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课堂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在新课程地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既要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生本教育课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生本教育课堂论文篇一

  《回归生本教育,深化课堂改革》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华南师大教授郭思东提出了“生本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倡导学生学习“有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关键词】生本教育 课堂改革 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基本理念,这为我们一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陶行知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切教学中的问题必须从课堂上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要实现这种“少教”或“不教”而促进学生“坚实的进步”的教育理想,其最基本方法就是回归“生本”,回归生活,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

  一、以“生”为本,突显主体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地理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语)而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习惯于主宰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重新审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管理者、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是课堂学习的一员。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主导者,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而施教。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学生要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放在首位,要学会通过“探究”来建构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师生关系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有效教学情景中成为朋友及共同学习者关系。唯有此,学生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够发挥出来,课堂才会变为学堂,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身心愉快的学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强调转变师生角色,倡导开放课堂,创造和谐课堂,鼓励学生讨论、争论、辩论,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培育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较大幅度提升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习“有用”地理思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出发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比如我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常见天气系统》一课时,正值学校所在地天气最复杂多变的秋季,有时阴雨连绵,有时却是秋高气爽,并且有一句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课前我就设计相关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阅读课本,查找资料,上课时我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受到的天气变化出发,分析天气过程的特点,探究形成该天气过程的成因(即控制该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这样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做到“死去活来”学地理(死――死的书本知识,活――活学活用),从而实现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三、创设有效情景,培养创新思维。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有效教学情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能够和谐统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参与式学习状态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地转偏向力”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英国某报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说他蒙住眼睛在平直的大道上前行,发现路径总是向右偏,请解释原因?我让同学们帮助编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平时没有这样的体验,觉得很好奇,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很快投入阅读课文、互相讨论之中。通过探究,明白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时候产生的一种力――地转偏向力造成的,并且掌握了偏转规律。这样做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养成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2.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唤醒学生体验。地理环境具有不同的尺度,而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又是非常有限的。在课堂教学中,仅靠课本示意图作为参考,许多地理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难度很大,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了明显的“瓶颈”作用。为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原地理环境,拉近地理景观与学生之间的现实距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能够进一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思想,使学生形成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驿马东沟侵蚀地貌的类型及发育的地质原因探究》的课题研究,在学习选修六《环境保护》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驿马工业园区的主要污染类型及解决措施的调查研究》等。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了调查、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形成了地理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新课程地理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既要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走进科学,探究未知的习惯,从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走向生本》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大教学论》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本教育课堂论文

2914466