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近代史论文 >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2)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篇二

  《康有为维新思想研究》

  摘要:康有为作为一个封建地主资产阶级的知识份子,其向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转变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漫长的一个过程而实现的。其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要建立起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取得合法的政治地位,打破封建的君主专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应该给予肯定,这与后来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思想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关键词:康有为;维新变法;议会制度

  一、康有为维新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成长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在祖父的关怀与指导下,从小受到良好的封建正统教育,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如果按一般情况正常发展,康有为极有可能像他的祖辈、父辈一样,考取功名,做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官僚。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康有为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到处疯狂掠夺殖民地的时代,是列强加紧侵略中国、逐渐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这对康有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他虽读了大量的书,可是一联系到现实,目睹国家贫弱,人民困苦,时局艰危,却找不到挽救的途径,出于封建儒士特有的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义愤,康有为思想上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与矛盾中。他意识到封建文化远离现实,于时局无补。康有为“沉饮聊自遣,放歌始愁绝。”[想寻找一条新的出路,以求“安心立命之所”。于是“忽绝学捐书,闭户谢朋友,静坐养心……”。这是他开始寻找真理、寻找救国救民途径、寻找人生道路的开始。

  二、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香港之行

  1879年,康有为出于对西方国家的好奇,很想去看一看,可惜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就想到了近在咫尺的香港,香港当时是英国统治的殖民地,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去了香港游览。到达香港后只见“灵岛神皋聚百旗,别峰通电线单微。半空楼阁凌云起,大海艨�破浪飞。“览西人宫室之�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工商业的繁荣,交通运输的发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回首往事,痛恨国家贫弱,神圣领土香港竟落入英人之手,“伤心信美非吾士,锦帕蛮靴满目非”。顿感切肤之痛!他深入反思,同一香港,为何中国治理不好,沦为英国殖民地,仅短短数十年,却发生了如此巨变,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他意思到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要优于古老腐朽的封建制度,产生了对西方的向往,开始萌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念头。“乃大购西书以归,研究西学自此始”。这是康有为思想转变的良好开端。

  (二)中法战争的失败

  1884年,康有为时年27岁。这一年对他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他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年中法战争的硝烟使他感国难,哀民生。决心拯祖国于危难,就民众出水火。民族危机的紧迫感,使他加速寻找真理的进程,终于实现了思想的根本转变,出现一次思想大飞跃。其主要标志有四点:一是由古文经学派转变为今文经学派。二是开始形成进化论的世界观,三是萌生了大同思想,四是贯通中西学开始形成维新思想。

  (三)甲午之战

  近代的日本与中国国情相似,但当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日本比中国更加快的认清了世界形势。当中国还试图以引进西方先进器械技艺向列强看齐时,日本早已抛开器物层面的改革,而是直接对封建制度本身进行顺乎历史发潮流的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从1868年开始,到甲午战争之前,短短的三十年时间,日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甲午一战中,中国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当时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五内如焚,悲愤之极,奋笔疾书,用一天两夜,为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起草了一份一万八千余言的上皇帝书,即《公车上书》。在上书中,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四项主张,是一套较全面的向西方学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方案,是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纲领,它包括了康有为变法的基本主张。《公车上书》表明康有为关于维新变法的总体思想基本形成。

  三、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集中反映在戊戌时期他的上清帝书中,他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非变法不可,“若不惊不优,不畏不修,不改厥谋也,哀的美敦书之来无穷也。”因此他大声疾呼:“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表达了他要求改革的愿望与决心,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内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议院开国会

  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的核心是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他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物、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要变法,就要进行政治制度上改革。早在他的《公车上书》中就请皇上:“特诏颁行海内,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特设“议郎”表面上说是以备皇上顾问,实际上是学习西方的议会制度。在上清帝第四书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维新前期,他在上清帝第五书中,再次明确提出国事付国会议行,并请颁行宪法的要求。另外,康有为在上呈皇帝的《日本变政考》中指出:“日本变法,以民选议院为大纲领。夫人主之为治,以为民耳。以民所乐举所乐选者,使之议国政,治人民,其事至公,其理至顺。”同时,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指出:“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也。……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而中国“但一君主与数大臣为政,尊则尊矣,制则制矣,然孤寡若此,而与列强合数千百万人为一者,安得不败”?因此,康有为强烈要求在中国仿行“西法”,设议院、开国会。

  (二)改革政权机构

  为了推行他的政治纲领,康有为大力提倡改革中央机构。首先,要裁减、合并一批臃肿庞杂的官僚机构,如将太常、光禄、鸿胪等机构合并于礼部,将大理寺并于刑部,太仆寺并于兵部等等。其次,设立“制度局”以推行新政。康有为认为制度据是变法之源,即推行新法的执行机构。他主张“开制度局于庭内,妙选通才入直,皇上亲临,日夕讨论,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如果“制度局不开,琐碎拾遗,终无当也。”按照他的设想,要设法律、度支、学校、农业、工、商、铁路、邮政、矿务、游会、陆军、海军十二局负责各方面的事务。

