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近代史论文>

抗战期间国民外交协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国民外交协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国民外交团体,其成立之初曾作为政府后援,积极配合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努力,后又对"五四"运动的发生及中国政府拒签《对德和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为最终在华盛顿会议期间收回山东主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国民外交协会在"五四"前后发动和领导的国民外交运动无疑是中国近代历史转折时刻的辉煌篇章。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抗战期间国民外交协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当代启示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抗战期间国民外交协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当代启示全文如下:

  民国年间,国内民间外交团体不断兴起并进入鼎盛时期,1919年2月16日,由张謇、熊希龄、王宠惠、严修等成立的国民外交协会[1]

  最引人注目;1921年11月11日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民间外交团体-全国国民外交大会。1932年3月,由南京国民政府部分立法委员、监察委员成立国民外交协会。[2]学界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研究相对较少,《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述略》(熊斌、但唐军,2013)一文中系统论述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组织架构、属性以及主要活动;朱蓉蓉在《半官方社团与战时民间外交》中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也有涉及。已有研究多侧重于研究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组织架构,研究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背景较少。本文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民外交的发展和抗战大环境出发,充实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活动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强调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对当前外交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背景及性质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体现了抗战期间国民思想的进步和民族观念的更新;作为一个外交团体,它有别于政府官方外交,有其特殊的性质。近代中国外交经历了不少失败,丧权辱国的耻辱让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国民外交逐渐趋于活跃,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于抗日战争期间顺势成立。

  (一)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的背景"国民外交"一词在中国出现大致可以追溯到1903年,受到了西方尤其是日本国民外交理论的影响。[3]在西方民权思想的传播下,民族民权意识萌发,国民外交开始产生。人们开始意识到国民外交的影响力,有人提出:"政府即属无用,而有国民以监督其后,亦不致贻误多方。"[4]《外交报》1909年9月刊登一篇题为《论国民外交与官僚外交之别》的文章,已经显示国民外交与旧式的官僚外交、秘密外交是相对立的;外交的主体是政府,监视政府外交,国民外交是政府外交的后援[5]."民国初年,由于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解放,民众的爱国热情普遍高涨,国民外交的概念这时己普遍为人所接受,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了许多'专业性'的国民外交团体。"[6]

  五四期间的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对拒签《对德和约》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国际反侵略运动大会中国分会、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东北国民外交协会都取得了不错的外交成果。国民外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如五四运动期间的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属于民众运动,国民外交没有保障,"其方式仅限于示威游行,其意见亦乏合法之地位,政府可以不予理会。"[7]《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述略》中引用王立诚理解的国民外交内涵,认为国民外交是国民以一定的组织形式,通过舆论、运动等压力手段,影响政府对外关系的决策。

  此定义将国民外交立足于外交运动。国民外交是指民族国家兴起以来,各国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谋求国家发展,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对外交涉和交流[8].国民外交是政府外交的辅助力量和后方支持。国民民族意识觉醒,民族危机促生国民意识,是国民外交产生的前提[9],更多民众关注外交,参加外交活动,注重以国民外交促进政府外交。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拥有相对成熟的国民外交背景。中国国民外交协会还有一个时代环境:一致抗日。卢沟桥事变后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国民政府公开采取了团结抗日的政策。国民党争取各国援助,发动民间团体,最大程度上取得国际盟军和西方社会在人力、物力和道义上的支持。当时有人指出:"现在我们展开了全面抗战,应该迅速地发动我们的国民外交,派遣大批国民使节,前往世界各国从事抗日的宣传,使国际人士皆知日本侵华的阴谋,作国际和平正义的呼吁。"[10]

  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取得国际间广大同情,除由政府执行外交方针外,有待国民外交的促进。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抗日背景下,需要更多民间外交团体的力量时成立并立即投入活动中。1937年12月27日下午3时借汉口青年会邀集各界领袖举行国际宣传座谈会,经决议筹组中国国民外交协会,1938年1月1日下午3时举行第一次会员成立大会。[11]6此时政府树立权威,国内空前团结抗战。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性质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有别于一般的纯民间团体,因抗战背景,与政府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半官方的性质。研究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有利于全面了解协会的活动及其意义。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相对于政府而言,属于民间团体。首先,从协会组织结构和主要人员分析,其主席团成员为陈铭枢、陈立夫及名誉主席孙科、何应钦、王宠惠等均为国民政府重要军政高官,蔡元培、宋庆龄、李宗仁在国民政府有着重要影响力,其均为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骨干人物。但是参与的会员来自各界人士,组成人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有浓厚官方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有"政府外交"之实,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密。

