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近代史论文 > 历史地理论文

历史地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历史地理论文

  历史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史地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地理论文范文一:浅谈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

  摘要: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上的大事件,它对四川地区的方方面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这一事件简要叙述鄙人的浅见,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明末清初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帮助。

  关键词: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影响。

  一: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背景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大背景是明末清初人口大锐减。《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在明末清初,四川遭受了一场大浩劫。在这个地域上,长期处于大规模的战争之中:1639年明末农民领袖张献忠起事入川,1644年第二次入蜀后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次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阵亡,使川人死亡过半;1647至1650年,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1650至1659年,张献忠余部孙可望、刘文秀进入四川,在川北与清军激战;1660至1664年,清军镇压义军,搜捕明军残余分子;1673至1680年清军平西王吴三桂叛乱,攻入四川,其叛军与清军的“三藩之乱”历时七年。这些战争持续达三十多年,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人杀汉人,汉人杀满人,“杀得鸡犬不留”。 明末清初旷日持久的战乱,使四川社会经济遭受空前的摧残和破坏,人口凋敝。清初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上任途中见所过州县境内人户“非数十家,或十数家,更有止一二家者,寥寥孑遗,俨同空谷”[1]。川东地区亦饱受战乱蹂躏,“各属尤空旷,草蓬蓬然植立,弥山蔽谷,往往亘连数十里无人烟[2]”以致地方大小官员纷纷上奏:“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可耕之民,招民开垦,洵属急务”[3]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在大规模的战争中,不断地轮番拉锯厮杀,尸横遍地,瘟疫随战乱接踵而至,“大头瘟”、“马眼睛”、“马蹄瘟”、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

  二:清政府对“湖广填四川”采取的对策与移民热潮。

  清朝初年,四川由于受战争影响人口锐减,但四川素有天府之称,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适宜于农业发展,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移民。迁入四川地区的人口主要来自湖南、湖北、广东、福建、 江西等地。

  对于向四川移民,清政府是积极鼓励的。中央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给予了进川移民极大的优惠。一是社会地位的确认和保证。康熙十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 [4]。二十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时四川民少而多荒地,凡他省民人在川垦荒居住者,即准其子弟入籍考试” [5]。二是经济上的实惠。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6]。辟土地起科年限一缓再缓,先是“准令五年起科”,后来又宣布早地十年起科,水田六年起科。[7]这一点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于是他们蜂涌入川。

  清朝中期是移民的热潮,尤其是康熙和雍正时期。康熙二十九年“定入籍四川例”明文规定:“四川省民少而荒地多,嗣后流寓之民情愿在川省垦荒居住者,永行禁止。[8]即在移民迁入四川后,不得再随意迁出。雍正时,仅潮、惠二府和嘉州进川人户,“一县之中,虽少亦有千人。以有入川人民各县计之,不下万余。[9]”这些迁出地区由于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当地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寻找出路,而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四川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之地。据甘汝来说,“潮、惠二府,嘉应一州,所属各县,或系层岩叠峰之区,或系海边斥卤之地。此两府一州属生齿最繁,田畴甚少,耕佃资生之民,终岁劳苦,止供输租,不敷口食,所以,一闯川省田土肥美,欣然悦往”[10]湖南、湖北到四川的移民也很多。从乾隆八年(1743)到十三年(1748),包括广东在内的湖南人户,“由黔赴川就食者共二十四万三千余”[11]。

  三:“湖广填四川”对四川人口的影响。

  (一)人口大幅增长,劳动力增加。

  移民涌入,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四川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到乾隆中期,平原地区已移民的大量涌入,加上人口的自然增长,四川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到乾隆中期,平原地区已经出现人口过剩的迹象,“昔之蜀,土地为忧,今之蜀,人满为患”[12]。从乾隆十四年至嘉庆二十四年的70年间,四川的人口从250余万增长到2560余万,增长924%,至道光三十年,四川人口超过江苏,跃居全国首位,一直保持至今。通过移民,四川地区地广人稀的状况得到缓解,人口大幅增加,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四川从新变的繁荣起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二)改变的川东地区的人口构成。

