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相关论文1000字范文
近代历史相关论文1000字范文
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史是我国不可冥灭的一段屈辱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历史10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代历史1000字论文篇一:《论学习西方是近代中国的主流》
摘要: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在与外国烈强的抗争中,表现出来的实力只能用弱不禁风来形容。而后来,中国是怎么样在这低迷中走出来呢?他们这时候才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别,不再生活在“我央央大国,地大物博,汝等都要臣伏在我国之下!”的梦中了。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军事,科技,思想。中国在一步步的追赶外国的步伐。从一次次难得的机会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维新运动等一次次旧与新的思潮的冲击,“五四”运动,创办《科学》杂志等都是在探索中进步的。
关键词:中国近代中国社会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主流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近代的中国,是内忧外患的中国。近代的中国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中国,他不同于西方国家,但他也是因西方国家而崛起的。他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偏于一禺,但是世界不允许这样的国家存在。于是,他被拉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中,他已经不只是他自己了。
一、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他们通过收集、翻译传入的外国报刊、书籍、地图,以及战争中审问英军俘虏和向外国商人、传教士直接询问等各种方式,来获取世界知识。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这些卓识远见表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的始初就和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之后的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既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更是提出了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的制度等主张。这些虽然不是适合当时的,但也具有了思想启蒙的意义。
二、国内阶级战争——进一步学习西方
在洋务运动其间,由于内忧,国内的平民阶级与领导者的的矛盾爆发了。于是中国人加在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兴起了“制器练兵”、“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
这其实就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虽然当时战争的双方(清朝统治者与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从不同的方面着手,他们都是先后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问题。其中,洪秀全早期与西方传教士修好,借助传教士圣经中的“上帝”之手,并怀着善意与人间的邪恶斗争,抵制外国的侵略。我们从一个外国人的亲身体验上可以了解到洪秀全在这方面的努力。“我们被称为‘洋弟’,真是感到高兴,要知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称外国为‘洋鬼子’。”除此之外,后来洪仁轩的《资政新篇》更是提出了更多的向西方学习的主张。他提出了发展近代交通,兴办银行,保护工商业,奖励科学发明,保护专利权,鼓励私人开矿,准许雇佣劳动等带有资本主义的主张。这些大胆的主张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可是,这样照搬别人的东西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没有考虑到这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很明显,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不适合的。那些与当时的战争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太平军在这次并没有学到什么大有益处的东西。
反观洋务派这一边,他们在学习西方的倾向上就要比农民要高出一筹了。他们不仅了解了更多的西情西学,成为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导,更以一种主动性引进西学。洋务运动时期编译的《几何原本》、《代数学》、《声学》、《光学》、《电学全书》、《格致启蒙》、《化学鉴原》、《化学考质》、《金石识别》、《西医大成》等科技书籍就能有效的证明。这只是其一,另外,他们更是用到了生活生产中。从一批拥有近代科技的冶炼、机械制造、化工、轻工、农产品加工、民用工业的官办、民办工厂之创建,从一批近代学堂、医院报馆等的创设,都可以得到印证。这是进一步向西方学习,从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的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西学的高层次发展
在这个时期,不管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在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努力着。不得不说,他们的努力是有一定的成果的,就说封建的令人发指的清廷当局竟然都被迫有限地开放禁区,改变政务,调整工商、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说就很不容易了。这不再是当初的仅仅是引入单纯的技术的界限了,这已经涉及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敏感话题了。这是清廷不允许的。
以下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政治的改革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舞台了。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鼓吹政治改革,“法苟不善,吾斥之;法荀善,虽蛮貊,吾师之。”王韬之《弢园文录》,薛福成的《筹洋刍议》,均有认为西方富强之道在政治修明。甲午战败,维新之始。康有为与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1896年1月在上海创办强学会,办《强学报》,同年8月创办《时务报》。介绍西学西政,徐维则编成《东西学书录》,分为史志、政治等三十一类。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以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为武器,提出改革官制和教育等主张。中国要自强,必须变法维新;要变法维新,就要学习西方,这是维新派所共具的主张。但是不同这样看法的康有为则在学习西方时采取中国传统的信今文经学的形式,以孔子改制之说来论证维新。严复则否定了“中体西用”的主张,他认为中学有中学的体用,西学有西学的体用,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这是现代中国所主张的“洋为中用,批判吸收,不一味的照抄别人,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的先导。严复是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是近代介绍西学的巨匠。
结束语:鸦片战争失败,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人开始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不会再那个永远生活在“我最强!”的美梦中了。侵略已经来临了。他们带来了比你更先进的科技成果,而你还在农耕时代,你将会被打。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他们的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抵抗住敌人。国内也爆发战争了,可这也是一个机会,从这次战争中,向西方学富国强兵之策。我们不能一味的只学技术,我们还要学政治。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这是一个西学浪潮的更高层次发展,我们不仅把西方的技术学来了,也学到了他们的思想,要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一步步的,我们从无到有,我们不甘落后,我们正在崛起。
近代中国,是一个以学习西方为主流的中国,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永远屹立在这个世界中。
