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毕业论文
计算机技术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运用和发展而出现,计算机技术对人类日常的生活、生产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毕业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我专业教师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专业设计。本文主要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设计
1专业定位设计
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电子方向)在IT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是IT产业链中二级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河北省确立了四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分别是廊坊、保定、石家庄、秦皇岛。其中石家庄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本专业基于高职先进教育理念,秉承我院的“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这一办学理念,结合2010年学院工作要点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意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调研,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电子信息产业第一线需要,掌握计算机系统和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拥有单片机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以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和单片机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设计、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
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本专业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调研,确定了本行业学生的主要工作过程,并把工作过程分解成相应的典型任务模块,再转化成知识与能力,最后经提炼重组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始终基于工作过程,贯穿企业项目。为了更好地完善课程体系,本专业进行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带薪实习,希望能整理出更适合企业的教学项目;建立两门精品课网站,提供更多的不同类型企业项目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3教学团队设计
本专业有一支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的教学团队。其中有专职教师15人,兼职教师6人;专职教师中又有专业课教师10人,基础课教师3人,团支书辅导员2人。校内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方向明确,其中讲师以上职称的有13人,达到双师素质的教师有12人,占教师总数的80%。在年龄分布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本专业还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包括两名公司老总、两名公司技术员、两名部门经理。为了使师资水平更上一层楼,本专业做出了如下规划:每学期派出2名教师到企业实习;每学期至少聘任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践课程教师;每学期聘请至少1名专家做专业知识动态讲座;以科研合作为契机,带动教师的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4实践教学设计
基于学院的校训“重技善学、恒信自强”,本专业注重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了基于课程体系,逐步开展基础实训、专项操作实训和综合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最终可以达到相应的职业能力,考取本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围绕产学研结合的中心点,建立了配置合理的校内实训室、校企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4.1设立9个公共实训室
分别是:基础电工实训室、模电实训室、数电实训室、计算机维修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智能卡实训室、EDA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各个实训室内具有充足的实训设备,实训室和教学设备的配置能够满足本专业的教学需要。
4.2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
为实施工程项目和科研开发提供了的优良条件。目前主要和以下4个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进行了校企结合,其中石家庄信翔科技有限公司是我院的一家校内企业,以生产电子智能绿色环保产品为主;方圆测控以生产仪器仪表为主;信通电子以生产测控系统为主;鼎尚公司正在我院E座建立生产线。通过校企结合,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第一,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实践教学项目。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始终贯穿企业项目,从基础实训到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扩展能力的发展都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电子CAD课程中就采用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红外淋浴器作为教学项目开展,在单片机与接口技术中采用河北方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称重显示器作为教学项目。第二,校企结合,创新了考核方式,采用企业项目考核,学校企业共同打分的“两结合”的项目积分考核办法。其中专业核心课中企业实践考核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第三,校企结合,学生通过在企业的阶段性工作了解了行业环境。同时,还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中为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使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津贴,而且锻炼了专业技能。第四,企业研发部门和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已经立项的有计算机智能诱导催眠系统等五项省市级课题。
4.3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有以下两个:京华电子公司和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京华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LED显示屏的研发与生产;河北先控电源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模块化UPS及配套产品的生产企业。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顶岗实习岗位,还在摸索中逐渐完善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方式,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岗位。经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了顶岗实习的考核方法,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企业晋级制度和级别工资的制度。通过顶岗实习,本专业2007级在京华顶岗实习20人,全部留用;2008级中,先控顶岗实习的16人,京华顶岗实习12人,与企业也达成留用意向。经过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本行业认可度高,提高了就业率。
4.4其他实践活动
以相应的教学条件为依托,本专业开展了丰富多彩、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了较好的职业能力,达到了本专业的电子设备装接工的要求。2006、2007级学生电子设备转接工的考试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在“中国联通杯”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中,我专业学生赵子龙获得二等奖。在河北省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意大赛中,我专业学生韩博川、李龙等获得三等奖。
5一体化教学专业规划
当然,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实训室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需要,科研成果转化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本专业做出如下规划。
5.1校内实训室
(1)利用学生综合实训作品充实部分实验设备;(2)配合项目教学,整合实训室;(3)将教室逐步改造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3年内实现80%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并且将教学场地的30%转移到企业。
5.2实训实习基地
(1)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利用现有的实习基地;(2)在现有基地的基础上,3年内再建设3个师生实习基地,将现有专业核心课程与企业项目结合实现一体化教学;(3)明年与通合电子建立学生实习基地;(4)依托电子研发中心搞好开发和实训,并积极转化成果。
5.3实践教学
(1)准备每学期联合公司出版一体化教材1本;(2)完善实习实训项目式大纲,2012年在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全部专业课程的项目式大纲完备;(3)加强学生创业支持与管理,发挥一体化教室的工学作用,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创业环境,每年鼓励每班创建一个仿真公司。
6学生就业设计
准确的专业定位、科学的课程体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目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学生近三年的对口就业率均达到了90%以上。经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该专业学生满意度较高,这说明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我校特做出如下规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就业信息网;定期召开小型人才招聘会;强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企业进行高待遇协商、订单培养。IT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本专业的繁荣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视觉检测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段发阶天津大学1994-11-01