  大量的移民迁入川东,形成“土著绝少”“客民尤多”的鲜明特色,极大地改变了川东地区的人口构成,其中,尤以湖广移民所占比例最大。严如煌《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云:“(川东)民多外省搬人,而湖广之人尤多;”道光《夔州府志》卷16《风俗》亦载:“夔郡土著之民少,荆楚之众多”,甚至有“楚之风俗即夔之风俗”之说。当然,也存在着湖广移民分布较少的地区。如川东北部的阆中、达县等县移民就以陕西人为多。这是因为毗连陕西及湖广移民在向南北扩散的过程中呈递减规律分布的缘故。

  湖广移民究竟在川东移民中的比例为多少呢?一些县志中的《氏族志》给我们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材料。民国《云阳县志》卷23《族姓》收录了178个大姓家族,迁自湖广者有121家,占75%;民国《合川县志》卷9《士族》记载外省移入107个氏族,湖广籍为80家,同样占75%,如果保守一点估计,川东地区两湖移民所占比例在70%左右。无庸置疑,湖广移民是川东移民的主体,“湖广填四川”也绝不仅仅是一句民间传说,而是证据确凿的历史事实。

  四:“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农业的影响。

  (一)劳动力增加,土地大量开垦。

  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农业发展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山区的农业垦殖大幅增加。中央政府对土地开垦采取鼓励政策,明文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垦辟土地起科年限一缓再缓,先是“准令五年起科”,后来又宣布早地十年起科,水田六年起科。这一点对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土地开垦大量增加。

  (二)新农作物的推广。

  四川山区恶劣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制约着对土壤肥力、光照气候、水利灌溉有不同程度要求的稻、麦、粟等传统农作物的生产,这些作物不仅产量低,而且大部分山区不宜推广种植。迫切需要新的适宜山区环境的农作物品种来代替它们。从十六世纪开始传人我国的美洲高产耐旱粮食作物玉米、番薯、土豆等迎合了这种需求。

  这些品种传入后,不仅成为山区农业垦殖的主要内容,而且引起了种植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由于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土豆亩产亦可达数十石,山民们见有利可图,纷纷放弃传统农作物品种,争相种植。]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富余的粮食又招徕更多的移民,同时刺激着人口的快速增殖。最终的结果是导致移民们更加疯狂地砍伐山林,铲除植被,一切可供开垦利用的土地几乎都种上了玉米、番薯和土豆。它们成为山区最主要的、播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移民在本地区农业垦殖的过程可以视为玉米、番薯、土豆的引种和推广的过程。

  五:“湖广填四川”对四川工商业的影响。

  (一) 移民促进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在大量移民入川的人口中,许多人本来就是手工业者,他们携带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入川,在四川直接作为技术工匠进行手工业活动,如铸鼓匠人等等。他们的到来无疑有利于四川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工厂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尤以盐业的恢复和发展最为典型。盐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动因在于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大幅增加使得人们对盐的要求大幅增加。巴蜀地区自古就盐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而移民的大幅增加使得巴蜀各大盐场重新恢复了活力并有所发展,直至咸丰年间因“川盐济楚”而达到最高峰。

  (二) 移民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由于移民的大幅增加,农业和手工业都逐渐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商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商业往来更加频繁,商业繁荣起来。

  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各种物产资源非常丰富,与外省的商业往来也比较频繁,随着移民的大量增加,商业变得繁荣起来。外省移民入川促进商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移民为经商而入川。随着四川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繁荣起来,大量的商机吸引了许多外来移民,许多外省人大多是为了经商而入川。其二,移民入川后选择经商。商业的发展使商机大量增加,许多人为了发家致富放弃了原来的工作,转行经商。其三,移民经商带动本地人经商。许多四川本地人本来只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但受外来移民和商业暴利的影响,纷纷开始从事商业活动。

  总之,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六:“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文化的影响。

  “湖广填四川”也给四川地区带来了诸多的文化影响,随着“湖广填四川”,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巴蜀文化那种有地方特色与地域风格的文化体系受到了冲击,以前四川人的思维沉寂与定势被打破了,而融入了许多新鲜和灵气,文化从内敛性走向包容性。

  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论述南方文化时说:“南方其气温和,其土地饶,其谋生易,其民族不必为一身一家之饱暖是忧,故常达观于世界之外”,巴蜀文化亦是如此。辽阔宽广的四川盆地为中心,奇岭与秀江为点缀的地理环境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长期以来积累起丰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温和的气候,造就了他们温顺柔和、独立谨慎的性格特点。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四川这一隅之地长期以独立的形式而存在,因此其在文化方面也体现出内敛性。但是伴随着几次重大战事的发展,四川经济出现了暂时性的窒息,大量外来人口的出现在文化层面上带来的异样冲击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同样的,移民的客家人由于要在新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土客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是一段接纳、包容和吸收的漫长过程,也造就了如今巴蜀地区人民团结互助、坚忍不拔、开朗勇敢的鲜明性格。