近代历史1000字论文篇二:《浅析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摘要:在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文化的转型起着及其重要而有特殊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传统的农业文明,是一种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机制、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庞大而复杂的文化系统。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量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跌落,因西方列强坚船炮利的逼迫而发生地是整个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中,中国人被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揭开了近代来痛苦而缓慢的文化转型的序幕。
关键词:近代中国 文化转型
一、物质层面的文化转型
近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从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开始了,但直到60年代才形成颇有规模的近代化运动,中国文化才发生明显变化。那时候中国人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鸦片战争中亲眼所睹的坚船利炮。因此,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最初的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自然地从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中推断出,中国的失败主要在于技术落后于“西夷”,从而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意向主要是仿船造炮。60年代,清政府便进行了一场以“变器”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成为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中西两种文化如何结合的重大问题即‘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然而,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使人们认识到,洋务派‘变器不变道’的技术主导论不能解决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二、制度层面的文化转型
19世纪70—80年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与洋务派不同,改良派不仅要在物质方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从1895年起,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君主立宪为目标,致力于变法图强,并开始启蒙宣传活动,他们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办报纸,立学会,创建新式学堂,使文化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萌生了近代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中国近代新文化初步创立起来。戊戌变法时期,“由于西方思想大量涌进中国,在士大夫中间造成激烈思想激荡,引起人们对传统人文精神的重新思考,现代人文精神开始孕育,人们超越几千年的封闭和内求,开始以整个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民族兴衰和国家的存亡;摒弃以祖宗成法、圣人经典来衡量得失是非的传统,崇尚和参与社会的变革创新;从近代科学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思维方法入手,融合个人利益与社会道义,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4]客观地讲,他们的宣传鼓动有很大的局限性。从范围上说,主要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从内容上讲,他们的宣传不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兴趣,因而其效果就受到限制。就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状况看,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人们的认识还很肤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还不成熟,但维新派较之洋务派向前迈进了一步,扩大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要求的某些内容。
“20世纪初期,革命思潮逐渐取代改良思潮成为时代主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对维新派在君主立宪框架下实行的改良,主张以民主共和代替君主立宪,以寻求中国的全面振兴”。这一时期,许多思想家、宣传家用鲜明的时代语言表达新思想,20世纪初的新文化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观念层面的文化转型
辛亥革命后,发生了袁世凯和张勋两次复辟。这表明仅有制度层面的变革是不够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认为,要巩固共和制度,就要提高国民觉,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从而汇合成近代改造国民性运动,推动着近代人文精神、近代国民素质的重建和转型。
“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树立起科学和民主意识,于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这种新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以纲常名教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格格不入”。封建伦理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而新文化运动也在伦理、心理层面展开了近现代化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转型作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三大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互牵制,相互促进。因此,近代政治转型取决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缓慢的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使得政治转型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而政治转型的不顺畅反过来必然会牵制经济的近代化发展,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作后盾和实质有效的制度政策作支持,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难免历经曲折。文化变革是社会思潮的转换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变革起着思想指导的作用,指导着社会变革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的转型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也是一种意识观念的转型,因此有些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实质就是文化的转型,这种观点的确有其正确性的一面。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政治功利的文化选择,这一特点反映文化的转型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总之,在社会转型中,经济、政治、文化转型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纵览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先后大抵经历了被动开放时期、经济起步时期、政体变革时期、思想解放时期,也即经历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文化转型的过程。从横向来看,这四个时期之间没有绝对的临界点,彼此有交集的空间存在;从纵向来看,每个时期内,社会的转型有其侧重的某一层面,但社会其它各个层面的转型不都是出于停滞状态,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处于交错进行的状态中。
参考文献:
[1]刘莹.浅议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J].华夏文化,1998(01):4-5.
