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近代史论文 > 近代史论文范文怎么写

近代史论文范文怎么写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近代史论文范文怎么写

  关于对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及其发展线索等问题的讨论,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化是有一定的帮助意义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三民主义理论的内涵以及三民主义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哪些方面思想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三民主义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想及局限。

  [关键词]三民主义;西方思潮;传统文化

  一、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理论

  1、孙中山简介

  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的孙中山,本名孙文,是中国政治家、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曾任中国国民党、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更重要的是其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940年,孙中山逝世15年后,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2、三民主义内涵分析

  (1)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推翻统治了千百年的封建制度和满州政府建立后就一直存在的民族歧视。其主要目的就是推翻满州政府的统治,光复汉人的天下。孙中山曾提出:“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来中国多事,长驱入关,减我中国,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结合中国国情,是对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2)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中国在当时是小农社会,广大的穷苦农民还尚未理解民主共和的概念,若要想动员、引导其走向民主共和道路,又需要借助于权威的力量,这力量便与三民主义所想要铲除的专制制度又相类似。如此,孙中山便设计了公民拥有权利与先进知识分子代替公民使用其权利的民权主义。

  然而,民权主义将民权交到政府手中是政府的决定而非公民个人的决定,也就是“公意”而非“个人”。孙中山将个人民主权利的领导权交到有先进意识的人手中的想法是有正面意义的,但是,他也承认人民对于领导者的监督是很有限制性的。如若领导者将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前,受到了权利的诱惑而人民又缺乏对领导者的监督权,那么很可能会违背孙中山的初衷,将中国最终引上专制独裁的道路。

  (3)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是尽量减弱贫富差距,富者不能仗势欺人,不能欺凌贫者。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的是改善农民和工人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还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孙中山曾说过,“我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在社会中的生活,群众的生计与生命。”他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将人民的幸福与生活的安定作为自己毕生的革命目标。

  “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是当时社会情况下,广大穷苦人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拥有了土地,农民才能不再受压迫和剥削。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是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而提出的,土地永远是根本问题。构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土地国有化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权,然而征收土地税的方法并不能够积极动员民众参与到民主革命中。所以,最后“平均地权”只是一个观念却并没有能够真正地实施。

  二.“三民主义”理论溯源

  1、西方思潮的启发。

  十四岁的孙中山有机会能够去夏威夷檀香山就学,回国后又去香港继续读书。从小他就接受了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洗礼,所以三民主义的来源首先就是西方思潮。在政治思想上,他吸收了美国政治学者威尔可斯的“全民政治”理论,认为国家的责任在于“设立政府,为人民谋福祉”。而他所提出的“平均地权”是受到美国学者亨利・乔治土地改革理论的影响,在《进步与贫穷》一书中亨利提出了“主张政府对土地征税或者收购地主土地,把土地的增值部分收归公众所有。”

  2、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虽然孙中山十四岁便外出读书,接受西方教育,但是他从小所受教育为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这也是三民主义来源之一。不论是从民族主义来说,他强调的振兴中华,发扬自己的道德观和思想理论,从未强调学习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还是,民权主义也是借鉴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及,民生主义,早在周朝实行的井田制就体现出了民生主义。

  3、孙中山的理论独创。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不仅参考了西方的思想,并且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还加入了近代开明知识分子的思想,如受到梁启超的影响而产生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最后还有孙中山本人的思想,如《建国纲领》中就有许多他自己独创的理论和政策。

  三、“三民主义”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构想及局限

  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可以看出,他是想要建立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对外拥有主权,争取平等权利;对内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实现人人平等,消除贫富差距。这些都是基于孙中山以民为本的思想,并且三民主义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上是一种良性发展的关系。然而“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目标之间不论是在策略的出发点还是路径上是有矛盾之处的。

  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目的是让“耕者有其田”。但是在提出将地价核定,多余的钱财归国家所有后,民生主义就改变了其原有的意义。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除地主,而是让农民成为不贫不福的中产阶级,发展中产阶级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然而,民权主义其实是要建立一个“强政府,弱社会”的国家,这就与民权主义本身相违背了。民权本身是指人民当家做主,平等自由。但是人民并没有获得实际可支配的权利,而是让有先进思想的领导者代为实行其权利。考虑到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民智未开”,所以只有将权利由领导者掌握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结语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方面说,孙中山既考虑到了国家的稳定,又关怀劳苦大众,以民为本。虽然三民主义也有其悖论之处,但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促进国家民主富强,确实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卢玲.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探析[J].人民论坛,2013(8):180-181.

  [2]吴珍.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溯源[J].兰台世界,2013(22):118-119.