  由于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也因为迁徙过程中的生离死别,路途艰辛,人民也开始体会到个人力量的渺小,于是原来的四川人民便和外来的移民一起,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共同推动着当地的经济复苏和发展进程。而移居的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也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巴蜀地区人民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天人合一”生活理念。尊重人性、突出人的自主能动主体作用的当地文化与众神为天、众生为奴的儒家文化就像两条红线贯穿于移民后四川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

  总而言之,“湖广填四川”移民,使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矛盾统一,它积极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体现了巨大的包容性。巴蜀文化始终与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乃至全国其他地域文化保持着一种交流互动的良好联系。

  综述: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是中国移民史上的大事件,它对四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巴蜀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湖广填四川”对与我们了解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益处,对于今天推动西部大开发也有积极意义。

  注:

  [1]康熙《四川总志》卷首(张德地序》。

  [2]民国云阳《涂氏族谱》卷19

  [3]《清圣祖实录》卷36,康熙五年五月乙未

  [4]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流寓异地》。

  [5]光绪《巫山县志》卷8,《户口》。

  [6]《清朝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

  [7]《清圣祖实录》卷36,康熙五年五月乙未

  [8]《通考·户口考》

  [9]杨锡绂:《四知堂文集》卷17《奉委查办人川人民事宜禀》

  [10]《甘庄恪公全集》卷7

  [11]《清高宗实录》卷310,乾隆十三年三月葵丑

  [12] 道光《新都县志》卷3食货、天赋。

  参考文献:

  [1]《四川通志》

  [2]阎守诚:《中国人口史》[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

  [3] 《清圣祖实录》卷87

  [4] 《清朝文献通考》

  [5] 《通考·户口考》

  [6] 《皇请奏议》卷24、25

  [7] 《皇朝经世文编》

  [8] 杨锡绂:《四知堂文集》卷17

  [9]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158

  [10] 《甘庄恪公全集》卷7

  [11] 康熙《四川总志》

  [12] 道光《新都县志》卷3

  历史地理论文范文二:突厥历史发展演变

  摘要:突厥的历史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比较短暂,但它的历史演变也是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有其起源、形成、发展、兴盛、衰亡的过程。它带有漫长的变迁过程。本文将从它的族源、建立政权、内部分裂、后起发展来讲述突厥族历史地理变迁过程。

  关键词:突厥 族源 兴起、 分裂 后突厥

  突厥是我国古代多民族中一个游牧部族。公元6世纪兴起于新疆东北的部其后势力扩展大漠南北及中亚一带,至8世纪叶衰落,在我国和中亚活跃了近200年,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影响。突厥是我国古代北方包括三大族系,突厥就是其中一支。

  一、丁零

  突厥最早来源于丁零,丁零在3世纪前后与匈奴同时兴起,游牧于北海,即今贝加尔湖一带,在匈奴北边,是我国最北的一个游牧民族,在匈奴冒顿时,丁零常被南边的匈奴掳掠,沦为匈奴的奴隶,公元3世纪至1世纪多次与匈奴抗争,至2世纪,丁零已在抗匈奴中不断壮大,成为强大民族。从西汉末年开始,漠北的丁零开始有少量的人南迁或投西汉王朝,至三国时,除大部分丁零仍游牧与北海,有些丁零向西迁徙游牧于乌孙以西及康居以北,故有“北丁零”“西丁零”。至汉末魏晋期间,五胡内迁,丁零族也不例外,纷纷入塞。

  二、高车

  丁零在南北朝时叫高车,仍有一部分游牧于北海附近,而大部分则逐渐迁移到今土拉河以西一带,随后不断向西发展,发展成一个庞大的部族,包括很多部落。4世纪末,高车人日益强大,成为柔然和北魏的威胁,后由于北魏的不断攻击,最后不得不(除仍在贝加尔湖东部的高车外)归顺北魏王朝。随后由于柔然和呀哒对高车的军事打击以及高车统治集团内部对王位的争夺,高车力量日益衰弱,高车世系从此中绝,当时北魏已分东西,突厥代替高车这个名词出现。

