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保卫者,他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国防意识以爱国主义为精髓,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民族的国防意识,重要的途径是加强国防教育。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手段,让广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了解祖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了解祖国“两弹一星”成功的来自不易,了解“神舟升空”“嫦娥登月计划”等世界前端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振奋和激发其民族精神。

  《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说:“中国政府多年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提高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由此看出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有它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实施人才兴国战略、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基地。

  (三)有利于更好地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思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将在新世纪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大学校园不但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殿堂,也应成为国防教育的“示范区”。

  对在校大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为国家储备大批后备兵员,为军队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军官。一旦发生战争,即可迅速参战。这种寓兵于民,寓官于校的做法,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战争,客观上要求作战群体,尤其是各级指挥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大学生是我国人口文化构成中,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抓好这一群体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及强化国防教育信息化建设,便可为国家储备―大批既掌握一定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军事技能,又精通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和后备军官。据2006年统计表明,全国一万多所高等院校均按照要求开展了国防教育,一千多万学生接受了信息化度极高的国防教育,对社会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总之,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加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对于学生尽早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知识,增强国防教育的效果,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夺取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实施和参与者的普通院校及其国防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书臻.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

  2 高建勋.试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国防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1).

  3 姜伟;丁树歧;王文让.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9(3).

  作者:顾小花


看过“军事理论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1.2017大一军事理论课论文3000字

2.大学军事理论课论文

3.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论文范文

4.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

5.军事理论课论文范文

287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