  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二:《李鸿章军事建设哲学思想及其局限》

  摘 要: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能够影响清政府命运的大臣之一,始终在精心维护清政府以及他自身的利益。李鸿章军事建设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军事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构建了以防御日本的水路防御体系,促进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关键词:李鸿章;军事建设;哲学思想

  引言

  晚清时期的军事变革开启了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步伐。自鸦片战争起,清政府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震慑,有心反抗,但无力对抗。而且内忧外患也一直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西方学习,对原有的军事制度进行改革。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最有权势的大臣,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军事变革的进程。因此,全面认识、分析李鸿章的思想是正确认清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李鸿章的哲学思想做整体探讨,分析其哲学思想在军事建设中的作用,并阐述其局限性,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李鸿章军事建设中的哲学思想

  (一)军事力量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基石

  在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充分认清了一点: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捍卫自己的利益。他认为“尽其所长,方足夺其所恃”,他还说:“国家百用可省,独练兵设备万不可省”,“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1]。之后,李鸿章代表淮军向英国购置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扩充军队,使得战斗力大大提升。李鸿章曾经感慨:太平军“无劈山炮,专恃洋枪,每进队必有数千杆冲击,猛不可挡。以令上海各营添练洋枪小队,敝军已共有千杆遇敌交锋,先以劈山炮护洋枪而行,屡获幸胜”[2]。这些成果给了李鸿章“甜头”,让他充分认识到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基石。自此,李鸿章不仅购置洋枪、洋炮,也开始创办军工企业,例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和天津机器局等,积极学习外国新技术,仿制枪支火炮。同时,为了抵御日本及其他列强的海上入侵,他开始在各大口岸积极筹办海防,购置船只、大炮,建立中国海军。至1891年,北洋、南洋、粤洋海军基本建立,旅顺、威海卫等海军基地基本完成,中国海军形成了初始的战斗力。李鸿章用尽自己毕生的心血去达成“欲与洋人争衡”的目的。牢牢抓住军事力量,大幅提升军事实力,决定了封建社会统治的牢固程度。

  (二)中庸之道是促进军事变革的力量源泉

  “中庸”一词出自《论语・雍也》,其核心和基本原则就是无过无不及。中庸之道要求就是不能过激,也不能萎靡。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以天朝自居,以中央为称呼,保护君权是重中之重。在之前,清政府也知道军队存在问题,但是没有下达力道进行改革就是因为不想产生过激行为,导致满洲贵族的反弹,威胁自己统治的根本。自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了差距,明确了自己的不足,过于萎靡也是不对的。因此,在李鸿章等一批接受新思想、新思维的大臣们的带动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李鸿章“购求洋匠,设局派人学制,源源济用。各营得此利器,足以摧坚破垒,所向克捷”①,“支放购买外洋枪支,自同治元年四月份起,截至三年六月底止,价值共银九十一万一千五百八十二两九钱八分”[3]。这些说明,在过于贫弱的情况下,李鸿章是不甘于落后的,不祈求迅速超越,但力求自爆,达到一种平衡,这也是中庸之道的奥义所在。

  不管李鸿章是筹办海防,还是编练北洋水师,抑或是购置枪炮,都是为了抵御外敌。这正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始至终保持的理念。因此,为了进一步与西方列强再次达到一种平衡,尤其是能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李鸿章殚精竭虑,大肆开展洋务运动,积极发展军事力量,试图以“量变”带动“质变”,力求“隐忍徐图”,先获制人之具,再谋攻人之要害。

  (三)儒家思想在军事变革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封建制度统治的思想根基在于儒家思想,二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保护君权。其著名论断“君为臣纲”就是典型代表。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所熏陶,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忠君之人。

  从政治前途方面看,李鸿章位极人臣,他的命运与清政府的命运死死地捆在了一起,真的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地步。他的功与过不再是自己的,而是整个中国的。他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增强中国的国力,才能抵御外侮,自强自立。

  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政”,而仁政的核心便是人,虽然李鸿章带有浓烈的封建主义思想,但是他也充分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他在维护清政府和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在积极为人民利益所奔走。大力扶持军工企业,积极开设各种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等。这些企业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也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为进一步经济独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个人抱负方面看,李鸿章不仅是清政府的大臣,还是淮军的主帅。身为主帅,要为官兵考虑,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他在看过英国的常胜军战斗后,更是雇请了一些洋教练,教淮军洋枪洋炮。他在给皇帝奏折中,写到“臣军由江南剿贼人手……嗣因西洋火器精利倍于中国,自同治二年以后,分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而各营军火辎重,视他军尤为烦多”[4]。就这样,在李鸿章的带动下,清政府军队对武器装备也开始进行更新换代,实施大规模军购,并集中力量仿制,增强战斗力,减少人员伤亡。

  二、李鸿章军事建设哲学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官兵思想的不统一

  军队的组成首先就是人,光有制度是不行的,还要有执行力。当时清政府军队主要是满族八旗军和汉族八旗军。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和平后,曾经骁勇善战的军队已经被消磨得乐悠悠地躺在床上,吸着大烟,唱着小曲,思想一点点沉沦。

  在晚清时期,这种思想愈发严重。李鸿章不仅提出了购买大力武器装备,也极力推行军队制度的改革。但是最重要的瓶颈在于军队中低级指挥军官认识不高,眼光不长远。正如他说的“诸臣墨守旧规,不足振兴。”这些军官在长期的享乐生活中,已经慢慢地麻木。同时对于在朝中大臣而言,李鸿章如是叹息“甚至重绅,笏之显宦,诵诗读书之儒士,类皆深恶痛绝,斥为用夷变夏,而于他国之良法美意,非闭目而无所见,而掩耳而不欲闻。”这是何等的痛惜。