[2]王守昌.西学东渐—对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04):4.
[3]张磊.文化转型的评判标准探析—兼论中国文化转型的百年历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02):13.
近代历史1000字论文篇三:《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与保护》
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产物,城市中众多的近代建筑都是城市历史发展到某一个阶段的反映,并对构成城市的面貌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背景与文化的特征,而中国近代建筑由于正处在传统历史性建筑的转折期,对中西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现得尤为明显,它表明了中国建筑已经开始探索科学化与民族化结合之道。由于近代历史建筑的特殊性,对它们的态度以保护为主导思想。对它们的认识,集中在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上,更多强调的是整体建筑空间和形象。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近代历史建筑是建筑师面临的一项重要命题。对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应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近代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的迫切性
近代建筑是整个建筑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对这一部分的研究就不能看清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也容易忽略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过程,因而往往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坑。正确对待这一部分遗产,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建筑文化观,也有助于对这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目前,我国近代历史性建筑总的来说仍是面广量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更是如此。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优秀的近代建筑也在悄悄地消失。
因此,各有关部门,包括报界、电视、电台、文物管理部门、省政府、市政府、各学术团体,都已纷纷发出呼吁,要求加强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法律与法规,以便能够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这对专业的学术界来讲也是一个莫大的鞭策,促使我们应去探索相关的理论依据,以便决策的科学化。
二、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价值
关于近代历史性建筑遗产的价值和关于其的拆除建新,人们众说纷沓,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半个多世纪前的建筑,既影响了城市建设,也在建筑艺术风格上不符合时代潮流,于是主张“拆旧建新”之风盛极一时。持这种观点的具体理由大致有三:
一是拆旧建新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既表现了政绩,又可表示城市步入了现代化的行列。
二是拆旧建新可以增加经济效益。由于大批拆除旧城区,既表现了政绩,又可表示城市步入了现代化的行列。
三是拆旧建新可以增加建筑面积。随着传统低层与多层建筑更新为高层建筑,城市建筑面积可在原有的城区内大大增加,这对城市居民住宅与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将都有利。
虽然上述三点理由不无道理,但都不能过于片面强调,否则将会导致重新步入20世纪30年代功能主义的老路,逐渐丧失传统城市文化特色,尤其是像上海、南京、天津、广州之类的近代典型城市更是有必要保持其原有的城市风貌,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仍能具有其特有的精神,这就迫切要求尽快制定历史性建筑的保护性规划,既从整体出发,又根据科学分析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以便使建设与保护能够相得益彰。
新旧建筑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问题是人们如何去处理它,使它能够为人们所用。