  其次,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后,用于职员津贴、印刷、招待,所有的活动经费开销甚大。除协会自身的微薄收入,陈立夫主席个人名义定期补助,国民政府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运作给予经济上定期补助,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按时将经费开展上报社会部,由社会部审核,如1940年3月19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将二月份经费收支情形概况表及计算书送审至社会部鉴核在案[12]16.由此可见,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部分经费来源于国民政府并需国民政府审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由于经费不符预算,恳请增拨补助费多次呈涵致中央宣传部和社会部。后因蒋介石在补助团体一项核减甚多,为符合预算,暂停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津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1940年2月份经费收支概况表收入项部分如下:收行政院补助费洋叁百元;收外交部补助费洋肆百元;收社会部补助费洋壹百元;收陈立夫主席补助费贰百元;收外交部王部长补助英文小册印刷费五百元;收第九战区薛司令长官补助湘北胜利印刷费壹千元。[12]12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经费来源于个人捐助和国民政府的各部门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资金支持,更突显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半官方的性质。

  再次,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以联合一切反侵略之民族与国家共同奋斗,以促进世界和平保障正义并发扬中国文化为宗旨,积极维护与各国关系,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招待各国使节,需要经国民政府批准,如社会部批复国民外交会欢宴各国使节的各项事项及有关文书[13].可见,协会需将外交招待活动上报。

  在任周奈豪为海外理事一事中,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恳请社会部赐予核准;还有社会部等阻挠钱俊瑞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理事名义赴海外宣传的文书[14],不难发现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直接涉及海外的部分活动需获得经国民政府的同意和安排,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由国民政府管制;但是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又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活动,包括电函书信、广播和讲习班等。所以,民间性和官方性两者皆具备。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开展的活动及其意义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后,对外传播中国军民积极抗日的精神,揭开日本的丑陋面目,还原真相;对内协助国民政府从事宣传,培养民众外交意识,团结同胞。

  (一)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开展的活动

  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故不能人人去外交,但外交当局却不可不以人民之公意为外交进行之立足点"[15].中国国民外交协会进行外交以民意为基础,作为半官方的外交团体,其活动由国民政府引导,中国国民外交协会配合政府抗日政策,作为政府外交的合理补充。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活动主要以舆论为立足点,使得国内国外联动。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活动主要有:

  1、.派遣代表团出使,招待外宾

  为了向各国政府及国际团体揭露日本侵略罪行,获取最大的支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多次派遣国民代表团出使。为答谢缅甸访华团访华,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缅甸访问团",共41人,为时两个月的访问。通过讲演、话剧歌咏和抗战画展等契机,联络在缅甸的友邦人士,加深他们对中国抗战的认识,对中国极度的同情及支援。

  同时鼓励在缅华侨,为祖国抗战捐输。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曾向政府分析国际环境,发出请求派遣国民外交代表团至美苏的建议书,以求造成两国舆论,在1939年11月中旬,协会会议决定:"派遣国民外交代表团,访问美苏大城市,作大规模之民众宣传。"[16]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会务状况表工作状况的第五条:自抗战以来,各国人士多来华参观抗战情形,本会为连络感情,不使为敌方蒙蔽起见,故常以茶会方式招待外宾,报告我国如何抗战之一切实际状况,俾使国际间明了真象。[11]8英国全国职工会代表团来华访问[17],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积极参与接待,争取大国援助,维护友好关系,把握与别国的交流机会。1938年3月15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借海军青年会送别美国大使馆参事裴克。陈铭枢强调请美国深切了解中国,援助中国。裴克表示回国后,"极愿向各方呼吁,并将中国之抗战实况报告当局,使其尽量予中国以援助"[18].由于出访及接待外宾,需向国民政府审批,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这方面的活动相对较少,但并不影响其活动质量。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抓住每次与外宾直接接触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招待外宾,宣传抗战形势并寻求帮助。

  2、充分利用通讯工具,加大对外宣传

  信件、电函、电话是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使用的主要通讯方式。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发动各国、各团体及与国际友人之间的通讯,布置世界通讯网。通讯宣传较其他宣传方法规模最宏大,收益最广。至1938年6月,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收到各方供给之地址,连同海外各团体之地址,共有十万八千余处,平均每日发信百余封,从3月13日至5月8日止寄往国外函件,美国1265件、英国873件、德国626件、法国607件以及其它各国706件.[19]158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发出大量电函,迭接国外来函,对中国抗战给予勉励,并为中国募捐以及送宣传品。通过发送大量电函,一方面揭露日本侵华暴行,争取国际同情,如代中国回民救国协会拟致世界各国回教团体请一致制裁暴日函[11]36,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有抗日目标;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抗日立场和应对措施。1938年4月,电英国总工会,工党国会党团,工党执行委员会对该会联席会议决议谴责日寇,抵制日货,并主张联合各国采共同行动,以制日本案表示敬意。[19]1611938年10月30日,电美国罗斯福总统,请制裁日寇,停止以军火、汽油、钢铁等物供给日本。11月28日,电世界反侵略大会,请各反侵略团体一致加强援华反日工作,以谋世界和平之早日实现。12月12日,函美大总统及国务卿,请其立即停止对日一切经济往来。[11]35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通讯工作中,积极宣传,积极与他国联系,表明抗日态度与立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939年后,美国联合飞机厂,不再出售飞机给日本。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利用当时的通讯工具如信函、电话,主动向外国领导人和团体,请求经济、军事等方面制裁日本,为削弱日本的战斗力,寻得国际声援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纵观以上通讯类活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活动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简单的书信、电函的方式,简洁明了表达中国的抗战立场,收获了国际方面的积极响应。