  地方政权也同样加以改革,一方面对原有官吏进行考核,改变任官制度,取消捐纳,选拔新人,淘汰旧人。另一方面设立新的机构,于地方各道设民政局,县设民政分局,地位权利与原来的督抚、知县相同。这是与制度局相呼应的地方政权机构,他设想地方各事,“凡地图、户口、道路、山林、学校、农工、商务、卫生、警捕、皆次第举行。”也就是说,逐步建立这些机构,把这些权利逐渐从封建官僚手中转移过来。这样,中央有议院、制度局,地方有民政局、民政分局,自上而下地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权体系。

  (三)废除八股,设立学校,进行文教改革以育人才

  百日维新前,康有为以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懈奋斗。百日维新开始后,又乘改革的春风促其实现。在光绪帝召见时,他当面提出废八股的请求,并得到首肯。他乘热打铁,从翌日起,五天内连上三折,请废八股。并请梁启超代宋伯鲁拟《请变科举,特下明诏改八股为策论析》,强调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国家危殆,人才乏绝的根源,请永远停止八股取士。康有为又亲自上奏请厘正科举文体,说国家亡于孔教不兴,孔教又亡于八股,把八股视为亡国亡教的祸根。

  在主张废八股的同时,康有为主张大办学校,普及国民教育,说教育“不应仅及于士,而当下逮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全国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建议将现有各省会大书院改为高等学校,府州县的书院改为中等学校,将义学、社学,学塾改为小学。将遍布全国各地的寺庙改为学堂,利用庙产作为经费,这些主张在当时虽难以实现,但他重视办学、普及教育的思想是很可贵的。

  四、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及局限

  康有为提出以君主立宪政体来取代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他代表民主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向封建统治阶级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并把这一切付诸实践,指导了一场变法维新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首先、打破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给封建专制致命一击。《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了推动变法而著的两本书,这也构成了其变法的理论基础。变法总是要触动到封建顽固派的既得利益的,因此会遭到很多反对与破坏。为了扫除障碍,康有为在变法进行之前做了一些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康有为认为要战胜强大的封建顽固派,就必须从根本上剥夺他们的思想理论武器,为此他花了很大的心血撰写了《新学伪经考》一书。在书中康有为经过考证得出一个结论:古文经典是东汉刘歆为了帮助王莽篡汉而伪造的。这就全盘否定了两千年来封建统治者赖以施行统治的理论基础,不异于是给了封建统治沉重的一击,在思想界也造成巨大的影响,康有为通过此书为自己的变法披上了一件圣书的外衣。这本书出来后在思想界产生的大震动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大喷发”。

  其次、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来看,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是资本主义的组织形式,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存在适不适合的问题。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改良与革命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对了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历史已经证明,人们因改良失败而走向革命,而因革命暂时失败而鼓吹改良的也不乏其人。但是无论改良还是革命,在变封建制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基本点上,两者是一致的。也正因为如此,变法维新运动才遭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镇压。改良失败,提供了前车之鉴,使更多人看到了要想改变封建制度,必须走革命的道路,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君主立宪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革命和民主的思想在以后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尽管力量还很弱小,却向封建制做了猛烈的冲击,这反映了他们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又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蓬勃进取精神。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即使在戊戌时期,由于认识的、阶级的和时代的限制,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也有许多模糊不清、相互矛盾之处。在对待封建国家的态度上,他反对做根本的改革,不想废除封建的政权机构,只想增添新的机构,实际上二者不能并存。在对待封建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上,他表示绝对的忠心,主张君主拥有广泛的权利,这一点为后来的清政府所利用,他本人也从这一点出发反对革命,成为一名时代的落伍者,革命的敌人,这是他的可悲之处。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他始终持敌对的态度,把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视为内乱,想通过变法来扑灭人民反抗的烈焰,与封建统治阶级完全站在了一起,这一点正是他思想后来倒退转变的基础,表明了作为一个从封建知识分子转变为民主资产阶级政治代表的不彻底性。总之,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从未达到西方君主立宪思想的高度,是中国两半社会的产物,但又具有爱国、反对外来侵略的突出特点,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进步性和反动性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自由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去认识,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康有为.《康南海先生诗集》卷1[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3]剪伯赞.《戊戌变法》第一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剪伯赞.《戊戌变法》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5]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N].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转载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4

  [7]剪伯赞.《戊戌变法》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作者简介:

  龚雪敏(1986――),女(汉族),贵州铜仁人,贵阳中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看过“中国近代史结课论文”的人还看了:

1.论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

2.以中国近代史为题的3000字论文

3.关于中国近代史的2000字论文

4.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1500字

5.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

299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