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徐桐、刚毅和杨崇伊的下场
戊戌变法中徐桐、刚毅和杨崇伊的下场
关于戊戌变法中徐桐、刚毅和杨崇伊的下场,欢迎阅读借鉴。说到戊戌变法时的反派人物,徐桐、刚毅和杨崇伊,当属最着名的三个丑角。这三人中,前两位系位高权重的朝廷要员,后面这位则是鼓舌摇唇、投机钻营的小官僚。变法期间,这些人兴风作浪,欲置维新派于死地;政变发生后又一度得势,可谓春风得意。但好景不长,风光之后一个个便走向末路,其结局可谓悲哀,其身后更是留下了永久的骂名。
徐桐 徐桐生于 1819 年,其祖上原本是汉族,归附清廷后编入了正蓝旗汉军,成了旗人。徐桐的顽固僵化是出了名的。他死守旧观念不放,拒绝接受一切新事物。他反对洋务,把学习外国的长处视为离经叛道,把办洋务、办外交的官员视为汉奸。他“恶西学如仇”,甚至到了“每见西人,以扇掩面”的地步。他对维新变法深恶痛绝,就连听到“维新”二字都要开骂。由于他的冥顽不化和倚老卖老的作派,一些故交都远离了他。
戊戌年(1898 年),面对内忧外患,朝廷已有意就某些方面进行变革了, 而年届八旬的徐桐却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他暗中窥探维新派的活动,并上密折参劾着名外交大臣、维新派官员张荫桓,称其为作乱的罪魁祸首,要求将张“立予严谴,禁锢终身”.变法诏书颁布后,他竟斥之为“多行不义必自毙”,要求慈禧制裁光绪帝。当裁撤冗员、改革官制的方案提出后,他则扬言“先革去老夫,徐议未晚”等等,一副死不买账的样子。光绪帝一直都很厌恶他,但碍于慈禧对他的看重,也拿他没办法,只有不理睬他。
但这场变法终因一场流血政变而宣告结束,维新派或被杀,或被囚,京城霎时一片血雨腥风。这下徐桐高兴了,他把戏班子请到家里,连唱了三天大戏。他巴不得将维新派赶尽杀绝,叫嚷非把张荫桓等杀了不可,但因外人的干预未能遂愿。他知道慈禧对光绪不满,便伙同载漪、刚毅等顽固分子策划废掉光绪,另立皇帝,也因外人的干预未能得逞;不得已改为“建储”,立端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事成,他又极力讨好载漪,一心想再当帝王师,最终如愿以偿。徐桐的表现令慈禧颇为满意,也对其更为赏识,一时间徐桐颇为春风得意。但外人干预废光绪和营救维新派的举动令其恨得咬牙,一心要出这口恶气,这也就注定了他在稍后的“庚子事变”中会有的那番表演。
庚子年(1900 年),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载漪、刚毅等欲借义和团来对付洋人,这也正合徐桐的心思。徐桐对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深信不疑,在慈禧面前极力鼓吹义和团的神勇无敌,鼓动决策者对外开战。义和团向京城涌来时,他亲自出城迎接带路;义和团在京城设立总团,他特地写了副对联送去捧场。徐桐深信,有义和团的神助,“中国当自强矣”.在一片对外宣战的喧嚣声中,有几位经办外交事务的官员被载漪等列入了杀头名单,军机大臣荣禄闻讯后急忙找到徐桐,希望同他联名上书予以保全,徐桐严词拒绝,并阴阳怪气地说:“你是想做好人吧,在我看来这种汉奸多杀几个才解气!我儿子奉旨任监斩官,我才不会去为那些汉奸求情呢。”荣禄被气得说不出话来。徐桐主张将那些主和派官员全杀光,他的儿子刑部侍郎徐承煜,则对监斩这些所谓汉奸而洋洋自得。眼见一批忠良被戕害,庆亲王奕匡忿忿地说,这些人的性命,实断送于徐桐之手!
