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紧张心理状态的分析与调控
对歌唱紧张心理状态的分析与调控
教育论文知道怎么写吗?关于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整合了一些关于教育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
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专业化教学也在逐步趋向于技巧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而在声乐教学与表演实践中,歌唱紧张心理状态始终阻碍着演唱者整体水平的发挥。因此,对歌唱心理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一、对歌唱紧张心理状态的分析
(一)良好心理状态与不良心理状态的概念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各种行为,从简单的个别动作到较复杂的行为活动,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即都是人体对外界和身体内部各种刺激的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分为:常态反应、偏离常态反应和变态反应三种。
(二)歌唱紧张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
1、音乐素质方面的因素
音乐素质对歌唱者十分重要,一个歌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节奏感和把握音准的能力,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声音条件也是件令人缺憾的事情!歌唱者因为对作品音准、节奏、节拍的没把握,会对演唱产生紧张心理情绪,进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2、歌唱方法与技术水平方面的因素
歌唱需要科学的发声方法,好的方法能使歌唱者音色优美,声音圆润、流畅、持久。滞后或不良的发声方法会逐渐损坏歌唱者的发声器官,由于无法找到驾驭声音的路径,演唱技术得不到巩固和进步,歌唱者会逐渐身陷于苦闷的情绪中。
3、歌唱选曲方面的因素
声乐教学应讲究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老师在给学生选择作品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目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4、歌唱准备方面的因素
无论是上课、考试、比赛还是演出前,歌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曲目不够熟练。如:歌词不熟;伴奏合不上;或是走台不充分,对场地、音响不适应等,都会使演唱者因担心失误而产生紧张心理状态。
(三)歌唱紧张心理状态的基本表现
1、形成“舞台恐惧症”
在演唱过程中,由于紧张,顾虑多,思想负担重,会恐惧演唱,尤其是高音或华彩音阶。越想努力唱好,越是束缚了自己的发挥,出现不好的效果,使整首作品缺乏完整性。
2、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减弱
紧张的心理状态, 不但会使歌唱者理解、分析歌曲的能力降低,束缚了对歌曲作品内容的想象力,还会降低歌唱时吐字、呼吸与共鸣器官的协调性与灵活性, 减弱了歌唱发声中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使得歌唱发声状态整体不协调, 声音失去应有的平衡。
二、对歌唱紧张心理状态的调控
(一)唱前准备要充分
歌唱者在演唱前要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能够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确保嗓子本身没问题。然后对演唱作品充分熟练:第一,谱面准确,节奏、音准要把握好,乐句清晰、连贯;第二,熟记歌词,达到不暇思索也能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样就不用担心错词、忘词了;第三,多合伴奏多走台,达到与伴奏者配合默契,即使出错也能及时调整并完整演唱;第四,找出演唱中的难点,一一解决。
(二)建立自信心
信心和技巧对于演唱者同等重要,信心越大,心理就越轻松,演唱水平也能得以发挥;信心越小,心理就越容易紧张,演唱也会受到影响。
(三)增强注意力
意志过程是人能够主动对自己行为、动作进行调节的思维过程。有些演唱者受舞台灯光、台下观众的干扰,注意力不集中,演唱时还想着:观众会不会不喜欢这首歌、评委老师会不会给我打低分、我唱这首歌会不会太简单等等。
总之,对歌唱心理状态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认知和实践过程,需要歌唱者在平时就注重歌唱心理状态的培养与训练,并在大量演出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逐步掌握对抗紧张的方法,在表演时有效调节歌唱状态,进一步丰富演唱经验、促进演唱能力的整体提高,这对声乐表演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2.教育理论论文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