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新技术论文(2)
公路施工新技术论文篇二
公路工程支架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探
摘要:公路施工建设是一项颇为繁杂的施工项目,在公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众多的施工技术,其中支架施工技术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支架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其中满堂支架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我国的公路施工建设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就紧紧围绕着公路施工建设中的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根据其各施工环节探讨了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公路工程;支架施工技术;应用
1 前言
公路系统在整个的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做好公路施工建设也显得极为重要,其中公路施工的质量也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因为一旦公路在后期的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极有可能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我们必须要确保在我们的公路施工过程中保证每一项技术都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作为公路施工中应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技术满堂支架施工技术也不例外,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主要从满堂支架施工中的模板结构、支架预压和沉降观测、混凝土的浇灌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2 满堂支架施工
满堂支架施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支架平面布置、放样准备和支架搭设,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够切实做好整个的公路支架施工技术操作。
(1)支架平面布置,支架平面布置是整个的满堂支架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箱梁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支架平面布置才能够起到最佳的水准,比如如果是曲线的箱梁那么我们在进行支架平面布置中就应该采取折线的方式来进行布置,而不应该按照图纸来进行曲线布置,一般来说折线主要有3段组成,当然我们针对所用到的折线的长度也有相应的规定,必须按照实际情况严格布置。
(2)放样准备,放样准备主要是为了后期的具体支架搭设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具体而言,需要进行的操作主要由以下几点:测量各排的立杆所在的位置,标高的长度,立杆的长度,纵轴线及其上下游的边线,保存好这些数据供后期使用。
(3)支架搭设,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并且等起冷却之后就可以搭设支架了,当前我们搭设的支架主要是碗扣式的多功能钢架,这种支架的搭设一般来说都是较为简单的,组装各个支架时应该注意要从中间到两边逐层搭建,并且要注意各个支架之间的间距要完全符合设计图纸的相关规定,不宜过紧也不能过于宽松。在整个的支架拼装过程中最底层的拼装是最为重要的,它关乎着整个的支架拼装的成功与否,并且在逐层拼接的过程中要严格密切关注各个层次之间的垂直度和顺直度,这影响着后续支架拼接的质量,对于垂直度和顺直度的检查一定要注意实时检测,并且要避免底座出现松动的现象,一旦出现松动现象那么必须立刻予以加固,切实保证支架搭设的合理性。在支架网上搭设到达我们准备阶段测定好的标高为止之后,下一步的操作就是调平,在调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检查,一旦出现松动空隙就需要及时的调整,调整过程中可以采用方木或者是木楔等开始时预留的装置进行弥补,总之,一定要确保整个支架的稳定性。
3 模板结构
模板结构主要包括侧模、底模、芯模以及骨架,其中侧模、底模、芯模三者一般来说都是用的竹胶板来制作,这种竹胶板一般来说应该要求是防水的,并且对于厚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在1.2cm为最佳,骨架则主要包括方木、背楞来支撑,其中常用的主要规格主要有14 cm × 14 cm、10 cm × 10 cm和5 cm × 10 cm三种,这种统一的规格使得模板在拼接过程中能够进行无缝拼接。模板结构从整体上来说一般包括外模结构和内模结构两部分。
3.1 外模结构
外模结构主要是由竹胶板和方木构成的,其中竹胶板还是应该采取防水的覆膜板,其厚度最好为1.2cm,整体的尺寸大小不宜过大也不能过小,常用的一般是1.22 m × 2.44 m的规格,而方木则主要是采用的5 cm × 10 cm的规格,这样便能够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既能够保证其强度和刚度也能够使其不会发生偏移,还能够保证整个外模结构的平整性。
3.2 内模结构
内模结构主要指的就是箱梁内模,该内模结构主要也是竹胶板和方木构成,但是这里的竹胶板要求应该是高压形成的,强度一定要大,因为整个的内膜结构的设计都是在箱梁的内部进行的,因此所采用的原材料都应该是尽可能满足空间要求的小的结构,例如方木就应该采用5 cm ×10 cm的为最佳。在内膜结构中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应该在整个箱梁的顶部钻孔为了最后施工完成后的箱梁拆除做准备,孔的大小不宜过大,只要允许一人进入就可,一般为60 cm ×60 cm左右。
4 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4.1 支架预压
支架预压是整个支架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支架施工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砂袋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还可以进行分级逐步预压,在预压完成后也可以进行逐层的卸载,减小了施工的操作压力和难度。在预压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前期的相关操作预先计算出所需要的预压压力为多少,然后才能进行具体的预压操作。当前我国的预压方法主要是采取的三级加载预压法,逐步加载,逐层预压,使其起到最佳的预压效果。
4.2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即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观测点来观测沉降状况,一般当前常用的观测方法为倒尺法,观测点的设置也应该尽可能的合理,一般说来以三个为最佳,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应该实时记录,并且要把最终经过校验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观测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一般说来每天都应该观察四次以上,时间的间隔一般不应该超过四个小时。观测结果的评价指标按照当前国家的规定为预压后一天内沉降不应该超过2.5 mm,一旦超过这一标准则证明支架出现了变形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观测中需要额外注意的是在最终加载完成后要进行连续四天以上的观测,不能观测一天就结束观测工作。
5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是整个的公路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材料,混凝土的使用在整个的支架施工技术中也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支架施工技术中使用的混凝土浇灌技术和其他地方的混凝土浇灌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在支架中进行的混凝土浇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5.1 梁体混凝土浇筑原则
在支架的梁体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从整体上来说进行混凝土浇筑应该是从下往上进行的,在水平位置上应该是从中间向两边进行的,而一旦出现曲线位置则应该从低处开始进行浇筑。
5.2 混凝土养生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并不是整个的混凝土施工工作就完成了,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比浇筑工作更为重要,混凝土的养护应该保持混凝土在一段时间内是湿润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顶层进行浇水操作,而在底层和中间要采取必要的防止水分流失的措施,即应该封堵泄水孔。
5.3 天窗的设置
混凝土在浇筑箱梁时有一点事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的,那就是需要我们在箱梁上保留一定的空间以供后期的箱梁拆卸使用,及我们常说的天窗,天窗的大小一般来说应该为60 cm × 60 cm,和原箱梁顶部的预留孔大小类似,并且还应该采用一定粗细的钢筋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在封闭天窗时应该采取吊模法来进行施工,并且要避免出现缝隙。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支架施工技术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序,它涉及到工程施工的很多方面,这些方面有很多注意事项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这就是我们在今后的施工当中需要格外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张新旺. 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探讨[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2):37-38.
[2]余孙文. 浅谈满堂支架施工技术要点[J]. 山西建筑,2011,37(2):95-96.
看了“公路施工新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3.公路工程技术论文
4.道路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