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意义,在解决"四风"问题、改善干群关系、推动党政领导干部素质提高、确保规划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目标、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等方面,都将发挥突出作用。作为整风精神的新体现和新探索,也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实践运动,将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中,树立新的丰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要与大家分享: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全文如下:

  摘要:党的明确提出,为了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其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党内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认识论的丰富发展,是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最佳途径,是达成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

  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是党工作不断开展的根本路线,是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根本工作方法。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也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都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并且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如今,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和新形势下,共产党正面临着一些列的危险和考验。如:国外敌对势力的威胁、国内执政能力不足以及党自身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等等。对此,党的报告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1]可见,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和认识论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群众观点和认识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是群众观点和认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人民群众不仅不是被动的、消极的因素,反而是历史和思想活动的主导。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认为,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应了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历史。因为人类要生存必然要先活下去,而他们的生活资料恰恰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而且,人们在创造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精神财富,并通过交往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社会财富的创造活动中人民群众发挥出主体性力量。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也分别阐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化艺术的源泉。”[3]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4]胡锦涛则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主要表现在它的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原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民看成创造和生产的主力军。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当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一丝不苟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2、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视人民群众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正如列宁所言:“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5]也就是说当革命的时代到来之际,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就突显了出来。历史表明,所有的社会革命都是人民起来推翻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的斗争。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改革时期,人民群众都是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决定社会变革的力量。

  (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时期的反映

  马克思强调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认识活动必然要受到认知主体的人的制约。脱离了现实中的人,认识活动将成为不可能。而根据党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其认识活动说到底是由群众创造的。实践关系总是伴随着认识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而复始的无限发展过程。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也是群众路线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实际工作中,凡是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体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和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6]在这个意义上,党、党的领导干部坚持了群众路线就是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最本质的东西,就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新时期党与群众的关系,指出脱离党群关系的危险。认为党员干部应该和群众应该绑到一条绳子上,不仅接近群众,而且必须深入群众中,这是摸清实际情况的唯一办法,如此方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只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党坚强有力,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7]这就说明离开了群众的基础,党的建设要想实现科学化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才能完成共产党的执政目标。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取决于是否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党的作风是党员个人及党组织在长期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在党长时间革命、改革、建设的实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有新的内容。对党员作风的要求与党的性质、宗旨是内在一致的。纵观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党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及生活作风的整治,以纠正种种不良的行为现象。实践证明这确实是管党、治党的好方法。毛泽东在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同时,在党内推出了“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在此之后,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了,也树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思想,政治,组织上空前统一。因此,延安整风是强化党的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和壮伟举措。

  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风建设的问题。既然作风建设如此重要,如何才能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8]所以党的作风问题,根本上体现的是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问题。其实在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内部的风气总体是好的,不少党员干部能够牢记并严格遵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始终与人民凝聚在一起。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党内还是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在生活上与人民群众脱节,不能遵循群众路线。因此,必须把群众放在首位,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任何时候都要如实反映群众的愿望,体会百姓的疾苦,扎实工作,努力成为保护人民的力量,爱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二)党的科学化水平突出表现在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如何才能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除了加强作风建设之外,还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在领导国家进行政治组织建设中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获得群众的支持以及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地能力。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岁月,执政时间长达六十余年。人们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因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国家和民族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不同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党的建设尤其是执政能力建设有越来越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脱颖而出;二是能否完成新使命与任务;三是如何解决好党内存在的新状况和新问题。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强不强,水平高不高,关键是要看是否可以把握好执政规律,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区别开来就在于它能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其执政的坚实基础,所以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那么,怎么提高执政能力?

  首先,对认识执政的目的要有清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无私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高于自己的利益。共产党执政,必定从群众出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基本点,执政的目的也一定是为了人民群众,这也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条件。党执政并不是代替人民群众去执政,而是肯定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使人民有充分的自主权。党的干部基本上都是出身于穷苦大众,他们能深刻体会百姓的疾苦,因而也应该为人民群众服务。其次,务必要学会如何提高执政水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形势下对党执政提出的根本要求。”[9]

  科学执政,就是在尊重法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发挥执政党的作用;民主执政,就是充分保障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依法行政,是法治的基础,它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标准化,并为党的工作提供大力支持。所以,“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同时,也存在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就是要治治脱离群众这一最危险之病,就是要加强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就是要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0]

  (三)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是实现党的科学化水平重要目标

  “为了满足群众的期望,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1]“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合一的政党成为党的建设的目标,党的建设要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中国的国情条件下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