  3、刊印外文宣传册,开展广播工作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搜集有关我国军民抗战事实,国民政府领导及专家言论和国民政府抗战政策,翻译成大量外文,刊印大量期刊和宣传册向外国人士宣传日本暴行和中国遭遇,增加了外国舆论对中国的认识和同情。为了更好发挥外文宣传册的作用,"派员赴难民收容所和伤兵医院搜集各种材料,预备印英文小册,对外国宣传敌军暴行"[20].其中刊印有:美国高伯兰先生广播演辞中日抗战之观察;汪精卫先生广播演辞中日战争与世界关系等。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编辑英文稿小册外,并将原稿寄国外各大报发表,如:中国空军及其空前之胜利、中日空战过去与现在、中国兵士攻击日本机械化部队英勇战斗记等。[19]

  146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不仅从文字宣传,也透过广播向世界各国表明中国的立场,积极获取国际的支持。广播讲演便利迅速,又能普及听众。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汉口时,从1938年1月1日起,聘请国内外名流及学者,每晚八时半轮流以各国语言,分别讲述抗战与国际间各种重要问题,以及我军英勇抗敌的精神,使得世界人士对中国抗战有深切之了解。

  后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由汉迁移渝,广播工作继续进行。方振武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当天,通过广播英语讲演日本与世界和平。[19]

  150中国国民外交协会通过宣传册子、广播演讲,把抗战场面最大程度真实呈现给国内外民众,将战争的残酷与我国爱好和平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虽缺乏和国际人士的直接交流与互动,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这些积极活动促进了国际对抗战的认知,为赢得舆论支持奠定了基础。

  4、联合个人及社会团体,培养国民外交意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后,在国内各大城市组织分会。1938年6月为止,湖南已经成立分会,国内其他各地如重庆、广州等处均也着手筹备。国外,由尤永增、翁秀民、邝炳舜三先生负责筹备旧金山分会;李平衡、朱学范、王礼锡负责筹备欧洲分会。[19]143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国内外分会六十余处。1940年,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浙江分会正式成立于金华。[21]

  这为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活动的人力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为唤起国际的同情与援助,陈铭枢主席呈涵至社会部长希望全国各民众团体加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为团体会员。随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社会部通令所属团体一律加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中国劳动学社、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等纷纷加入,多方联合开展外交工作,也保证了国内关系的团结稳定及促进国民外交意识的宣传。

  因国民及外交协会会员缺乏一定的外交知识,为集思广益,共同研究,促进社会人士普遍注意基本知识,国际问题讲习班因此开办[22].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定期招收学员,邀请对国际政治外交各专题素有研究之学者,专家担任本班讲师,以国际政治、日本问题、中国外交政策、外交行政与技术等课程为主进行针对性、专业性教学。国际问题讲习班成为了学员学习外交知识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座谈会工作开展地井井有条,旨在唤醒会员觉悟及提高外交认知与能力。1929年1月19日第一次座谈会,王礼锡先生主讲"世界大战与援华运动",后有邵力子,周鲠生、张忠绂、董承光、谢贻徵、胡秋原五先生主讲,讲题为"英美合作对日制裁".座谈会主题紧紧围绕当时的战局和国际关系,使得国民、会员对外交有了更充分全面地认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不仅发展会员,也致力于民众对国际关系的关注和外交知识的培养。尽管国际问题讲习班没有系统、完善的学习外交知识,受众并不广泛,但依旧是提高民众外交知识的主要方法,并有可操作性,也取得一定成效。

  (二)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活动意义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努力争取西方各国援华制日,对外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为更好地进行外交活动,同时也积极进行对内活动,壮大协会规模,唤醒民众意识,团结国民,实现一致抗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活动的作用可分为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

  1、护形象,寻援助,促和平的国际意义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积极宣传军民英勇抗敌,维护中国主权完整,展现的是一个健康、完整的国家的形象,不屈服于武力暴力的欺压,奋勇抗敌,军民一心,政民一体的民族形象[19]144,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中国形象。抗战初期,西方国家表面保持中立态度,实则对日本更有利,国民政府官方外交进退两难,收效颇微,1936-1938年王正廷任驻美大使,未能获得美国对华的一分贷款。其后任胡适,也仅仅从美国获得一笔2500万美元的贷款[23].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积极对外活动,利用各方资源,努力联系他国政府、团体及民众,获取同情心并激发其正义感,对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为中国正声。经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海外分会和所有人士一致努力后,促进了西方各国对中国进行物质援助和精神援助,严厉谴责日本违背人道主义的恶行的步伐。