很快清廷下了对外宣战诏书,攻打使馆区的战斗打响了。徐桐深信洋鬼子将被一举歼灭,于是又请来戏班子唱开了大戏。但使馆区没攻下,联军却一路杀了过来,清军和义和团全部溃散,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京城陷入一片混乱。这下徐桐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徐承煜给老爹分析道,这祸闯大了,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上头是要怪罪到咱们头上的,今天就算逃出去也没活路,还是自杀殉国吧。听说要自杀,徐桐不干。徐承煜劝道,反正逃不过一死,儿子陪你一同上路,这样咱们还可以得一个尽忠殉国的名分。想到自杀殉国尚可千古留名,徐桐也就答应了。于是爷俩先催促家里全部妇孺投了井,之后在房梁上结了两根上吊绳,徐承煜迫不及待地搀老爹上了凳子,徐桐将头伸进绳套,侧脸盯着徐承煜,意思是让他快点陪着上路。徐承煜颤声道,老爹你先走一步,待儿子给你收殓后就随你而去。说着一把抽掉了老爹脚下的凳子,徐桐没来得及哼一声就没了命。这徐承煜压根就没打算死,他草草掩埋了老爹的尸体,捡了件仆人的衣裳换上,慌忙跑出了家门,还没逃出胡同,就被联军给逮住了。联军弄清了他的身份,好吃好喝地款待了他一些时日,就把他交给了清廷。徐承煜挺乐观,心想全家都为国尽忠了,朝廷亏待不了他。稍后,庆亲王奕匡奉命以全权大臣的身份到京处理善后,有官员提出“徐桐以身殉国,从容就义,拟请附奏请恤。”奕匡勃然大怒道:“徐桐死得好,可惜死得太晚了,他要早死几天,何至会有滥杀大臣之事发生!”庆王是这个态度,徐桐“为国尽忠”的名分看来有点悬。果不其然,朝廷很快就发布了“惩凶谕旨”,徐桐被判斩监候,因已先死,免议;徐承煜被判“即行正法”.死刑判决下达后,徐承煜面如土色,待被拖到菜市口斩决时,早已不省人事了。徐氏父子乃至徐氏一门的结局,可谓悲哀。
刚毅 刚毅生于 1834 年,满洲镶蓝旗人。凭借旗人的出身优势,进刑部做了笔帖式。所谓笔帖式,就是在政府部门从事文案登记、办理文件之类的工作。虽说品级不高,但升迁比较容易,被称为“八旗出身之路”.刚毅处事活络,擅长逢迎拍马,在刑部顺风顺水做到了五品郎中,之后又以京官外放道员,不数年便升至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刚毅因积极主战被召进京,授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不久又升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至从一品。虽说是由笔帖式出身的文职高官,但刚毅文化素质不高,心胸偏狭,脑袋僵化迷信。同徐桐一样,他最闻名的也是在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时的丑恶表演。
刚毅一向顽固偏执,早在做地方官时“就是那里最顽固的反对改革的官员”.他对汉人充满敌意,声称“汉人一强,满人必亡”.他把与自己政见相左的汉员视为仇敌,一有机会就实施打击报复,欲置对方于死地。他对新事物历来都持排斥态度,甚至到了“见谈洋务者皆斥为汉奸”的地步。
政变发生后,刚毅率先在慈禧面前表功,说前几个月朝野上下都在叫嚷要改革,只有我坚持誓不改革。他还趁机告光绪的状,说我屡次规劝皇上不可胡来,每次都遭到他的斥责,等等。由于得到慈禧的赏识,刚毅一时成为一手遮天的人物。他奉旨抓捕维新志士,并坐镇刑部,不经审讯,仅以口谕形式宣布将谭嗣同等六君子处斩,并亲任监斩官。他与徐桐、载漪等极力怂恿慈禧废掉光绪,换新皇上。他将支持改革的汉族官员相继逼出军机处,还借机给先前已被罢官的大学士翁同龢再踏上一只脚,以“滥保匪人”的罪名将翁“交地方严加惩处”,报了翁某曾当众批评他读白字的一箭之仇。