2、计算机视频技术在乒乓球比赛分析中的应用张辉;李晓东;傅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2-30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毕业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应用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思考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课程任务的分解与实现完成教学目标,该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及应用,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及任务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并对其优点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纳入我国大学教育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其在以后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辅助,使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与其他偏重学术化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相比较,《计算机应用基础》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而更多地关注实际操作、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掌握且运用知识。基于知识点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目前,作为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和实践性,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要学习的课程知识分解在任务中,学生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来学习和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预先合理设计教学任务,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性、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进而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具体应用,在学习过程中,以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进行积极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带动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和学习任务的设计者,通过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同时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将教师、学生和任务融为一体,给学生构建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氛围。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往被动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由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更新很快,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掌握操作技能。建构主义理论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任务驱动教学法由于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特别适合计算机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学习。建构主义理论是教与学相结合的理论,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内含,逐渐形成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原则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法,主要表现在实现了三个中心的改变: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教学法中的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操作为中心。因此,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精神。教师进行任务设置时,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的知识点,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重要知识点,或有一定难度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事先演示一遍,并给出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版功能时,首先教师先演示一遍,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幅作品,具体作品学生可以自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绘制,完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创新的精神。(2)任务可操作性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即考虑到任务实现的客观条件。例如,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时,如果只是理论讲解,学生对硬件的认识比较模糊。教学条件允许的话,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对计算机进行拆卸和组装,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达到教学目标。(3)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包括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实现任务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学习,才能使任务的学习更为直观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教与学的发展。(4)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意义建构,任务完成的好坏直接反应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意义建构的水平。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应以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同时,学习效果的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好坏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设计下一任务提供依据。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相对传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再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的积累,也不是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进行顺序教学,而是以任务驱动来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具有自身的一些优势:(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任务和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情境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进入角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任务。(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任务驱动教学法其中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运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教师于合适的情境中给学生设置任务,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索精神,引领学生在完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3)有利于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培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任务驱动法教学法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具体任务的完成过程,通过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激活,自主进行问题探索,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步骤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原则,具体的教学步骤分如下:(1)提出任务,设置情景。根据教学的要求,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任务。例如:让每个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份自己的简历,并给出具体要求,如必须包含照片、图片、艺术字和表格,主题明确,尽量有独特的创意等等。围绕知识点创设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2)组织讨论,分析任务。围绕所给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任务的特点、难点进行分析,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上述个人简历制作任务中,实际上可以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分别来完成。(3)明确思路,示范引领。根据讨论、分析的结果,揭示任务的重点,明确任务的解决思路。如讲解WORD的集成操作界面和一般操作,教师可适当做出示范,可以减少学生走弯路,引领学生抓住解决任务的要领。(4)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如WORD制作个人简历中需要用到“文本框的使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给定的任务要求,自主探索,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有创新发挥的学生,教师应进行鼓励,并对确实有困难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其完成任务。(5)结果检查,学习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总结任务的解决要点和经验。
五、结束语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兴趣为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此外,此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对于其他操作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同样适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所学课程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27.
[2]李艺,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继承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杨爱鑫.信息技术教学中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教学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6).
[4]沈晓林.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9,(31).
[5]梁日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与评价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