当然,近代历史性建筑有很多很多,并不可能全部原封不动,否则城市改造与更新也就无法进行,除非是个别整体保护的古城,如威尼斯、平遥之类的城市,大多数的一般城市仍然是要有选择地对优秀近代建筑进行保护与利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进行选择。因此对近代优秀建筑的评估与衡量标准就提到日程上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保护与利用可以落到实处。如果我们不看到这一工作的迫切性,加上思想认识很难统一,优秀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也只是一句空话。
三、近代历史建筑遗产的标准与评估
根据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1990年联合提出的评估近代优秀建筑的标准主要有三条:
第一是历史价值,也就是文物价值。要将建筑的建筑年代、建筑用途、建筑特点作为评估的参数。
第二是艺术价值。要对建筑的艺术造型、设计手法、艺术特色、细部装饰作为评估的参数。
第三是技术价值。要对某些技术革新、可资借鉴的新做法或里程碑性的技术出现,作为评估的参数。
应用这三条标准,我们可以制作出评估表格,对有关的近代历史性建筑的各个子项,包括建筑保存现状,进行科学的评分,然后再根据总分与单项分数值划分出等级,可以视作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以便在保护程度上区别对象。例如Ⅰ级的优秀建筑可属于国保单位,它只能进行维修,而不允许进行任何改造。Ⅱ级优秀建筑则可在保护外观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适当的改造利用。Ⅲ级的优秀建筑则可在保护外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与扩建,甚至只保留一层外壳。
四、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1、整个地段的风貌保护与利用
这是重在整个地段的建筑文化特色与氛围,并不强调单体建筑的保护程度。其范围应包括建筑、道路、围墙、路灯、指示牌、绿化等,在这些因素中既保留其主要特色,又可以加入一些新的建筑元素,以便适应新的使用功能,使一片沉寂多年的旧城区却能转变成一块市区的新天地。
例如天津解放北路。天津解放北路原名为中街,从解放桥到营口道名为大法国路,从营口道到徐州道名为维多利亚路。这条街历史上曾有30家银行,被誉为“东方华尔街”。解放北路有着悠久的历史,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与英法俄签署《北京条约》而告终。条约规定,向英法开放天津,作为通商口岸。1870年,外国人离开中国城区住进租界区。在几年的时间,城市金融中心已经移到现在的解放北路。1870年以前,在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上种植了双排榆树并且沿海河建造大量码头。戈登堂(1890年)的部分建筑和利顺德饭店(1886年)的部分建筑是维多利亚道遗留下的最早的建筑。1917年,法国工部局用沥青重新铺设了中街。1921年维多利亚道的宽度不超过12米,但到1924年,它全长的四分之三被拓宽到18米,并且几条主要交叉道路也得到了改善。1924年至1925年间,宽12米的万国桥(现解放桥)建成了。从哈尔滨道到大桥之间的中街两侧征用了土地,进行了拓宽。为了增加道路宽度,一些新建筑下面修建了人行拱廊(骑楼)。解放北路29号的西北角和27号的东南角成转角,以便转弯的交通余量,尤其是无轨电车从南通向万国桥。大多数银行和商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些发展较晚的则在日本入侵中国的1937年以前,至此,解放北路已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的金融中心。1976年唐山地震使天津受损极其广泛。解放北路上大部分受损的房屋相继进行了重建,在建筑结构上进行了加固并重新装修。
现在解放北路保护区的用地以金融和行政办公用地为主,包括主要银行和各省驻津办事机构。也有一些仓库用地,特别是解放北路与海河之间。城市中主要的国际性饭店——凯悦饭店和利顺德饭店也位于区内。
2、单体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目前大多数近代历史性建筑仍处在使用之中,这是正常的情况,问题是不应随意进行改建,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其应用的价值,而且还能为周围环境添色。
例如天津邮政博物馆,前身就是大清邮政津局。这个青灰色的小洋楼,采用中西合璧的手法:欧式的精工雕花,用清一色的中国传统青砖表现出来,古朴中又透着典雅,是天津小洋楼中的精品。1997年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津邮政博物馆的成功建设,对弘扬中国邮政历史文化,丰富天津历史文化内涵有重要的意义。为津城又增添了一张精致的城市文化名片。天津解放北路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是原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坐落于解放北路与营口道交口, 1926年建,是三层混合结构,局部四层。属希腊古典复兴形式,古典主义三段论很明确,构图严谨。主立面沿解放路, 建筑立面完全对称,入口设在正中。正立面有8根巨形柱子,外墙身用花岗岩贴砌,整座建筑显得富丽、稳重而又华丽。
在众多外国银行中,英国汇丰银行英国是当时天津财力最雄厚的一家外资银行。1925年在今解放北路86号建成一座大楼,分主楼和后楼,建筑风格属于希腊古典复兴样式。