  李鸿章认识到了,但是还有好多好多人没有认识到,目光之短浅,趋名逐利。官兵思想的不统一,无法从本质上进行军事变革,结果只能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军事建设的失败。

  (二)中庸之道不是万能的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执行的锁国政策将中国束缚在了这个“天朝上国”。此外,统治阶级安于享乐,失去了扩张和探索的欲望,蒙住了自己的双眼,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认为自己达到了所谓的以中国为中央的理想国度。自鸦片战争后,即使受到了最大的侮辱,是时候亮出自己的拳头给他们看了看,但一些有志之士就如是说:“以守为战”、“久持困敌”以及“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也认为御海之敌应用装有巨炮的舰船,无事扬威海上,有警可收进海口,以守为战。在清政府统治阶级的思维中,只有守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妄图达到一种平衡,一种谁也不侵犯谁,大家说几句好话,就能平心静气的安稳发展。

  这种落后的中庸之道是极其错误的。李鸿章错误地认识了守的本质。守的本质是你有足够的实力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去守。一味地龟缩,这样只是软弱的表现,心虚的表现。只有从发认清楚当前的情势,合理的运用中庸之道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三)儒家思想的弊端

  儒家在中国具有几千的历史是由深层次原因的,但是也有它的历史局限性。在面对西方列强时,统治阶级妄图以“仁政”来对付豺狼之师,是痴人说梦的。妄图以感化、退让来安抚这些贪得无厌政客,无异于“羊入虎口”。这就充分说明,儒家思想在这几千年中把统治阶级的血性一点点抹掉,认为一切都可以商量,一切都可以兵不血刃,这是极其错误的。

  在另一个方面,伦理纲常限制住了人的发展。儒家思想在经过多次变革后,尤其是程朱理学后,进一步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达到一个新的控制,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模式化、程序化,使得中国社会整体风气低迷,一些新的、具有划时代的产物被无情的抹杀。即使像李鸿章这样的大臣,想做出一些改变也是极其困难的,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其消极作用一直维系到清政府灭亡。因此,李鸿章妄图在不变革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基础的前提下,仅仅用一些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生产技术,达到富国强兵,自主自强的目的,这显然是极其不现实的。

  三、结语

  在军队建设中,李鸿章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了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脚步,引领中国军事建设近代化的进程。但在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中,他思想的局限性和消极作用也是很大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李鸿章在军事建设中的哲学思想,对今后我军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撰,何卓恩.李鸿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2]李鸿章.复曾沅帅[C]//李文忠公全集.沈云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3]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洋务运动:第3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474.

  [4]李鸿章.密陈剿捻事宜片[C]//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8卷.沈云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近代史论文范文篇三 :《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融入》

  【摘 要】我国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拥有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这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高等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会使他们受益终生。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中包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需要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并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利用,将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增强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完善。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眷恋,担负祖国独立、自由和繁荣发展责任,以及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一直以来,爱国主义作为推动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到了近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沉沦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柱,主要表现为反对外来侵略,拯救民族危亡以及争取民族的独立等方面。

  一、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必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发展服务。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进而使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承担起国家和民族发展和繁荣的义务,时刻把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大家” 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的前面;二是,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的很多大学生难以体会到前辈峥嵘岁月中的艰辛和不易,在生活中享受安逸,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不利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三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中国发展到社会主义经历了艰辛的历程,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外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是否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的信心,并培养其自觉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意识。

  二、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融入

  (一)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

  近代的中国内受封建主义统治的压迫,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面临着空前的灾难,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以实现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为目标,表现出了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大学生能够对前辈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充分的了解和体会,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继承和发扬下去。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到教书,另一方面也要兼顾育人,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规律,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学生思想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中国近代史教学形式要多样化。首先,采用直接讲授法,以教材内容为主要依据,结合当前学生的关注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懂得感恩和珍惜,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其次,采用参观考察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这个你过近代史中涉及到的历史景点和红色根据地,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进行参观考察,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争取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其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最后,采用讨论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对中国近代史中的民族英雄进行总结,分析他们的事迹,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他们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反抗、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展,多媒体逐渐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单纯文字表达相比,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丰富以及信息量大等优势,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安排学生观看电影《甲午风云》,并使学生在观看之后写观后感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自由讨论等,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清政府腐败无能,并被邓世昌等爱国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勇敢反抗外敌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感染,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意识,形成爱国主义情感。

  三、结语

  中国近代史从苦难史、抗争史、探索史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脉络,在展示我国基本国情的同时还充分显示了近代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培养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这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永恒主题。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激励、鼓舞和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文芹.如何在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4).

  [2] 毛莉.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切入点研究[J].理论观察,2014(5).

  [3] 王艳君.浅谈近代耻辱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神州,2012(5).

  [4] 朱新芹.利用中国近代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J].新课程(教研版),2010(11).

  [5] 刘二杰.浅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认识[J].学周刊B版,2010(4).


猜你喜欢:

1.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

2.大学近代史论文范文

3.大学生近代史论文范文

4.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以上范文

5.近代史纲要论文2000字范文

299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