  《国民外交月报》曾刊文表示:美国"不只应供给飞机与军械援华,更应派多量远征军往华协助作战。"[24]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积极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支持。在浙江分会成立时,李立民发表国民外交的基本精神与决策的讲演中强调:对于国际和平机构及保障和平之公约,尽力维护,并充实其权威[25].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揭露日本的罪行,辅助政府外交为积极抗日作出贡献。

  2、壮规模,唤意识,促团结的国内作用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成立后,致力会员和分会的发展,作为半官方的社会团体,拥有较多资源,吸收会员。一定量的会员,保证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日常工作和工作效果,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从自身规模出发,不断拓展各地分会,确保总会宗旨和任务目标落实。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本身就意味着国民爱国热情高涨和民族意识觉醒,积极参政。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成为了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国内重要的活动目的,普及国际外交、政治知识,鼓励国民积极参与。随着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活动,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对国际外交形势普遍有一定的认识。当然,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国内关键性的作用就是促进国内政民团结、民民团结,保证国家凝聚力,实现一致对外。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国内不仅宣传日本罪恶的所作所为,还要致力于民族团结工作。在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的努力下,举国上下,国民政府、各类团体、普通国民之间都高度相互信任,团结一致,一致抗日,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支持力量。

  三、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对当下我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启示

  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在抗战期间,特殊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国民外交协会活跃时期的思想理念和积极活动,对于当下我国民众外交意识培养及我国外交活动依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政府外交为主,民间外交为辅的全民外交意识政府外交有其独一无二的官方性和权威性,体现国家对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看法与态度,顾全大局。在全球化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外关系全面发展,民间外交的形式应当趋向于多样性、开放性。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以政府外交为指导开展民间外交活动,对我国民众的的外交意识有所启发。始终坚持政府外交的指导地位,丰富民间外交的内容与形式,结合团体、个人的实际生活,发挥一定的对外作用。

  积极发展有中国代表性的团体和先进个人,开展与他国的交流与学习,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帮助发展中国家某些领域的发展,保持友好关系。如今,更多的国人拥有走出去的机会,积极展示中国形象和维护中国形象,这也是民间外交的一种特别形式。

  面对走进来的国际友人和国际团体,以礼相待,以民间活动促进政府外交,政府外交引导民间外交,两者有效结合。

  (二)外交内政并重的处理原则无论时候,外交内政的平稳都有重大意义,既保持国际立场,维护国家利益,又要顾及民众利益,保持民族团结。中国国民外交协会针对抗战,明确外交主线,确保内政稳定,由内而外,有计划、有目的、有目标开展活动。内外并重,依然可以作为我国处理外交内政的重要原则。从内稳定人心,利用榜样典型,合法团体,培养民族意识及参政意识,提高公民政治修养,引导民众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对外坚守外交准则,保持友好态度,促进世界和平,坚定国家正确立场不动摇,主动担当国际责任。只有内外平衡,内外并重,国家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实现真正的复兴。

  本文为"红色文化"专栏文章。"红色文化"专栏由浙江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和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稿,旨在通过红色文化研究,凝聚队伍,拓展空间,提升认识,同时深化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为文化强校强省强国建设作出学术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冠亭。"五四"前后国民外交协会活动述论[J].江海学刊,2007(4):217-221.

  [2]左双文。九一八事变后的《国民外交杂志》[J].史学月刊,2007(3):59-68.

  [3]曾荣。1903年中国"国民外交"的出现[J].学术研究,2011(3):113-121.

  [4]佚名。论全国人对外之意见[J].东方杂志,1904,1(11).

  [5]印少云。近代史上的"国民外交"[J].甘肃社会科学,2003(3):132-138.

  [6]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221-222.

  [7]陈体强。中国外交行政[M].重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134-135.

  [8]顾莹惠。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2002,55(4):409-416.

  [9]李红莹。试论近代中国国民意识的生成与国民外交[J].改革与开放,2010(22):97.

  [10]尹衍钧。全面抗战与国民外交[M].广东:中山文化教育馆。1938:2.

  [11]中国国民外交协会会务状况表、工作计划、组织规则、工作报 告、外 交 季 刊及有 关文书:1938.1-1939.9[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1,目录号:2,案卷号:2014.

  [12]中国国民外交协会经费收支概况表及有关文书:1938-1941[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1,目录号:2,案卷号:2020.

  [13]社会部批复国民外交会欢宴各国使节的各项事项及有关文书:1941.4[A].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11,案卷号:1018.

36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