单体建筑的保护应该是一项非常细致的 工作,因为历史性建筑是不可逆的,假如一旦破坏,它将失去文物与历史价值。
3、建筑保护的 环境意识
对于近代优秀建筑的保护,不仅仅在单体本身的保护,也应重视到环境的效果,否则建筑外观上空调风机琳琅满目,周围建筑拥挤不堪,虽未破坏建筑主体,但已使原有优秀近代建筑面目全非, 艺术效果大为逊色,这是值得注意的。相反,有些城市在这方面处理得当,着实为城市景观增色。
例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灯市口的天主教东堂与哈尔滨的几处东正教堂周围都整理出了一片开阔的广场,不仅可以使这些近代优秀建筑遗产发挥其城市景观的特色,而且也为广大市民增加了优美的休闲场所,这比在城市中刻意去建造许多大型雕塑要自然的多。
4、建筑保护的结构处理
近代历史性建筑大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沧桑,因此不少建筑结构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就不得不要对一些优秀建筑进行必要的维修。
从目前许多 实践过程中看,有几种方式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
第一种是内部结构的全部置换,只保留原建筑的外壳,内部新的结构体系可以改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然后将新结构框架与原有外墙连接成整体。采用这种方式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事件,稍有疏忽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第二种是内部结构体系全面加固,原有内部墙体两面全部用4厘米钢筋构成20厘米见方的网格,然后涂刷上4厘米厚的水泥砂浆;同时在梁底、梁侧各加上扁钢与箍筋结合水泥砂浆加固。这种方式比较稳妥,但却要损失一部分原有的建筑空间。
第三种是局部构件的更换,例如原屋顶的石片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为机平瓦;将原有木格栅改变为钢筋混凝土或者钢格栅之类。
其中第一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砖木结构的民用建筑或厂房结构的维护;第二种方式可适用于一般办公楼建筑的维护;第三种只适用于小型维修或重点维修范畴。
其实,近代优秀建筑也像古代遗产一样,曾创造有许多有益的 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时的新民族形式的创造,已经就有了与当代流行的新乡土主义和新地域主义异曲同工的精神。在宫殿式大屋顶的内排水处理方面也有过巧妙的措施。此外,各种西式小住宅的优美造型也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5、“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的若干新观点
保护就是为了利用,不存在不为了利用而进行的保护。
“近代历史性建筑”利用开发的基本原则应是:根植于过去,立足于当代,放眼于未来。
“近代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都需要某种意义的原始回归,即将再利用回归到人类开发利用建筑的两种基本方式(新建与再利用)之一。
保护为了利用,利用促进保护;将大规模的“历史性建筑”再利用作为城市更新、复兴的基本政策,摒弃大拆大建的建设方针;以体现时代精神、富有创新力的自信实践取代拟古卑微是我们走出困境,将历史与现代、保护与 发展融为一体,创造新人居环境的基本方向。
五、结语
随着城市更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再利用,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因为这项工作不仅意味着要探究历史,而且要在历史环境中为建筑中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建筑是有生命的,某些历史建筑在现代的不断演绎下,可以继续生存。对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既可实现其 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 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我们应该珍惜这一部分建筑文化遗产,珍惜前辈积累的经验和创造的精神,保护这部分优秀建筑遗产并利用其有效的价值,丰富我们城市的文化氛围,维护建设领域的生态效益!希望通过对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的研究,能使建筑遗产在当代 社会生活中得到再生,能将我国丰厚的建筑遗产融入到活跃多样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并能造就融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一体、更符合人性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城市环境,为我国经济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