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类技术论文
林业类技术论文
林业是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一些林业类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林业类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林业营造林技术
摘要:营造林建设是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广西自治区在近年来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取得的成绩,包括营造林成效、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实绩及森林资源培育等,提出要着重从不同迹地的营造林技术、营造林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地落实林业营造林技术的相关控制标准,更好地服务于林业生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公益效能的发挥。
关键词:林业;营造林技术;迹地;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52-2
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伟大事业。营造林作为林业生产的首道工序,在当前造林数量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继续抓好营造林这一林业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环节,是适应林业建设新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林业新要求的基本任务。为此,广西自治区党委1987年就提出“十五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号召,至1997年实现了造林绿化达标,2005年全区人工林、经济林及速生丰产林面积即位居全国第一。但从历年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成绩来看,广西自治区2009年营造林成效综合评分为99.02分,全国第四,与速生丰产林大省的地位颇不相称。本文即就广西林业营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更为深入地对林业营造林技术进行探讨,期望能对造林绿化事业贡献出绵薄之力。
1 广西林业营造林发展现状
从2010年4月中旬国家林业局公布的2009年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结果来看,广西营造林工作在各项主要核查指标上均取得了明显突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营造林成效在数量扩张与质量效益并重的指导原则下呈平稳上升势头,封山育林、封山禁牧、沼气推广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实绩在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的稳步推进过程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三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森林资源培育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就当前营造林发展现状来看,要进一步优化广西营造林管理工作,仍应注意处理好不同迹地的营造林技术、作业设计以及后续管理等诸多问题。
2 不同迹地的营造林技术
营造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在物质生产、物质循环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公益效能。因此,营造林建设也应联系造林学、生态学、群落学等理论就各种迹地的差异进行有区分的布置。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火烧迹地造林
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混交树种选择。在清理火烧迹地后,可采用80cm×80cm×20cm的块状整地实行补植或人工造林,应注意保留迹地中的阔叶树种;造林穴应选用40cm×40cm×30cm的规格,树种在选用如大叶栎、红椎、米老排等之外,还应注意增加部分良种桉、铁力木、红椎、西楠桦等生长周期短、附加值高、材质好的珍贵树种;营造林应针对造林地立地条件,从类似本地区或邻近地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自然分布及物种组成中,并联系地区造林的成功经验,恰当选用适于经营的树种。其次,在混交造林密度的确定上可采用∑xiyi(xi即第i个树种的造林比例,yi即对应树种的标准造林密度)进行计算,依据造林目的、造林地立地条件确定确定造林树种个数及比例,进而得出恰当的混交造林初植密度。在以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时,应注意栽植常绿阔叶树前须摘除其80%以上的叶片,且机械混交与人工随机定植,做到适地适树和树种的均匀分布。
2.2 采伐迹地造林或补植
根据树种伐桩萌蘖更新能力的不同,阔叶树采伐迹地中伐桩、幼苗或萌蘖丛密度超过900株(丛、桩)/hm2的,应注意做好选育工作,密度低于该标准且分布不均衡的则要做好补植工作;杉木采伐迹地块状清理植被规格则应为150cm×150cm,补植造林须按900-1200株/hm2的密度进行规则或不规则的造林配置;无萌蘖更新能力如松、柏、柳杉等树种的采伐迹地在幼树、幼苗的抚育选育上则应按火烧迹地造林的配置进行。
2.3 病虫害迹地造林或补植
该类型迹地造林技术大致等同于杉木采伐迹地,在保留阔叶乔木树种的基础上,全面清理并集中烧毁因病虫害致死的树木,刈除杂草、灌丛,营造林树种应选用抗病虫害树种,避免感染原病虫害招致损失。
2.4 保护、培育阔叶树次生幼龄林