  学习型政党其实是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它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理论。热爱学习,擅于研究,能吸收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执政经验,能够把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政党。要强化学习型政党建设,最根本的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创作力,并从人民大众的生活、劳动中吸取经验,从而获得灵感和顿悟。另外,要强调在党组织内部进行团队学习,学习合作的精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服务型政党主要指始终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紧紧团结依靠人民,始终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在为人民大众的风险中实现党的执政目标。所以,要强化服务型政党建设,除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深刻认识之外,还应当把和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加大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转变基层组织的服务方式,完善服务的内容,健全体制机制,提高办事能力。

  创新性政党则是针对变化不定的国际国内的形式和政策环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把握,调整并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了使党的建设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增强创新型政党建设,必须要把广大群众共同的愿望和利益,作为党的终极追求。不但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要对它进行创新和发展。同时,推动制度创新尤其是民主制度建设,使优秀的党员干部脱颖而出,这对党的组织结构起着优化的作用。通过提高对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蓬勃生机。

  三、只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报告中明确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1]群众反映强烈说明当前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说明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说明群众的赞成、拥护和支持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些问题之所以突出,也是因为它们是群众最关心,感受最深的切身利益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会赢得人们的心,要牢固树立起群众在党执政中的基础地位,相反,如果人民群众最关心问题无法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好,自然不会有人支持。

  (一)民生问题是首要问题

  自革命战争时期,党就把集中精力主要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也因为此我们的革命才能取得胜利。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实行对外开放,社会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和发展。因为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1]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报告重点论述了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指出要让办好教育事业,努力让大众满意;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让群众看得起病从而增强人民体质;要增加就业率,为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的可用之才;要扩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需要从个人做起,从利国利民的小事做起,把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只有让广大群众从实际中受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二)四风问题是重点问题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矛盾也变得越发尖锐。人民群众除了对贫富差距过大、物价过高、医疗费用过贵等民生问题反应强烈之外,对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也有很多看法。虽然党中央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解决民生问题,但是有些党员干部仍然麻木不仁、置若罔闻,只顾自己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致群众于水火,不仅如此,在个别地方,因为民众不能顺利地进行投诉,这就让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什么都不了解。有些人虽然知道问题所在,但是因为利益熏心,便会诚心掩盖真相,把群众一直以来都反应很强烈的问题看作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随着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它的质也会发生变化,并逐渐成为新的东西。在特定情况下,恰恰是因为有这些自私自利的人存在,而贻误了最佳时机,酿成重大的事件。只有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才会主动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分析处理问题,才能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接受他们的监督,密切干部与人民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感情。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官员进行财产公示声明,并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

  (三)也不容忽视

  中央纪委通过多次会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中首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反腐倡廉是党工作的重点和一项长期工程,影响极为恶劣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工作上“打折扣”、不踏实、不认真。败坏社会风气,而且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阻碍国家政治、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这个问题,作为社会主体的群众看的最为真切,所以必须对人民群众一直以来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进和处理。作为检察机关,应提高查办重大案件的力度和效率,建立和完善信访举报平台与途径;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该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深入走访群众,真正做到为群众谋利益;而人民群众自身也应该认真履行监督权利,不主动行贿

  四、只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党的奋斗目标

  党的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后同志进一步提出了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来鼓励着人民群众,使他们对党的各项事业充满热情,对于党的工作顺利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纵观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改变中华民族屈辱的命运,实现民族独立,不计其数的革命者奋不顾身,不屈不挠地同反动派进行斗争,终于探索出一条光明大道,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亦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无法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那根本性改变,当然也未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缺少群众的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自然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为建立新中国,并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党的革命队伍就不可能发展壮大;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就无法保持既快又稳的前进速度。因此,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大刀阔斧的开展起来,离不开群众的力量。可以这样讲,必须要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勤劳勇敢总能创造出奇迹,一旦其能动性、创造性被发挥出来,必然可以爆发出惊人力量。

  现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而要建成和谐社会,就必须汇聚民心,凝集民意,民心顺则社会和谐,民心散则社会不稳。要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必须把稳定作为前提和基础。”[12]社会稳定取决于社会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人民的利益的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需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就必须依靠群众路线提供的坚实保障,站稳群众立场,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需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进而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决策,并不断在实践中接受群众的检验,从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总之,通过经常在镜子中看清自己,可以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容貌;通过及时洗澡去除污垢,可以治愈行为上的疾病。由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了理论和现实意义,所以只有通过全面的研究,把它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提高和完善党员、干部的修养,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重现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下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美好画面!

相关文章:

1.深刻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2.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考

4.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意义心得体会

5.2015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6.学习论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7.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心得体会

49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