政变后的那些天,刚毅擅专枉断,盛气凌人,俨然一副军机领班的架势。但很快荣禄奉旨进京主持朝政,刚毅首辅大臣的梦想落空。不久刚毅以钦差的身份到江南各省去督察税收,每到一地必先严令废止一切新政,连新办学堂都不准保留,地方官稍有迟疑者即遭到他的训斥,动不动就拿“康党”的罪名吓唬人,搞得人心惶惶。这趟出行他还打着为朝廷筹款的旗号勒索地方,捞了不少钱,被人称为“搜刮大王”.顺带说一句,有人说刚毅不爱钱财,这话显然靠不住。据贵州籍京官陈夔龙说,刚毅仅在京城繁华地段就有当铺三家,庚子之乱时,刚毅特地为当铺的事找过时任顺天府尹的陈夔龙,拜托他务必多多关照,由此可见刚某是个爱财之人。
庚子年六月,朝廷对是否招抚义和团尚在犹豫,特派刚毅等前往京郊涿州一带去探察团民的虚实。而此前刚毅已同载漪等就利用义和团对付外人,以实现废黜光绪达成了共谋,所以外出逛了一圈回来,他就到慈禧面前将义和团的所谓“法术”吹了一通,强调“千真万确”,力主“其术可用”.正是听信了一帮愚顽之徒的诳言,朝廷终下决心借助义和团与洋人一战,并任命刚毅为统帅义和团大臣。正值暑热天,刚毅短衣窄袖,以红布裹头缠腰,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走上街头。刚毅一出场,满大街群情激昂,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攻打列国使馆的战斗打响。无奈“法术”降不住真枪实弹,几个回合下来,手下死伤无数,使馆没攻下,联军已杀到。得悉两宫已仓皇出逃,刚毅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丢下烂摊子就随着混乱的人流向西逃去,没过多久便撵上了太后和光绪,跟着一路西行。渐渐地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王公大臣、太监杂役,五花八门,汇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逃难大军。到了这个份上,刚毅还不忘在下官面前摆谱,时不时就以军机的身份发号施令,好像他真的是奉旨随驾西狩似的。
其实刚毅心头明白,自个毕竟是闯了大祸,上头要怪罪他,外人也不会放过他,所以整日焦虑不安,再加上连日来疲于奔命,忽冷忽热,饥一餐饱一顿,闹坏了肚子,病倒在了路上。大队人马继续西行,他就被撂在了山西侯马镇,说是安心养病,实乃等候处置。这期间,关于惩治刚毅的谕旨已下过三道,第一次为“革职留用”,第二次为“交部严议”,第三次为“斩监候”,待第四次“斩立决,改赐自尽”发布时,刚毅已经死了。没被逼着上吊,算他万幸。官职被褫夺,家产被抄没,人财两空,这结局够凄惨的。过后慈禧在同臣下谈起这次劫难时仍余怒未消,恨恨地说:“刚毅误国,死有余辜!”这算是对刚毅的盖棺定论吧。
杨崇伊 杨崇伊,江苏常熟人,1850年生,30 岁中进士,入翰林院,授编修为庶吉士,直到 45 岁才得了个从五品的监察御史职位,干上了稽查监督百官的差使。不过这差事倒挺适合杨崇伊,他上任第一疏就参了个正着。
1895 年 8 月,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成立强学会,倡导维新变法,受到广泛关注,翁同龢、张之洞等一批要员都捐款给予支持。正当强学会蓬勃发展之时,杨崇伊向朝廷奏了一本,弹劾强学会是“私立会党,植党营私”,要求取缔。结果成立不久的强学会就遭到封禁,引起不小的震动。就任第一疏就出手不凡,可见这杨御史笔杆子的厉害。参劾强学会不久,杨崇伊又把矛头指向了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文廷式是光绪帝亲自拔擢和信赖的官员,着名的维新志士,曾积极参与筹建强学会等活动。杨崇伊参劾文“遇事生风,广集同类,互相标榜,议论时政”等等,要求将其立即罢斥。慈禧早就对这个效忠光绪的文廷式心怀不满了,杨的奏折正中其下怀,她当即逼光绪将文“革职永不叙用,驱逐回籍,不准在京逗留”.被罢官的文廷式回归故里,壮志未酬且英年早逝,令人痛惜。两次出手都令对方无招架之功,杨崇伊颇为得意,他相信前程会一片辉煌。