  三、突厥族的兴起

  突厥之名最早于《周书》卷二七《宇文测传》记载西魏大统八年以前,突厥每岁于河水结冰后即来侵掠西魏北边。据此可见,突厥兴起于6世纪中叶,公元五世纪,突厥人成为柔然的种族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4五世纪后半期, 柔然汗国的被奴役部落不断发生武装起义。公元年487年, 高车十多万帐落集体西迁,经阿尔泰山, 迁到吐鲁番盆地, 建立了独立的高车王国。此后柔然和高车在阿尔泰山附近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六世纪初, 突厥趁机脱离柔然而独立,6世纪时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遣使向西魏献方物。546年合并铁勒部5万馀落(户), 势力逐渐强盛。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大败柔然,以漠北为在鄂尔浑河流域中心,建立第一个奴隶制政权——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国至其子科罗和燕都俊斤时, 西破峡哒,东走契丹, 北并契骨, 威服塞外诸国。史称燕都侯斤为木杆可汗,当时突厥汗国的疆域“ 东自辽海(辽河下游濒海地带)以西, 西至西海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 北至北海(贝加尔湖)五、六千里,皆属焉(《周书· 突厥传》)木杆可汗在位二十年,572年逝世, 其弟它钵可汗继之578年到579年,突厥先后发兵攻北周的幽州、酒泉, 又扰并州, 周不得已以千金公主嫁给它钵。581年隋开皇元年, 它钵可汗卒, 内部汗位的继承发生问题。它钵遗志传位于木杆可汗之子大罗便, 但为它钵另一兄长乙息记可汗之子摄图所反对, 于是立它钵之子庵罗为可汗, 大罗便不服, 出而反对, 后经国人会议决定由摄图继可汗位, 号日沙钵略可汗,突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其叔侄兄弟, 各统强兵, 俱号可汗, 分居四面, 内怀猜忌, 外示和同。最后达头联合阿波、贪汗及地勤察等各部势力,在西部宣布独立,共同反对沙钵略,588年正是分裂为东西两部, 即东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

  四、东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分裂以后,东突厥大体上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与西突厥划分汗国原来的疆域。但是,随着两国势力的消长,所辖范围也时有伸缩。从木杆可汗统治期间553-572年,东突厥开始迅速强大起来。560年前后,木杆打败了契丹人,势力到达了辽河西岸。突厥的沙略可汗被隋军打败后,迫于分裂形势,不得已向隋求和。沙略死后,其弟立,称叶护可汗,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在隋的支持下出击西突厥,生擒阿波可汗。不久叶护在西征中中流矢死,东突厥发生内讧,族人拥立雍虞闾,即都蓝可汗。587年,东突厥都蓝可汗即位,隋文帝支持突利反叛,599年突利奏隋朝言都蓝可汗,欲攻大同城,文帝大怒派遣六名总管分道出塞讨伐都蓝可汗发兵攻打都蓝可汗,突利与西突厥联盟消灭都蓝可汗,双方大战于长城下。但突利失败,兄弟子侄被杀,部落溃散。突利可汗等五人骑马南逃,由长孙晟陪同,朝见隋文帝,隋文帝立刻隆重迎接突利,承认他的可汗地位,并让他在河套地区做隋的盟邦,东突厥自此分裂。一直沿传到颉利可汗,颉利可汗承袭父兄余荫,兵马强盛,在原隋义成公主与其堂弟杨善经以及王世充使者王文素等人怂恿之下,颉利欲奉杨政道以伐唐,恢复隋朝,为此经常入寇中原,使中原的百姓痛苦不堪,高祖时期,由于刚建国,大局不稳,实力弱,对颉利一直妥协退让。至李世民时期,唐朝出现繁荣,于是意图击退颉利,624年,东突厥可汗颉利利用中国内战带来的混乱,骑着马率领着他的骑兵队伍对帝国都城长安进行威胁。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渭水之盟”) 贞观三年(629年)秋,唐太宗命李靖率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在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李在白道截击,降其部众五万余人。两将又督兵疾进,大破敌军,颉利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时值当年三月,东突厥灭亡