根据广西自治区林业厅“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全力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小面积分布的阔叶树次生幼龄林中可能存在稀有珍贵树种或人工培育较为困难的物种,营造林建设应在保护的前提下,根据树龄、密度等因素进行人工适当调控如对萌蘖丛作选育、定株、间伐或伐除不良灌木等,将抚育后的次生幼龄林密度控制在200-1600株/hm2。
2.5 幼中林抚育
当林分自然稀疏开始形成即幼中林郁闭达到0.8的时候,应及时处理好间伐抚育工作,使郁闭度控制于0.6左右,在林分回复至0.8时再进行循环的间伐抚育。间伐前应按林分调查资料进行规划并完成符合设计要求的间伐样板,同时间伐前应将伐除木作出与保留木有明显区别的标识;伐除木应选定为各树种的劣等木、细弱木或过密处的中等木,而非林分的下层木,间伐时尤其应注意保护林分中存在的珍贵稀有树种及其幼树、幼苗,对影响其正常生长的不良灌丛、杂草要及时加以伐除。
2.6 择伐利用的注意事项
林分中约10%左右的林木个体胸径超过40cm时,应对该类树木进行择伐,伐后须及时清理采伐剩余物,以尽量避免造成对林下幼树幼苗的受压损害,并及时做好幼树、幼苗的抚育工作。
3 营造林作业设计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工程造林已成为我国森林资源培育的主体。但在重大营造林工程建设中,森林粗放经营的痕迹仍较为明显,其突出表现为营造林作业设计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认识,仅将其视为履行营造林基本建设的普通程序性环节、工程资金拨付的一种依据,以致于营造林作业设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作业设计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存在2种极端倾向即逻辑关系混乱、设计意图介绍草率或将名词概念、空话套话堆砌为繁琐冗长的花架子文章。其二,营造林作业设计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包括:小班区划有误尤其是地形地物标志模糊的地段,区划界限的不明确易造成小班移位,致使造林地与作业设计不符;种苗测算不准确,种苗来源、用苗标准模糊;封山育林设计的补植株数未结合小班中的母树、幼树幼苗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其三,作业设计采用的基础资料存在文字、图、表数据不全、不相符的情况,致使营造林作业设计流于形式,施工指导价值大幅下降。其四,营造林作业设计图比例尺不符合用图规定,使应标绘的非造林地块、混交地块位置无法明确标出,小班注记表包括小班因子注记、技术设计注记等注释简单,在营造林现场施工中不具备可操作性。
基于现阶段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确保营造林建设得到更为规范、健康的发展,就应当强化营造林作业设计要求,以进一步提升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1)完善营造林技术设计,包括其核心问题即造林、营林技术设计。根据年度造林区域立地环境,编制立地类型表并选用恰当的适生树种;按选用树种的生态习性编制造林典型设计,譬如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混交方式等;关注营造林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如生物防火带、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经济林的小班设计要积极引入生态农业理论,适当试点或组织好林下养殖业、混农林业,推进农林牧的有机结合。(2)提高作业设计文本编写质量。首先应对内外业调查设计材料进行规范化的汇总整理,确保每个小班材料都能达到齐全、图表卡一致的标准;其次是要仔细分析与整理基础资料、设计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主次地突出、详细描述作业设计须解决的重点问题,譬如简要阐明工程规划总任务、实施效果、成功经验等,具体叙述立地类型、造林类型,等等;再次,要注意规范作业设计说明书文本形式,做到文字简炼、重点突出、层次明晰,使之具备施工作业的指导作用。(3)增加作业设计图中的部分内容,尤其是要对小班营造林设计图作重点改进,要求设计图比例尺适当、图例规范、标注内容清楚。一是要在设计图上增添如示范样板地块、混交地块、封山育林标志及生物防火隔离带等图示;二是应在设计图廓下方附内容详尽的小班注记表,主要内容含:①人工造林或模拟飞播造林的乡村名(地理坐标)、小班、造林树种、密度(株行距)、混交比等,②封山育林除将上述措施补全外,还应增加如封育方式、年限及封育措施类型等内容。
4 结语
在林业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时期,林业部门要充分地发挥最大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者的作用,履行保卫生态防护线的岗位责任,在继续深入推进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单纯追求造林面积数量扩张的起始阶段,由“造”林转向“营”林,制定多学科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更好地拓展林业发展空间,这也是当前林业营业林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与森林资源管理司.森林资源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 詹昭宁,颜文希.建立森林分类经营示范点的雏议――走出森林经理困境[J].林业经济问题,2008,(03).
[3] 肖文美.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林业调查规划,2010(3).
[4] 周永康.由“造”林转向“营”林――从营造林角度对林业发展方向的思索[J]. 安徽林业科技,2009,(11).
[5]宋合庆.平原地区杨树营造林应注重的几个方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林业类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