戊戌年六月变法开始,杨崇伊不失时机地四处活动。他认定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是慈禧的亲信,就一趟趟跑天津去套近乎,向荣禄报告维新派的活动,表达对荣的一片忠心,希望荣能出面保举他。以荣禄选用人的标准,他不会瞧得起杨崇伊这号人物,但碍于面子,也只好敷衍他几句,说我作为封疆大吏按规定是不能奏调御史的,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帮忙。杨崇伊跑官不成,但自认巴结上了荣禄,一有维新派的消息就跑去报告。随着新政的推行,各种矛盾凸显,局面有些混乱。杨崇伊看到机会来了,又立马给慈禧上了一道密折,除抨击新政、要求严办维新派外,还危言耸听地说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将被聘为政府顾问,把持朝政,这无疑是把我们老祖宗所传的天下拱手让给外人;在此危急关头,愚臣不能不站出来仰恳皇太后即刻训政,以使我大清天下转危为安。密折写好后,他找军机大臣王文韶帮忙向上递,被王拒绝;他又找另一大臣廖守恒帮忙,也被拒绝。无奈之下,他跑去找庆亲王奕匡。庆王看了折子,也当场拒绝。杨崇伊急了,也顾不得自己地位低下了,竟向王爷发出威胁,说随你便吧,反正折子你也看了,将来闹出乱子来,王爷可别推卸责任。说罢袖子一甩,转身要走。庆亲王还真被他唬住了,稍一犹豫便叫住了他,说那好吧,我帮你递上去。庆亲王即刻前往颐和园面见慈禧,杨崇伊一路跟来,候在门外等消息。慈禧阅罢折子,脸色骤变。杨崇伊耸人听闻的言辞,显然激起了老太太心中的波澜。两天后政变发生,西太后再度垂帘听政。虽不能说政变就是由杨的这道密折引发,但杨无疑是这场政变的推波助澜者。形势的急转直下,维新志士的被杀被关,新政的半途而废,凡此种种,杨崇伊都脱不了干系。
政变发生后,慈禧夸奖杨崇伊“是于国家有功之人”,待他就像“辛丑政变”时吁请她首次垂帘听政的那个董元醇一样,多次召见谈话。杨崇伊自恃立了大功,得意忘形,四处招摇,多行不法,很快也被别人参了一本。这下完了,太后不再理他,其他人也不待见他,官还没升到就被晾在了一边。杨崇伊走投无路,只好给他的老师徐桐写信求助。徐桐虽同情他,但也不便公开替他讲话,只能暗中帮他斡旋。说话间已是庚子年,上头总算给了杨某一个陕西汉中府的知府当,职级从四品。虽不如意,也只能这么着了。在陕西待了几年,升迁无望,恰逢母亲去世,杨崇伊被准回江苏老家丁忧守制,临走,上头赏了他个浙江后补道。虽说由知府升为了道员,但也只是个候补,何时能补上实缺还难说。令人不齿的是,回到家乡且年纪一大把的杨崇伊仍不消停,竟收取一妓院老板的好处费,持枪率众为其到一士绅家去索要两名已从良的雏妓。杨崇伊以为自己一出场就能把对方给唬住,不料对方不吃这一套,杨当即发威,指挥手下冲上去抢人,并在混乱中开枪打死一人。事情闹大了,县衙处理不了,禀请上峰定夺。时任两江总督端方接报,会衔巡抚上奏朝廷,列举杨崇伊的种种恶行,请旨严惩。谕旨下,“革江苏在籍道员杨崇伊职,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杨崇伊觉得冤,但申诉无门,名声太臭,也没人愿帮他。时隔不久,太后驾崩了,想翻身更没指望了。仅过了几个月,杨某就在郁闷和病痛中死去了。又两年,大清也亡了。十多年后,逊位已久的末代皇帝溥仪给杨崇伊下了一道平反诏书,内容大致是说杨受了冤屈,现给他恢复名义之类。这溥仪挺有意思,自个的皇位没了都没地方讲理,还想着给一个死去的旧臣申冤,其结果无非是给世人又添了点谈资笑料。
近代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