  五、西突厥汗国

  西突厥的始祖室点密又击败了柔然残部阿瓦尔人,将其逐往伏尔加河一带,并派军追击。因此功绩,室点密被封为西部可汗,名义上受东部总可汗的管辖,实际上取得了独立地位。最终取得完全独立的是室点密之子达头可汗, 西突厥达头达头可汗是一位极端残暴的人,在582年至584年间,他摆脱了中原的威胁,自己称汗,自从突厥分裂后,东、西突厥再也没有重新统一,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内,二者之间确实是处于敌对状态。在东突厥首领都蓝死时,西突厥达头可汗再次试图利用东突厥人的混乱使他们降服,以便建立起他对蒙古地区和突厥斯坦的统治,实现突厥人的重新统一。601年,他威胁隋朝都城长安;602年进攻受中国保护的突利可汗。但中国的政策是在暗中进行活动。603年,一支西部的主要部落铁勒族突然反叛达头。达头的势力大大削弱,逃往青海避难,从此销声匿迹(603年)。达头的王国瞬时瓦解了。在达头之孙射匮可汗的统治之下又强大起来。射匮可汗广开疆土,东起金山西到西海诸国都在他的统治之下,汗庭建在龟兹北面的三弥山。弟统叶护可汗进一步扩张势力。征服了东北方的铁勒部,在西南方又重申了对吐火罗地区和巴克特里亚的统治,并取得了对塔里木盆地部分地区的霸权这是西突厥最强盛的时期, 贞观初年,统叶护被伯父所杀,西突厥内部变乱迭起,贵族争立。唐太宗灭了东突厥汗国,接着又着手瓦解西突厥,把注意力转向西突厥。651年,阿史那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建牙帐在双河(今新疆博乐、温泉一带)和千泉,总领十姓部落,控制西域各国,进攻唐朝的庭州等地。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俘获贺鲁,西突厥灭亡。后突厥灭亡,阿史那家族完全丧失了草原的统治。

  六、第二突厥帝国再起——后突厥

  东西突厥汗国都灭亡后, 朔方处在唐的支配下达五十年之久, 唐朝统治下的突厥各部基本上稳定。但由于朝廷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渐渐引起突厥群众不满,特别是一些民族上层人物滋生了复国思想。

  东突厥忽然又卷土重来,679年(调露元年)冬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德温傅、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突厥酋长响应他们,部众共达数十万人。第二年(永隆元年)春三月,唐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大破突厥军于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擒酋长奉职。泥熟匐可汗为其部下所杀。突厥叛军余众退守狼山(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西北)。温傅部又从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东北白城子)迎颉利可汗族侄伏念,北渡黄河,立为可汗。682年, 阿史那骨咄禄招集亡散的突厥人, 发动反叛, 连年侵犯边地。骨咄禄得到突厥政治家墩欲谷的襄助。,他通过招集伏念亡散残部的办法,使部众增至5000人,在攻破铁勒后,势力逐渐强盛,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他任命其弟默啜为杀(即设,官名),咄悉匐为叶护。从此开始了后突厥时期,随着武则天摄政, 唐朝开始了二十年内乱, 松弛了对边境地区的控制。东突厥乘机骚扰北方多年。骨咄禄之弟默嚷可汗继,默吸愈益骄横, 不时劫掠中国边远地区, 又大举入侵河北, 杀死虏得的男女万余人而回。默吸拥兵四十万, 统一了内外蒙古, 还向西发展,默吸在额尔齐斯河畔击败了突骑施, 把势力扩展到粟特。中国西北部各族都依附于它, 东突厥版图大为扩大, 东、西突厥故地皆为所有。默吸晚年行施虐政, 招致部众的怨恨, 众叛亲离, 默吸偕国俱衰。他自恃军力强大, 终因轻敌, 最后为铁勒部所杀。接着, 骨咄禄之子网特勤拥立其兄默棘连, 即毗伽可汗。毗伽继位后,任用老臣暾欲谷为谋臣,招纳离散的部众,并于720年打败中国唐朝的征讨大军,重振突厥汗国。734 年, 毗伽可汗被属下一大臣毒死。他遇害后, 发生了激烈的内争, 政治暗杀层出不穷, 第二突厥帝国迅速瓦解。744年, 回绝和葛逻禄共同攻破突厥, 南下占领了漠北突厥旧地。至此,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后突厥也消亡了,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突厥是我国北方少民族的重要一支,虽然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比较短暂的经过,但其起源、兴起、发展、衰亡也有其自己曲折的变迁历程。

  参考文献:

  [1]林幹.突厥与回纥史[M].内蒙古民出版社2007年

  [2]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薛宗正.突厥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M]. 中华书局1958年

  [5]沙畹著冯承钧译西突厥史料[M].中华书局1958年

9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